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杀破狼 >

第192章

大明杀破狼-第192章

小说: 大明杀破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振岳想了一下,对张彦宏道:“把你那些同袍也叫上,这次我们父子齐上阵。”

    这也是张振岳最吃惊的事情之一,自己的儿子居然跟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思克这四个历史上平定三藩之乱的河西四将在战场上解下了深厚的友谊。这四位虽然在后世金庸的鹿鼎记中属于溜须拍马之辈,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善战,连绰号马鹞子的王辅臣都奈何不了他们。

    张振岳还清楚的记得,自己上一次这么吃惊还是萧严招纳了李岩、以及李定国他们四个张献忠义子。

    对于这些在历史上留名的人,张振岳一般还是会选择重用的,他相信这些人有他们的过人之处,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把平台给他们。

    最终,张彦宏、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思克五人都被授予陆军中校军衔,调入张振岳的直属参谋部任职作战参谋。

    改制之后,诸军的火炮在数量上都做了调整,射程400米的6磅炮被正式以监国太子的名义命名为德远大将军炮、射程450米的7磅炮则被命名为抚远大将军炮、射程600米的12磅炮被命名为镇远大将军炮。

    大炮也不再是军级单位的配置,而是放到了师一级,这也是为了方便各单位作战。实际上张振岳的思路很明确,随着战事的进一步升级,军一级单位很可能变成战事单位,而不是常设单位。毕竟这个机构太庞大了,一支八万人的军队要调动起来确实是费时费力。

    地方部队的标配是50门6磅炮,而且弹药的储备也有限,毕竟这些武器只是用于震慑地方上某些蠢蠢欲动的人而已。而到目前为之,七省的地方军队实际也只完成了十四万人的编制,而张振岳在听取了财政报告之后,当众敲定这就是最终的编制了。于此同时,为了保证自己对军队的控制力,张振岳还决定采取募兵制,任何士兵在这里服役的时候都不会超过十五年或者三十二岁,这是为了保证这些该死的家伙一旦离开军队还能找到谋生的办法,而不成为社会的隐患。同时学习和借鉴后世的一些有效的办法,比如团以上军官二年或三年对调一次,比如所有的士兵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统一在各省省府进行,而如何分配这些新兵也由军务府来决定。也几乎是从这一刻开始,西南军和过去的明军彻底说再见了,过去的军户制和募兵制都是自行征募士兵。

    言归正传,还是说说大炮的问题,由于编制的缩小,以及大炮自身的特性还有战场的实际情况,炮兵的规模也将做出调整。简单来说,大炮这玩意太重了,运起来真的不容易。

    最终决定的是三十个野战师中的六个骑兵师配属军器局生产的新式骑兵跑,这种炮和步兵炮不同,重量只有步兵炮的五分之一,大约75斤到120斤左右,有点类似于后世迫击炮,不过发射依然是直线的,射程大约也就200米,但是便携甚至可以直接在马背上发射,如果战马没意见的话。

    每个骑兵师都一个专门的炮团,这个炮团将配属这种骑兵炮200门,这玩意很好生产,如果不是考虑到骑兵的机动性,以军器局的生产能力,配个五百门是没问题的。

第040章痛击大顺军(二)() 
第040章痛击大顺军(二)

    除开武卫军的100门7磅标配外,其余二十五个步兵野战师并没有直属炮团,他们只有分别属于三个团的三个炮兵营。分别是德远大炮营、抚远大炮营以及镇远大炮营。标配则是德远大炮50门,抚远大炮30门,镇远大炮20门。二十五个师,总计大炮2500门。

    这已经是目前军器局可以供应的极限了,毕竟生产大炮需要足够的铜,虽然西南地区已经禁止铜钱的流通,并且大力推行纸币和疯狂开采云南的铜矿,但也是十分勉强才补足了这个配置,这已经是极限了。

    这次张振岳以三军十八师,1500门步兵炮和600门骑兵炮出现在湖广平原上,但以火器来说,确实是无敌的存在了。历史上有明一代,戚继光以五百门火炮迎击蒙古已经是堪称奢侈到极点了,而现在张振岳以四倍以戚继光的火炮数量作战,实在是不敢想有什么样的敌人能承受住如此巨大的火力打击。

    不仅仅是火炮,还有火枪,二十四万五千人的参战部队,二万骑兵(五千威国公直属重骑兵),二十二万五千步兵。扣除三万六千炮兵,步兵人数为十八万九千人,其中配属三米三拒马长枪加刀盾武器的士兵为十万九千人,配属滑膛枪为六万人,配属膛线枪二万人。

    这就是一支靠着东西方贸易巨额利润烧出来的军队,如果这样一支超标配置的军队也无法改变大明的命运,无法改变华夏民族的命运,那么张振岳也就没什么好做的了。最终的结局只怕比崇祯帝好不到那里去,就算不自杀,也得带着一家人流亡欧洲了。他身上还有荷兰国王陛下授予的侯爵爵位,也不知道失去了势力的自己到了欧洲,人家还认不认这个侯爵?

    至于现在,张振岳看着北方,他只有一个想法,先把李自成收拾了。明末的格局就是建奴刚停,流寇复起,流寇刚平,建奴又来。如此交替组合,硬是把大明这个庞大的帝国给拖死拖垮了。结合后世的经验,如果李自成他们跟满清之间没有某种人为的默契,张振岳是不相信的。就像后世的抗日战争,如果苏联和日本没有秘密约定,日本人会那么大胆?

    这些都只是揣测,真正让张振岳愤怒的是,就是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货色,多次被招抚还多次造反,毫无半点信用可言。这里头虽然有大明官僚机构的责任,但是这两位野心也未免太大了。而为了他们的野心,整个大明,整个华夏文明都被白白葬送了。

    想到那些死于战乱和饥荒的百姓,想到那些死在农民军屠刀之下的无辜民众,想到那拖着金钱鼠尾的建奴,想到那一个个悲壮的反清复明的义士,想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想到了文字狱,尼玛,都是这些混账折腾出来的。。。

    灭了他们,这是张振岳当初和张献忠这个王八蛋决战的时候唯一的念头,现在依旧。

    而李自成这边,现在的大顺军的表现比进北京之前差多了,甚至连刚刚从北京逃出来的时候都比不得。随着连续的失败,原本掩盖在胜利光芒之下的许多问题也就暴露了出来。首当其冲的就是李自成的个人能力问题,我们的闯王不仅仅是性无能,更严重的是打仗的手艺和组织的能力都欠缺的严重。过去依靠着屡胜官军的威望还能勉强维持这个庞大的团队,可是随着军事上的接连失利,李自成不似人主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许多已经投靠大顺军的明军要么重新投靠了南明,要么干脆降了满清。不仅仅是这些胜利大进军时期依附过来的软骨头,甚至连许多早期入伙的农民军也是纷纷离散。

    当初从北京逃出来的三十多万农民军这么一路下来到湖北居然也就十五万人了,无论李自成把皇帝的架子端得多么足,到了这会也没人鸟他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李自成,即使是牛金星和宋献策这两大谋士也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他们最初给闯王的建议是在陕西建立一个割据地盘以观时局。不成想因为攻陷北京的缘故,这入关的满清把大顺军视为第一劲敌。想想看,人家满清入关五次,硬是没有攻破北京一次,这大顺军头回到就破了。不管什么原因吧,八旗是不可能允许大顺军有喘息的机会的。这肃亲王豪格跟着就带着十几万大军尾随杀入陕西,根本就没打算让李自成在这里立足。

    不得已,已经被八旗铁骑吓破胆的革命领袖李自成只能是放弃西安,全力以赴南逃。原计划是去四川的,不料张振岳这边先下手为强,抢先派萧严把汉中给拿下了。

    一看这个架势,四川是进不了了。得到左良玉勤王消息的李自成立刻帅部东进,他现在已经是惊弓之鸟,你要他去跟来去如风的八旗军交手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肯的。他唯一的信心就是他和他的军队要欺负跟菜鸟一样的明军还是没问题的,所以他也不愿意多想了,带着他的军队去把南京打下来才是王道。

    至于南京打下来后守不守得住,那不是他要操心的,他只想再过几天醉生梦死的帝王生活就好了。

    有这个想法的不仅仅是李自成一个,刘宗敏就是最积极支持的一个,他甚至已经盘算着打下南京之后,自己要怎么敲诈南京的那帮勋贵了。北京那帮勋贵他是敲诈了不少,但是时间太匆忙,不过瘾。这次到了南京,靠着长江,怎么样也能折腾个大半年吧!

    大顺军没有后勤补给之地,没有完整的后勤体系,所过之处,全靠抢掠粮食和兵源来维持军队的庞大需要。

    这个时候再唱“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就有些不合时宜了,正确的唱法是“怕闯王,躲闯王,闯王来了拿光光。。。”

第041章痛击大顺军(三)() 
第041章痛击大顺军(三)

    张振岳选定的战场在后世的湖北,这个时候湖南湖北是一个省,一个庞大的湖广省。

    目前湖广省名义上的最高官员应该是福王政权任命的湖广总督何腾蛟,对了,去年冬天十一月,福王还复命腾蛟以原官总督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换句话说连张振岳都是这位的部属。

    不过没关系,何腾蛟实际掌控的范围也就是后世湖北那么一点大,再多就不行了。至于总督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军务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福王还委任丁魁楚为两广总督呢,可丁魁楚在哪里?现在在秦淮河摆宴喝酒把妹妹了,根本就不敢去广州上任。

    三月二十三日,左良玉搞清君侧,命苦的何腾蛟直接就被左良玉给挟持了。原本左良玉是计划带着何腾蛟一路打到南京的,结果去没成想,何腾蛟居然半路跳船遁水开溜了。

    何腾蛟也不是吃素的,人一逃回武昌立刻召集没有跟随左良玉造反的诸将,如参将黄朝宣、张先壁、刘承胤等,大约纠合了一万多人。可如果是靠这点人,要挡住李自成的大军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李自成这么一路南下,差不多由用当初流民那套老办法又裹挟了三十多万人。现在差不多又是五十万人的规模了,这些人能不能打尚未可知,但是光是这数量就够人喝一壶了。

    何腾蛟这些日子在总督府里急的头发都白了,却是毫无办法,左良玉的大军已经到了九江。现在是大明崇祯十八年四月,弘光元年四月,大清顺治二年四月,如果把大顺的年号也算上,那么这个时空居然同时出现了四个年号。

    和一年前的1644年的4月似乎一样,1645的4月同样是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

    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太多的事情发生在这个月,而现在,依然如此。

    “啪”张振岳把指挥棒朝测绘队绘制的专业地图上一丢之后道:“就这了,我们放李闯过长江,在这里,狠狠地给他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击。”

    萧严把脖子一伸,顺着张振岳指着的地方一看就被雷到了:“九宫山!”

    当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他的时候,他只能是尴尬的缩了缩脖子,什么也不说。这个动作可不符合他一贯的风格,更加引得大家的侧目了。

    张振岳只是微微一笑:“你们相信宿命吗?我信,这里就是李自成的宿命。”

    萧严无所谓的努努嘴,大哥,你这算不算是玩剧透啊?不过他还是很配合的问道:“大哥,咱们为什么要在这里迎战李自成啊?”

    “问得好,李自成现在不是五十万大军吗?如果我们在武昌和他们决战,地形上我们并不占优。可如果引得他们离开江河密布的地区,进入平原,那我们的火炮和骑兵就能发挥最大威力了。而且你们看,如果我们把决战地点放在咸宁,李自成的五十万大军会被拉的多长,他们兵力上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本国公已经看到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兵源了,哈哈哈!”

    最新的消息不断传来,李自成趁虚拿下了襄阳,准确的说应该是接管,因为这里的守军都跟着左良玉去勤王了,加上久经战乱的缘故,这里的城防差不多也是形同虚设的。

    张振岳拒绝了阮大铖的建议,他没有写信给左良玉,劝他不要继续东进。因为他觉得没这个必要,左良玉的军队在历史上就只走到了九江。

    此时的局势多少还是有点复杂的,江北四镇中,刘泽清已经在清军的铁蹄之下投降了,这个家伙本身就是闻香教,历史上的结局也不过被满清侦破然后大卸八块,所以张振岳并不在意。

    比较遗憾的是高杰,江北四镇中,就属这家伙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