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神棍厨子在大唐 >

第217章

神棍厨子在大唐-第217章

小说: 神棍厨子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萧一看,好么,这一万名望值只能查看一天,自己的名望值也快速的扣除了1000,只剩下三十九万多。

    杨萧无奈一笑,看来这系统还真是个奢侈品店,于是点开了名望值累积明细的泡泡条,顿时一个表格弹了出来。

    杨萧一眼扫去,一下子暴跳如雷的道。

    “尼玛,志玲姐姐,你是在玩我吗?这明细也太唬人了吧?”

第四百零八章 正二品?【第三更】() 
杨萧有些无语,因为这系统明细只显示了三条讯息,那就是声望累积人的地区讯息,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累积的声望点数,基本格式就是这样的。

    累积人所在地域,大唐。

    累积人社会地位,大唐平民。

    累积人名望值点数,一点。

    而且这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这些讯息,可以说就算你查看到了有用的讯息,最多也就是知道了他的户籍和社会地位,以及累积的点数,根本查不出究竟是谁。

    这样的明细别说一点用没有,但可以说就算有用,那用处也不是很大,至少杨萧还是不知道,究竟是谁在关注自己。

    有些失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至少会知道那人的社会地位,这一点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杨萧也算是释怀了,既然查看了,那就看看吧,看看自己究竟被拥有什么样社会地位的人关注到了。

    于是,杨萧就开始往下翻看,不一会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讯息。

    这下面有很多条讯息,的确如杨萧所想,都是一些在长安有些名气的人,虽然都不是特别有名气,但大多都是一些官员和地方的土豪劣绅,累积的声望也是从五十到五百不等,最多的是四百八十,一个六品的官员。

    而翻看到最后的时候,杨萧终于是看到那个让自己惊讶的讯息。

    累积人所在地域,大唐。

    累积人社会地位,正二品官员。

    累积人名望值点数,三十一万。

    杨萧眼睛有些直了,三十一万,这账算是对上了,与自己猜想的没什么出入。那么就是这人的社会地位了,正二品官员?那可是仅次于亲王以及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的职位啊。

    这样的一个人居然注意到了自己?那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诗,或者是自己的菜?这不可能,一个位及正二品的人,是不可能会涉及到自己这种小人物的。

    当然了,杨萧也设想过是不是褚遂良他们,因为他们在大唐也算是位高权重,虽然现在还不到正二品,可毕竟也是无限接近的了。

    不过想了想,还是不对,因为如果是褚遂良他们的话,那么就是说很有可能已经惊动了皇帝,名望值也不一定只给这些。

    况且,这名望值也是在触动了这个角色的时候,才会给自己,不是无缘无故的让人知道了你,就会增加名望值的。

    想到这里,杨萧还是有些不死心,就在心中想了想当时在大唐,正二品的官员,首先就是尚书令,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官员,如果在几个月之前的话还有,李世民掌权之后,这个尚书令就变成了一个空职。那么,就只剩下中书令和侍中了。

    想到侍中这个官职,那是大历年以后的事情,那么文官的方面,几乎就只剩下中书令了。

    除了文官之外,那就是武官,杨萧回想了一下,正二品的武官,在唐朝只有一个,那就是辅国大将军。

    细细想来,唐代的辅国大将军一共应该有四个人,那就是薛仁贵,薛讷,郭子仪,张巡。他们四人,后三个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都是后世的人,这个年代都没有出现呢。

    那么,只有一个人有可能了,那就是薛仁贵,因为只有他曾经在历史上担任过贞观年间的辅国大将军,这个职位。

    当然了,如果是薛仁贵的话,那几乎可以说是顺理成章,毕竟这薛仁贵的确是个传奇人物,在大唐留下了赫赫的声名。

    但最后,杨萧还是否决了自己的观点,因为年代根本就对不上。薛仁贵其实被李世民发现的时候是在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大军征战辽东的时候。

    当时因为李世民发现这薛仁贵骁勇善战,才重用了此人。可现在才是贞观初年,不太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于是,想到这里的杨萧似乎只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现在的中书令,而仔细想了想,现在的中书令不就是房玄龄吗?这房玄龄是谁?估计杨萧已经可以把他的简历背诵下来了。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后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等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负责综理朝政。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封梁国公。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后配享太宗庙廷。

    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新唐书》本传对其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这是现代对房玄龄这个传奇人物的一段介绍,他的能力和对唐代的贡献自不用说,如果说真的是房玄龄注意到了自己,那杨萧还真的需要想一想了,为什么一个如此传奇的人物,会注意到自己?

    一头雾水的一阵乱想,杨萧也是没想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于是便甩了甩头,让自己从这种纷乱的思绪里回过了神来。

    而这是,杨萧月醉楼的早餐已经是开始兜售了。杨萧知道,今天这样的食客爆棚的场面的确并不多见,如果自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的话,那么名望值的积累应该会更上一层楼。

    于是,杨萧则走到了后面,对这所有的人道。

    “各位,因为食客络绎不绝,我们实在不好拒绝。所以,我决定今天不打烊了,由早餐开始,一直开到晚市结束,我们能卖多少就卖多少,面粉不够了去取,材料不够了找人去买,我们一定要借着这几天的机会,让我们月醉楼红火起来。”

    说到这里,杨萧突然顿了顿,然后大声的道。

    “当然了,大家不会白干的,这几天工钱翻倍……额,是翻三倍。”

    众人本来一听挺郁闷的,毕竟工作时间长了么,但后面的一句,实在是太振奋人心了,一时间月醉楼里也是忙活的热火朝天。

    然而,杨萧没有注意到的是,那个送给了自己三十一万声望的人,已经是来到了月醉楼的门前。

第四百零九章 住在一起?【第四更】() 
月醉楼早市的火爆异常,小笼包几乎是一屉难求,等待的人更是站了好远好远,这样的场景,可能在长安城内还真是没出现过几次。

    杜荷今天也是郁闷的很,平时几乎都排在前两位的他,现在居然也被挤出了很远,而且看着长长的大排,杜荷心中都是有了想要大骂他们一顿的想法。

    当然,如果是平时的话,杜荷看到这么长的队伍,几乎早早就宣告离开了,因为排到他这个位置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吃到东西的。

    可是今天杜荷却没走,至于原因,当然就是月醉楼实施了不休息的政策,自己虽然很可能吃不到小笼包和豆腐脑了,但午时的时候是肯定能赶上的,而且通过自己的计算,还能赶上中午的第一波。

    杨萧说了,今天的《三国演义》也会增加一场,那样的话自己不但可以吃到午市,还能听到现场版的《三国演义》,这绝对是最好的位置了。

    想到这里,杜荷也就不再抱怨了,挺着肥胖的身躯,一步一步的跟着队伍往前挪动。

    而就在这时,后面突然有人喊了杜荷一嗓子。

    “荷儿。”

    杜荷一愣,回头看了一眼,顿时就愣住了,因为出现在他面前的三个人,他都认识。

    “段叔、房叔、高大哥,你们怎么来这里了?”

    这三人居然是大唐的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段志玄的贴身侍卫高斌,以及一个四十左右岁的中年男子,这中年男子长的非常的儒雅,手中握着一柄白纸扇,的确是书香味十足,这人就是大唐的中书令,房玄龄。

    段志玄走过来对着杜荷笑了笑。

    “你小子还是这么胖,看来你父亲还是没能把你给拉上正图啊。”

    杜荷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段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爹那个人,整天都是国事、国事的人,就连他自己都顾不上我这个儿子了,我自己要是还不把自己照顾好一些,那怎么对得起他啊。”

    房玄龄微微一笑。

    “志玄啊,这的确不怪如晦,今天若不是你非拉着我来帮你,我也不会出来的,府上的确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啊。”

    高斌闻言,则是在旁边笑着用只有他们几个人能听到的声音,小声的说道。

    “中书大人,我们知道你和杜大人都是公务繁忙的国家忠臣,每天时间紧的很。不过你们不也是从小看着千雪长大的吗?如今这千雪深陷月醉楼,居然跑来当个厨子,你不来解救她,那谁来?是不?”

    房玄龄微微一笑。

    “其实志玄啊,我早就知道千雪那丫头喜欢在厨房里面忙到,小时候还真的给我做了好几次饭呢,当时我就觉得挺好吃的,真的,其实你没必要非要拦着她啊。”

    段志玄却是一脸的不屑。

    “不是玄龄,你见过哪家的姑娘整天在厨房里面忙活的?再说了,我段志玄虽然不是什么太大的官,但我段家在大唐也是有些地位的,我段志玄的女儿以后最少也得嫁个门当户对得的不是?你说以后万一皇上给赐个婚什么的,跟人家一说我女儿是个厨子,这也说不过去不是?”

    房玄龄笑了笑。

    “那你今天是想来将这丫头带回去?”

    段志玄苦笑了一番。

    “这丫头啊,鬼着呢,我还真没什么把握给她带回去。不过,就算带不回去,我也得断了她这个念头,至少让她知道,这厨子她别想给我当。”

    说完,这段志玄也是气呼呼的看向杜荷。

    “对了,荷儿,这月醉楼是什么时候出来的,我听说那个掌柜的叫什么杨……”

    “杨萧。”

    “对,杨萧,好像挺厉害的,菜做的很好吃吗?”

    杜荷对他父亲杜如晦的事情其实并不敢兴趣,他最大的兴趣就是吃,这只要一提到吃,那他的话匣子就关不上了,在排队的时候,是把这月醉楼从最开始的衰败,到杨萧来了,一步一步将月醉楼弄得风生水起的过程,都是给段志玄他们讲了一遍。

    段志玄他们三个听了,也是有些惊讶,那个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侍卫,高斌有些不敢相信的道。

    “真的假的?这么厉害?就这么几个月,就弄出了这么个成绩?”

    杜荷指了指长长的队伍,耸了耸肩。

    “你看看这大长排就知道了,这月醉楼的东西其实并不便宜,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那就是因为好吃啊,别的地方你吃不到。”

    房玄龄本来就是想来看看这个杨萧的,于是问杜荷。

    “荷儿,你知道现在在长安卖的非常火的《三国演义》吗?我听说就是这个杨萧写出来的?”

    杜荷闻言,点了点头。

    “玄龄叔,连你都知道《三国演义》了?”

    房玄龄笑了笑。

    “是啊,也是偶尔听文学院里面的人说的,说长安突然出现了一本写三国时代的小说,而且还是老少皆宜的白话文写的。”

    “说实话,当时我一听是白话文写的,本来没什么兴趣,可后来我在宫里走动的时候,听太监们议论时听到了其中的一个段子,嘿,别说,还真精彩。”

    “这才是知道,那《三国演义》居然是什么月醉楼的厨子写的,一时之间我也很好奇,就弄来一本看了看,顿时我就惊呆了。虽然我们经常在文学院讨论文学,但这本书可以说颠覆了我的价值观,让我又从新定义了小说的文体。”

    “所以啊,听说志玄今天要来月醉楼,我才是打算来这里看看的。现在听你这么一说,这杨萧还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啊。”

    杜荷知道了房玄龄的来意,身为杨萧的铁杆粉丝,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