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上下五千年 >

第236章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236章

小说: 中国上下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河南行省平章、梁王阿鲁温投降,河南悉平。明将冯宁并乘胜西攻潼关,李思齐退守陕西凤翔。五月,徐达军夺取虢州,平定登封,巩县又叛变。七月,邓愈攻克阝迳州。时潼关以东悉平,北伐中原取得最后的胜利。

    征服云南

    当明军扫平两广和四川以后,南方地区基本上就在明朝的统治下了,但是西南边陲的云南,仍被元朝宗王梁王所占据。

    云南系古滇池之地,南控交趾,北接吐蕃,西拥诸甸,东以曲靖为门户。境内有金沙江、兰沧江、怒江、迈立开江等大江,多高山峻岭,地势险要,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战国时属楚,西汉置云南郡,唐时称南诏。唐天宝以后,此地为段氏所有,改国号为大理。元世祖忽必烈在经过大渡河时,经山谷路2000里,到达金沙江,俘获其国王段氏,并灭大理国,任其子忽哥出任云南王。忽哥死后,封其子松山为梁王。元至正时,把匝剌瓦尔密嗣位。明玉珍曾一度攻之,没有攻下。朱元璋灭大夏以后,于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遣使王去云南,结果王被杀。洪武八年(1375年)九月,命湖广行省参政吴云使云南,又被梁王使臣铁知院杀害。对于梁王多次杀明朝使臣,朱元璋十分生气,决定放弃和平遣使,以武力征服。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一日,任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副将军,率师征讨云南。朱元璋说:“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至汉置吏,臣属中国。今元之遗孽把匝剌瓦尔密等自恃险远,辄害使臣,在所必讨。”又言:“当知其山川形势,以规进取朕尝览舆图,咨询于众,得其塞。取元之计,当自永宁先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撒,大军继自辰(州)、沅(州)以入普定,分据要害,进兵曲靖。曲靖,云南之噤喉,彼必并力于此,以抗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制胜,正在于此。既下曲靖,三将军以一人提兵向乌撒,应永宁之师,大军直捣云南。彼此牵制,使疲于奔命,破之必矣。云南既克,宜分兵径趋大理,先声已振,势将瓦解。其余部落,可遣人招诏,不烦兵而下也。”

    征南军起程之时,朱元璋饯行于龙江,旌旗蔽江而上。九月二十六日,傅友德师至湖广,分别派遣都督郭英、胡海洋等率兵五万,由四川永宁南下,直捣乌撒,傅友德率大军由辰直趋贵州。

    十二月十一日,傅友德率领蓝玉、沐英等,攻克普定,接着攻下普定的普安,又进兵曲靖。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听说明师到了普定,十分惊恐,命司徒平章达里麻率精兵十万驻扎在曲靖以抵抗明军。傅友德采纳了副将军沐英的“出奇制胜”之策,乘敌人还没有反映之际,倍道疾趋,乘大雾而行,临近白石江。达里麻望见仓皇失措。傅、沐配合,使达里麻军腹背受敌,明军长刀蒙盾,破其前军。元梁王军退到数里以外的地方列阵。傅友德挥兵进薄之,矢石象雨一样的发射,呼声震天。激战几个回合,沐英纵铁骑直捣其中坚,敌军遂大败,生擒达里麻。俘众二万众,曲靖被平定。傅友德分遣蓝玉、沐英率师前往云南,而自己率众直趋乌撒,为郭英等声援。

    十二月二十二日,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听说达里麻大败,弃城逃到了罗左山。其右丞驴儿自曲靖回报:“事急矣,将奈何?”于是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挈妻子与左丞达的驴儿一起逃到普宁州忽纳砦,烧掉了其龙衣,逼其妻子溺死于滇池。十二月二十三日,蓝玉、沐英等师抵达云南的板桥,元右丞观甫保投降。第二天,驻兵金马山,以前梁王阉监也先帖木儿的奉献金宝,诸父老民众焚香出迎。被蓝玉等整军入城,收梁王金印等,抚定其民,不犯秋毫。自九月初一出师,仅百余日,云南攻下。蓝玉遣曹震等率兵二万,南攻临安诸路都被顺利攻隐。沐英分兵乌撒,同傅友德会合。在乌撒展开了与元右丞实卜兵大战,由于明军奋勇作战,蛮兵大溃,被斩首3000,获得马600匹,跑乌撒被攻克,东川、乌蒙、芒部皆望风降附。

    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初一日,元朝云南威楚路平章阎乃马、参政列车不花到曹震营投降。初二日,元曲靖宣慰司、行省枢密院同知怯列该、傅慰、高仁、廉访司副使孛罗海千及中庆、武定、徵江三路,嵩盟、晋宁、昆阳光、安乐、新兴、路南、建永七州,昆明、官民、宜良、南甸、河阳、阳宗六县达鲁花赤、札麻等官,都到蓝玉、沐英营投降。

    郭子兴像十四日,朱元璋遣使谕傅友德等言:“比得报,知云南已克。”“前已置贵州都指挥使,然去云南尚远。今必置都司于云南,以统诸军。既有士有民,又必置布政使司及府、州、县治之。”于是,取除宣慰司,决定立临安府及各府十四卫,置云南都指挥司,由都督谢熊、冯诚署司事。当时由金朝兴之兵攻下徵江、临安、沆江、寻甸、楚雄、洱海等地。

第225章 明朝(5)() 
二月,置云南布政司,改中庆路为云南府,任汝南侯梅思祖、平章潘原明署司事,以张为参政。

    闰二月,蓝玉、沐英等率军进攻大理。起初,大理城由云南土目段世控制。段世听说明军到大理城的南面,于是聚众扼守下关,以保大理城。大理城在云南西部,是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大理城旁倚点苍山,西临洱海。土目段世听说蓝玉军至,聚众扼守下关。下关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大理城的南大门,于是下关被攻陷,大理难保。所以,蓝玉军与段世兵在下关、大理城展开了一场大战。蓝玉军到品甸,派定远人王弼率兵,由洱水东趋上关,配合一支明军直逼下关,形成犄角之势。夜半,遣都督胡海佯出石门,沿小道,绕到点他山之后,攀木援岸而上,树立旗帜。黎明,大军抵达下关,段军见敌军兵强马壮欢腾踊跃,一时惊慌不知所措。此时,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水没马腹,将士紧随,莫敢掉队,遂斩关而入。山上军看见此情景,也奋勇往下攻,使敌腹背受敌,敌军大溃退,大理城遂被攻陷,生擒段世。蓝玉遂分兵攻鹤庆,下丽江,破石门关,陷金齿。紧接着,车里,摩此夕、和泥、平缅等地相继投降,云南全部平定。

    三月,蓝玉派兵攻下万户砦,重新定立云南所属府52、州63、县54。傅友德遣使,将以前元威顺王之子伯伯及梁王家属三百余人押送回京师。

    四月,云南东北部的乌撒、东川、芒部发生叛乱,傅友德传檄于沐英,合兵进讨。西堡蛮贼侵犯普定,被贵州卫指挥同知顾成击败。

    六月,朱元璋又遣使谕安陆侯吴复、平凉侯费聚、配合征南三将军攻伐乌撒、乌蒙。东川、芒部、磐石、关索岭诸蛮。七月,沐英自大理回到滇池,同傅友德军联合攻击乌撒,斩敌三万人,获马牛关万计,剩余的敌人四散逃亡,乌撒悉平。因乌撒、乌蒙、芒部三府,距四川近,为便于管辖,隶于四川布政司。九月,云南城被土官杨苴为首的土蛮围攻。当时傅友德、沐英率大军分兵进攻还没有臣服的诸蛮,云南城只留指挥冯诚守御。土官杨苴等诸蛮,以为大军已走,云南城空虚,遂相继煽乱,诸蛮20万将云南城围住。沐英得此消息,自乌撒选精兵来援,同冯诚合兵剿捕,斩敌六万人,生擒4000,诸部才被平定。

    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朱元璋鉴于云南悉平,命耿炳文往谕傅友德、蓝玉等班师回京,由副将军沐英以数万精兵留镇云南。

    开国猛将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今安徽怀远)人。他外貌异常魁伟,胆量力气超乎常人,手臂特别长,善于射箭。起初跟从刘聚当强盗,后察觉到刘聚始终成不了大事,就去和阳投归朱元璋。还未到和阳,因困乏在田间睡着了,梦见一个披甲举盾的神人向他喊道:“快起来,起来,你的主君来了!”遇春从梦中惊醒,这时朱元璋正好从这里经过,常遇春赶忙上前迎拜。当时是元至正十五年四月。不多久,常遇春自告奋勇请求当军队的前锋。朱元璋说:“你只是因为饥饿才来这里找饭吃的,我怎么能收留你呢?”常遇春再三请求,朱元璋说:“待渡江以后,你再为我效力为时也不晚。”朱元璋部队逼近牛渚矶,矶上布满了元兵,船离岸将近有三丈多,没有人能登上岸去。常遇春驾船飞速前来,朱元璋命令上前进攻。他应声而动,挥舞着手中的戈直向前冲。敌人接住他刺去的铁戈,他借势一跃,登上江岸,一边口中大喊,一边东跳西突地砍杀敌兵。元军溃败了。这时其他将领乘胜追击,顺势攻下了采石,进而攻取太平府。常遇春被授为总管府先锋,又进为总管都督。

    这时,将士的家眷和部队辎重都在和州,元朝中丞蛮子海牙又一次派水军袭击占据了采石矶,使和州和太平之间的水路阻塞。朱元璋亲自率军去攻打元兵,他派常遇春在各处多设疑阵分散敌人兵力。战斗打响后,常遇春驾着小船,将海牙的船队冲散成为两部份。朱元璋军随即从左右出击,大败元军,缴获了敌人的全部战船。江上的道路又畅通了。接着命令常遇春守溧阳,配合攻打集庆,战功最著。又跟从元帅徐达攻取镇江,接着进取常州。张士诚的军队在牛塘包围了徐达,遇春前去救援,攻破了敌人的包围,俘获了敌方将领,被提升为统军大元帅。攻下常州后,又迁升为中翼大元帅。随即跟从徐达攻打宁国,被流箭射中,他包扎好伤口后又继续作战,拿下了宁国。另外攻取马驼沙,率水师攻打并取下了池州,为此进升为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他跟从朱元璋取下婺州,转任同佥枢密院事,驻守婺州。后又带兵去围攻衢州,出奇兵突入衢州城南门的瓮城,捣毁了敌人的防御工事,随即迅速攻城,终于拿下城池,俘获对方武装兵士一万余人,常遇春升为佥枢密院事。进攻杭州时,常遇春的部队失利,被召回应天府。又跟随徐达拔掉了赵普胜的水寨,配合守卫池州,又在九华山下大败陈友谅军。

    常遇春像陈友谅进逼龙湾,常遇春用五支军队设下埋伏,大败友谅军,终于又收复了太平府,论功遇春最高。朱元璋追击陈友谅到江州,命令常遇春留守太平府。常遇春用法严明,军民都恭守没有敢违反的,又进升为行省参知政事。他跟从朱元璋攻取安庆。陈友谅军在长江里流动游弋,常遇春出兵袭击,他们都转身逃走,朱元璋于是乘胜取下江州。后还守龙湾,支援长兴,俘获、斩杀了张士诚的士兵五千多人,张士诚部将李伯撤围逃跑。朱元璋命令常遇春修筑安庆城。

    起初,朱元璋任用的将帅中最有名的是:平章邵荣、右丞徐达和常遇春三人。其中邵荣是老将,尤其善于打仗,但到这时他却居功骄慢,心有不轨的企图,和参政赵继祖谋划用伏兵来搞叛变。事情被察觉后,朱元璋想宽恕邵荣一死,常遇春径直上前对朱元璋说:“臣子有了谋反的名声,还有什么可以宽宥的?我绝不和他共生!”朱元璋于是请邵荣饮酒,流着眼泪下令处斩了邵荣,从此就更加喜欢、器重常遇春了。

    池州将领罗友贤占据了神山寨,勾结张士诚,常遇春打败并杀死了他。跟从朱元璋支援安丰,等他们到达时,吕珍已攻占了安丰,杀了刘福通,听说朱元璋大军到来,吕珍也集合兵力抵抗守卫。双方交战时,朱元璋的左、右两路大军都被吕珍打败,这时常遇春率兵从横里冲击敌阵,三战三胜,俘获了吕珍的兵士车马不计其数。接着配合徐达围攻庐州。城即将攻下时,陈友谅军包围了洪都,朱元璋召常遇春回守。朱元璋各部队会师攻打陈友谅,在彭蠡的康郎山双方相遇。陈友谅军的战船高大,又据上流,战锋很税利。常遇春和其他将领一起与敌大战,喊杀声震天动地,无不以一当百。陈友谅的骁将张定边驾船直攻朱元璋的坐船,朱元璋的船恰恰又搁浅,几乎被击毁。常遇春发箭射中了张定边,朱元璋的船才得以脱险,但常遇春的船又搁浅了。这时有一条战败的船只顺流而下,撞上遇春的船只才使他也脱险。双方转战三天三夜,朱元璋军纵火焚烧陈友谅战船,湖水被火光映得通红,陈友谅不敢再战了。众将领认为陈友谅军还很强盛,想放他逃走,只有常遇春一言不发。等到朱元璋军出了湖口,众将领想放船顺流东下,朱元璋却下令发舟上溯,把守住上游。常遇春于是沿江而上,众将领跟他前去。陈友谅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得率百余艘船突围。众将领率军迎面阻击,陈友谅军彻底崩溃,陈友谅本人也战死。部队凯旋,论功行赏,常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