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纵兵夺鼎 >

第332章

纵兵夺鼎-第332章

小说: 纵兵夺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百里……即使是钢铁打成的汉子无所畏惧,也要动动脑筋去思虑后路了。

    何况文丑心里,是慌乱而畏惧的,只是波涛汹涌的内心被坚如磐石的甲胄隐藏起来。谁能无惧,便是易地而处,他燕仲卿就能无惧了吗?还是说当自己驰马擎矛时那张儁义不会畏惧!

    是人都有畏惧之心,于文丑看来,领兵将帅更要知晓畏惧。不知畏惧者不过一莽夫,终将置万千部下性命于不顾!

    文丑知道畏惧,可他不能投降。不是不想,是不能。

    他不能投降,颜良自突营燃起观津城西那场大火后毫无消息生死不知,淳于琼身受重伤眼看命不久矣,渤海军屯于冀州的三部大将仅剩自己尚且头脑清醒……他可以夺淳于琼的兵权,因为即便淳于琼安泰健康时领兵作战也未必强于自己,何况是邪毒入体头脑不明;但他也同样知晓在坐镇一方,淳于琼亦强过他。

    他必须把淳于琼送回南皮主持大局!

    南皮城可以由袁谭坐镇冀州之事,但若只有他一个,在兵势上不占优势。何况那些渤海为袁本初引为肱骨的冀州士人,恐怕未必可靠。正如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天下永远是皇帝的,但统治地方的权力掌握在士人大族手中。袁氏在冀州,冀州士人诚信归附,为渤海郡的发展出了大力气,但这个前提都建立在袁氏仍旧掌握渤海甚至冀州东部大片势力的前提下。

    一旦南皮失守,袁谭自南皮城败退,袁氏旗下的冀州士人还靠得住吗?他们所掌握最大的优势,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当这片土地悬挂燕氏旗帜与可笑的宗彝章纹,冀州士人除了学识,又与其他士人有何不同呢?

    没有。

    他们每一个兵法战策,每一条为政举措,是因为熟悉这片土地与这里生存的百姓、民风习俗,失去了这些,冀州士人会虽袁氏南迁青州还是归附燕氏呢?

    但文丑不同,他是冀州豪族出身的武人,自负勇武有力,自黄巾后与颜良投奔洛阳显贵袁绍,便被引为宾客,袁氏从不曾亏待他。甚至在袁氏一度与公孙平分冀州时,文颜两族多为显贵,应有地位,袁氏给他们了。

    献出应有的忠诚勇武,也是理所应当。

    “冯校尉,你且去投降吧,告诉他们文某带着淳于将军向东跑了,敌将应当不会为难你等。”文丑自马上跃下,他的胯衣被磨破,扯下襟袍系于腿上,转头在心中微微叹气,转头对校尉冯礼道:“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文某已至山穷水尽,冯校尉若走,文某不会阻拦。”

    冯礼本见燕军势大,确有投降之意,可如今文丑却一副垓下霸王英雄末路之样,反倒令其心头打鼓,对文丑奉劝道:“将军东去南皮尚有百里之遥,又携淳于将军病体,恐不能到达,不如……”

    冯礼也不是非要投降不可,只是想给自己找一条活路罢了,便是投降燕氏,难道还能比在袁氏过的更好吗?北方三面争霸,算上已死的公孙瓒,燕北算是对部下最小气的一个了,像袁绍的车骑将军、公孙瓒的征东将军,他们部下将军少说四五个,尤其袁绍部下若算上偏将军之类的小将军,那可要有十七八个……燕氏呢?到了去年才表了辽东田国让为裨将,将军位拢共仨!

    那王门领着两三万人投降,最后才不过是官职不动,仍旧任常山相,可兵权确实被剥得一干二净,更别说他这个没兵的校尉了!

    “但凡有活路的机会,冯某便不愿舍将军而去。只是目下我等兵不足曲,尚有昏死的淳于将军。”冯礼看向马背上昏迷的淳于琼越加神色不善,心道若非淳于琼开城,目下观津仍可保持守势,万众之军也不至于一夜之间便被击溃,言下之意便是要舍弃淳于琼留给后面的追兵,以期其放过余者。

    文丑何尝不知冯礼的想法,心中对此人感到不屑,眯眼道:“冯校尉可知,割肉饲虎,虎焉能饱食?若战局不利,舍小兵以保大军,文某心中不愿却也做得;然目下我等可有大军?舍旁人保己命,此等事情,文某却做不得!前方路分三头,我且分冯校尉骑兵五十,自挑一路寻活吧。文某与淳于校尉分走另外两路。”

    好话说够,文丑不听,冯礼也不再多说,当即摘选出体力较好的骑兵五十,在马背上遥遥拱手,道:“既然如此,将军保重,冯某这便去了,愿南皮还有相见之日!”

    文丑不再言语,只是遥遥拱手,待冯礼一行远走,这才招来十余亲信骑手,命他们绕过大道一路护送淳于琼前往南皮。随后翻身上马,却调转马头于官道上面西而立,对诸人拱手道:“袁氏厚待我等,今日山穷水尽,是诸君报恩之时了!文某欲在此截击敌军,有胆且随某来,忘恩者且自去!”

    话音一落,文丑翻转铁矛,喝道:“阻敌一刻,我等可立死也!”

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 
文丑向死无声生的举动,也救不了淳于琼。甚至山穷水尽之时他聚拢起的百余死士骑兵,也没能战至最后。

    就在他们面西决死的随后一刻,太史慈引千余弓骑赶至,原野上扯着破文字旗的百余骑兵太过显眼,上千骑兵围攻之下哪里还能有活路。最关键的是,太史慈看穿了文丑要为淳于琼留一条活路的目的,因为他手牵着的淳于琼战马不见了。

    百骑在文丑的率领下非但未跑,反而冒着箭雨向太史慈的部下左冲右突,一时竟无人可奈。俗话说一夫拼命百夫难挡,何况这百骑便没人想着活命,各个奋死,就是太史慈有千余骑卒也有暂避锋芒。

    “文将军,你我再战下去也不过徒增死伤,不如你下马受缚”太史慈胯下战马人立而起,他高声喊道:“慈不追淳于将军便是!”

    太史慈只是来追文丑的,他在发现淳于琼无力指挥兵马后就没打算追击淳于琼,只要拿住文丑这个唯一能指挥的大将,南皮以西的渤海郡便群龙无首,必能使人心浮动。

    不过文丑对太史慈的劝降显然不屑,也不回应,继而率领仅剩的五十余骑再度发起冲锋。太史慈率众与其战不数合,两相退避,高声道:“弓高已为我高将军所破,尔等奋战无益,何不早降?文将军欲求死,尔等欲同死?现弃兵北走,饶尔等一命!”

    这一句,可就是攻心了!

    文丑部下骑卒登时一阵慌乱,这名叫太史慈的敌将说,弓高城池已为燕军攻破,那岂不是说就算他们死在这里,也是毫无意义,淳于将军该死还是要死,该被擒还是要被擒?

    那他们继续奋战,究竟为何而战?

    “都别听他,也罢”

    文丑本欲勃然大怒,久经战阵带给他习惯性地欲激起部下骑卒士气,要他们不受敌军蛊惑。可转念一想,其实现在这些随他奋战的骑卒们,是否要选择与自己同死,已经不重要了。

    就算奋起死战,也不过是徒耗五十余条大好性命,又有何益?

    念及此处,文丑反倒释然,挥手道:“若谁欲离去,便离去,谁欲投敌,便投敌。诸君死战至此,这恩情,文某铭记于心!”

    大将之风!

    太史慈眯起眼睛,心中对文丑多了几分敬佩之意。如今形势明朗,再死战亦无意义,文丑若是说什么自己妖言惑众,反倒会被太史慈低看,但如今他这般豁达,倒是让太史慈高看了。

    不过即便钦佩,各为其主,太史慈也不打算就此放过文丑,只是插戟鼓掌道:“文将军不愿徒耗士卒性命,慈敬佩!”

    被敌人尊重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文丑自黄巾时便为宗族奋战于冀州,后投奔袁绍,所历战阵不在少数,却不想在这将死之时竟引敌将钦佩。

    “哈哈,太史子义,文某虽时日无多,但若想伤我性命你一伍一什之卒怕是不成,何必徒消士卒性命。”文丑倒提长锋昂然喝道:“你也是有勇武的将军,可敢欲我决死?”

    太史慈扬起笑容,玩味地看着文丑,扬鞭指向近畿左右军卒,笑道:“文将军,如今你左右尽为我部之卒,若与你决死,岂不太过落人笑柄?我观文将军射艺超群,不如你我比试箭术,相隔百步,一矢定胜负。慈若胜了,将军下马受缚;足下若胜,自可率兵离去,慈绝不追击;若皆不中,各相罢兵;将军以为如何?”

    文丑本为激将,不曾想太史慈竟真应下这要求,不过比试射艺,到也可以相隔百步远,文丑没射过这么远,但他也不信太史慈能有这等本事,至多不过是两相罢兵。

    正待应下,却听太史慈朗声道:“即便慈退兵,慈不过仅为校尉,喝令不住守备弓高的高将军,要越出关卡,还要凭将军本事!”

    言下之意,在文丑听来是有意放自己离开。文丑当即跃马掷矛,取出大弓叫道:“太史子义,此话当真?”

    “苍天为证,大地为鉴,若在下不中,放将军离去,某自寻燕将军领罚!”太史慈见文丑意动,当即指天地立誓。他最重信义,出口的话便是诺言,绝无食言的意图。

    “那好,文某便信你一次,且各退三十步,下马二十息后引弓来射!”

    文丑深吸口气,像攥住最后的救命稻草。谁能想到在生死之事,却遇到太史慈这样信义的敌将,放弃优势欲自己比拼射艺!文丑自负勇武,骑射更是无双,尽管在击张颌时曾被太史慈引弓射过一箭,不过那时所距不过三十余步,哪里能看出真本事心中隐有自傲与嘲笑,太史慈欲与自己比拼射艺,怕是要栽个大跟头!

    双方各退三十步下马,文丑提弓高声笑道:“太史校尉,异日阁下恐要去寻燕将军领罚,文某感激不尽啊!若日后受缚,定豪饮三日以谢!”

    太史慈笑而不言,只是活动两下手指,缓缓拉弓试弦,随后挥手命士卒喊数。

    “二十!”

    太史慈部下的士卒见双方不再剑拔弩张,反倒要比拼射艺,纷纷放松警惕抱着手臂一副看戏的模样,同时望向文丑及其身后数十骑卒的目光充满同情。须知他们校尉平日练射的靶子最近都要放至八九十步,那是养由基再世才有的本事,区区文丑居然要大言不惭地与太史校尉比拼射艺,这难道不是笑话吗?

    “十!”

    文丑部下的五十余骑卒的表现则大为不同,纷纷将目光紧张地望向他们的将军。尽管他们都知晓文将军射艺超群,便是整个渤海军也没谁比得上,那纵横驰射横行无敌,与善使长刀的颜将军名震北方,在军中有无匹的威名,但仍旧难以避免心中紧张这仅仅是一箭,一箭便要定下他们的生死啊!

    “放!”

    随着报数军卒一声喊出,太史慈与文丑近乎同时朝着百步外的对方放箭,弓弦炸响,箭若流星!

    轰然,千军齐呼!

    场中太史慈收弓谦然而立,射向他的箭矢差之毫厘地飞过身旁。

    而另一边,文丑骇然地望向自己的胸口,隔着百步的弓力已不足嵌进甲胄,但方才他分明听到叮地一声脆响,在他斑驳的胸甲上,分明有箭簇钉开的甲片裂口。

    他输了!

第三十三章 止戈为武() 
“子义一箭定文丑,足可言壮!”

    太史慈与文丑以射艺定胜负的消息传到邺城,是负伤的张颌带回来的,与他同行的还有被严加看管的俘虏文丑。至于文丑部下的那些骑兵,则皆被太史慈收入部下,随麹义一路向东,继续进击南皮城。

    如今颜良文丑两个袁绍的肱骨大将皆被俘虏与邺,燕北志得意满地命人飞马传送各地通报这个消息,他对田丰等一干佐吏笑道:“足可令天下震!”

    袁绍部下的肱骨大将,被收罗于邺城,余者还不人人自危?

    张颌负伤不轻,腹部被文丑的长矛挑开了很大的破口,尽管未伤及五脏,却着实令燕北心内大为紧张自东征西讨至今,他部下还未出现校尉以上将官者丧命的事,尤其张颌是燕北极为看好的青年将领,此次又在冀北立下泼天的战功,假以时日其勋必不亚麹义,如何能死在这种地方?

    不过幸好,麹义随军便有医匠,帮张颌吊住性命,随后又派遣专人护送至邺城,经由随军驻扎前将军本部的辽东老医匠为其医治伤情,这才算避过最危险的时期三五日内,伤口不肿、人体不烧,则便可保住这条性命。

    “儁义,保住性命,便是为燕某保住一员大将!”

    燕北在病榻旁对张颌这么说着。张颌也算是为他燕北死过一次的人,至此其曾经欲投公孙度的芥蒂在燕北心中完全消除,张颌只要能撑过这一关,今后燕北便保其前途无量!

    邺城前将军府,田丰急匆匆地登上台阶。

    燕北进驻邺城的几个月,虽说时日不长,但田丰却时常是将军府的坐上宾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