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火器称王 >

第79章

明末火器称王-第79章

小说: 明末火器称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梓文静思了片刻,笑道:“那官,不做也罢。”

    “在迁江俗世繁重,庸碌终生,岂不可惜?”

    “金都司!我想看你如何养马万匹,还有你那大桥如何建成,还有你说那藏宝港‘三年赶柳州、五年超桂林、十年再造新江南’,我很想亲眼目睹、亲力而为,怎又会庸碌?”

    金士麒最后问他:“我惯于亡命于军阵之上,又此逢乱世,我又一向行事偏激,说不定哪ri横死了。这般光景,你也情愿?”

    郭梓文咬牙道:“情愿。”

    “上船来吧!”金士麒一笑,“送我到南岸去,船上继续聊。”

    七月初九ri,金士麒带着山海关那批匠户们回到迁江,随他而来的还有从柳州请来的20多家合作商户。

    所谓百姓心中有秤,虽然这杆秤未必准确,至少这一次歪到了金士麒这边。除了“龙家被困事件”赢得了一些人心之外,起到决定还是藏宝港数万两银子的营造计划。那是柳州地区数十年一遇的大生意,还有金都司的信誉保证(不受贿、不勒索、不拖欠银子)那些本地的小商家两、三年也赚不到如此多的纯利润,着实吸引人。

    金士麒回到迁江的第一件事,就是领着那些商户们去参观“藏宝港”的工地。

    这座新城依托红水河南岸铺展而开。街道平直整齐,“横三纵七”的主干道将城市分作多个小区块。在金士麒离开这半个月中,藏宝港所在的土地已经完成了丈量规划,四处都扯着纵横的绳索,标定着施工地带。数千计的山民工匠们在四处劳作着,平整土地、挖掘地基、搬迁土石、砍伐树林。

    金士麒带着诸人去看一座“示范xing”的建筑。那是一座长达100尺的长屋子,四壁已经搭建成型,匠人们正在铺设屋瓦。那座长屋是内部“贯通”的构造,商户们猜测是工场的房子。金士麒却介绍,这是一间标准民宅,被称为“排屋”。

    他详细介绍,那排屋每间隔5尺便设置一组纵梁,每处纵梁处都可以添置墙壁隔断。排屋就可以分割成几套du li的民宅。

    “就像一根大甘蔗!”金士麒爱死了甘蔗这物种,最喜欢用它来举例子。“平均五户人家吃一根,按照每家人数来分甘蔗节。你们懂了吗?”

    三个千户所目前有2000多户军民,其中半数住在藏宝港城内。他们的房子都设计成这种联排样式,之后再按照每家的人口情况分割使用。各家之间用双层的木排夯土割断,以保证夫妻床铺上的声音、背后说闲话、藏银子等等消息等等不会传到左邻右舍去。

    平均每座“排屋”可以分配给5户家庭,总计400间。虽然这些房子造型单调,但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还节省土地。

    参观者恍然大悟:“就像军营一样啊!”

    “这样造房子,省钱!”另外一位也看出门道来了。

    “哼哼。”金士麒轻笑。其实他的本意并不是省钱,而是更重要的一点。“来,诸位看看周围的工地,瞪大眼睛,是否发觉异样?”

    商户们四下看着,只见方圆一里之内遍布着一队队的山民在挖土铺设基石,倒也忙得热闹。众人眯着眼睛看了许久,终于有熟悉营造的商户发现了门道:“都司爷,他们只土建,却没配木料?”

    “没错,木料都在那边!”金士麒指向河畔。那边依稀有木料竹子堆集成山,还有新造的几间大房。金士麒骄傲地告诉他们:“我们的房舍都在工场中修造,之后再搬来。”

    没错,金士麒的目标是把房子当作“工业产品”来制造。

第89章 水力时代() 
广西当地的房屋多是土、木、竹混合结构,若是高级一些的建筑,则是砖木混合。无论哪一种档次,木材都占据着近半的工程量。当时惯用的建筑方法是把木头和竹子运输到工地上,在现场削皮、锯木、凿笋子等加工处置。但是藏宝港的这些房子都是统一的规格,统一的样式。因此可以在工场中批量生产“预制组件”,最后运输到现场组装。

    普通军民的“排屋”结构非常简单,木为梁、竹为墙,夹层之间夯土的结构。当时百姓对房舍的需求不高,只要四壁不漏风、房顶不漏雨、地面夯实不钻老鼠就成。工场里的“预制组件”的房舍完全能满足他们。

    甚至金士麒等三位千户的府宅,还有英武祠、各官衙处所的公共建筑,还有其余军将官员的100多间官宅,虽然看上去琳琅满目变化多端,其实也不过是各种规模的单体建筑的组合。营造所提供了从小到大30个规格和档次的房舍,凑成一张丰盛的菜单,由各位老爷们自行选择和组合。所有的木材组建也都在工场中统一加工。

    譬如金士麒府上的正堂,在“菜单”上就是“甲等二级”,与“甲等一级”的英武祠中军堂采用同等档次的建材和装饰,但长宽各小了几尺。而他的内书房,则是“甲等四级”,尺寸上又小了许多。

    他给莫儿修造的房舍(也是他99%的夜晚里下榻之处),便是“乙等三级”,比内书房大一些,但使用的梁柱屋檐装饰则都低调了许多。几道院墙之外,姚孟阳给他祖母的房舍是“乙等二级”,材料档次跟莫儿的一致,只是宽大了许多。

    建筑的标准化、等级化,这不仅是为了省钱,也是朝廷的指示jing神,大家都要遵守。

    对于藏宝港势力来说,他们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这个“建设新城”的大项目,把山民们训练为初级的产业工人。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近千名被筛选出来的“实习工”都接受了“上岗培训”。内容很简单:识别“上、下、前、后、一、二、三”等几十个基本汉字,还有看图纸、使用尺规、学习各种木工工具另外就是有事儿找队长,不许私下斗殴之类的纪律教化。

    简单的培训之后,工人们便上岗了。

    对于这些山民出身的工人来说,木材加工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切入点。这活计上手简单,每天只生产一种规格的材料,有大量的重复劳动以提高cāo作水平。但又要求他们按图纸制作,又有严格的jing准度要求,因此非常锻炼人。

    通过这半年的工厂式生产,这帮木工(苏长顺反对这个称呼,称他们只是一些力工、杂工),将逐渐变成熟练工人。

    藏宝港建成之后,金士麒是不会放他们走的——这个秘密暂不能跟那些山大王们透露。到时候藏宝港将诞生一批工场和作坊,这些工人们将很容易转化到其他岗位上去。因为在工厂化的生产中,所有的任务都被分解为工序、图纸、原料、规范、进程最终变成产品。这些工人们今天在造木屋,明天就可以造军船。他们今天在搓麻绳,明天就去造鸟铳——只是图纸和难度不同罢了。

    这就是南丹卫的工业潜力!

    这没什么不可能的!金士麒曾经熟知一个故事:了不起的“拉沃什金”,那是二战时期苏联最大的飞机设计团队,并生产了数以万计的飞机。它在战前也不过是一家家具厂,因为椅子造型好看、沙发解释耐用,就被工业管理机构接管了。安插了几个设计师和政委,把正在生产的鞋柜什么的从生产线上推开,就开始造飞机。

    可惜这个故事不能讲给那些兄弟们听。

    这些工人的另外一个价值也很吸引人。当战争来临时,他们很容易被训练成军人。山民经过长期的产业化生产之后,将更习惯于听从命令,保持秩序,还有对南丹卫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还有汉话和算术技能也会提升。他们今天在挖土,明天就可以去埋地雷。他们今天在砍木头,明天就可以去砍人。

    这就是南丹卫的战争潜力。

    负责整个营造和生产体系的,是新设立的两大机构——“藏宝港营建所”和“迁江机械所”。

    “藏宝港营造所”由查应才亲自挂帅。它是整个新城建设和生产的主管结构。所有的人力、物资、银两都归营造所统辖。新开设的木材场、砖瓦场,还有柳州商户们来此开设的铁工场、缆绳作坊等一切机构也都归营造所直辖。

    “迁江机械所”的主管是金士麒,这是一个研发机构,负责技术攻关和机械研发。它目前只拥有一家综合xing的生产场,制造各种新式机械设备。

    总而言之,“藏宝港营造所”是一个“实施者”。而“迁江机械所”是一个“技术提供者”。

    此外,“迁江机械所”还直辖了一个“规范局”。这个机构负责监督各工场作坊的生产质量,还负责发布“标准规格”——所有的产品尺寸都不再由设计者和工匠随意制定,而是在“规范局”中统一筹划。

    譬如规范局宣布的一份文件,规定了各种“砖”的尺寸。具体分为:城墙砖、房屋砖、地砖三大类,总计10几组数值。

    这些尺寸都不是凭空而来。有一些数据本有朝廷宣布的规则,譬如官员主宅的尺寸、车轴的长度、一袋漕运米的重量;也有一些数值是社会约定俗成,譬如一匹布的长宽。但古代的产品尺度往往很模糊,比如布幅宽度有2尺的,也有1尺8的可以便宜一些这种状况是金士麒所无法容忍的!

    “以后在咱藏宝港生产的布匹,宽度标准是2尺,正负0。2寸!”金士麒拍板敲定了新标准,然后又费了很多口舌向大家解释什么叫“正负”。

    也有一些规范完全由金士麒来决定,这个最好玩了。比如半年之后,他将制定藏宝港兵工厂的火炮口径标准:包含一系列的铅弹丸重量与火炮口径对照值。那套数值最后变成了整个东亚的军备标准,影响到永远,直至2146年第四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等离子激光炮的口径也源于此。

    但在天启六年的夏天,“迁江机械所”的主要工作还是设计制作各种水力机械,都是用于和平建设。

    感谢上苍,赐予南丹卫一条宽阔湍流的红水河。它是金士麒目前能使用的主要能源。

    临来南丹卫之前,金士麒获得了孙元化所传授的限量版泰西水法,那书中详尽的欧洲水利机械。其实中国古代的农、工学资料也很繁多,没必要崇洋媚外。比如传世的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之类(后两本书问世于崇祯朝),在当时的营造机构中还藏有更详细的制作图典。金士麒的“资料库”非常完善。

    总体而言,“古代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已经在水力机械上用尽了脑筋,发明了五花八门的机械。譬如翻车、水车、筒车、水碓、水排和水磨之类。可以说,一切可以发明的东西,至少在概念上都已经存在了。但那些技术往往在记录时便带有随意xing、不严谨xing、猜测xing、扯淡xing;另一方面,古代的成果也不断流失,因此留下的资料大多粗糙而模糊。

    金士麒领悟到:他要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什么,而是尽一个工程师的职责——把“概念设计”进行规范化和实用化,使之成为真正可行的产品。

    他的最初的一批设计稿在赴广西的海路上就已经设计好,他并没有把全部体力都耗在莫儿身上,他也干了很多正事。当大批工匠抵达了迁江之后,金士麒便带领他们详细设计、绘图。还“开班授课”指导他们画分解图、三视图、剖面图、组装示意图等等。他给工匠们讲述“比例尺”的概念,讲述“标准化设计”、“防错”设计和“人体工程学”的概念。

    这些东西,只是藏于后世的理工科男生脑袋中的一些常识,但在明代却是金玉良言。

    金士麒的手工活一团糟,但绘画技能却鹤立工匠群。至于授课能力,他更是专业水平。

    “举一个‘人体工程学’的例子。”金士麒进入角sè,“记得我在觉华岛上设置的那座浮桥吗?每一块桥板的宽度正好是一步,这是我随便设定的数值吗?我是个随便的人吗?没错,那宽度与人步行跨度一致。你匀速走,每一步都会踩在桥板上,不会卡在缝隙里,这就是人体工程学最好的体现!”

    “再看看你,黄木匠,你画的这个门把手长度是6寸。这个尺寸很尴尬:一个手拉门嫌大,双手拉又嫌小,这就是反面典型,下次注意。”

    七月中旬那些天,金士麒好好地回味了一番“教师”的感受。

    金士麒在七月里的“创造xing”发明只有一个,就是“圆锯”——能高速旋转切割木头的那种恐怖东西。

    在之前的世界中,圆锯这东西本应在19世纪才出现。金士麒在推出设计稿之前也很有顾虑,担心当前的钢材质量不合格。但藏宝港的施工量巨大,有数万棵树木要锯开,他只得硬着头皮上马。

    小常识:世界上第一片圆形锯,于天启六年七月十四ri诞生于广西南丹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