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正勇镖局那些事儿 >

第97章

正勇镖局那些事儿-第97章

小说: 正勇镖局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在周边搜索了两天,就差挖地三尺了,依然连个人影都没有找到。

    这边王大搜查没有结果,另外一边,赵乾坤则要离开梅溪县返回东胜府了。临行之前,刘启龙调整自己最近的不良情绪,换上一副笑脸,为赵乾坤摆了一桌丰盛的晚宴。晚宴的气氛非常融洽,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间,时间飞快的流逝,众人尽欢而散,宴席结束之后,刘启龙又一次给赵乾坤送了一箱财宝。赵乾坤假意推辞一番之后,收下财宝。第二天,刘启龙带着梅溪县大小官员,大张旗鼓的欢送了十里路才返回梅溪县。

    刘启龙回到梅溪县之后,听到王大回来的消息,立刻召见王大。而王大来到堂上之后,手中还拿着那支箭。

    “王大,你手中这是何物?”刘启龙对此十分疑惑,如果说王大拿着一支崭新的箭,他的疑惑还会小一点的话,那么他手中为何要拿着一只有明显焚烧痕迹的箭呢?

    “大人,小人手上这支箭就是一个证据。证明袭击庄院的和袭击县衙的都是那两个女子。”王大十分肯定的回答。

    “就凭这一支箭,你就能如此笃定?”刘启龙是文人,对武功方面的事情不甚了解。王大给刘启龙解释了一番如此推断的理由之后,刘启龙问道:“那你抓到那两个女子了吗?”

    “大人,怪就怪在这里了,我让人在庄院附近翻了个遍也没有发现两个人的踪迹。”王大认为这两次行动虽然间隔时间有些长,但即便如此这两个人也一定在附近藏身。

    而唐雨兰和唐雨菊现在所在的地方别说是梅溪县附近找不到,就是整个东胜府境内也找不到两个人的影子,姐妹两人马不停蹄的离开了刘启龙爪子能伸到的地方。

    既然在附近找不到,刘启龙就在分析两个人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最远能到哪里,刘启龙的计算能力还是很高明的,很快他就划定了一个范围,把自己的人手派出去在这个范围之内仔细排查。这样排查下来的结果是,唐雨兰和唐雨菊姐妹俩被发现了,并且是被王大亲自带的那一队发现了。

    王大看见这两个人就有火气,而姐妹俩就像从来没见过他一样。这样的表现让王大火气更旺,他直接命令手下的人将两姐妹团团围住。

    “你们想干什么?”唐雨菊装出一副惊恐的表情,说话的声音也是轻柔无比。

    王大对此感到一阵恶心。“你们还真是善于伪装,上次把刘大人都给骗了。”

    “这位兄台,这话从何说起啊?我们最多也就是在县衙见过一面而已,至于你说的骗什么大人,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唐雨兰自然是不会全部承认。到现在为止,她依然要制造一种有两对长相非常类似的姐妹存在的假象。

    王大忍无可忍,他不管这是两对姐妹四个人,还是一对姐妹两个人,总之方才唐雨兰已经承认了曾经去过县衙,就凭这一点,王大就要让这两个人付出代价。王大拿起手中的大刀,直取唐雨兰。只是还没有碰到唐雨兰,就被唐雨菊拦了下来。要说唐海这四个子女当中,最好战的莫过唐雨菊了。虽然现在算上死去的唐雨梅,四个人在武艺上的排位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菊梅兰竹,变成了现在的兰菊竹梅,但这并不表示唐雨菊不会在打仗的时候冲在最前面。

    唐雨菊和王大交手仅仅二十个回合,劣势就已经很明显了。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王大的武艺在唐雨菊之上,其二是因为王大的招式让唐雨菊很不适应,王大的出招既有力道又有速度,所以唐雨菊以自己的灵巧躲避力量的方式根本派不上用场。看见自己的妹妹渐渐落于下风,做姐姐的岂能忍得住,拿起武器直接杀了进去,于是姐妹二人共战王大。王大凭着自己对唐雨菊的估量,一开始并不把唐雨兰放在眼里,但是二十几个回合打下来,他发现自己错了,唐雨兰的本事远在唐雨菊之上,而且这姐妹俩配合实在默契,可以做到互相替对方防守。做出许多虚实相应的配合,但是即便如此,王大依然一个人和唐雨兰姐妹打了七八十个回合。唐雨兰姐妹到了此时一点没有停手的意思,两个人打一个打不下来是什么情况,若说原来两姐妹怕给自己的爹丢脸,现在唐雨兰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身为大漠第一刀沈斌的关门弟子,绝不能给自己的师傅丢脸。两个人是越打越来劲,可是对于王大来说,他毕竟是一个对两个,打了这么长时间,难免体力不支。但是王大还有一队帮手,既然自己应付不来,可以叫些帮手来一起对敌。唐雨兰姐妹和众人斗了一会儿之后,自料不能抵挡,所以杀出一条路撤出战斗。

第215章 瞿杏见赵乾坤() 
刘启龙听了两个衙役的汇报之后,顿时觉得一阵头大。最近他刘启龙究竟是触怒了哪路神仙,怎么接二连三的有女流之辈找他的麻烦?不过刘启龙现在也没心思追究这些小事情,所以并没有派人前去追赶,瞿杏和小男孩非常顺利的抵达了东胜府。

    进入城中,两个人的目标十分明确,直奔知府衙门而去。到了知府衙门,两个人被拦了下来。瞿杏向官差申明来意,点名要找唐雨竹,衙役进去通报。听到外面有个带着小男孩的姑娘找自己,唐雨竹十分奇怪,就他经常接触的年纪相仿的女子除了韩心恬之外,还没有人升格为母亲的角色。再者说了,韩心恬的孩子也没有到六岁左右的年纪,这到底是谁呢?唐雨竹还在思考的时候,霍文已经跑出去一探究竟了。她着实好奇来的到底是什么人。等霍文看到那名女子的脸之后,略显惊讶。她加快脚步走到瞿杏面前:“小杏,你怎么来了?”

    “当然是想念你们了。你们已经来这里很长时间了。”瞿杏的语气略显不满。

    “我看你是被镖局繁琐的事务弄得头疼,撂挑子不干了,跑出来躲避的吧?”霍文直接拆穿了瞿杏。

    两个人正说着话,反应过来的唐雨竹终于走出来了,看见自己的媳妇和自己的师妹在说话,唐雨竹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同时他十分好奇的是,衙役说的六岁左右的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唐雨竹走上前去,正巧有一个插话的机会,于是唐雨竹的问题便非常突兀的传了进来。“小杏,这小男孩是什么人?”

    瞿杏和霍文刚才的话题并没有提到站在瞿杏侧后方的小男孩,小男孩就像是空气一般被忽略了。唐雨竹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后,瞿杏才反应过来,于是瞿杏把小男孩推到前面。“这是我在梅溪县遇到的一个孩子,父母双亡,我们在一家客栈结缘,他说自己没有地方可去,于是我就把他带上了。”

    唐雨竹深知瞿杏是因为这孩子的经历与她小时候非常相似,所以怜悯之心比以往更胜。

    “小杏,你带着这孩子是权宜之计呢,还是打算把他带回镖局呢?”唐雨竹的第二个问题跨度太大,瞿杏和霍文都听蒙了。瞿杏在愣神的时候,小男孩抓住她的衣袖摇了摇,瞿杏回过神来,的确,之前她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想着先找到唐雨兰他们之后再说。现在人是找到了,不过唐雨竹似乎并没有替她想好解决方案。瞿杏看向小男孩,看见了他眼中的期待。

    “就把他带回镖局吧。”瞿杏这话说的显然没什么底气,软绵绵的。

    “小子,你愿意跟着这位姐姐去她住的地方吗?”唐雨竹显然不满意瞿杏的语气,干脆直接绕过瞿杏,问当事人的意见。

    “姐姐去哪儿,我就去哪儿。”小男孩回答的非常豪爽。

    “小杏,看见没有,人家小孩子都比你爽快。”唐雨竹不忘调侃一下自己的师妹。

    瞿杏不在回答唐雨竹的话,但是她心里面想的是,我又不是小孩子,想法怎会似他那般单纯,我要考虑很多事情。

    唐雨竹看瞿杏不搭理自己,于是便去和小男孩聊天。“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吴备。口天吴,防备的备。”吴备害怕唐雨竹不知道是哪两个字,特意解释了一番。

    “吴备,吴备。”唐雨竹在口中反复念了几遍之后,说道:“你这名字可不切实际。吴备,取谐音则为无悲,然你自小父母双亡,可谓是大悲,怎能叫无悲呢?”唐雨竹一时觉得颇多感慨。

    “唐雨竹,这种话怎么能当着小孩子的面说呢?”霍文嗔怪道。

    “这件事情理解的角度不同就能有不同的想法。就如同三国时谯周曾言,刘备的备就等于是足够了的意思,刘禅的禅就是让出去的意思。可是刘备加上养子一共四个人,取封禅永理之意。所以我并不认为这名字不好,是你的想法太过悲哀了。”瞿杏说出自己的看法。

    “好!”洪亮的声音从唐雨竹的背后传来,把唐雨竹的心吓得扑腾一下。

    “赵大人,你说话就说话,声音有必要那么大吗?”唐雨竹抱怨道。

    “可是这位姑娘说的的确比你有道理,我倒觉得你的解释有些牵强附会了。不知这位姑娘姓甚名谁?”赵乾坤问道。

    “瞿杏。”简单的两个字,语气平静。接下来,瞿杏抛给了赵乾坤一个问题。“你就是此地的知府?”

    “正是。”简单两个字,依然回答的十分响亮。

    “那这梅溪县的百姓是不是归你管?”瞿杏的语气有些变了。

    “那是自然。不知姑娘为何有此一问啊?”赵乾坤听出了瞿杏语气的变化,心想她可能去过梅溪县了。

    “那么你知不知道梅溪县知县是个什么样的人?梅溪县的情况你了解吗?”瞿杏的语气更不好了。

    “我当然知晓,我刚刚去过梅溪县进行巡视。”赵乾坤的语气依旧平静。

    “那你就任由他胡作非为?”瞿杏已经有一种要揍人的冲动了。

    “小杏,这件事情我要替知府大人解释一下。”唐雨竹已经从瞿杏的眼中看到了危险的信号,如果再不救场,这事情发展下去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因为唐雨竹说话了,瞿杏就耐着性子听完了唐雨竹的长篇大论,从这一长串的叙述之中得出的结论是:知府和知县不是一丘之貉,知县是一条十分难处理的地头蛇。这样的结论让瞿杏的心情稍微得到了平复。

    “对不起,知府大人,方才我不知情,错怪了大人,还望大人海涵。”瞿杏这叫知错就改。

    “姑娘这说的是哪里话,所谓不知者不怪。”赵乾坤本来就没有怪瞿杏的意思,他现在用人可以说依然显得捉襟见肘,既然瞿杏是唐雨竹的师妹,想来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他又有人可以用了。

第216章 京城之中() 
因为瞿杏的到来,赵乾坤又多了一个可用之人。即使瞿杏不来和他说梅溪县的情况,即使自己没有在梅溪县留下一个细作,他也能猜到在他走了之后,梅溪县的虚假繁荣就会破灭。刘启龙现在还不能动,不过他要给刘启龙制造一些麻烦,让他首尾不能相顾。

    视线暂时转移到京城,收到赵乾坤书信的杨士奇经过几天的思考,决心在今日早朝向大明天子朱祁镇汇报这件事情。所以当太监喊完那句“有本出班早奏,无本卷帘朝散”之后,杨士奇紧接着向外跨出一步,声音洪亮:“臣有本奏。”

    朱祁镇对于杨士奇还是很敬重的,看见他说话,立即让小太监将杨士奇的折子拿上来,仔细阅读。众大臣之中有胆子大的,抬眼偷瞄皇上的脸色,发现皇上的脸色越来越差。等到朱祁镇将奏折看完,强压着怒气问道:“杨大人这折子之中所言是否属实?”

    “臣所言句句属实,还望皇上明察。”杨士奇回答得很坚定。

    朱祁镇将折子怒摔在地上。“混账!吏部尚书何在?”

    吏部尚书并不知道杨士奇的折子上面写了什么,此刻见皇帝叫自己,心里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颤颤巍巍的挪动出大臣的队伍,说话也是不利索。“臣在。”

    “我问你,这梅溪县令刘启龙在梅溪县十年,政绩如何?”

    吏部尚书回答的很坚定:“刘启龙在梅溪县十年,政绩卓著,将梅溪县治理的井井有条。”这吏部尚书没少收刘启龙的好处,此刻虽然知道皇帝在气头上,不过他也很清楚,刘启龙在京城之中人脉甚广,仅凭杨士奇一面之词,没有多少杀伤力,朝中大臣一定有很多人帮他说话。

    果然不出他所料,在吏部尚书说完话之后,又有几位大臣紧随其后帮刘启龙说话。俗话说三人成虎,方才还怒气冲冲的朱祁镇现在也变得迟疑起来了。这个时候又有一位大臣站出来说话了。

    “皇上,据微臣所知,唐海大人的几个孩子最近在梅溪县给刘启龙大人找了不少麻烦,似乎有故意生事之嫌。”这句话就使得整个朝堂的讨论风向发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