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武则天大全集 >

第126章

武则天大全集-第126章

小说: 武则天大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知道苏定方乃有才之人,但更知道此人与许敬宗私交不错,这个推举其实有徇私之嫌,但是既提起征突厥之事,也不能埋没人家战功,只得如实作答:“不错,苏定方确是骁勇之将,每战必为先登。”

    许敬宗得了旁证越发起劲:“先帝固然是千古圣明之君,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选才无数亦有遗贤。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陛下任贤任能何必非要循先帝之道?苏定方不得志已久,若得陛下提拔必效死以报。再者陛下若能擢先帝之遗、补先帝之缺、查先帝之所未查,则圣明识人过于先帝,此乃三军之福、朝廷之福、社稷之福。”他句句话都挠李治痒痒肉。

    李治本有些犹豫,但听到他这番话顿时心绪豁然——是啊!父皇没提拔起来的将领我偏偏要提拔,父皇没用过的人我偏偏要重用,若不然何以彰显我之明智过于父皇?

    “好!朕决定了,就让他当行军总管……”

    一语未毕忽见前方有佽飞斥候驰马回报:“前方已是陕州地界,蒲州司马恳求觐见。”

    李治颇觉费解,蒲州司马怎会越界跑到陕州来?叫来细问过才知,自崔义玄调任蒲州刺史,心情郁闷久而成疾,日前刚过世。蒲州司马本欲上报朝廷,恰逢大驾经过,就顺便来禀报。李治闻知甚是惋惜,好歹崔义玄是帮他夺权的功臣,又资历深厚,因此追赠为幽州都督,钦赐谥号为“贞”。从谥法上讲,清白守节曰贞,这也算是为他最后的外放做了弥补,表明他是清白的,并由其长子崔神基世袭清丘县公之爵。

    蒲州司马退下,又有陕州地方官员齐来奉迎,呈献珍宝、美食等物,还有不少乡绅富户、三老耆宿,夹道舞拜恭迎天子。李治见了很不高兴:“朕早已下令,沿途地方不得贡献财货、劳烦百姓,怎么又搞成这样?”

    许敬宗却道:“历来便是如此,先帝晚年多次巡游,回回都严令地方俭省,可哪一次又真的省事?一来排场小了不合天子威严,二来这些地方官也不敢当真,生怕遵令行事反而得罪皇帝。”

    “话虽如此,仍有违朕的本意,那些贡奉之物若是搜刮而来,岂不更坏了朕的名声?”

    许敬宗灵机一动,凑到他耳边嘀咕了两句。李治听罢扑哧一笑:“真有你的!爱卿果然机智。”即刻调转马头,朝众官员而去。

    群臣远远就望见了,不及下马纷纷执手行礼:“陛下……”

    “可恶!”李治勒定缰绳先是一阵抱怨,“朕三令五申,不准沿途州县贡献,更不许惊扰百姓,为何陕州官员还来搞这一套?你们究竟有没有传达朕的命令?”

    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久经险恶最是胆怯,当即下马跪倒尘埃:“臣处置不周,请陛下恕罪。”

    “不!”李治大手一挥,“于公您年高有德,最知百姓疾苦,常常劝谏朕,错绝不在您身上,分明是办事之人的错……”说罢回头对许敬宗道,“就地替朕草诏,尚书左丞长孙祥处事不当,害朕失德,外放为荆州长史。”

    长孙无忌、韩瑗大骇,见他竟以这等牵强罪名处置长孙祥,正要鸣不平,却见李治又挥手对李道:“贡献之物丝毫不取,就地分给百姓……还有!这会儿人多纷乱,保护好群臣和后宫之人。”

    “是。”随着李一声令下,大队禁军一拥而上,将官员围住。无忌、韩瑗等人看着这些满脸严肃、手持干戈“保护”他们的士兵;再看随驾的那些人,似卢承庆、上官仪、董思恭等辈,竟没一个素日亲朋,冤家倒有几位。而在层层军兵外,百姓得赐贡物无不欢喜,大声高呼:“皇上仁德……皇上圣明……”甲兵林立、同僚袖手、百姓欢呼,几位宰相顿时气馁,此刻才知自己已成砧板上的鱼肉!

    李治正暗暗发笑,又见范云仙自后面驰马赶来:“万岁,娘娘斗胆请大驾过去一趟。”哪有后妃劳烦皇帝的道理?李治却不计较,在群臣异样的目光下打马而去。

    天子出巡浩浩荡荡,皇后的金根车在后队,少说也隔了一里地。李治驰马所过之处,兵士、宦官、宫女无不匆忙下拜,他瞅也不瞅直奔媚娘车前,也不劳内仆伺候,跳下马来一猛子蹿进去,就势往媚娘身边一倚,揽到怀里笑道:“哈哈哈,跟你说个乐子,方才朕……”

    媚娘却一脸严肃:“别乐了,我突然想起件大事。”

    “怎么了?”

    “忠儿尚在梁州,虽说这孩子没什么心机,可咱们都离了长安,若有人往西边挟持他怎么办?”此番东巡嫡出的太子、皇子自然相随,至于那些非媚娘所生的孩子,莫说已被外放的李忠,就连李孝、素节、上金都没这福分。

    李治一阵蹙眉:“不至于吧,谁有这胆子?梁州离长安也不近。”

    媚娘却道:“凡事还是小心为妙,既然咱们要办大事,便需处处小心。万一有不逞之徒打他的旗号作乱,如何应对?你先将他调离梁州,往远处去些,等咱们巡幸归来,再召他回来不就行了?”

    “也好……”李治未及详思便答应了。

    二。少室巍巍

    西征战鼓再度敲响,李治另换主帅再度出征。此役他任命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为副总管,并召回纥首领、瀚海都督(治所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西北)婆闰率领精锐骑兵助阵,从北线直逼贺鲁老巢;另一方面又命令突厥降将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为安抚大使,从南线西进,招诱分化西突厥各部。

    命令传下,朝中官员颇有异议。唐军先后派梁建方、程知节两次征讨贺鲁无果,这又要打第三次,而且将这么重要的战事托付给一个从未担任过总管的将领,是不是太冒险了?无奈他们身在长安,而这会儿李治已到洛阳。

    御马方驻他又颁布了三道命令——迁梁王、梁州刺史李忠为房州(今湖北房县)刺史;改封雍王李素节为郇王,离京任申州刺史(今河南信阳);封刚刚出生两个月的李显为周王。

    李忠已是尊“过去佛”,不但王皇后败亡,生母刘氏也已病逝,难免被烧香远送;但梁州至少还算个富庶之地,房州地势险要、偏远蔽塞,自秦始皇年间就是流放罪人的地方,迁到那里岂不成了监禁?雍王这个封号不是轻易封的,因为长安就在雍州,所以这个封号一般授予太子外的其他嫡子,当初因王皇后无子才落到李素节头上;如今的皇后有仨儿子,岂能还叫他占着这个封号?徙封外放,原本教他读书的徐婕妤之兄徐齐聃也改为教李贤、李显。

    当今世上只有武媚的儿子能享受荣华尊贵,享国之久莫过于周,礼教昌明亦莫过于周,而且还与外祖父周国公的爵位相合,尚在襁褓中的李显得到一个多美的封号啊!

    媚娘心里更是美,不仅因为儿子受封,更因为来到洛阳——这里与她有着不解之缘,洛阳城是她外公杨达当隋朝宰相时主持修建的,她父亲武士彠曾为工程贡献过木材,她堂舅杨恭仁在这里当过都督。更重要的是二十年前她就是从这里走入后宫,在这里第一次蒙受天子宠幸,也是在这里真正了解到做女人的喜与悲。

    当年被召入宫前她曾有狂言“见天子庸知非福”。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梦想成真,她以正宫皇后的姿态回到洛阳,但天子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天子。不论天下臣民怎么看,对她而言相较当初那个英武天纵、傲气凌人的皇帝,如今的皇帝与她举案齐眉、相得益彰,岂不更好?这比当年预想的更加圆满。

    昔日隋炀帝重修洛阳城,建造东都皇宫,名曰紫微宫,殿宇规模更胜长安,唐高祖李渊定鼎天下,为表示不爱奢华、勤俭治国,一度将洛阳的宫殿、宫门大加焚毁。此举固然一时收得民心,但恢宏壮丽的建筑就此破坏不免可惜,后来又逐步修缮重建。

    洛阳与长安最大的不同在于皇城不在正北,而是坐落于东北角,正南并立三座掖门,朝廷各衙署皆备,亦如长安。宫城正面大门也是三座,东曰兴教门,西曰光政门,正当中那座气势雄伟、飞观相夹,隋朝时曰应天门,大唐修葺之后改称则天门——《论语》有云:“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则天者,以天为法,治理天下!

    自则天门而入,朝会正殿原本是乾阳殿,高有百尺,占地广阔,可惜早已被李世民焚毁,后来修了一座乾元殿,规模远不及前;天街左右各有一道门通往中书、门下、史馆等处,东曰日华门,西曰月华门——日月同天,光照四海。

    常朝之时则在西面的宣政殿,其北又有仁寿、集仙、亿岁、瑶光等殿,皆天子御用。再北而入后宫,延祥殿、含章殿、宜春院、六合院、光庆门、璎珞门等等不可胜计,其中有许多与长安宫殿名称相合。李治打发众嫔妃、女官住在这里,他本人和媚娘却不住这儿,帝后还有更好的去处——芳华苑!

    芳华苑即隋朝的会通苑,因在宫城以西,俗称西苑。隋炀帝修造此苑耗费无数民脂民膏,掘海池广百余里,名曰凝碧池,堆造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台观殿阁,罗络山上,更有奇花异草无数;据传说昔日炀帝游幸,恨冬日无花木,竟然命宫人裁剪绫罗缚于树上。媚娘在入宫侍奉李世民的头一年曾短暂居住过此地,但那时身为才人不过是在池畔小阁内蜗居几晚,而且还遇到了洪水;如今她可是以女主人的姿态与李治双双入居明德宫。这座宫殿坐落于仙山之上,苑内一切美景尽收眼底。除了玄奘法师特受恩典赐居于飞花殿,其他文武官员乃至嫔妃根本没有入居西苑的资格。

    这段日子简直过的是神仙般的生活,李治与媚娘或泛舟池上,或驰马游猎,意兴所致提竿垂钓,闲暇之时诵佛听经,把长安那些纷纷扰扰都抛到脑后了——这可急坏了无忌、韩瑗、来济几位宰相。

    长安朝廷由李义府控制,洛阳这边的实权早被许敬宗等人篡夺,内外禁军皆在李、郑仁泰掌控下,几位宰相实际上已被架空,成了手无寸权的闲人。许敬宗又上奏,称天下太平无事,将每日常朝改为隔日视事;饶是如此,李治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坐不满半个时辰就退归后宫,往西苑里一钻,想见都见不着。

    仅仅如此也罢了,自汉以来洛阳周遭还有不少行宫,李治又带着媚娘到处游览,去汜水曲、虎牢关,又遣人到伊阙的龙门山开石窟,祈求福祉。任凭长孙无忌、韩瑗、来济等人急得团团转,却拿他们没办法……

    转眼已近秋日,李治兴致不减,又带着媚娘、群臣以及玄奘法师登临嵩山。相传中岳乃天下之中,太室乃通天之台,少室山中有古刹少林。峰岭高耸,夹带三川;耸石嵬岩,飞泉萦映;松萝共筼筜交映,桂柏与杞梓萧森。媚娘与李治乘坐腰舆,由宦官抬着走在前面。登上雄奇蓊郁的山峦,脚下山河一览无余,苍天白云如在脑畔,媚娘不禁赞叹:“不愧为王子乔升仙之处,令人神往啊!咱们虽贵为帝后,终是肉躯凡胎,若能携手升仙,永远脱离这凡间苦恼,该多好啊!”此时此刻她竟萌生出成仙的梦想。

    “哈哈哈……”李治一阵大笑,“自古安有神仙?秦始皇、汉武帝求之,疲弊民生,终无所成。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说着便抬手示意落轿。

    媚娘白了他一眼:“不过随便说说,陛下何必认真?”话虽这么说,她未免觉得李治在这方面有些呆板无趣,人真的不能成仙吗?她既可以从一个不受宠的先帝才人飞跃为现今母仪天下的皇后,为什么就不能由一个凡人飞跃成仙呢?

    李却在后面连连点头,接口道:“诚如圣言,从古至今升仙皆荒诞之言。记得先帝晚年信长生炼丹之术,陛下便不以为然,践祚后将那罗迩娑婆寐逐出皇宫,最近听说那婆罗门僧贫病交加死于长安,内外皆喜。他尚且不能自救,又何以能助人长生成仙?”

    “所以人终究不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无拘无束……唉!”李治叹口气,回首朝山道上张望,见群臣约在半里之外相随,韩瑗、来济一边走一边交谈,脸色颇显黯淡——这些日子他和媚娘与其说是玩,不如说是在等,等待这几人意志的消磨,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更是等待西征的消息。

    正凝然出神,忽觉身侧山崖边传来窸窣之声,继而三轮“满月”冒出——原来是玄奘法师在两名弟子扶持下,从侧崖攀了上来。

    “阿弥陀佛。”媚娘双手合十,“大师年近六旬,佛体强健,便如我们这等年轻人恐也攀不上如此险崖。”说着她微微瞟了李治一眼——李治在勇武方面比他父皇差远了,莫说他父皇使用的强弓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