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留里克战记 >

第75章

留里克战记-第75章

小说: 留里克战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是这样想的,现实并不认同。

    攻破了要塞,他们就能够活下去吗?不会的,只要人类依然存在,要塞永远不会消失。前方等着他们的可多呢。

    总之,有那么一些幸运儿躲过了黑龙的鳞爪、弩车的狞笑和巨石的拥抱,跑到了城墙根下。而且这样的幸运儿越来越多了,十万人是没有那么容易被杀完,被击退的。

    每个混迹在人群中的人,面对箭矢时都想要逃离。可是身后人不会让他如愿。你走了,我来面对吗?不行的,还是你挡在前面吧。总有那么些人被淹死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里了。

    城墙根下的人相遇了,有的人找到了战友,老乡,他们笑着打趣,趁着战场的间隙唠了两句嗑。

    或许他们还说了些动人的话,互相托付了亲小,很是感人肺腑。

    可是他们不是主角啊,主角无论在哪儿做什么都是不会死的呀。他们很没有自知之明哟。

    于是城墙上有人往下泼热油了。

    于是他们死了。

    有人说,在兴头上被人泼冷水是最难受的。

    那你有没有试过被人泼热油呢?

    城墙上的人可能是觉得,已经有油了,再加点大葱吧。

    于是滚木也落了下来。

    幸运儿们不觉得自己幸运了,他们开始疯狂的想往后跑。遇见黑龙,死亡还存在个概率问题,继续待在这儿就死定了啊。

    可是人民的汪洋大海涨潮了,他们被拍在了原地。

    城上的人有点重口味,放完了葱,他们又开始丢花椒。一块块的大石头被丢了下来。城下的人一个个被开了瓢。

    他们面对着高高的石墙咆哮着,终于哭了起来。

    城上的人笑了,诶哟,水分榨出来了,快熟了。

第131章() 
食材的水分出来了,这样就不容易粘锅,而且很快就可以出锅了。

    然而这些食材不一般,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沿着要塞冗长的城墙,一道道云梯架了起来,阿拉伯士兵蚁附而上。

    其实他们也不想这样,如果能从城门进来,谁愿意翻墙啊?这有生命危险的啊。

    要不双方高层商量一下,别打了?

    和平多好啊,哪怕拔了这层皮去做个没啥权利的老百姓也好啊。

    高层也想过,这样确实挺好的嘛。

    于是会谈,于是提条件,于是谈崩了。

    双方都昭告百姓,对面那家伙真不是个东西!一点也不渴望和平,我们的生活就是被他们破坏了!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让我们拿起武器去战斗吧!打出一个太平盛世!

    那老百姓也不知道他们开会的时候怎么说的对吧。做领导的你这么说了,百姓一听心里还有点将信将疑的。

    结果一出门,卖菜老周这么说,卖肉李屠户也这么说。

    有道理啊!对面那领导太不是东西了!

    于是热血的年轻人和无以为生的中老年人就报名参军了,拿起了武器。

    现在他们有的倒在路上,有的龟缩在城墙根下,有的死死抓着云梯催促身边人快冲啊!

    他们都在后悔,心里都在骂着:“都不是东西!”

    城墙上的拜占庭士兵可不会有这么复杂的心理活动。

    他们看着城外的人眼睛都是冒火的,对于他们来说,那些人就是侵略者。

    “狗日的,要不是你们,老子不得吃午饭了!”

    因此他们挥舞起长剑来格外的有动力。

    打头的那些攻城人都被砍下去了,城头上的人开心地笑了,还挺简单的嘛。

    人越来越多了,城外的人等不及了。前面的人怎么这么慢啊!

    被堵在云梯中间的人是最焦急的,因为他们最危险。

    于是他们开始推身前的人,只想着尽快到城墙上去,哪怕会死在那儿。

    迫于形势,走在前面的人不朝正前方走了,他们开始往两边跳。

    诶嘿,没想到吧,我上来了。

    人员分流了,爬墙的速度一下子加快了。城头上的人渐渐地守不住了,开始向后方撤退。

    安加这时在阿西莫夫和铁卫的保护下退到了一个兵楼中,留里克在他身边站着。

    这不是安加贪生怕死,实在是不值得。

    安加虽然是统帅,可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的体格。用一个士兵去换他的命,值不值?

    将军才有名字,士兵都是数字。

    用1去换安加和用100去换,在阿拉伯统帅的眼中没有本质区别。

    因此安加机智地躲进了兵楼,这是为了不增加这段城墙上士兵的压力。

    得了空闲,安加终于有机会算账了。

    他拔剑指着留里克说道:“你的承诺呢!”他这一下,周围的铁卫也纷纷剑指留里克。

    留里克冷静地说道:“你急什么。既然接了你的单子,就一定会把阿拉伯统帅的人头给你。只是这需要时间。难道你的士兵连这么点时间都坚持不住吗?”

    安加冷笑道:“我还真担心呢!”

    留里克说道:“若是我想杀你,就我们现在这距离,你觉得我会失败吗?”

    安加面色一僵,不过身旁阿西莫夫立刻前移挡在他身前,让他感觉好受了许多。

    留里克也不继续刺激他,只是看向城外,说道:“等着吧。我说到做到。”

    安加冷哼了一声,也转身看向外面。不过兵楼中的气氛,相较于之前更加紧张了。

    阿西莫夫担心地看了一眼留里克,退到安加身后去了。

    攻上城头的阿拉伯士兵很快被赶了下去,准确地说,是他们的尸体被抛了下去。

    毕竟城内的兵力并不少,在城墙这么一段狭小距离上,双方能够投放的兵力都是有限的,而作为守城一方的拜占庭,更容易得到增援。

    云梯被推倒了,摔在城下。不过很快又被阿拉伯士兵扶了起来,新一轮冲击开始了。

    攻城就是双方的拉锯,是死亡的不断重复。

    一般人或许很难想象攻城的画面,不过可以找一个附近有蚁穴的台阶,在边缘处放一块奶糖。

    不用多久,你会看到黑压压一片蚂蚁沿着台阶而上,附着在奶糖上。无数的小黑点挪动着。

    如果你想模拟得更加相似,可以取一点食用油或者汽油,轻缓地淋在墙面上,划着一根火柴。

    嗤!

    这就是攻城。也就是留里克眼前的场景,他突然觉得很无趣。

    突然,安加快步走到兵楼的边缘,扶着矮墙向外看去。

    留里克疑惑地看了他一眼,然后顺着安加的视线望去。

    那儿是阿拉伯的中军大旗处,此时似乎是出现了骚乱。混乱的人群非常显眼。

    留里克看见安加握紧了拳头,于是轻笑道:“我说过的,接下的订单就一定会完成,需要的只是时间和等待,不用担心。”

    安加这时也放松了许多,他笑着说道:“就看这是不是真的如你我所愿了!”

    留里克淡淡笑道:“放心,一定会如我所愿的。”

    果然,不久后就看到一支黑骑从军阵中狂奔而出,迅速向着战场远处奔去。

    而没多久后,一支阿拉伯骑兵迅速地冲出了军阵,随着他们的踪迹而去了。

    几乎是从这一刻开始,一个消息在阿拉伯军中传开了。

    以中军为圆心,骚乱呈环状散开。

    一阵过后,军队开始收缩,后军变前军,中军开始移动。阿拉伯人撤退了!

    安加大喜,高喊道:“阿拉伯统帅已死!”一时间,附近城楼上的人都听到了。

    在看到城外撤退速度越来越快的军队后,众人都相信了。

    拜占庭士兵狂喜,而阿拉伯士兵眼中满是绝望的死灰。

    安加下令道:“整顿军队,准备出击!”

    城门开了,门外的幸运儿们露出了惊喜的笑容。敌人投降了!

    这个消息瞬间出现在他们心中,无法消去。

    他们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互相抱在一起欢笑起来。

    门完全打开了,马蹄声震,一支骑兵挺着骑枪狂奔而出。

    幸运儿从不幸运。

第132章() 
他出生在安蒂奥基亚,那是拜占庭帝国的一个行省,位于地中海岸边,得益于此总算发展了贸易,百姓有一项行当可以维持生计。离阿拔斯王朝很近,离君士坦丁堡很远。

    镇子上有一个贵族,他家财万贯。

    然而贵族并不会经商,也不屑于去做那种他眼中的卑贱事。

    那么他是怎么赚钱的呢?

    贵族凭借权力,把镇子上的青壮年都聚集到自己手下,去码头上帮工。

    过往商队来了,想要装卸货物,只能找到贵族租赁苦工。否则他们只能让水手亲自去搬抗了。

    贵族坐在苦工的肩膀上,赚得盆满钵满,然后去上一级贵族那里买回更多的权利。

    在大笔资金的支持下赚钱总是更加容易的,尤其是政府权力注入了经济。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做不出呢?

    六岁那年,他就跟着父亲上到码头去了。

    没法子,在他之前还有三个姐姐。虽然她们也每天都泡在海岸里挑出淤积的泥沙,赚取一顿午饭。但是在他之后还有一个刚会走路的妹妹和一个被母亲背在身后的弟弟。

    一家人需要生活,仅靠父亲一人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这个六岁的孩子到了码头上,做着比大人稍微轻松一点的活计。

    贵族派来的监工,他见到孩子并不以为奇,他早已司空见惯了。

    家家户户都巴不得把家中的每一个男丁派到码头上来谋生活。

    在镇民的脑中有一个极为简单的逻辑:到码头做工,就能得到钱和一顿饭。那么没多出一个男丁,就能多一份工钱且减少一人的饭食支出。这是他们的人口红利。

    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逻辑,而且已经被长久以来的事实证明了。镇民前赴后继地实践这一逻辑,不断地巩固它。

    一转眼便是五年,他成功地为家庭贡献了五年的生命和劳力并活了下来。可惜他的妹妹并没有这么幸运。

    当粮食不够时,家人淳朴的智慧让他们选择了年纪更小的弟弟。

    因为弟弟长大后能够去码头上做工,为家庭增添一份工钱。这对于家庭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在这一年,镇上出了一件新奇事情。

    一个据说是在君士坦丁堡读过书的学者跑到了镇上。

    贵族老爷开心地接待了他。能有一个学者来到镇上,对他来说是一件能够面上增光的事情。

    而且他希望学者能够作为他孩子的老师,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永远留在这镇上,做个土财主。

    听说贵族老爷直接从接风宴离开的时候脸都是黑的。

    因为学者拒绝了他。

    镇民们很不解,学者为什么要拒绝贵族的邀请呢?留在城堡里生活多幸福啊!

    第二天,人们在码头上看见了一个和学者长得很像的人。

    不过他一定不是学者,因为他没有穿着长袍呢!

    他穿着和周围苦工一样的短衫,草鞋。

    在和监工短暂的交流后,他进入了苦工的队伍,来到船上扛起了木箱。

    周围的苦工都看见他的腰猛地一塌,然后费力地直了起来。

    他的脸涨红了。

    起初,苦工们是对这个学者敬而远之的。他太古怪了!为什么不去做教师,而要来做苦工呢?

    起初,监工对学者是颇为尊敬的。这是贵族老爷都要亲自宴请的人啊!

    后来,苦工和学者亲近起来。因为他们发现学者喜欢和他们交谈。一个人每天都在重体力劳动中活着,能有一个人和他聊聊天,这种感觉太好了。尤其是学者会耐心地听他们说一些自己家人都会视作废话的东西。尤其是学者在聆听的时候,眼神特别真诚。

    后来,监工不再尊重学者了。因为他发现学者和其他的苦工没什么两样,甚至更有不如。学者又怎样?依然打得,骂得!其他的苦工只是不会搬运几个木箱就累得气喘吁吁。猛然之间,监工发觉自己凌驾在学者之上了。骤然间的身份转换太过巨大,监工对于学者的歧视也来得更加明显了。这是长久的自卑带来的爆发。

    不知从何时起,镇子上出现了一个奇景。

    每天傍晚歇工的时候,会有一个人端着食物,敲开各家的门。

    他不是去要求食物,只是去唠嗑的。

    他和男人说话,和女人说话,和老人说话,甚至是牙牙学语的孩子,他也会笑着逗弄他们。

    镇民们不明白学者在做什么,他们只是觉得日子活起来了,再也不是之前那样死气沉沉。

    渐渐地,镇民们会在傍晚开始等待。

    学者今晚回来吗?或者他去了谁家呢?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