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血色大宋 >

第14章

血色大宋-第14章

小说: 血色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良嗣指着瘫坐在地的那人,意味深长地望着秦昊,缓缓地道:“这个人是谁,不用老夫介绍吧?如果老夫得到的供词没错的话,当初你在蓬莱阁曾跟姓赖的说咱们是朋友?”

    此人正是赖八的跟班叫赖十八,当初秦昊在蓬莱阁跟赖八喝酒的时候,他就站在赖八的身后,对他二人的谈话自然知之甚详,对此,秦昊也没打算隐瞒,侃侃而谈道:

    “没错,当初在蓬莱阁时,我的确说过,我有个做大生意的朋友叫赵良嗣,正准备去北边买马,叫我做他的向导,事成之后,会有大笔佣金,这个朋友跟老先好像没什么关系吧?”

    呼延庆正喝着茶,听完秦昊的话,忽将茶杯重重地放在茶桌上,冷笑道:“谁说没关系?你眼前的这位老先生,正是你口中的赵良嗣,请问你们可曾相识,可曾是朋友?”

    面对呼延庆的怒气,秦昊丝毫不为所动,仍旧慢条斯理地道:“天下同名同姓者甚多,呼延将军难道就不允许秦昊也有一个叫赵良嗣的朋友?”

    赵良嗣目光如矩,冷然道:“老夫相信你有一个叫赵良嗣的朋友,但绝对没有一个能买万匹马的朋友,你故意在赖八的面前这样说,无非是利用他的贪婪,借他的刀来杀老夫而已。”

    “非也,非也!”

    秦昊听到此处,故意在那儿摇头晃脑,“老先生此言差矣,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你我既不相识,何来的借刀杀人之说?再者,你我无怨无仇,秦昊又何必杀你?”

    对秦昊的矢口否认,赵良嗣既没动怒,也没生气,表情仍是一如既往的淡然,“杀人的理由有很多种,为仇怨杀人,不过是一人一户,一山一寨,但为政见杀人,却可伏尸百万!”

    “为政见杀人?嗯,老先生的看法好像也有些道理。”

    秦昊嗯的一声,表示认可赵良嗣的观点,但随后话锋一转道,“但是,纵算秦昊曾跟赖八说过那些话,却没叫他去杀人越货吧?”

    “的确没叫!”赵良嗣点点头,没有否认秦昊的观点,“聪明的人又何必把话言明,徒留把柄?”

    “这就对了!”秦昊嘻嘻一笑,“我既没叫他去杀人,也没叫他去越货,那他后面的所做所为,跟秦昊又有何关系?至于蓬莱阁的那番话,顶多算是秦昊吹牛而已。”

    秦昊说到这儿,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赵良嗣,似笑非笑地道:“老先生,在咱们大宋朝,吹牛不犯法吧?至于为老先生带来不便,秦昊只能深表遗憾。”

    “你说得没错,吹牛的确不犯法。但你应该知道,官字两个口,我说你犯法,你就犯法,我说你犯罪,你就犯罪。你说到公堂之上,大宋的律法是相信你,还是相信我?”

    赵良嗣看着秦昊,笑得仍旧是那样的意味深长,在说完上面的话后,将自己的身体微微后倾,一副惟我独尊的样子,让人看着后背都有些发凉。

    秦昊手握茶杯,轻轻地转动着,嘴角挂出一丝冷诮的笑意,不以为然地道:“老先生初归大宋,恐怕还不太明白大宋的规矩,以老先生的身份地位,要杀一个赖八可以,但要杀一个经过官家认可的读书人,如果没有必杀的理由,恐怕是做不到的。”

    说到此处,语锋突转,眨巴着眼道,“当然,以老先生的身份地位,虽不能定罪于公堂,但要杀秦昊,也很简单,只须一个眼色,估计来杀秦昊的人就可以排到沙门岛去!”

    “知道就好!”赵良嗣还没说话,呼延庆已在一旁冷哼,他是行武出身,行过军,打过仗,杀过人,对他来说,与其在那儿文诌诌的咬文嚼字,不如一刀杀之来得干脆。

    相对秦昊的淡定,田小倩则没那么好脾气,见赵良嗣在那儿不怀好意,呼延庆又在那儿咄咄逼人,不由怒道:“你这是不讲道理!”

    “讲道理?”赵良嗣微微一笑,指着秦昊道,“小姑娘,这话呢,你不能对老夫说,你应该对这位小哥儿说,在他的心里明明就想杀老夫,但嘴里却始终不承认。”

    面对赵良嗣的指责,田小倩辩解道:“那是你的认为,本姑娘从小就跟秦昊一起长大,他呀,就是一个书呆子,平常连鸡都不敢杀,又哪敢去杀人?说是吹牛一点也不为过。”

    赵良嗣见田小倩一张小脸急得红红的,颇为可爱,不禁笑道:“或许是老夫真的误会他了,或许他真的在吹牛。秦昊,你也是读书人,如果你有一天真的要杀老夫,理由是什么?”

    “既然是假设,那秦某就斗胆来假设一番,如果老先生就是那个提出平燕策的赵良嗣,那么秦昊要杀你的理由,就只有一个!”

    秦昊说得这儿,并没有立即说下去,而是微微探身,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地喝上两口茶,这才一字一顿地道:“位卑不敢忘忧国,这便是秦某要杀你的理由!”

第二十五章 宋时隆中对() 
“位卑不敢忘忧国,这个理由的确够强大,这样说来,你是不赞成老夫的平燕策?”赵良嗣在说这话的时候,身体前倾,望着秦昊,神色间颇有些期望。

    秦昊轻轻地喝口茶,润润自己的咽喉,缓缓地道:“老先生还在完颜阿骨打做酋长之时就曾断言,女真必将崛起于辽之后方,并建议大宋扶持女真共抗辽国,的确是深谋远虑。”

    “深谋远虑,倒也谈不上,只不过是审时度势,先别人一步看清形势而已!”赵良嗣的城俯极深,并没有因为秦昊的两句赞美而飘飘然,他说的话很谦虚。

    对赵良嗣的修养,对赵良嗣身上体现的那股忧郁的气质,秦昊也是相当喜欢的,只是作为后来者,他不缺先知先觉的能力,但他缺时间。

    他在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时间,劫杀赵良嗣,破坏海上之盟,或者让海上之盟晚些达成,对他来说犹为重要,没有理会赵良嗣的谦虚之言,而是接着自己刚才的话道:

    “事情的发展也正如老先生所料,不出数年,完颜阿骨打便在宁江州起兵,并先后在宁江州、出河店大败辽军,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挡!”

    一个小小少年,竟能在自己面前纵论天下大势,这不得不让赵良嗣刮目相看。

    正所谓英雄重英雄,对秦昊那是打心眼里喜欢,并暗自庆幸没将这事交给王师中来处理,当即接过秦昊的话道:

    “那是当然,金国既有完颜阿骨打这样的英主,又有完颜宗望、完颜娄室这样的战将,可谓如日中天,照这样发展下去,依老夫所见,不出数年,辽必灭之!”

    秦昊没有否认赵良嗣的论断,相反在他的心里,也认为纵算没有联金抗辽,凭完颜阿骨打的实力,一样也可以灭掉辽国,事情发展到这个现在,估计没人怀疑,当即点头道:

    “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先生便提出,联金抗辽,收复幽州的平燕策,并由童贯童太尉上奏朝庭,此策一出,对渴望收复幽州的大宋朝臣来说,无疑于三国的隆中对!”

    要想踩一个人,首先得把这个人捧得高高的,这句话赵良嗣虽然没有听说过,但作为历史上少有的智者,他相信这绝不是秦昊最终想说的话。

    先褒后贬,这是套路,赵良嗣知道秦昊说这些话的目的不过是铺垫,最后的说辞一定会转到贬上来,闻言只是接道:

    “唉,老夫何德何能,敢比诸葛丞相的隆中对?只要这平燕策能不能实施,还得看咱们这次的海上之行是否顺利。”

    赵良嗣说到这儿,身体微微后倾,凝视着秦昊,不急不缓地道,“秦昊,如果老夫没记错的话,两年前马政将军出海时,令尊跟令叔还是他的随从吧?”

    对于这个问题,秦昊没有直接作答,人心隔肚皮,关于赵良嗣,他实在有些摸不透,他还不想给家里带来麻烦,因此,避开最后一个问题,是他现在最好的选择。

    “联金抗辽,收复幽州,这种远交近攻的策略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外交策略,当年的秦国就是基于这种策略,近攻魏赵韩,远交齐楚,从而一统六国,建立不世之功。”

    远交近攻正是自己的观点,当赵良嗣听到这儿的时候,那就不仅仅是惊异了,对眼前这个秦昊,他还真是有些佩服了。

    因为这番话,一般的朝中大臣都是说不出来的,而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却能说得如此透彻,怎不叫他惊诧?

    沉思半晌,这才缓缓地道:“秦昊,你放着书不读,放着钱不挣,却偏偏跑到蓬莱阁说三国演义,世人皆说你的脑子有病,只有老夫明白,你说三国的目的只是在提醒世人。”

    说到这儿,深遂的目光遥望着无际的海边,不无感慨道,“当今天下,宋金辽三足对立,又何尝不是新的三国演义?秦昊,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别跟老夫拐弯抹角。”

    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这点好,秦昊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赵良嗣既然明白自己的用意,那就没必要在左顾而言他,神色一收,语带凝重道:

    “远交近攻的策略虽然不错,但却需要强大的实力做后盾,现在的大宋王朝,在面对辽国时,已是如此的吃力,试问在灭辽之后,大宋朝又如何去面对更加强盛的金国?”

    秦昊的这句话说得虽然很轻,但说出来的效果却像一根钢针似的插在赵良嗣的心中,因为秦昊的这个问题,正是他担心的问题,也是朝中反对大臣提出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赵良嗣没有回答,秦昊也没想过要等到他的回答,而是轻轻的一声叹息,接着说道:

    “如今的大宋王朝,历经百年,冗兵、冗政、冗费,就像压在大宋朝头顶上的三座大山,自顾尚且不暇,此时联金抗辽,无疑火中取粟,与虎谋皮!”

    这番话掷地有声,不由赵良嗣不动容,平燕策虽然是自己提出来的,但回归大宋十年,对大宋的弊端,他看得恐怕比秦昊还要深,还要透彻。

    在朝堂之上,力排众议,为的只是想要将平燕策顺利进行,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有根脆弱的神经,如今这根神经正被秦昊无情地踩着。

    赵良嗣虽然在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极力表现一副平静若水的姿态,但秦昊仍从他眉宇间的轻微跳动探知他内心的脆弱。

    人与人的感情有时候真的很奇怪,当秦昊没有接触到赵良嗣前,脑海里想的,便是如何才能除掉赵良嗣,给联金抗辽来个釜底抽薪。

    但跟赵良嗣接触后,又觉得像他这样的老者,本应该在家安亨晚年,过着儿孙环绕的日子,如今却在为国操心,为国奔走,的确让人有些动容。

    为国操劳的人总是让人尊敬的,作为历史的后来者,秦昊不仅知道联金抗辽的结局,也知道赵良嗣的结局,心里有些不忍,旁敲侧击道:

    “刚才秦昊在说书的时候,隐约感到老先生就在说书场外旁听,秦昊今天说的,正是刘备的三顾茅庐,不知老先生在听后,对诸葛丞相的隆中对可有看法?”

    当秦昊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连他自己都有些奇怪,就在之前不久,还在想着如何才能除掉赵良嗣,但跟他真正接触后,又在为他的安危担起心来。

    人与人之间,有的时候真的很茅盾,赵良嗣面对眼前这个要杀自己的人,同样很茅盾,良久,才沉沉地一声叹息道:

    “成也隆中,败也隆中,千百年来争议不断,你的这番话可是在提醒老夫?”

第二十六章 祖宗之地() 
赵良嗣的胡须在轻微的颤动,他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感到有些不服输。

    作为平燕策的首倡者,赵良嗣的担心虽然有些,但这点担心跟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件盖世奇功相比,却又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

    此时的赵良嗣与其说他是战略家,是策划家,不如说他是赌徒,既然他成功地将大宋朝臣拉上赌船,说什么都得好好地赌一把。

    赵良嗣轻轻地叹息一声,没有立即说话,而是起身来到阁楼的回廊上,手扶栅栏,眺望着远处的碧海翻涛,缓缓地道:“秦昊,你来看看,咱们的山河美不美?”

    秦昊站在蓬莱阁上,尝着咸咸的海风,不无感叹道:“怅大海辽阔,赏三山美景,阅人间春色,看世间繁华,咱们大宋,的确是物宝天化,美不尽收!”

    “大宋雨露,泽被天下,可偏偏有那么一块土地,不被大宋雨露滋润,反受契丹控制,你可知道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汉人是如何作想的吗?”说到后来,赵良嗣显得有些激动。

    秦昊知道赵良嗣跟王师中都是燕地归宋的汉人,对他的感慨不可置否,只是说道:“老先生所谓的那块土地,自儿皇帝石敬塘拱手契丹以来,的确是汉家儿郎的一块心病。”

    “你既然知道那块土地,就应该知道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