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时空走私1859 >

第119章

时空走私1859-第119章

小说: 时空走私185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单点说,只要李永吉手里不缺钱,军队跟警察不乱,地方就不会乱。

    其实这种地方自治式的地方政府也有好处,那就是留下了充足的学习与修改空间,这期间可以让那些李永吉特意提拔上来的商人有个缓冲的过程,学习下如何做官,如何平衡做官与经商之间的关系,为将来建立真正的现代化地方政府做准备。

    在李永吉的设想中,未来地方政府的官员们,都要让无地或者少地的中小商人来担当,不再让那些大地主大士绅去当官了。

    此时的晚清商人还有那些懂洋务的买办阶层虽然也很软弱。而且问题多多,但相比旧官僚来说,优势还是明显的。起码可以真正懂得开眼看世界,而且软弱才不会顶牛,一个软弱的地方政府,对强权人物来说才是最合适的。

    谈论王韬的这两个年轻人,都是来历不凡,其中那个不戴眼镜的就是容闳,正是目前江南地区的科教大臣。

    那名戴眼镜的人叫黄宽。是容闳自己拉来的人头,不。手下。

    黄宽这人虽然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名气不如容闳,但实际上也是个超级牛人,因为他是晚清时代第一个留学英国,并且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黄宽跟容闳一样。都曾经一起留学美国,一起就读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孟松学校,当过一阵同学。

    后来,他们两个一起毕业,容闳考上了美国耶鲁大学,而这黄宽呢,却考上了英国的爱丁堡大学。

    黄宽考上爱丁堡大学后,先是攻读文学,后来又改读医学。分别获得了文学学士跟医学学士的学位,再后来他继续学习,终于拿到了医学博士的学位。堪称是当代第一位拿到英国博士的中国人。

    后来,1857年的时候,黄宽曾经回到中国,先在香港从医并兼任传教士,但因为受到排挤,辞去了职务。来到广州惠爱医馆行医,不但医术高明。也很有管理才能,把惠爱医馆办的蒸蒸日上。

    不过,他再怎么医术高明,管理高超,毕竟是个华人,在洋人为主的地方处处受到排挤,这让他心中一直很郁闷,一直想自己出去单干,可惜一直手头缺钱,不能成行。

    这时候,容闳忽然来信找他,说大家好久不见,十分想念,请他过来聚一聚,费用方面不用担心,你只需要付盘缠,吃住我包了。(嗯,满嘴的传*销味道啊,看来古往今来拉人头都一样,先骗来再说。)

    黄宽刚开始也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最近有些气闷,就觉得去跟老朋友老同学聚一聚也不错,所以就从广州去了上海,结果一到上海之后,容闳就拉着他不停的劝说这里的好,而且还到处观察这里的新变化,吹嘘精武军的强大以及李永吉的睿智跟气度,说你也跟着我一起干吧,大家一起努力,再造幸福中国,再创和谐社会。

    这种拉拢的意味太明显了,黄宽不是傻子,容闳的口才又一般,很快黄宽就知道容闳找他来的真实目的了。

    不过呢,虽然手段略不光明,但上海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所以黄宽还是挺动心的。

    黄宽不像李鹤章,光去看新政府的军队情况跟钱粮征收问题,他的着眼点要更宽一点,比如卫生问题这些小细节,他也都关注到了。

    在黄宽看来,新的上海市处处都充满了惊喜,不说老百姓都免去了各种苛捐杂税跟各种徭役,也不说这里的人如何拥护李永吉,单说卫生问题,就让他感到十分的惊奇。

    首先,上海市,也就是原来的上海县城中,开始要求城中百姓不准随地吐痰,不准随地大小便,也不准乱扔垃圾,所有的大小便跟垃圾,都必须集中处理,一旦被发现乱吐痰乱扔垃圾乱大小便的行为,都要受到严重处罚。

    这不是光说说算了的,也是切实有效的监督的,上海市不但增加了环卫工这个特殊工种,在街头巷尾添置了许多垃圾箱,而且到处都有警察巡逻,一旦被警察发现你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或者随地大小便,立刻就逮住你罚款,叫做卫生罚款。

    这种卫生罚款因为直接关系到警局跟新政府的小金库,所以警察罚起来都十分狠,基本都是按照最高值来罚款,谁也不通融,哪怕你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也不行。

    虽然这个罚款对很多人来说有些不适应,据说很多人都曾经被罚过,而且有些警察为了搞创收,还故意不提前提醒你并提前阻止你,非要等你做了才过去罚款,但至少还没有敢随便乱诬陷人的情况发生,这可能跟警察内部的所谓匿名有奖举报制度有关。

    以黄宽的眼光来看,这虽然在百姓口中是个恶政。但实际上却是个善政,因为这样可以杜绝绝大多数的疾病传染,一开始大家或许不习惯。但等习惯了以后,面对的就是一个更加干净的城市以及更加文明的风气。

    其次,上海市的街道两边都开挖了一道道的排水沟,还雇佣了一些老人当清洁工,每天清扫街道。这不但让街道更干净,能够及时排除积水,最大程度减少疾病的传播。而且也提供了一些新的就业岗位,让一些城中的老人也能有个收入。

    当然。除了这些外,精武军已经跟清廷翻脸也十分对黄宽的胃口,因为黄宽对清廷十分不感冒,所以他对李永吉跟精武军的观感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而听容闳说李永吉要建立一系列的现代医院。并且还鼓励私人办医院,可以给办私立医院的合格人士提供无息贷款的情况,甚至为此还给出一个卫生大臣的官位,全权办理这一切的时候,他就对面见李永吉的事情更加上心了,因为容闳的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种暗示,那就是这个卫生大臣非他黄宽莫属。

    在黄宽此刻的心中,李永吉与精武军,应该就是那种能实现自己心中抱负的进步势力。所以他现在想见李永吉的心情一点也不比容闳少多少,真想立刻就去那什么广德县,跟李永吉亲自见面聊一聊。内容么,当然主要是讲如何建设中国自己的卫生医疗事业。

    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了那么多年的西医,黄宽此时的眼界已经跟清朝人完全不同,他对所谓的中医中药早就不屑一顾,认为中国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一种现代医疗体系,所以才导致死亡率那么高。要想振兴中华,拯救民族。建设现代的医疗卫生体系刻不容缓。

    其实黄宽的这个想法一点也不偏激,而是相当科学。事实上清朝人的死亡率很高,每年要死几百万人,但这里面主要是因为各种疾病而死,特别是因为卫生问题引起的疾病致死,尤其是老弱妇女跟婴幼儿,真正因为战乱而死的反而是少数。

    但是,清朝的政府让黄宽十分灰心,他知道自己的那番抱负是不可能得到清廷认可的,甚至他都不能正大光明的在中国教授学生,给他们讲解什么事解剖学,因为那些理论在很多清朝人看来是违背伦常,是邪魔外道。

    所以,现在听说有一个能够打败清廷,并且十分开通,懂得现代医学,也乐意支持他搞现代医学的强大统治者出现,他自然高兴坏了。

    “绰卿(黄宽的号)你不用急。”看见黄宽走来走去的样子,容闳笑了笑,“大帅现在正忙的很,轻易不见外人,所以你就算去了也没用,不如安心在这里等吧,等大帅忙完了,再过来找你不迟。”

    大帅其实指的就是李永吉,早先李永吉办团练的时候,明明没有官身,大家就都叫他大人,后来他有了官位,大家一般就叫他的官名,比如提督大人。

    但是,当李永吉跟清廷翻脸之后,原先的官名就不好叫了,叫大人也略显不妥,而李永吉自己又没搞出个名号来,所以大家就自行叫他大帅。

    这个大帅的叫法最早是精武军内部流传出来的,本意是精武军统帅的意思,但后来流传出去后,大家就都这么叫了,算作是一种敬称,大家都开始叫这个名号来代替李永吉,因此在江南一地一旦说大帅,而不是某某大帅,那指的就是李永吉。

    其实这也跟李永吉心太粗,不太在乎称号的性格有关,他根本就对称号啥的不感兴趣,只是一门心思抓军事建设,抓工业生产,平时哪有功夫关心这些?

    别说这个了,现在他都跟清廷翻脸了,地盘也有了,可别说称王道孤了,他连一个正规的,统一性的地方政府都没建立起来,还是搞的自行其是那一套,由此看出他有多不上心了。

    这也就是李永吉有金手指,能获得超高利润,财政方面一直很宽裕,他从来都不觉得缺钱花,要不然换个正常点的,没有金手指的统治者,他要还这么不上心政府建设的话,早就破产了。

    当然,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他有金手指,他才这么不上心,而是一门心思抓军事跟工业,如果他没有时空交易这个金手指,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另外呢,他的这一不上心,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是一种无为而治,或者说是小政府大社会,跟以前清廷统治时期到处都是苛捐杂税乱摊派的情况相比,要好的太多,不但让他收获了更多的民心,还让整个社会有一个缓冲的余地,为他将来的改革减少了不少的阻力。

    “我能不急么?”听到容闳说话,黄宽这才停下脚步,拿下眼镜擦了擦,“多少年了,真的有多少年了?还记得我们在美国上学的时候立下的志愿么?那就是复兴我中华,让我们华人能够重新挺胸抬头的站在世界上,不再被人瞧不起。

    就是怀抱这个梦想,我才忍受别人的白眼努力学习,然后学成之后又毅然回国!可惜,满虏统治的朝廷根本就没有我们施展抱负的机会,好恨啊,真的好恨!

    现在好了,好不容易让我们等到一个汉人的大英雄,能驱除鞑虏,再造中华,能让我们一展抱负……知道么,我真恨不得插翅飞过去,现在就跟李大帅彻夜长谈,把我的胸中所想都说给他听,可现在还要我们等!等等等,我等了太久,真的太久了,真的有些等不及了!”

    “是啊,等的太久了。”看到对方居然开始掉泪,容闳的眼睛也有些湿润,“不只是你,我也等了太久,不过,那么久都等了,还在乎这么几天么?何况再过两天,上海这里就有一场秋收庆典,听说十分热闹,正好,我们先去看看那个秋收盛典,然后再去各地详细的走一走看一看,那时候李大帅估计就忙完了,等人家忙完了,我们也玩好了,再一起跟他面对面的畅谈彼此的抱负岂不更好?”(未完待续)

第一二八章 秋收庆典(1)() 
由于容闳与黄宽在前一晚上聊的太高兴,喝的又有点多,以至于第二天起来的就有些晚。

    黄宽倒也罢了,还不太清楚上海的情况,但熟悉最近行情的容闳却大叫一声不好,匆忙穿上衣服,又催促黄宽也穿好,然后也不吃饭了,拉着他就往车马行里跑——顺便说一下,他俩昨晚是睡在一张床上的,这叫抵足而眠,这时代是特文明的一种友爱行为。

    果然,等他俩到了车马行,发现车马行的里的马车全部租出去了,一辆也没剩。

    看着容闳落寞的神情,黄宽有些不解:“这家没有就去别家呗,干嘛这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你不知道,这家没有马车的话,别家恐怕也没有了。”容闳摇摇头,然后就开始解释起来。

    原来,自从李永吉在青浦发迹,特别是青浦县能长期大量的出产廉价珍珠、不锈钢制品,铝制品,廉价黄铜,人造宝石等物,同时又到处收购黄金玉石等名贵品之后,这种特产品的一进一出,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利益巨大的新贸易热点。

    再加上青浦县是李永吉家的老巢,治安特别好,除了印花税、奢侈税等特别税外,再没有其他任何杂七杂八的商业税,等于是政策上给了特别优惠,改善了商业环境,再加上特产品出产,一下就带动了各行各业的繁荣。

    青浦县的这种迅速繁荣与迅速致富是带有辐射性的。就好像后世国朝改革之初的深圳一样,吸引着周围一切想要发财的人涌过去,而基本上呢。来这里做生意的人,特别是那些跑贸易的,也基本都发了财,这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吸引着更多想要发财的人过来。

    过度繁荣造成了人们生活节奏逐步加快,这种变化不止发生在青浦县,青浦县周围的城市也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尽在咫尺,又有优良码头。且有很多洋人的上海县受影响尤其明显。

    别的不说,就说上海的马车行,现在根本就供不应求,每天忙的要死。你就算提前预定了一辆马车,如果不一大早赶过去,很快就会被出价更高的人给租走,你到时候顶多能得到一个退定金的补偿性服务。

    正因为如此,所以久而久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