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寻-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生想请太师帮忙。”凤寻开门见山,将来意挑明。自谦为‘学生’,是想着比较亲密的师徒关系更能让顾太师尽心尽力。其实凤寻这样做并不需要,顾太师一门忠良,是保皇的最坚实后盾。不过凤寻此举,也是出于本能,甚至连她自己都没有发觉。
“呵呵呵呵,殿下有事但讲无妨。”顾新茨高兴地捋着胡子。毕竟是肉长的新人,不可否认殿下的那句‘学生’让他打心里发甜。
师徒二人相对而坐,凤寻一直挂着笑容,过了一会才说道:“学生想要收拢军权,只是皇父掌管已久,而且……故而想请师傅帮帮忙,对于外放的军权有何法子收回。”
顾新茨从储君的神情中就知道其实殿下已经有办法了,只是要借他的东风,直言道:“殿下有差遣老臣的地方,只管吩咐。”
“学生想要通过师傅的门生,慢慢掌控在外的军权。”
“老臣明白了。”顾新茨回答说,对于储君开始有了为帝的觉悟感到开心,一直以来储君的聪慧和才学不是他的烦忧,而是储君的散漫让他心有不安。虽然在朝政上时常强硬,但是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储君完全是凭着性子来,并没有帝王的顾忌。
“老臣立刻修书告知门生,让他们注意京中动态,直接听从殿下的调遣。”顾新茨说,“殿下,秦将军的势力已经渗入挽凤,老夫的门生有限,那些不能够涉及的地方,储君打算怎么办?”
“学生打算速战速决,直接……到时候……”凤寻将话说得很隐晦,以顾新茨的老练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这样做,风险太大了。”顾太师以师长的身份说道。
“形势逼人,势在必行。”凤寻轻笑着回答,血瞳流露出嗜血的兴奋和狠厉,沉重的煞气在俏小的身体周围缓缓流动,干净之中透着无可比拟的邪肆和妖冶。
挽凤大政 第一百五十四章 风乍起
第一百五十四章 风乍起
“老臣明白了。”沉默许久之后。对于年轻的储君殿下的风险抉择,挽凤的太师大人才沉缓地说道。既然储君选择了这条道路,身为臣子的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义无反顾地跟从。
“殿下,虎符在手,事半功倍。”言简意赅,对着挽凤未来的主掌,顾太师对自己的学生说出了这样的建议。在挽凤陛下还在位的情况下,却提议储君得取虎符——天下兵马大权,即使是唯一的继承人,也可归属大逆不道之中,也可判定有谋篡之心。
凤寻微怔,继而开怀灿笑。虎符一事,她也在矛盾要不要去取。毕竟现在是凤仁玉手中的东西,这么去取似乎不太合理,而且也会打草惊蛇。况且除非是碰到要调动天下兵马,否则虎符就只是件空摆设。
但是顾新茨想到的却是,拥有了虎符,殿下除了不能牵制禁军等几支秦飞扬直隶的部队,在军事上就和秦飞扬可以分庭抗礼。而且虎符带来的威信力是不同的,群臣在依附殿下的时候也就有了更大的信心。
“学生明白了,谢谢老师提点。”凤寻盈盈一拜。宽袖间的火鸢翩然燃烧,掠起大片火色妖冶,就如同要灼入人心一般的炽热。
顾太师平静的点点头,老态龙钟的脸上夹杂着几丝担忧。郑重地补充道:“殿下,切记从善如流。”事已至此,说这样的话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向稳重深沉的忠智侯依然不忘这般嘱托。
以为权力之争还要再过几年,至少要到殿下羽翼已丰,不过想法还是跟不上变化。这么快,祈夙城的上空就要乌云压城,腥风血雨即将刮起。而让他担心的,是储君殿下还没有完全形成以殿下为中心的权力集团。她要用挽凤对血统的拥戴、百姓对凤神的信仰来和拥有了根深蒂固的军权和势力在挽凤的秦飞扬相争。
与其说是争夺,不如说是在赌博。顾太师忧心地想,看着挽凤储君干净清澈的脸,忧色更重。
“谢谢老师为学生解答难题,学生该回去了。”凤寻笑着说道,忽略顾太师的神色。或许在外人看来她是在赌,可是沧澜知道,她从不爱赌,只喜欢完全的掌握着。
“老师请留步。”凤寻制止了对想要将她送出门的顾新茨,脸上笑容不减,温恭有礼,“学生告辞。”说着,优雅转身,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就飘然而去。
“老了老了……”顾新茨望着少女俏小的身材缓缓离去,在她周身游走的霸气和肃杀之气慢慢平缓了他的担忧。顾太师慢慢地捋着花白的胡须叹息,也许真是老了。不了解年轻人的热血和大气。
出了顾府,天色已晚,街上的行人却是越来越热闹,灯影重重。本来打算回宫的凤寻却在半路改道,径直去了刘府,沉香和舞袖自然是寸步不离地跟随在左右。
经过门房的通报,刘博蕴一身便服仓促相迎,显然对于凤寻的忽然造访有些惊讶。“不知殿下来访,微臣有失远迎,请殿下……”
凤寻轻轻一皱眉,刘御史便知趣的住了嘴,一边将凤寻迎进去,一边问:“殿下是刚从顾府过来?见着老太师了吗,他老人家身体可好?”一连串的问题倒是热情地显示出他对顾新茨的尊重。
凤寻笑着点了点头,简单地说:“身体很硬朗,刘大人费心了。”踏入主厅,却未曾看见刘小公子和刘夫人,四处张望了一番才问,“怎么不见令夫人和令公子。”
“傍晚岳丈府上来人,说是岳丈想念外孙得紧,就接过去了。”刘御史观察着凤寻的神色回答。心中暗自计较,自己白日里见过殿下,殿下也未告知他有何事。大概是迷迭回去之后说了什么,才会让殿下从顾府亲自过来。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
“这样啊”凤寻低喃,食指无意识地轻叩在桌沿,‘笃……笃’有一下没一下,成为了主厅里唯一的旋律,也敲在在场人的心中,好像受了蛊惑一般,一动都不敢动,脑袋一片空白。
“其他人都退下吧。”凤寻吩咐,“沉香、舞袖你们在屋外守着,本宫有要事和御史大人相商。”众侍仆行礼鱼贯而出。
凤眸含笑,点缀在如玉的脸上宛若血色的宝石,“刘大人可知道本宫身边的迷迭,究竟是何许人。”不是疑问的语气。妖童跟随在挽凤储君身边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之所以没有天下争抢,是因为没有了紫眸的妖童如同废人,已经没有价值了。
“紫氏一族的妖童……”刘御史说这话的时候没有多大的底气,并不是不确定迷迭的身份。只是不知道储君想要的是否是这个答案,倘若需要这个答案,那么储君又要告诉他什么消息。
“嗯。”凤寻轻轻点头,巧笑嫣然,如同至纯至净的雪莲般干净透彻,声音清灵软甜,透着几分恶作剧般的玩味,“世人都以为妖童失了紫眸,就失去了窥地探宝的能力,其实不然。”
刘大人狭长的眼睛顿时张开。眼眸射出光芒,与其说惊讶还不如说是欣喜。储君话中意思如此直白,就是在告诉他妖童还是妖童。心中暗想,拥有紫眸妖童弥足尊贵,没有人会傻到挖去妖童的眼眸。所以所有人,当然包括他自己,自然而然的就认为,失去紫眸的妖童就等于失去了价值。没想到,却没想到……
“本宫要说的不是你想的。”凤寻好笑着纠正,解释得似是而非。她并不打算将迷迭依然能窥地的能力告诉他,越少人知道的事情越安全。“迷迭失去紫眸,让她对人的气息更加敏感,而本宫要告诉你的是,令公子身体不好……”
聪明人之间说话,并不需要把话说满,刘博蕴只是从神态言语间就知道了凤寻想要表达的意思。神色顿显悲痛,终归是自己的亲儿,怎么可能不恸容。
“本宫说过,会保令公子一命,刘大人怎么忘了呢?”凤寻轻松地说,成功地让刘御史出现希望,“本宫想,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安宁。令公子就由迷迭送到归悠国寺修养,他日身体好了,随时可以接回来。”
“臣叩谢殿下救命之恩。”刘御史伏地叩首,发自内心的感激。归悠国寺,那是挽凤最接近凤神的地方,是侍神者侍奉凤神的圣地,就算是皇室也不是随意进出的,殿下却为了他要把尊儿送进寺去,天大的荣宠,怎能让他不俯首。
凤寻将他扶起,笑语清铃。“大人言重了,你们都是挽凤的子民,本宫有责任保护你们。”
想不到刘御史的工作这么容易做通,只言片语就把孩子交出来了。回宫的路上凤寻倚在马车内想,看来凤神的在挽凤人心中的地位已经渗入灵魂,就连狡诈如刘博蕴都不能幸免,这是何等强大的信仰呢。
在挽凤内政的风雨眼看就要来临的时候,东影大陆上的几个国家也是风云不断,好像血脉相连一般纷纷表现出躁动。
漠北的草原上,牧草已经长到了最茂盛的时候,大批大批的游牧民族已经开始迁徙了。不同于往日的迁移,这一年所有的游牧族都将以萨克族发源地古沁大草原为中心安营扎寨。
已经没有可以对萨克族构成影响的民族存在了。哈吉王,这位漠北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了整个大草原的王,拥有“北方之狼”的外称。人们所要铭记的不是他勇猛如狼,而是凶残如狼、残暴如狼的野狼之性。
是他,亲手毁灭了几大游牧民族的,没有半点血脉留存,就连文字、习惯都被一一抹去,一尘一埃都不被允许留下来。是他,将萨克族的血液灌入各族之中,想要慢慢融会他们的血统。也是他,毁去了各族各自的文字和文明,统一使用萨克族的文明和历史,传承的也将是萨克族的文化。
从此之后,漠北草原只有一个民族——萨克族。只有萨克族的勇士才能被草原认可,才能像一匹狼一样在草原驰骋。
天光微亮,草原上的勇士们操练声早就响彻天际。在他们之中,有一位男子光着膀子就像是一只猛狼不断地和涌上来的勇士切磋。不知道是太强了还是某些因素,没有人打得过他,终于,男人怒了,麦色俊脸上的蓝眸蕴上了一层深蓝,就像是被乌云遮盖的海面。他直起身来,额前的黑发凌乱,手指一直站在战斗圈外的男子,明朗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和痛色:“乌拉,你来。”
乌拉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走进战斗场。摆出攻击的姿势。默契之间,两人已经扭打在一块了,不同于哈吉狠厉的攻击,乌拉更多的时候选择了防守。
“砰”,哈吉愤怒地铁拳直击乌拉的腹部,乌拉忍痛后退,不声不响。王生气了,他知道。可是他不知道如何才能让王开心,如何让王开心……
“为什么不告诉我她有喜欢的人了!”愤怒地哈吉红着眼,拳头如同雨点般击打在乌拉的身上,“为什么不告诉我,难道要等她成亲了,我才知道么。”
乌拉趴在地上,艰难地对发狂的哈吉说道:“王,忘……记她,你……才会……快乐。”小姐是危险的,她夺取的不仅是您的心,您的命,还会是您一生的希望。
“嘣”乌拉飞出好远,是被哈吉用脚直接踹出去了。周围的士兵全部单膝跪地,黑压压一片,流动着静谧的热血。
挽凤大政 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一件喜事
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一件喜事
墨雅的皇帝纳妃了。
这本来是一件在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墨雅的傻皇帝第一次正式纳妃了,似乎有些噱头。墨雅以外的好事者在等着傻皇帝会不会一样生出傻皇子来。而像萧暮晚之类的人则是在看,墨雅的几股势力在缠斗,多少人是在蠢蠢欲动。
纳妃一事,在民间野史还有这样的流传。墨无殇原本听取了兵马大元帅的建议,纳元帅长女何媛为后。不过遭到丞相一派言辞反对,认为后宫单薄,趁这机会应该广纳秀女,为皇家开枝散叶,当然也包括丞相的庶女吕淑。
两位一个是手握重兵,一个是群臣之首,一文一武相抗,是不分上下。这样一来,立谁为后就很难琢磨了,朝廷上被吵得不可开交。连着好几日聒噪的争论,一直在早朝上不能好好睡觉的傻皇帝不高兴了,在群臣面前搬了一道旨意。
何媛和吕淑分别封为徳贵妃和贤贵妃,乃从一品。同时还晋封了好几位臣下之女以及宫人为妃,或做昭仪、昭媛等。至于皇后宝座,傻皇帝说了,要看谁讨他欢心多一点。他就让谁做。
墨无殇这无比荒诞不经的决定,却意外在群臣之间得到了默认,最终付诸了行动。原因无他,兵马大元帅和丞相实力相差无几,立了谁的女儿为后都是平衡不了的,还不如都不立,起初在平等的位置上,最后的赢家是谁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而更厉害的是,墨无殇在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