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烽火起三国 >

第839章

烽火起三国-第839章

小说: 烽火起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刚说的话里头的意思,瞪大了眼睛看着周瑜,忍不住惊呼道:“都督!你,你是说,我们这是要出征了吗?”

    从徐州大败而回,丁奉可是心里头憋了一口气,恨不得立马出征,再与楚军大战一场!只是从徐州回来之后,他就跟着江东军来到了九江,而且在这里一待就是半年!现在丁奉身上的伤也好了,心里头却是已经快憋不住了!

    “嘘——!”周瑜立马就是竖起了手指,放在嘴巴上,随即又是笑了笑,对丁奉说道:“事情还未定下来,此事也暂且不要张扬!”

    周瑜虽然是笑着说出这句话,但丁奉却是立马捂住了嘴巴,不敢有半点放松。片刻之后,丁奉这才是慢慢将手掌从嘴巴上拿开,用力咽了口口水,然后特意压低声音对周瑜说道:“都,都督!那,那我们是不是真的要出征了?”

    “我不是说了吗,事情还未定下,时机未到啊!”周瑜也是笑着回了一句,显然今天周瑜的心情还不错,还冲着丁奉眨了一下眼睛。

    “时机?什么时机啊?”丁奉却是被周瑜的这番似是而非的话给弄得是满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周瑜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见到周瑜的模样,丁奉知道自己再多问也没用,周瑜是不会告诉自己的,也就没有再多问下去。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军士突然快步从远处跑到了周瑜的面前,冲着周瑜就是抱拳一礼,喝道:“启禀都督!城内传来消息,鲁肃鲁大人,率领大队兵马来到九江境内!”

    “哦?已经到了?”周瑜当即就是眼睛一亮,脸上的笑容也是越发灿烂了,扭过头,冲着还在那里一头雾水的丁奉笑道:“承渊!时机到了!”

    (本章完)

第1416章 百姓苦() 
    “时机到了?”听得周瑜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丁奉也是愣住了,而不等丁奉反应过来,周瑜就已经是转身走了。没过多久,整个营地都传遍了周瑜的军令,全军开拔,准备出征!

    “子敬!”“公瑾!”

    在九江城的官邸内,周瑜与鲁肃一见面便是很亲近地躬身行礼,论交情,周瑜与鲁肃那可是近十年的交情,当初还是周瑜举荐鲁肃,鲁肃才会出仕孙家,成为孙家的部下。只不过,当初孙策并不是很看重鲁肃,倒是孙权上位之后,重用鲁肃,才有鲁肃如今的地位。无论如何,周瑜与鲁肃的友情十分深厚,丝毫没有削减。

    寒暄了一番之后,周瑜便是笑着看着鲁肃,说道:“子敬此来九江,想必是得到了主公的认可!这半年来,可是辛苦子敬了!”

    “当不起辛苦二字!”鲁肃的眼中闪过了一道讶然,先是客气了一句,然后又是惊讶地问道:“公瑾知道我这半年在做什么?”

    “哈哈哈哈!”见到鲁肃这疑惑的样子,周瑜也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轻轻拍了拍鲁肃的肩膀,笑道:“主公命子敬练兵,半年成军三万!子敬不负主公所托,这半年来费心竭力,竟是练出五万新军!真不愧是鲁子敬啊!”

    周瑜的话令得鲁肃那是一惊再惊,到最后都有些麻木了,只能是瞪大眼睛看着周瑜,问道:“公瑾!你,你这到底是,这练兵之事虽不算机密,但也极少有人知晓,你究竟是从何得知的?你,你倒是快说啊!”

    见到鲁肃那着急的样子,周瑜又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几声,然后指着鲁肃就是说道:“子敬,这练兵几何,成军多少,你不是都亲笔书信告知嘛!我可是亲眼看了你的书信,才知晓其中详情,你怎的反过来问我了?”

    周瑜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笑意简直就快要溢满了,而鲁肃也是立马就愣在了当场。当初鲁肃可是接受了孙权的命令,才会在这半年内尽力练兵,这半年来,鲁肃自然是要将练兵的种种情况,一一书信告知孙权。可现在周瑜却是口口声声说他看了鲁肃的书信?

    “呃?”鲁肃倒也不笨,很快便是反应了过来,眼睛又是瞪大了几分,眼睛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盯着周瑜,忍不住惊呼了起来:“公瑾!你,你,你与主公,你们,你们不是。。。。。。”

    “哈哈哈哈!”周瑜又是一番大笑,好不容易止住了笑,这才是对鲁肃说道:“子敬,你该不会真的认为我与主公有间隙吧?这一番作为,那可都是用来骗那赵青的!若非如此,赵青又怎么会对我江东掉以轻心,我们又如何能够有可趁之机?”

    鲁肃这回算是彻底明白了,敢情之前他们一干江东重臣都误会周瑜与孙权之间生出了间隙,这一切都是周瑜与孙权联手演的一场戏啊!不过鲁肃倒也是明白,楚军密探那可是出了名的无孔不入,要想骗到赵青,那首先就要瞒过那些楚军密探!自然也就要把这场戏演得更像一些才是!

    而紧接着,鲁肃便是望向了周瑜,忍不住问道:“公瑾,那,我交出这五万新军,你便要将两军合并,然后北上去攻楚?”

    “正是!”说到正事,周瑜也是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多出了几分严肃和凝重,沉声说道:“楚军强大,更有精兵猛将无数!若无足够的兵力,北征必败!若是不攻楚,等到赵青平定北方之后,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我们江东!此次北征,虽是攻楚,实则是自保!只有抓住这次的机会,我江东才能平安啊!”

    鲁肃没有说话,他也能理解周瑜的这番心思,只是鲁肃心里头却是有些不太舒服。倒不是因为孙权与周瑜联手骗了他,而是之前鲁肃误以为这次训练新兵,是孙权要与周瑜决裂,所以预先训练出新军来填补与周瑜决裂后的兵力空缺。

    正是因为鲁肃如此误会了,所以才会在这半年之内,拼了命地招募、训练新兵!如此疯狂地练兵,鲁肃才能在这短短半年时间,成军五万!可这样做,也就导致了江东地区的壮丁严重缺失!

    原本之前那五年间,孙权大力扩充军备,就已经是令得江东不少适龄壮丁入伍,而地方上则是缺少足够的劳力耕种,已经是大大影响了江东民生上的发展!而这次鲁肃拼了命地招募新兵,更是令得江东之地十室九空,原本繁华的江东,如今已经是变得荒芜,将来就算是想要尽力恢复,没有个五六年,那是休想成功!

    周瑜一看到鲁肃那落寞的模样,也是立马猜出了鲁肃心中所想,不由得长叹了口气,后退了两步,对着鲁肃躬身抱拳一礼,沉声说道:“子敬!此次我与主公也并非是故意要欺瞒于你!实乃是要防备楚军密探!此次一战,关系到孙家存亡,关系到江东大局!就算是有所牺牲,也是迫不得已,还请子敬谅解!”

    周瑜劝了这么一番,鲁肃也是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公瑾,这道理我岂会不明白?大局为重!我当然不会计较此事,只是,只是苦了江东百姓!”

    周瑜的脸上也是同样露出了无奈之色,鲁肃练兵的过程,周瑜都通过书信了解得一清二楚,自然也知道鲁肃练兵对江东的百姓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周瑜也知道,这不能怪鲁肃,而且这个责任,更多的还是在他与孙权两人的身上!不过周瑜却没有过多地自怨,深吸了口气,脸上再度恢复了坚定之色,对鲁肃说道:“子敬!莫要想太多了!这一切,也都是为了能够保护好孙家!至于对百姓的伤害,等到渡过这一劫之后,我们再想办法弥补吧!”

    鲁肃也是同样一脸无奈地点了点头,事到如今,鲁肃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毕竟事已至此!接下来所要做的,便是利用这训练好的五万兵马,加上周瑜手上的这七万江东军,如何能够北上一举成功!不求能够完全击败赵青,但至少要为孙家争取到一息之机!

    想到这,鲁肃便是忍不住对周瑜问道:“公瑾!既是要北上,那公瑾打算如何行事?还是和之前一样,出兵徐州吗?”

    周瑜对鲁肃那是十分信任的,所以鲁肃这么一问,周瑜却是没有继续隐瞒下去的意思,而是嘴角微微一勾,转过身,望向了屋内那悬挂在一角的地图,笑着说道:“徐州有黄忠在,不易攻取!所以,我们要去的,是这里,豫州!”

    (本章完)

第1417章 长安大乱() 
    长安城内的一间普通宅院内,一间幽暗的房间,一道人影端坐在案几前一动不动,就仿佛木雕一般。

    吱呀!一声略带刺耳的摩擦声响起,却是稍稍合上的房门被推开,门轴发出的声响。随着房门被推开,从房门外快步走进了一个人影,此人就算是在行走间,那也是勾着个腰,但速度却还是很快。

    快步走到了案几旁,压低声音说了几句,那坐在案几旁的人影立马就是稍稍坐正了上身,转过身,说道:“此事当真?”

    这案几旁的人影说话声音略带沙哑,听上去让人有种忍不住起鸡皮疙瘩的感觉,偏偏那站在一旁的人影却是一点也不受影响,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声音。只见此人躬身站在一旁,压低声音说道:“应该是不会有错!相府内的内应传来消息,似乎是赵青手下的谋士戏志才病危,赵青才会临时决定返回襄阳!不仅是赵青,赵青手下不少重臣都跟着去襄阳了,长安城内只留下了于禁与乐进二人!”

    “哦?”坐着的人影又是应了一句,扭过头看了一眼身旁,似乎是有些兴奋地说道:“全都走了?那郭嘉、诸葛亮也都跟着走了?”

    郭嘉名声在外,乃是赵青身边智谋不下于戏志才的谋士,而诸葛亮虽然年轻,但自从出仕于赵青之后,也是接连立功,名气可是丝毫不弱于郭嘉。这两人乃是赵青身边的智囊,若是他们留在长安,这暗中之人想要使什么诡计,都要小心谨慎不少。

    “是的!郭嘉、诸葛亮都跟着赵青一块离开了长安,这是我们的内应亲眼所见!亲眼看到他们上了赵青的马车,亲眼目送马车离开长安!不会有错!”

    站着的人影特意加重的语气,肯定了自己所说的话。而听得这话,那端坐的人影也是终于相信了这个消息,噌的一下就是站起身,突然仰天大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抚掌,笑了好半天才是说道:“好!好!天助我也!天助我也!赵青不在,连郭嘉和诸葛亮也不在!只有两个武夫留在长安,试问还有谁能阻我?好!好!传令下去!准备按照计划动手!首先!我要让整个长安都响起立君的声音!”

    “喏!”

    三天后,长安城内莫名的涌起了一股浪潮,大批的士子在城内的大街小巷高谈阔论,提出要拥立新君。一开始,这种言论浪潮也只是出现在街头巷尾之间,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在公开场合谈论此事,而且言论更是抨击当朝的朝政!

    这种现象,在这几年来可是极为少见的,以往就算是有士林中人对朝政不满,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对朝堂进行抨击。显然,现在出现这种现象,肯定是不正常的!

    只是面对这满城风雨,留守在长安的于禁、乐进却是丝毫不为所动,既没有派兵镇压那些散播言论的士子,也没有整顿城内流言,仿佛是一副听之任之的样子,完全没有反应。

    于禁、乐进没有举动,城内驻守的数万楚军自然也没有动作,这也是令得城内的流言是越传越凶,不少士子甚至直接跑到长安城的大街前振臂疾呼,号召城内百姓情愿,让朝廷尽快拥立新君!

    终于,在流言蜚语爆发了好几天之后,终于是闹出了大事!一天清晨,以上百名士子为首,数千人聚集在了皇宫前,跪拜皇宫情愿,请求朝廷速速拥立新君,以振朝纲!

    在皇宫内,一众朝臣齐聚一堂,一个个面面相觑,其中还有几个流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而在这些朝臣的前方,于禁、乐进则是阴沉着一张脸,站在那里默不作声。

    沉默了好一会儿,终于是有人坐不住了,一人直接站起身,冲着于禁、乐进二人抱拳一礼,说道:“于将军!乐将军!如今士子围坐宫门前情愿,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若是处理不当,轻则有损朝廷颜面,重则动摇朝纲!还请两位将军速速做出决断才是啊!”

    说话这人却是楚王系官员,他开口的意思却是再明显不过了,就是希望于禁、乐进二人动用武力手段,将那些围坐宫门前的士子全都给抓起来!这种手段最是粗暴简单,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不可!”这名楚王系官员的意见一说出口,还不等于禁、乐进做出反应,立马就有一名朝臣起身,紧皱眉头,沉声喝道:“这些士子那都是士林中人,岂可对他们动粗?传扬出去,朝廷的颜面还要不要了?”

    “颜面?现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哪里还有什么颜面了?”之前那个楚王系官员立马就是冷笑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