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笑傲北宋 >

第39章

笑傲北宋-第39章

小说: 笑傲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苏符这个名字,梁师成和高俅这才放下了茶杯,高俅道:“太师,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吧。”

    看到二人神情,蔡京心中颇感满意,已经知道这事成了一半了。他此刻倒显得不着急了,慢悠悠的端起茶杯,拨了拨茶盖,斯斯文文的抿了一口,好半天才回神道:“当年老夫与苏轼苏大人一同在杭州做学,对苏大人的才华亦是钦佩不已,奈何后来苏大人被卷入党争之中,其后辈亦受到牵连,每念及此,老夫心中惭愧不已。如今黄有才一死,钱塘县县令一职空缺,老夫听说这苏符能力不错,做这县令一职倒是绰绰有余。若是能做些政绩出来,调到州上或者京里,也不是不可能的。二位大人,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梁师成和高俅倒是没想到蔡京会说出这般话来,别人不知道,这二人却是清楚的很。当年苏轼全家受到迫害,其后辈到现在一直都被打压,这一切可都是眼前这位蔡太师的杰作。此刻蔡京居然有意提拔苏轼的孙子苏符,这如何不让两人惊讶。

    二人相视一眼,竟又默契的提出了告辞,从始至终从未表态半个字。但蔡京知道,此事成了。

    梁师成和高俅出了太师府,便各自上了自家的马车,朝着不同的方向行去了。王黼看着梁师成上了马车,正欲追过去,却又止住了脚步。犹豫了一会,便消失在了街道上。

    梁师成和高俅走后不久,太师府中便出来二十多个小厮,他们手中拿着书信,朝着京城各个方向而去。

    “父亲,这高太尉愿意帮助我们,孩儿可以理解,毕竟高太尉和苏家有过一段渊源。可是这梁公公为何要帮助我们?”蔡绦帮蔡京换了一杯热茶之后,这才站在一旁问道。若是换了其他事情,蔡绦是不会参与和过问的,可如今蔡京为了帮助蔡义,愿意放过苏家,这让蔡绦开心不少。毕竟在蔡绦眼里看来,苏轼那是个好官,他的后人不应该受到那般待遇。

    蔡京没想到平日对这些权谋颇感不满的老四竟对此事感兴趣起来,当下心情大好道:“难得老四你主动问为父,为父便告诉你一个传闻,只不过这个传闻只是为父偶然得知的,你莫要到处宣扬了。据说苏轼苏大人一生有两名正妻,侍妾婢女十数人,由于苏大人一生官运不顺,几次遭受贬谪,为了维持生计,大部分侍妾都被遣散。而其中的一个婢女,苏大人便是送给了一位梁姓友人,可是后来这婢女却是不足数月便生下了一个男婴,这梁姓友人给那男婴取名为梁师成。”

    蔡绦惊讶道:“竟有这种事?!那这么说来,梁师成竟是苏大人的儿子?”

    蔡京喝了一口茶,有些玩味道:“这只是传闻罢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早些年的时候,梁公公倒是标榜自己是苏轼后人。前些年朝中有人公然指出要烧毁苏大人的一切书籍文章,也是梁公公在皇上面前竭力恳求之后,苏大人的文章才幸免于难。”

    听了蔡京的说法,蔡绦倒觉得这传闻怕是真的了,梁师成愿意帮助蔡义,倒也说得过去了。

    今晚为了蔡义而谋划的可不只是蔡京,大理寺卿贾易此刻正在家中设宴,请了刑部尚书王云。二人虽然不属于一个派系,但为官比较清正,又因时常受到御史台的压迫,久而久之二人便成了朋友。

    杭州来的信使将卷宗交到御史台之后,便将一封信交到了贾易手中,贾易拆开一看,竟是同窗好友唐恪的亲笔书信。唐恪在信中简单的叙述了一下案情,最后委婉的想让贾易帮一帮蔡义。

    贾易一开始知道蔡义是蔡家人的时候,是不想帮忙的。但想到唐恪这同窗好友,平日里轻易不会开口让自己帮忙,若是此时拒绝,未免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而当贾易慢慢的将整个案情分析了一遍之后,便下定决心帮蔡义了,因为黄有才实在是死有余辜!为了确保事情万无一失,唐恪又拉上了好友王云,王云知道案情后,自是愿意帮忙的。

    欧阳修曾有诗云:“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卧听竹屋萧萧响,却忆滁州睡足时。”可见古代上朝的官员的确很辛苦,3点左右就得起床洗漱准备。

    官员上朝一般是骑马,皆用白纸糊灯笼一枚,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官位,然后举在马头前。灯笼相围皇城的壮观景象,被称之为“火城”。当宰相最后到达后,灯笼逐盏逐盏地熄灭。大臣们进入待漏院等待禁门开启。卯时(5点)一到钟声响起,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

    早朝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大朝会,一般是正旦、国家有大事之时举行,一年也就两三次;另一种便是常朝,而这常朝并不是每日都举行的。宋代由于社会比较安定,宋神宗便规定了单双制上朝,但宋徽宗比较懒,改为五天一次。南宋皇帝则更懒,改为初五、十五、二十五上朝。不过和大明那位三十年没上过早朝的皇帝比起来要好了许多。

    进了宫门,普通的常参官便整齐的等候在宣德殿内。而重要的执事官便进入垂拱殿,宋徽宗在垂拱殿接受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进奏,俗称内朝。

    而对于宣德殿的朝会,宋徽宗很少出席。一般在垂拱殿内朝结束后,宰相会到文德殿宣敕,群臣列队。若果宣布皇帝不坐朝,则马上放朝,即朝会结束。

第79章 垂拱殿() 
当宋徽宗打着哈欠来到垂拱殿的时候,竟意外的看到了蔡京的身影,若是宋徽宗没有记错,他记得蔡京上一次早朝还是正旦大朝会的时候。

    宋徽宗的瞌睡醒了大半,连忙让人赐座,有些奇怪的道:“太师,你身体不好,有什么事写个奏折让人传给朕便是,何故这么操劳?”

    蔡京连忙向宋徽宗行了一大礼,道:“微臣惶恐,让陛下担忧了。微臣今日前来,是想为我那死去的弟弟讨些公道,还望陛下为老臣做主。”说到最后,竟然匍匐在宋徽宗脚下,夹杂着哽咽之声,让人听起来好不凄惨可怜。

    宋徽宗慌忙扶起蔡京道:“哎呀,太师这是做啥?快快起来,你有什么冤屈尽管说来,朕自会为太师做主。”

    蔡京用衣袖擦了擦眼泪,痛心道:“微臣那胞弟在京为官时得罪了一些人,却不想在他死后,那些人竟然把仇怨推到了我那可怜的堂孙蔡义身上。昨日老臣收到消息,有人居然雇凶杀人,义儿身受重伤,至今生死不知。可怜我蔡家男儿,各个俱是忠君爱国之辈,却屡遭奸人毒手。陛下,你要为老臣做主啊!”

    宋徽宗这两天心里正对蔡义大加赞赏,蔡义写的诗歌极有意境,那进贡的香皂更是妙不可言,骤然听到蔡义遇害的消息,一时间惊怒不已。猛的一拍桌子,愤然怒道:“大胆贼子!竟敢残害我大宋良臣。朕几日前才刚封蔡卿家为翰林院编修,这不到几日,就有人对蔡卿家下手,这不是明摆着把朕不放在眼里吗?王大人,你作为刑部尚书,出了这种事,想必你也知道了吧。究竟是何人这么胆大妄为啊?”

    王云一听宋徽宗问话,眉头一皱,连忙跪下道:“陛下,臣是昨夜才收到案宗的。初步断定,作案人员乃是黄有才。”这卷宗,王黼在昨夜便将它送到了刑部。王黼不是傻子,这黄有才绝对不是主谋,这烫手的山芋他可不会揣在手里。

    宋徽宗有些不满道:“既然知道何人所为,那还不立刻草拟刑部文书。此等罪大恶极之人,也不用等到秋后了,即刻将那贼子枭首示众。”

    王云有些无奈,王黼将这个案子交由刑部来处理,傻子都知道不是一件好差事。面对宋徽宗的质问,王云硬着头皮道:“陛下,这黄有才并非普通的平民白衣,他是杭州钱塘县的县令,而且……而且他已经被人杀了!”

    “什么?!”宋徽宗大吃一惊,没想到这杀人凶手竟是一个朝廷命官,这样看来,倒真如蔡京所说,是由于党争引起的了。宋徽宗震怒,平日里这些官员小打小闹也就是了,他也时常睁只眼闭只眼,却没想到有人竟然这么丧心病狂,连一个还未任职的翰林院编修都不放过。

    “王大人,将卷宗拿给朕看看。太师,你们先出去吧,告诉宣和殿的文武百官,今日朕要上朝听政。”宋徽宗不是傻子,看了众人表现便已猜到这案子定不会这么简单。

    宋徽宗看完了卷宗,眉头皱得更深了。他虽然对朝政不大关心,但他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相反,他还很聪明。这份卷宗上,他看到了一个重要信息,这黄有才是被蔡义的属下杀了的,而且其中涉及到了上百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凶杀案了。更何况这还没判刑,一个朝廷命官就被蔡义私自处决了,这绝非正常。他将卷宗递给了伺候在一旁的梁师成,心中对蔡义第一次起了疑。

    梁师成伺候宋徽宗久了,自然明白宋徽宗的意思,连忙接过卷宗装模做样的看了起来。一副认真的模样,让宋徽宗都有些等急了。宋徽宗道:“守道,给朕说说,这案子究竟要怎么处理?”

    梁师成一副惶恐模样道:“道君,奴才身份低微,这等朝中要事,奴才岂敢乱言。”

    宋徽宗听到梁师成这么说,心中颇为满意,宦官参政议事那可是一个大禁忌。宋徽宗摆摆手道:“朕让你说你就说,不管说得如何,朕都不会怪罪你。”

    梁师成这才懦懦道:“既然道君要奴才说,那奴才就凭着自己的良心说说吧。奴才认为,这自古就有杀人偿命的说法,此案因为黄有才勾结地方恶势力蓄意谋害蔡义,而反被蔡义属下杀死,奴才认为蔡义并没犯什么大罪,毕竟当时的情况,黄有才不死,那蔡义就得死了。”

    宋徽宗叹了口气道:“这个道理,朕自是明白的,只是太祖皇帝自建国以来,便颁布了禁杀文臣的政令。若是对蔡义就这么不予追究,那朕不是违背了祖制吗?”

    梁师成犹犹豫豫的道:“道君,奴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宋徽宗摆摆手,梁师成才小心翼翼的道:“道君,这太祖皇帝的初衷自然是极好的,为我大宋朝也培养了一批批忠君爱国的官员。但有些官员却以此为依仗,骄纵跋扈,完全不顾君臣礼仪,更是辜负皇家恩惠,欺行霸市,弄得百姓怨声载道。奴才看这黄县令的罪行真可谓是罪大恶及,而他竟然打起了进贡给道君的香皂主意,更是对道君无礼至极啊!”

    宋徽宗一听梁师成的话,顿时觉得梁师成说得极有道理。前不久他提议要修建宫苑,却有一批大臣跑来指责自己奢侈无度,想想都让人窝火。那些大臣是先帝遗老,自己拿他们没有办法。此次一个小县令居然也敢跳出来生事,既然如此,就拿他开刀吧。

    宋徽宗当下道:“起驾宣和殿!”

    宣和殿内,文武百官看到宋徽宗坐上了龙椅,连忙跪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宋朝由于重文轻武,又因为错综繁杂的管职制度,导致上朝的官员达到了百位之多。这一声高呼,整齐洪亮的响彻整个宣和殿,将宣和殿变得更加的庄严肃穆。

    宋微宗道:“众爱卿平身!”

    百官分站两列,左边为首自然是宰相之位,为文官之首。当然了宰相可不是官名,这只是民间俗称罢了,准确的应该说是“中书门下平章事”。蔡京的官职便是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太师只是他的爵位而已。

    右边为首那是太尉之位,为武官之首。本来这太尉一职和太师差不多,属于虚衔。不过宋徽宗却是个爱折腾的人,硬是把武官制度翻新了一遍,这太尉倒成了武官之首。大宋皇帝其实还是很聪明的,为了避免造成藩镇割据的悲剧,便设置了一套古怪的兵权制度。简单的说就是,带兵的实际不掌权,掌权的实际不带兵。童贯虽为枢密院指挥使,统领禁军几十万。但他却没有调兵的权利,高俅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至于水浒传中说高俅只是一个殿帅府太尉,那就有点可笑了,宋朝就根本没有这个官职。不得不说,历史和影视作品还得分开来看。

第80章 新旧党争(一)() 
宋微宗冷然的看着眼前文武百官,心中却是感到深深的无力感。

    太祖皇帝建国以来便实行重文抑武的主张,更是下达了不杀文人的家诏。政治开明,读书风气盛行一时,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极为少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大批杰出文人政治家脱颖而出。寇准、包拯、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韩琦、文彦博、周邦彦等等,随便挑出一个那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这一切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将宋朝的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都刷新了一个高度,后世称之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