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雍王-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军并不是战胜不了他们,海上徐海的船队,已经被姚鏌组织起来了,弄来很多火炮,有东雍产的,也有浙江自己铸造的。
不官怎么说,一个省的人力物力,要比区区海盗强太多了,即便徐海部队之中,有很多新兵,也足以击败海盗了。
在岸上更不用说了。
沈希仪在浙江练兵,军队扩建了不少,在陆地上,对付这些海盗,更是轻而易举的。
结果,他们整个下半年,都在疲于奔命,根本没有与海盗真个交手。他们总能躲过追击,从莫名其妙的地方再次冒出来。
但是嘉靖却不管这些,他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打击杨廷和的好机会。杨廷和与姚鏌之间虽然没有什么交情。但是杨廷和对姚鏌的能力还是很相信的。替姚鏌说过话。所以很多人认为姚鏌是杨廷和的人。
杨廷和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他有些身心俱疲了,说道:“臣识人不明,请殿下降罪。”
嘉靖怎么舍得这么好打击杨廷和的机会,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唯恐百姓不安,生灵受难,但是东海倭寇,屡剿不止。难道是朕失德,获罪于天吗?”
嘉靖这句话,说的很高明,所谓主辱臣死。
他都自己自己责怪自己的,这些臣下该怎么办啊?
杨廷和立即跪倒在地,说道:“臣等无能,累及陛下,罪该万死。”
下面的官员也很机灵,立即跪在杨廷和身后,一起说道:“臣等无能,累及陛下,罪该万死。”
嘉靖说道:“诸位爱卿请起,杨先生,你怎么说?”
杨廷和说道:“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才有今日之事,臣请乞骸骨。”
杨廷和说出乞骸骨这三个字的时候,满朝文武都为之一震。将注意力瞬间投向杨廷和。
杨廷和请乞骸骨,很多高官都不觉得的意外,因为杨廷和已经在很多时候暗示过了。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杨廷和会在这个时候,说这一件事情。
毕竟一般人,乞骸骨都是躲在家里装病,然后一封又封辞职信,写给皇帝。
嘉靖说道:“先生欲弃朕而去吗?此事不要再提。”嘉靖紧接着说道:“传旨,浙江巡抚姚鏌,处置不当,令海贼肆虐,撤除浙江巡抚一职,令张经接任。”
虽然嘉靖说不许杨廷和乞骸骨,但是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啊。嘉靖分明是准了,只是作为内阁首辅的辞呈,不能一下就过来,必须来上个三四次,才显得情深义重。
嘉靖直接绕过杨廷和决断,分明是让杨廷和回去写辞呈,走程序。
官场上人走茶凉,甚至人没有走,茶就已经凉了,大殿上很多人看杨廷和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嘉靖明显的注意到这一点。心中暗道:“我怎么能让你随随便便离开啊?”
处理完正事之后。
嘉靖猛地一声叹息说道:“昨日,朕做一个梦,梦见先兴献王怒斥朕,朕令兴王一脉断绝。朕很不安,不知道死后该以何面目去见先兴献王于地下啊?”
杨廷和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杨廷和为什么一定要走,就是他与嘉靖的意见不合、最大的不和之处,就是再对弘治,正德身后之名的追求。
正德无子,几乎百忽略掉,而杨廷和一定要嘉靖继承弘治一脉,毕竟这是大明的嫡系血脉、但是嘉靖却不想认别人为父。
而杨廷和报保弘治皇帝知遇之恩,不愿意见弘治皇帝绝嗣。
而杨廷和发现皇帝,就是皇帝,大明的皇权可以做很多事情,都不需要通过首辅,当嘉靖权威越来越重的时候,他就知道他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在嘉靖元年,杨廷和能强压着嘉靖认可杨廷和所要的结果。但是现在不能了。
杨廷和之所以放弃政治生涯,未必没有眼不见心为净。但是万万没有想,嘉靖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
杨廷和立即明白,嘉靖没有放过自己。
但是到了这个地步,杨廷和已经无路可走了,对读书人来说,很多东西都比生命还珍贵。杨廷和知道,是徒劳无功,但是不得不站出来,说道:“陛下可多育皇子,令一位皇子继承兴王爵位。继承兴王一脉,想来兴献王在天之灵,也该安息了。”
“臣以为不妥。陛下乃是独子,独子不可为人之嗣,陛下继承皇位之前,也没有说要过继给孝宗皇帝,前番之论,不知道至兴献王于何地?陛下当兴王为皇考,尊孝宗皇帝为皇伯父,上可慰兴献王在天之灵,下可安天下人之心。”
说话的正是张璁。张璁被嘉靖安排在礼部之中,对这一件事情,很有发言权,他虽然不支持现在说这个事情,但是却不得不跟上嘉靖的节奏。
杨廷和怒斥道:“荒唐,张璁乃媚上小人。”
很多时候辩论是没有意义的,矛盾的本就是立场问题,屁股问题。杨廷和与张璁辩论很多次了,虽然嘉靖元年的争论,杨廷和胜利了,但是为了这个问题,嘉靖私下没有少造势,所以杨廷和根本不用辩论,就可以知道,张璁想说什么。
根本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但是杨廷和觉得张璁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当皇帝的走狗,失去了读书人的体统,的的确确是一个无耻小人。
第七百二十八章杨廷和之死二()
第七百二十八章
杨廷和之死二
一场朝会不欢而散。
这一件事情仅仅是开始。随即嘉靖下旨追封兴献王为兴献皇帝。并称兴献皇帝为皇考,称弘治孝宗皇帝为皇伯父。
杨廷和二话不说,就封还圣旨。
杨廷和封还圣旨之后,,立即命令仆人回家收拾东西,杨廷和也将杨慎叫过来,说道:“慎儿,我没有想到,当今对我的恨意如此之深。”
杨廷和不用将事情告诉杨慎,杨慎也就知道了。
毕竟杨慎翰林院出身,消息再灵通不过了。
他明白,如果杨廷和没有说辞职的事情,杨廷和派系还能支撑杨廷和,但是杨廷和已经决定走人,只差手续的时候,杨廷和身后的人,立即开始分化了。
各大头头都在为杨廷和走后的首辅之位努力的。他们虽然还尊杨廷和为首领,但是心中的小九九,打得很响。
本来嘉靖的权威在四年之间已经树立起来了,杨廷和要走,下一任内阁首辅,绝对不能不考虑嘉靖的意见。
所以想做内阁首辅的人,都会留上两三分力气。
这个时候杨廷和是最虚弱的时候。
“父亲,还是赶快上辞表吧。”杨慎说道:“君心如此,父亲还留恋什么啊?”
“不是我留恋什么,而是陛下绝对不还放过我的。”杨廷和说道:“慎儿,你辞官回乡吧,我杨家终当今之世,不要再出仕了。”
杨慎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杨慎是一个内心极其骄傲的人,他虽然知道父亲当过能首辅,儿子再想内阁首辅,不,即便是普通阁臣,都会很困难的。
但是杨慎相信自己,他有生之内,绝对会坐到那个位置上的。只是万万没有想到,会因为今日之事,断绝仕途。
让他在乡下,碌碌无为一生,杨慎绝对做不到。
杨慎问道:“父亲,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杨廷和说道:“办法?”
杨廷和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外面说道:“阁老,黄公公来了。”
杨廷和让杨慎躲在屏风后面,黄锦大步走了进来,好像是螃蟹一样,横行霸道。说道:“杨阁老,陛下让咱家传一封手诏,还请杨阁老看上一看。”
杨廷和接过一看,与上一封圣旨一个字也不差。杨廷和匆匆写了封还的条…子夹在里面,递给黄锦说道:“请黄公公转交给陛下。”
黄锦打开一看,他猜到杨廷和会这样做,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如此干脆。
黄锦“啪”的一声合上奏折说道:“杨先生风骨,咱家还是很佩服的,不过有些东西,还是要想清楚之后,再写啊。”
杨廷和说道:“我已经想清楚了。”
“陛下的意思,杨阁老还不明白,阁老想平平安安回家,将你们杨家还是官宦世界,就这样做,不过不想”黄锦冷哼一声。
黄锦是特地来看杨廷和的。
当初嘉靖刚刚登基的时候,宫内宫外可以信任的也不过三五个人而已,就是黄锦,与陆炳几人。
那个时候嘉靖眉头睡觉枕头都放着一柄长剑,唯恐半夜起来,杨廷和要来行废立之事了。
毕竟正德的下场在哪里放着的,嘉靖可不敢掉以轻心。
这种恐惧,黄锦现在还记得,他今个过来,就是为了出一口恶气。
“祖宗家法,宦官不得干政,你不明白,这里是内阁重地,岂是你这个阉人能够来的吗?”
杨廷和声色俱厉,一顿训斥好似雷霆。
黄锦立即连滚带爬的离开了,他离开之后,忽然想到,杨廷和已经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我怕他干什么啊?
黄锦很想回去臭骂杨廷和一顿。
但有一种都东西,叫做积威,即便杨廷和到了这个地步,黄锦也不敢轻易冒犯杨廷和。
“怎么样?”嘉靖一身道袍,手中有一根拂尘,轻轻一甩,好像是神仙中人,盘膝坐在一个几乎等人高的大丹炉前面。没有睁开眼睛。
“皇爷。那老儿不识时务。”黄锦说道:“依旧将皇爷的圣旨封还了回来。”
嘉靖猛地睁开了眼睛,轻轻一笑,说道:“有的人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去再给他写一封,如果他准了,朕就放他一马。”
黄锦说道:“是。”、
当黄锦走后,嘉靖愣愣的站了一会儿,说道:“给陆炳传话,可以开始了。
第三次封还诏书的时候,杨廷和依旧做好了所谓准备,他已经让杨慎先出城,如果真有了问题,也不要被牵连受死。入侵问题不大,只是罢官的话,就来接家眷回乡。
第二日早朝的时候,刚刚一上朝,就一本又一本奏折送上案头。
“臣有本,弹劾内阁首辅杨廷和,十大罪。”
“臣有本,弹劾内阁首辅杨廷和,结党营私,霍乱朝纲,”
“臣有本,弹劾内阁首辅杨廷和,授受藩王贿赂,在前朝收过宁王的,在当今收过雍王的。”
似乎一夜之间,对于杨廷和的弹劾,成了时髦之事。仅仅是弹劾杨廷和本人的奏折就已经丢满了,嘉靖的御座之前。
嘉靖说道:“杨先生,你有什么好说的?”
杨廷和的记性很不错,这是他读书的秘密武器,可以说,这些奏折,在杨廷和耳边过一次,杨廷和就记住的七七八八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杨廷和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辩解。
因为写奏折的人,非常的厉害,凡是到了叙事的时候,就会大段的抒情。根本没有多少细节,直接一口要定,似乎便是事实一样。
轻重拿捏的准确无比,让人即便是想辩驳,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来。想自证也不知道该怎么样证明。
写这些的人都是老手。
杨廷和很明白,他即便是反驳清楚也没有用,因为想对付他的不是别人,而是上面那一位。
杨廷和说道:“臣无话可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臣以为,杨廷和有如此多罪,当下诏狱。”陆炳忽然出头说道。
一时间连弹劾杨廷和的人也吃惊非常。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杨廷和会有这样的下场,心中不由的多出了一些兔死狐悲之感。
很多人奏折并不是出于本意,而是锦衣卫上门打过招呼了,如果不写,就记住你了。甚至锦衣卫还写好范文,让他们参照。
他们本来杨廷和即便是被弹劾,也不过是罢官而已,或许他们自我安慰这一点。但是杨廷和居然说要下诏狱。
一时间,他们又想起正德时代,被钱宁等人统治的恐惧。
一时间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对,嘉靖已经准了。立即有数名大汉将军,将杨廷和压了下去。
一时间朝鲜都处于震惊之中。
嘉靖不给他们缓过神来的机会,立即退朝了。
不过有些事情,不会因为退朝而结束的。
一封封营救杨廷和的奏折,从京师各部之中传递到皇宫之中。
嘉靖看了几本,说道:“看来杨廷和还挺得臣心吗?”
杨廷和为内阁首辅这些年,还是有政绩的,很多人认可杨廷和的作为,与杨廷和同道之人,也不少。
不过让所有人纷纷上书的原因之一,就是兔死狐悲。
一个内阁首辅,说下诏狱就下诏狱,那么将来嘉靖不喜欢其他大臣该怎么办啊?即便是为了今天他们的待遇,他们也必须上书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