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亦同舟-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的李嵩莫名其妙,坐在那里不知所措。
葛昀站起身,对着陈敏:“你们二位可以回去交差了,我这边全力支持修史,无论陛下给我个什么差事,我都会尽力办妥,与黄老,与二位,和衷共济。”
陈敏笑着拜别:“多谢老帅了!”
李嵩也赶紧拜别,可还没等李嵩说话,葛昀已然转身去了偏房。
出门之后,李嵩问陈敏:“陈帅,你说老帅这是什么意思?”
陈敏佯作不懂:“李帅指的什么?”
李嵩有些不高兴:“刚才老帅做的也太……这不是让我难堪嘛……”
陈敏笑笑:“我多问一句,李帅别介意。”
李嵩:“陈帅请讲。”
陈敏:“我知道李帅的府邸距离老帅不过两条街,不知道这三年来您来过多少趟?”
李嵩一时有些尴尬:“这……这你也知道,我平时一个人署理着军帐,还要参与仪阁议事,实在太忙了,分身乏术啊……”
陈敏还是笑笑,点着头说:“明白明白……李帅是红人嘛,也是忙人,可别忘了,你我说到底元帅前头都带个副字,再怎么管事,也只是署理,里头那个可是正主……”说着拍了拍李嵩,然后径自离开。
李嵩被陈敏说这么一通,半晌无语,呆立原地。
镇北关马府。
马淳:“你看了吧,他还要我推荐几个才俊上去,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我的人他都要抽光了吗!”
马伯濂沉思道:“父帅,把我们的人推荐上去倒也没有什么不好。”
马淳摆摆手:“你不了解迟峰,更不了解孙启。这样的计策肯定是二人合谋的,绝不可能大力提拔我们的人,要真是把我看中的将才都推荐给他,恐怕非但不能有所壮大,反而要被他多多提防了。”
本章完
第116章 (五十二)()
葛昀首肯以后,皇帝明发上谕,诏令军帐从事编修战史,黄任头一件事就是把肖南宇找来,交待些要务:第一是河罗战事:严格来说,河罗不能算作一个国家,而是一个紧密的部落联盟,在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河罗人分散成北方荒漠草原的数百个部落,部落的首领称为部主,掌管着本部落的一切事物。河罗人勇猛彪悍,又擅长弓马骑射,所以几百年间各部落杀伐不断,直到百年前,几乎在与华朝开国统一战争的同一时期,河罗出现了一位强有力的领袖,名叫克列。他本来是一个部主的遗腹子,但是由于其父被杀,部落灭亡,就和他的母亲一起成为了另一个部落的“贱民”,相当于奴隶。河罗的各个部落都把家庭和子民划为三等,最高等的是有战功的家庭,他们享有许多特权,称为“上民”,相当于贵族;中间一等的虽然没有战功,也没有特权,但是可以从事自己的事业,比如冶炼、畜牧、甚至买卖,这些人称为“良民”;最低等的就是“贱民”了,他们大多是战俘,或者是犯了部落禁令的人,这样的人完全成为他人的附庸,但和普通意义上的奴隶有所不同,“贱民”并不专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整个部落,可供整个部落的人驱使和奴役,比之奴隶更为悲惨。
因为种种的机缘巧合,加上自己的勇武,克列最终扫平了河罗各部,并且自立为可汗,打乱了原有部落的建制归属,重新划分领土,在他的规划下,河罗分为六个部落,他自己作为总领,然后派自己的亲信担任各部落的部主,并且取消了各部落部主的世袭制,这样一来,河罗就由以前松散的部落变成了类似联盟的国家,而且,可汗牢牢掌控着这个国家。更为重要的是,自从克列汗统一河罗以来,它就成为南边华朝的心腹大患,尤其在华朝武祖时期,华朝与河罗之间展开了比较大的几次决战,华军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河罗也因此丧失了不少疆土。
现今坐在汗帐中央的是克列汗的曾孙尹仓,
镇北关自太祖时建立以来,还从来没有被攻破过。这当然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当年开国元帅吕涛主持勘定北疆,多番查看后才决定在此建关,目的就是要连山成墙,使得北方河罗无隙可乘,完全阻隔河罗人南下的道路,其中一些关口更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总而言之,河罗人想要夺下镇北关,难比登天。
第二是给肖南宇交个出身的底:林允贞之所以把肖南宇安排到郑瑜的帐下,双方是有不言自明的默契的,尤其在郑瑜了解过肖南宇的基本身世背景以及与林允贞单独谈话以后,郑瑜更加明白林允贞未曾说出口的目的。一则,郑瑜及其帐下军队是林允贞指挥的兵马当中最能打的一支,整体战力最高,各位将领的武艺也都不俗,立下的战功也是最多,肖南宇分到郑瑜麾下,无疑是最容易出功绩的捷径,即便只要逢战挂名,一仗不打也能积攒下不少功绩,这当然也是最浅显的一层。
更深一层的意思,就要牵扯到林允贞一直以来的建军作风了。林允贞作为将门后人,脾气性格着实有些嚣张跋扈,可以想见,与他能够义结金兰,成为兄弟的,必定也不是寻常人家出身,另外看这几兄弟的爱好,郑瑜好美酒女色,曹杰好珍馐奇味,宋奕好宝驹玉器,样样都要耗费不少银两,若非出身富贵,哪里承担得起。但还好在,这三人都是官宦家庭出身不假,花钱阔绰不假,可一身武艺也是不假,个个都是一等一的骁勇战将,而且因为自己出身富贵,从无钱财忧虑,故对部下非常慷慨,不但赏赐丰厚,而且往往能投其所好。所以,无论战绩口碑,这几人都是无可指摘的,林允贞当初陆续提拔他们也都十分关注这点。以林的想法,就是要打造一支既能所向披靡,又能严守纪律的军队,但与大多数将领建军思想不同的是,林允贞虽然十分肯定贫民庄户子弟作为下层士兵的战斗力,但并不认为那些底层出身的军士能够成为合格的指挥者,他的理由也很明确:这些毫无背景,双手打拼的年轻军汉,在没有显贵之前当然能做到令行禁止,拼死效力,可是一旦把他们擢拔到显耀军职,主管一方,这些穷了几辈子的莽夫糙汉恐怕很难抵御自己从未见过的诱惑,很难放弃自己抛颅洒血换来的荣华富贵,进而很可能逐步腐化变质,甚至误坏大事。
所以,林允贞对军队的人员结构有明确的“规定”,招兵,都要穷汉,最好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前来投军的,这样一无所有的贫民,既没有后顾之忧,又没有长远打算,能够埋头苦干,听从指挥,有较强的战斗力;选将,都要富户,起码是见过世面,吃喝不愁,进而懂得廉耻,明晓利害的子弟,这样选拔出来的将领,才能把全局的成败放在个人利益荣辱之上,才能让忠君报国的道德意识约束肆无忌惮的横流贪欲。
但是,林允贞这条暗规却逐渐被人发现了,御史台里就有御史参他“任人用事悉凭好恶,堵塞寒门进身之阶”,在领兵参加云门伏击之前,林允贞就已经被皇帝就此事暗地里降旨斥责过了,虽然没有被深究,但林允贞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建军意图似乎难以为继,于是“被迫”开始物色得力的寒门兵卒,正巧遇上一无所有的肖南宇拼死为旧主仲平报仇,让他发现了一个寒门当中存有道德约束的人才,真是大喜过望,故有心栽培。不过,虽然林允贞看中了肖南宇这个人身上的忠义和勇武,也符合他之前所预想的寒门出身,但临要任用时,林允贞仍然觉得肖南宇身上有一股乡下人的呆气,让他不由自主地产生疏离感。故此,他把肖南宇放到全军最有名的花花公子郑瑜手上,就是希望郑瑜能在历练肖南宇的同时,也让他脱胎换骨,彻彻底底去掉身上的乡土气,这样才能勇武锐利,震慑全军。
本章完
第117章 (五十三)()
罗应龙只能识趣地点点头。
李嵩接着说:“因为那件事,我开罪了王相,你呢,后来在御史台也没少给王相使绊子。”
罗应龙默不作声。
李嵩也不看他:“王相主持变法,头一个要攻击的必然是你,现在看,也确实是你。但往后就不好说了,我觉得他肯定也放不过我。”
罗应龙这才试着搭话:“李帅,王相要是攻讦我们两个人,会不会?太冒进了吧。”
李嵩瞟了他一眼:“王相要是一个人攻讦我们两个也许是冒进,可要是还有一个王相呢?”
罗应龙糊涂了:“还有一个?李帅什么意思?”
李嵩脸上露出了杀气,阴冷地说:“还有个跟王相一样举足轻重的老帅啊。”
罗应龙一听就慌了:“老帅要动我们?”
李嵩反倒镇定:“暂时还不是我们,可能先是我吧。”
罗应龙心下稍安,可忽然觉得此时不应如此表现,赶紧又关切地说:“何以见得?”
李嵩叹气说道:“我刚才去拜访老帅,明显觉得老帅对我意见很大,这几年,我也确实和他走的不怎么近,可我本以为他原本也不爱结交,又年事已高,赋闲在家,是不会计较这些的,没想到今日一见,倒是觉得老帅已经动了心思要倒我了。”
罗应龙抢白:“老帅不过是复了品秩,没有实权,李帅何不抢先下手。”
李嵩猛地斜眼一瞪:“你要我找死吗!”
罗应龙不敢再说。
李嵩和缓了些,解释道:“如今老帅刚刚复职,陛下一定甚为倚重,我要是跟他做对,死的一定是我。”
罗应龙若有所思:“可老帅和王相不大可能联手吧,不是听说老帅还反对变法吗?”
李嵩也微微点头:“是啊……老帅毕竟还是不同意变法的啊……但即便如此,要是老帅揪住我,王相攻讦你,恐怕你我二人都不是对手啊……”
罗应龙赶紧附和:“我当然招架不了王相,李帅您也许还可以……”
李嵩摆摆手:“直说吧。我今日此来,就是要结盟的。”
罗应龙没有想到这句话居然会率先从李嵩的口中说出来,曾几何时,他可是几次想吐出这句话,到嘴边了又给咽下去,现在李嵩主动结援,当然求之不得:“岂敢岂敢,我一定跟从李帅。”
李嵩站起身:“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我要先走了,将来你我务必互通有无,保重。”说着双手抱拳行礼。
罗应龙也站起身,拜别李嵩。
平南关外,一万多将士整装待发,冷风飒飒,军容整肃。
曾泽:“佩纶,重任在肩,万望保重啊。”
林允贞也说道:“两淮之地几十年不动刀兵,又颇为富庶,打赢的同时,恐怕还要注意军纪。”
杨佩纶点点头:“两位元帅的吩咐,我都记下了,杨某在南军数年,从来都是在这里送人,还真没有在这里被送过。”
几人都笑。
曾泽、林允贞、杨佩纶三个人其实都怀着不同的心思,但在这个送军出征的场合下,再多的矛盾和心思都被这样巨大的情绪所淹没。军旅中人,实际上要比平常百姓有更丰沛的感情,因为他们常年面对的都是天人永隔和生离死别,所以虽然他们外表下有些冷酷,但内心里,实际上每次都在经受震动,丝毫不亚于一场撕心裂肺的痛哭。
曾泽接着说:“朝廷下的军令,我们南军是去叶州周边扫荡商匪,叶州你明白吧。”
杨佩纶点点头:“知道,应该是王相的老家吧。”
曾泽:“王相刚刚主持变法,许多事的情形并不明朗,我们在籍军人还是没有态度为好。”
林允贞说道:“朝廷上变法也好,不变法也好,最好不要把我们卷进去,杨大人此行,固然要剿商匪,但若真遇见要挑立场的事,还望慎重,大人这一挑可能就代表了南军了。”
杨佩纶点头:“受教了。杨某这些天也考虑过这些了,思来想去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唯独就是一条,赤心报国,尽忠杀贼,至于其他的,杨某一定谨遵二位元帅的教训,绝不涉足争端。”
曾泽又交待到:“还有一点,你也要留意。我看朝廷邸报,说北军也会派一支兵马,是去户州,这两个地方离得不远,你们接到的命令又都是扫荡附近,很有可能就会面临同一股商匪,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打算怎么办?”
杨佩纶没想过这个,心下没底,但是反应迅捷,很快反问:“二位元帅希望我怎么办?”
林允贞:“我们料想,陛下选派南北两军各一部入淮,应该是有深意的,这其中很有可能就牵涉到将来对两军的考察与信任,所以,能为我南军争的,还是要多争一分,但是千万不要越界,闹出两军内讧的乱子可就难以收拾,这个分寸尺度就全靠杨大人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