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凤寻 >

第103章

凤寻-第103章

小说: 凤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长满老茧的手蓦然收拢,秦飞扬刚毅而妖魅的脸庞变得冷硬。薄唇微微抿起。他怎么会是他女儿的猎物,笑话。思定之后,黑眸望着身侧的少女出神,眸底转过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是不再说话。

    到了分岔路口,凤寻与秦飞扬简单道别之后,就洒脱利落地缓步走往飞来阁,身影悠然摇曳,冷冷晃动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情和无心。

    秦飞扬一身暗紫蟒袍在昏淡的宫灯下纹龙游走,张狂鬼魅。他长身驻步遥望,看着自己的女儿,对自己无声的敌意,势同水火的对峙。心中戒备层层叠加,待凤寻冷然尖利的背影消失之后,才慢慢走向另一条道路。

    回去之后,秦飞扬沉思了许久,最后更是决定深夜急招秦可淮。

    秦可淮匆匆赶往将军府,才踏进偏厅,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一个极重的耳光打得头晕目眩。接着就听到秦飞扬——他的父亲,压抑着浓浓的怒气低斥:“跪下。”

    秦可淮心中虽然委屈、迷茫,却是立刻依言跪了下来,右颊的脸麻麻的,嘴里弥漫开铁锈的咸甜味。垂手长跪,等候着父亲的训斥。这已经是多年来的习惯了,父子间的感情淡薄如水,平静如水。除了那份天然的血缘。似乎没有其他的联系了。

    “我已经警告过你,不要擅作主张。寻儿毕竟是你的妹妹,你竟然如此心狠手辣。”秦飞扬看到秦可淮不声不响的样子,以为他是默认,更是恶从胆边生,一脚飞踹,直接将秦可淮踢到在地。

    “没有我的允许,不许擅自动用武宣门!”转而一想,冷笑一声,“武宣门,我都忘了,因为你,已经完全毁了。”

    秦可淮爬起来,继续跪着。他以为父亲是在秋后算账,责备凤寻南行之时,自己派了第二批武宣门的人对她下了杀手。只是有些疑惑,明明上一次父亲就警告过了,怎么还来算账?虽然几月前父亲假装把武宣门铲除了,可是分明有培植新的门人出来,父亲这么说,太失偏颇了。

    “为什么擅自调动武宣门的人去日夏暗害寻儿!”秦飞扬说。“你知不知道,就是因为你的肤浅,武宣门露出了踪迹,一切都毁了。就在寻儿回朝的第三天。”心痛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寻儿知道了,这样,他所有的计划不得不提前。也就是他的把握会更小。若不是眼前这人是他的孩子,是秦家的血脉,他早就杀之后快。

    “将军,我自从上次之后,就没有再调遣武宣门的人。”秦可淮忽然理出了头绪,武宣门被毁了,彻彻底底地毁了,而且可能是风寻干的。而之前,曾经有一股势力暗害过凤寻,留下了踪迹。

    秦飞扬一愣,没想到秦可淮会这么说,敛眉沉声道:“可淮,就算你是我的儿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毁了我的计划。我,也不会再留情了。”说话的时候,是极认真的。那样的警告,是带着杀气的最后通牒。

    秦可淮阴郁的眼神流露出胆怯,撑着胆子解释:“将军,我真的没有调遣武宣门的人去刺杀储君,这些日子我都在军营里。”

    “除了我,只有你能调动武宣门的人。”秦飞扬直视秦可淮的眼睛,不放过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阴沉地说,“可淮,秦家的男人,是不会逃避错误的。”秦飞扬对秦可淮的态度,一向是冷硬强势的。外人皆道秦将军教子有方。其实不然,他只不过是将他当作一个秦家未来的掌权人看待,从未将他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一个早就遗忘了的女人生的孩子。

    秦可淮双肩微微抖动,有惧也有恨,坚定地抬头说道:“将军,我以秦家人的尊严担保,我没有。”

    或许是秦可淮倍加坚定坦然的眼神,以及微带沙哑的声音让秦飞扬相信了他的话。秦飞扬盯着地上的秦可淮良久,才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望了望一边的椅子,示意他坐下。

    秦可淮默默地起了身,挺直有力。秦飞扬的那一掌掴不轻,到现在耳朵还是‘嗡嗡’的;还有那一脚,恨不得踹碎了他一般。忽然觉得很好笑,这么多年来,一直努力表现,依然得不到父亲的只言片语。对待他,就连家将都不如。连储君的亲卫队也不如。从未教导过他的武艺,从未关怀过他的冷暖喜怒,只是一味的施加压力,施加报仇的压力。

    就好像,是个工具,一个因为血缘存在的工具。

    “武宣门受到了突袭,一门上下无疑幸存,就连在外的门人都遭到了暗杀。”秦飞扬说道,眼睛看着远处,似乎连一个眼神都不屑,“这件事。好象不是寻儿做得,她还没有那样的能力。”停了一下,“但是她知道从归悠国寺的途中就开始进行刺杀的刺客是我武宣门的人。”

    “她,怎么知道?”艰涩地问道,心中却想是几百只毒蝎在纠缠。寻儿,父亲唤得可真亲切,仿佛只有她才是父亲的孩子似的。而那个少女,天生就拥有着那么高贵的地位。就连‘父亲’,她也是高兴则唤,不高兴则不唤,哪像他,一句‘父亲’都是妄然。

    “不知道。”秦飞扬叹了一口气,眼前出现那对似笑非笑、似纯且妖的血瞳,就像是含了新鲜的血液一般流转微笑,“或许,她一直就是知道的。”想起初见面时,寻儿不同寻常的眼神和笑容,以及像极了嘲讽的口吻,和与生俱来的敌意,或许她一开始就知道。

    是啊,怎么可能不知道。她是仁玉的孩子,仁玉怎么可能不告诉她朝中的事情呢。

    秦可淮对于这样的回答很是不解,凤寻不过是个毫无心机的女孩,不过是命好了点,有点小聪明,那会这么厉害。“会不会是楚歌?”这是他唯一想到的可能,原本以为楚歌是真的被贬,但是知道他被封了将军,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

    “不会,寻儿,保护楚歌还来不及,不会让他做这种事情。”秦飞扬冷静分析道,“而楚歌,还没有那个气候。”也成不了那样的气候。

    “楚歌!”秦可淮的声音有些拔高,神情十分诧异,他自是听出了秦飞扬话语里的一丝,有些不可置信地问:“她。喜欢楚歌。楚歌会是储皇夫?”一直以来,私下里他都不愿意唤凤寻为“储君”或是“殿下”,连名字也不愿意唤,这会让他痛恨凤寻的幸运!所以在秦飞扬的面前一直用“她”来代替。而在心中,则是无比痛恨地咒骂“贱人”。

    这样的恨,是莫名奇妙的,就像是天敌一样,讨厌、厌恶、痛恨。就连秦可淮自己都不清楚那样的恨意是哪里来的,但是他就是痛恨,恨凤寻这样顺利的人生,这样圆满的家庭,这样可以肆无忌惮的资本,以及她一出生就高高在上。

    秦飞扬听出秦可淮语气里的尖厉声,不悦地望了他一眼,道:“不会。仁玉不会让他成为寻儿的储皇夫的,因为楚歌不够格。”

    “但是她喜欢。”秦可淮说道,带了一份探寻。从她回朝之后,没有什么事情是她达不成的。让一直闭关锁国的挽凤一下子开放了通商口岸,斩杀南銆郡郡守、郡尉全府上下,并擅自封官。和父亲在朝堂大起争执,肆意撤官,以及无视父亲调教的亲卫队,筛选人员,从禁军补上。还有代表女皇参加六国盟会……

    这一切,让他都觉得,只要那个小贱人喜欢,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她的意愿去做。父亲虽然说楚歌不会成为储皇夫,但是谁能保证呢?毕竟挽凤女皇是封了楚歌为右将军兼平定将军,还掌六万兵马,生夺了父亲好些兵力,大有将他培养的意思。

    “这件事,你不必知道。”秦飞扬对于秦可淮莫名执着这件事情有些不悦,“你只需记得,你只要好好当你的校尉,稳定军心就可以了。”

    “儿子知道了。”秦可淮抱拳行礼。

    厅里陷入了沉默,许久秦飞扬从深思中回神,发现秦可淮竟还坐在那里,脱口道:“怎么还在这?”似是想到了自己方才没有让他走,便挥了挥手,“你回去吧。”冷漠的就像是陌路人。

    秦可淮默不做声地行了告退,就在他踏出门口的时候,听到秦飞扬唤他,以为是父亲担心自己的伤口,便欣喜转身静候。听到的却是肺腑俱碎,肝胆俱裂的告诫。

    “不要再伤害寻儿,她是你的妹妹。你更要记住了,她是挽凤未来的女皇陛下!”

    “是。”秦可淮艰难地回答道,然后僵硬地转身离去了……

挽凤大政 第一百四十八章 国事

    第一百四十八章 国事

    挽凤国的日子随着储君的归来趋于平静。一片繁华,朝堂上也是相安太平,君臣融洽。只是其中的围绕在朝堂上空的暗云涌动,阴郁的气息在当事人之间缭绕,宛如一张狰狞的鬼脸咧着牙笑。

    从刘府回来之后,凤寻也不再向凤仁玉对于楚歌的安排提出了什么异议,甚至就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般,丝毫不再提起过楚歌。这让凤仁玉隐约觉得有些担心,因为凤寻不是那种妥协的人,不是不容易妥协,而是从来就不会妥协。

    或许是因为对凤寻有些愧疚,又或许是身体的原因,凤仁玉逐渐将大部分朝政交由凤寻担任。鉴于六国盟会的‘完美表现’,凤寻又一次担任摄政一职,执掌挽凤大权。而秦飞扬,依然做着他的将军。

    在储君摄政之前,御史大夫刘博蕴提交了弹劾京兆令的文书,就在凤仁玉审查的时候。祈夙城又发生京兆令之子横街罢市、欺良压善,打死了卖唱的一对父女后依然逍遥法外。

    凤仁玉听闻后震怒不已,拍案而起,旋即下令撤了京兆令的职。交由廷尉审理;直接杖杀其子,游街示众,以慰民心。

    从事发到陛下圣旨宣到,不过半日,颇体现出凤仁玉雷厉风行的铁腕风格。

    第二日,京兆令一职空缺,因为还没有开始科考,京兆令一职也无法随意选任。于是吏部受皇令开始在京中各大才子之间选拔适合的人选。结果,挑选来挑选去,发现只有顾氏一门——如今的顾家长子顾谢书是最合适的,温润有礼,进退有度,含而不露,翩翩才气。但是深怕顾公子推辞,便齐齐上书由陛下裁夺。私底下,也不乏好事者,或热心者劝说顾丞相,顾长青可谓是喜忧参半。

    凤仁玉倒是英明,将凤寻叫去书房聊了一会,从古论今讲了好多君王礼遇贤士的例子,大抵是想说明‘为君纳贤,必躬身迎之’。凤寻微笑应诺,出了书房便亲自赶往了顾府,与同窗顾谢书促膝长谈一番。据说,出了丞相府的储君笑容满面,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御书房。

    当天晚上,女皇的任职诏书便送到了顾府。称顾公子才华横溢。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任其为代京兆令,即日上任。也就是说,让顾谢书在正式京兆令挑选出来之前,暂时代理京兆令一职,行使职能。

    于是,吃到一半晚饭的顾谢书不得不接了圣旨,匆匆赶往京兆令的办公处,彻夜接手京中一切大小事宜。天蒙蒙亮的时候,自家书童就送来了宫中赶制出来的朝服,请顾谢书上朝。

    顾谢书正是踏入官场的第一日,也是凤寻正式开始掌握挽凤的第一日。朝堂相遇,这对昔日的同窗相视一笑,便移开了目光。

    还没有仔细品味着其中的平静,日夏皇帝的求婚国书宛如一块巨石在挽凤的朝堂之上砸出了滔天巨*。文书由夏言欢执笔,言辞诚恳直接,笔触生动。大抵是仰慕挽凤储君空灵风姿,望求秦晋之好,也为两国未来的水**融、长治久安以及东影的和平发展奠定基础。

    ‘水**融’,显然朝中大部分人也咂摸出其中意味了,这日夏想来是想通过血统融合的方式将挽凤不费吹灰之力地占据。东影历来没有帝王和帝王之间的联姻,日夏这番举动。实在引人遐想。

    朝中大臣对于这封求婚国书达成了空前的一致,所有人都坚决站在拒绝的立场之上。只是这也是六百年来六国之间第一次联姻举动。何况日夏国力日渐强盛,还有日夏鬼神萧暮晚对此事的态度甚不明朗。若是借‘挽凤损了日夏威严、没有和平相处的诚意’的由头,进军挽凤可如何是好。

    态度是坚定的,就是要拒绝日夏求婚国书;但是拒绝形式的形式却是着实令人头疼。就在百官陷入苦思之时,居于金銮之巅的凤寻清甜的声音如同甜酒般醉人脆生生地响起:“日夏国能够心系东影稳定,本宫若是不做些什么,就难以在东影立足。况且联姻是为了两国友好,既然如此,这婚书,便应下吧。”

    此言一出,百官变色,皆跪拜不起:“请殿下三思。”顾长青更是焦虑在心,生怕向来不按理出牌的储君真的会做出这样的事来,率先说道:“东影尚无两帝联姻之先例,我挽凤皇室向来血脉珍稀,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