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英雄杀 >

第47章

三国英雄杀-第47章

小说: 三国英雄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于圭不得不整军备战,率领大军,亲临前线。

    于圭本以为罗县还能坚守几日,却不想东吴兵马攻势太急,此时罗县已经失守,战线都已经推进到了益阳附近,东吴的战船开到了资水和湘水交汇的水域。

    此时于圭军中尽是梅山蛮和山越,此外就只有三十多名汝南黄巾,清一色的山里人,完全不善水战。虽然于圭系统空间里有数千艘战船,手里的兵力也有不少,但却不敢跟东吴大军硬碰硬,只能收缩兵力返回临湘,到时候再从长计议。

    至于益阳和资水,只能弃车保帅,暂时放弃,选择保住湘水和临湘。

    等于圭返回临湘准备各类守城物资,还不到两天时间,东吴兵马已经赶到了临湘城下。

    东吴兵马没有急着进攻临湘,而是在湘水岸边的西北角落清除一大片空地,安营扎寨,遥望临湘。

    于圭战在临湘城头,乍眼一看也没看出对方的营寨有什么破绽,最终也是熄了夜袭偷营的想法,老老实实的待在临湘城内,等到东吴大军来攻,就此耗在临湘城下。

    反正于圭手里还有数十万石粮草,足够大军一年多时间的消耗,临湘又是城高池深,易守难攻,于圭手下又有近两万将士,梅山蛮和山越都不太可能会背叛于圭投降东吴,正是如此,打持久战于圭自然是不怕的。

    只要于圭坚守临湘,将临湘当做一颗钉子定在长沙郡内,保证能让东吴如鲠在喉,不但难以下咽,反而会刺穿喉咙,造成巨大伤害。

    东吴会有顾虑,于圭却无惧一切,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的,于圭就是想要跟东吴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本章完

第94章 吕蒙来袭(求收藏,求推荐)() 
半月前,吕蒙率领江东兵马相继攻克了公安和夷道,将南郡逐步分割、肢解,掌控了进攻和防守的主动权。

    不过,吕蒙若要施展拳脚,就不得不将后背一直存在的关凤大军给解决,否则粮道不通畅,军心不稳,无以为继。

    等到联合甘宁一起击破关凤兵马,重新开通了粮道后,吕蒙想要举兵继续攻打南郡,此时孙权却一份书信前来,命令吕蒙驰援豫章,解救危难。

    原来,当初孙权等人在太初宫定下战略部署,让蒋钦、周泰、朱桓三将分兵扼守城池的将令还没有传到豫章,就发生了庐陵战败,蒋钦战死,周泰、朱桓败退的这些大事。

    孙权的使者得知前线的消息后,急忙返回建邺向孙权禀报此事。

    孙权担心豫章有失,切断东吴和荆州的联系,又怕曹操卷土重来,从庐江攻入长江,将庐江和豫章联合在一块,进而走陆路攻打江东,那形势就更加危机了。

    此时,陆逊又从陆口向孙权传回了孙皎带兵进入长沙,从此失去联系的消息,而长沙郡跟汉昌郡之间的联系,也断绝了有半个月。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孙权这才明白,豫章南部的魏军是从何而来,原来是先行夺取了长沙,这才翻山越岭侵入豫章,如今这两郡局势都已糜烂,倘若再不出手解决,到时候事情的严重程度就不止长沙、豫章二郡了。

    为此,孙权不得不派遣孙韶前往荆州,逼迫吕蒙放弃攻打南郡的念头。

    孙韶是孙河的侄子,孙河是孙坚的宗族子侄,按辈分来讲,孙韶是孙权的侄子。但孙韶的年龄不小,比起孙权也就小了几岁而已。

    孙河是孙坚和孙策都信任的宗族子弟,孙河死后孙韶继承了孙河的政治遗产,并且统帅了孙河的军队,历史上孙韶一直镇守广陵郡和长江出海口这一带,影响力主要在江淮和青徐这些地方。

    原本想孙韶这样的牧守一方的重臣,孙权是不会轻易调动的,只不过如今天下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荆州和两淮地区,孙权趁着这个空档将孙韶调回来也没什么问题。

    其实,孙权调动孙韶也是没有办法,原本孙权手下得到重用的宗室子弟主要就是孙皎和孙韶,如今孙皎失联,孙氏宗室中威望足以跟大都督吕蒙抗衡的也只有孙韶。

    只有孙韶出马,才能保证马到成功。

    事实也正是如此,吕蒙看到来人是孙韶,知道不得不遵令行事,撤师南郡返回江东。

    此次攻打南郡的战果大打折扣,只留甘宁率领三千东吴兵马留守公安,剩下的军队则一分为二,一部分由吕蒙率领攻打长沙,另一部分被孙韶带走,前往江东交差。

    吕蒙对长沙极为熟悉,而此时军中将士又憋着一口没能打下南郡的恶气,转而将这口气撒在了长沙,一天之内就将罗县城池攻破,随后继续南下直奔临湘而来。

    于圭立足城头,望着城下茫茫一片的东吴将士,至少有数千兵马,看到吴军气势汹汹而来,也不畏惧,只是淡然一笑。

    随后于圭在临湘城头留下徐质守夜,等到东吴兵马发动进攻,再让徐质派人叫自己起床。

    一夜相安无事,等到天亮时分,于圭自然而然的醒来,来到城头巡视,只见城外吕蒙大营内已升起袅袅炊烟,想来很快就会发动攻势,准备攻城。

    于圭急命手下们迅速生火煮饭,在敌军发动攻城之前解决好早饭的问题。

    而城头上埋锅造饭留下的火堆,到时候也可以用来烧热水,煮金汁,过会儿用于守城。

    半个时辰之后,吕蒙大军缓缓出营,一边从湘水上乘船来攻,另一边走陆路朝着临湘城池而来。

    于圭虽然不怎么会守城、临阵指挥,但之前也有几次尝试,现在倒也不算什么新手,指挥能力虽然不足,但仗着城上人多势众,守城器械齐备,倒也是胆气十足的命手下拉弓上箭,瞄准攻城的敌军。

    “射——”于圭见吕蒙麾下先头攻城部队已经进入射程,立刻下令手下弓箭手放箭。

    但却不想如今正值冬天,没日没夜的刮着西北风,而湘水边的江风更大,看似敌军步入了射程,但等到箭矢射到城下,却见距离敌军还有二三十步的距离。

    一部分箭矢射入水里,随后漂浮在水面上,另一部分射在岸边的泥土里。

    看到己方将士这一轮射空,归根结底还是于圭指挥失误,于圭却表现的毫无羞愧之色,反倒是是急中生智,朝着城下的吴军大喊:“越此界限者,杀无赦!”

    如此一来,原本尴尬的局面就突然发生变化,反倒是显得于圭先礼后兵有儒将之风。

    于圭把话说完,随后又让后队已经搭好弓箭的将士向前一步,靠近女墙,瞄准城下的东吴兵马,威慑敌军进攻。

    东吴攻城部队看到地上用箭矢描出来的界限,也是更放心了一些,等到跨过界限这才举起盾牌奋力冲锋。

    就在东吴兵马发起冲锋之时,于圭再次发号施令,命令城上的弓箭手进行射击。

    此时城上擂鼓阵阵,令旗转动,千百张强弓硬弩对准城下吴军齐齐发射,无数支利箭,如奔雷、流星从弓弦上激射而出,形如一阵暴雨,劈头盖脸的砸向吴军。

    吴军对此也早有防备,在跨过界限发动冲锋的第一时间就举起了盾牌,虽然一边巨盾一边疾跑会消耗大量体力,但这却是最好的保命方式。

    前方的部队举起盾牌拦住城上的弓箭,中间隐藏的弓箭手在大盾的保护之下探出脑袋朝着城上的于圭大军还以颜色,中后方的将士这才冲出大盾的护卫,三五人一伙,扛着云梯举着大刀,这就悍不畏死的向前发起冲锋。

    很快来到临湘城下的护城河,最前面的几架云梯先一起堆叠到护城河中,相互勾结到一起,形成了最为简易粗略的浮桥。

    借着一排云梯在水中的浮力,每次踩着云梯能够疾跑通过两三名吴军,如此一来,算是克服了护城河的这一道防线。

    本章完

第95章 固若金汤,坚不可摧(求收藏,求推荐)() 
嗖、嗖、嗖——

    最前方的吴军虽然渡过了护城河,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们已经相安无事。事实上,于圭布置在城头上的弓箭手更多的便是已经渡河或是正在渡河的吴军,他们缺少其他将士的帮助,手中没有铁盾遮拦,光靠一柄大刀,能挡得住多少箭矢?

    结果就是刚渡河没多久,不少吴军便倒在血泊之中,爬不起来了。

    不过,即使于圭以三段射密集的箭矢攻击阻碍吴军攻城,如狼似虎凶猛无畏的吴军也如潮水般前赴后继扑腾而来,没有受到半分阻碍。

    越来越多的吴军渡过了护城河,随后便是又一波扛着云梯的将士走到了城下,急忙着将云梯竖起,牢牢的搭在城墙上。

    光是一两架云梯对于圭大军的威胁基本为零,临湘城上早已备齐了叉杆、抵篙等守城器械。

    于圭先让手持这些工具的将士时刻保持注意,等到敌军登到半城的高度,这才下令将士一齐用力,将云梯推倒出去,让吴军正在云梯上的将士重重的摔一跤,让他们好一阵子恢复不过来。

    等到城下围上四五百吴军,架起十几架数十架云梯,这才没有之前那么耐心,主要的将士都用来盯住城防,而不是再派人射箭。

    这种时候,也不管有没有敌人正在攀登城墙,只要看到有云梯架了上来,立刻用叉杆、抵篙将它们推、举出去,使云梯不得贴附城墙,让城下准备登上城墙的吴军受阻。

    与此同时,城上的礌石、滚木、燃烧的芦苇打成的草垛也开始发动,噼里啪啦的使劲往城下丢,礌石滚木主要是用来伤敌,而草垛的用处则是焚毁吴军的攻城器械,主要就是云梯。

    草垛这一招还是于圭从诈取湘南湘关时,从孙皎手里学的,据说效果不错,果不其然,三五个草垛下去,没有什么是点不燃的。

    吴军看到从天而降还在燃烧的大火,只能选择战略性后撤,而不是用肉身扛火堆,帮云梯抵挡这一次攻击。

    吴军将士们都在避火,云梯也就很快被火堆点着了。此外没有些没注意的将士身上的衣物、头发也被“天火”点燃,还好此处正处于湘水,如今虽然是枯水期,湘水的水位还是不浅,着火的直接往湘水里一扑,或是直接跳到护城河里,都能以此来灭火。

    而有些攻城的将士看到云梯被火点燃,也是开动脑筋指挥将士将燃烧的云梯扛起来,随后插到湘水、护城河等地方灭火。

    云梯的木头极为粗大、结实,只要没有被烧断,还能继续使用。

    吕蒙看到临湘城上出现了“天火”的守城招式,也是急忙想出了一招应对的办法,让下一批攻城的将士带上大量熟牛皮,在经过护城河的时候往水里泡一泡,由此浸湿,随后再赶赴城下。

    等到“天火”来临,吴军将士们就可以用蒙上湿牛皮的铁盾来阻挡,将“天火”隔开,而云梯被“天火”所焚烧,也可以用湿牛皮蒙住云梯燃烧的部位来迅速灭火。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于圭和吕蒙算是隔空交了一轮手,这第一回合算是打了个平分秋色,不过于圭隐藏好的最大的杀器也就这样被吕蒙给化解。

    面对这种情况,于圭并没有气馁,天火的效果虽然不大,但也能起到一定的阻碍吴军攻城的作用。

    为了应对“天火”吴军不得不加派一些盾手,而吴军将士登上云梯,也必须单手举起铁盾,如此才能缓慢的往上爬。吴军将士一手顶着大盾,一手搭在云梯上,即使登上了城头,第一时间也会因为没法出手攻击,被于圭麾下将士给击杀或者推下城头。

    使用“天火”的成本对于圭来说非常小,此前临湘城内的一些百姓为了省点柴火钱,早早的就将湘水两岸的芦苇割取了放在家里。临湘城内如今储存着大量芦苇,少说也有几十万石,芦苇质量轻,一石芦苇可以做几十个草垛,换句话讲,几十万石芦苇足以做给于圭放千万个“天火”。

    而临湘城内的礌石滚木相对而言,倒是显得有限了。

    为此,于圭临时调整策略,主要用“天火”来阻碍吴军攻城,随后辅以不怕用完的热水,关键时刻还有可以收回的滚木。

    如此一来,临湘城下准备攻城东吴将士就彻底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叫苦连天,哀嚎遍野。

    面对这种情况,吕蒙也是无奈,看到临湘城下的攻城进度缓慢,将士们无法有效,快速的冲上城头,而明显城头上的准备充足,守城的数量至少也有数千,并不是这几批将士能够解决的,最终只能选择鸣金收兵,先让将士们退回大营。

    两日之后,吕蒙这才选择再次发动进攻。

    此时,吕蒙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在临湘城外建造了两座望楼,望楼比临湘城头的更高一些,站在望楼上能够清楚的看到临湘城内的情况,两座望楼互为犄角,还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