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正勇镖局那些事儿 >

第135章

正勇镖局那些事儿-第135章

小说: 正勇镖局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不禁感叹这是一场好斗。如果这只是一场比试,当比试结束之时,一定会有雷鸣般的掌声送上。但这不是切磋,这是生与死的较量,今日一战,必将有人倒下。年轻人们想到的美好结局便是苍鹰身死,而唐海和霍山留存下来。

    因为身上的伤势,三十回合之后,唐海和霍山已经气喘吁吁。而苍鹰则依然体力充沛。他觉得自己胜利在望。当唐海被苍鹰飞起一脚踢出圈子之外的时候,三个人的较量暂时停了下来。霍山上前扶住唐海。而苍鹰也停止了进攻。在他看来,这场较量胜负已分,所以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苍鹰此时也许忘了一个道理,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任何的迟疑和停顿都有可能改变战局。

    唐海小声地和霍山说着什么,声音的大小恰巧是出你之口,入我之耳。随后唐海和霍山看向唐雨竹,唐海先对唐雨竹说道:“如果今日我不幸离世,你一定要继续押镖。这是你爹的心愿,你可一定要达成。”

    随后便是霍山的声音:“小子,小文就拜托你了,记住,你现在不仅是唐海的儿子,还是霍文的丈夫,唐灵的父亲。”

    唐雨竹露出笑容:“二位爹爹尽管放心。”当二人的视线从他脸上移开之时,唐雨竹的伪装一瞬间全部崩塌。二人的叮嘱像是临终遗言,二人的状态似乎也像是要离开的样子。此时他是多么期待上天能听到他心里的祈祷,他也许真的承受不住短时间内连丧亲人的痛苦。

    再次准备较量的唐海和霍山的眼神与之前截然不同。如果说先前二人想的是当年一枪一剑杀出重围,今日也同样。那么现在二人可以说想的就是用他们二人的性命将苍鹰同样拉走。

    三柄武器再次在空中翻飞,唐雨竹的眼睛死死地盯在场上。唐海和霍山处于下风他看的一清二楚,他不知道二人能否扭转局势,但他知道的是,如果想要扭转局势,恐怕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三个人打斗了三十个回合,此时唐海的枪法让唐雨竹看出了端倪,他多么想拿着自己的武器冲上前去阻止,可是他的脚如同灌了铅一般一步也抬不动。瞿杏身为唐海的干女儿,自然也明白了,她和唐雨竹的想法一样,但是被唐雨竹拦了下来。瞿杏不知唐雨竹为何这般,只是看到泪水已经在他的眼眶之中打转。殊不知自己也和他相差无几。场面之上的苍鹰对于唐海想要做什么一清二楚,他嘴角勾起笑容。就在此时,霍山露出一个巨大的破绽,但是他的剑已经攻向了苍鹰。苍鹰自然不会放过这大好的机会,直接一刀命中了霍山的要害。正准备抽出刀来攻击唐海,不料一阵剧痛传来,视线急忙看去,只见自己的要害之地也已经中了唐海的长枪,而唐海的长枪也命中了他自己。这是那一招唐海的绝技,所谓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式,这一招如果运用得当,便可以自己受伤而对手死去。但是唐海始终没有教自己的子女这一招的最深奥义——以命换命。因为这一招一生只能使用一次,唐海今日用在了此处。打斗的三人先后毙命,而观战的年轻人则疯狂的跑向三人。唐雨竹短时间内连丧亲人,真的是悲痛欲绝。瞿杏也好不到哪里去。幼年失去父母,从小缺乏爱护,是师傅和唐雨竹给了她最初的温暖。后来唐海收她为干女儿,对她视如己出,她和梅兰竹菊四个兄弟姐妹的待遇是一样的,从那时起,她感受到了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她真的很满足,而今日她失去了父亲,她又怎么能不悲伤呢?

    土木堡,原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在这一日真的要被大明的子民记住了,因为在这一日,十多万明军惨败瓦剌,多少完整的家庭从今日开始变得不完整了,因为他们的天子成了瓦剌人的俘虏。这个地方要被唐雨竹等人记住了,因为在这里,唐海和霍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这个地方会载入史册,因为这里发生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战争。

    悲伤过后的唐雨竹等人将唐海和霍山的遗体运回了客栈。霍文想到了今日会有无数种局面,却没有料到是这样的结局。因为有伤在身,不一会儿她就因为悲伤过度晕了过去。

    几日之后,唐雨竹等人带着唐海、霍山和唐雨兰的骨灰启程离开宣府,他们并不打算即刻打道回府,他们想追赶瓦剌人的脚步,看看大明天子情况如何。

    此时获得大明天子朱祁镇的瓦剌太师也先兴奋异常,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护身符加筹码,如果善加利用,定能给瓦剌带来巨大的利益,他每日好吃好喝的对待朱祁镇。此时身处敌人掌握之中的朱祁镇心中十分清楚瓦剌人心中打的是什么主意,不过此刻的他什么也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少说话,尽量表现得顺从一些,这样自己才会有机会。

    此时太师也先带着自己的队伍,押着大明天子朱祁镇开始在明朝的边防线上转圈,他在等着明朝人送来的索还朱祁镇的书信,这样一来,他就可以狮子大开口了。

第296章 不谋而合() 
此时在皇宫之中,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坐于正中,两旁文武百官侍立左右。接到皇帝被俘消息的他们此时表面上看似平静,内心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皇帝被俘已经是既成事实,现在的首要任务便是解决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问题。

    孙太后当众宣布自己的决定,立朱祁镇长子朱见深为帝,朱祁镇之弟郕王朱祁钰代为理政。对于这样的安排,立即有大臣站出来反对,反对的理由是,现在正值国家多事之秋,朱见深年纪尚幼,尚不足以在此时挑起国家重担。孙太后怎能听不明白这句话中的深意,按照这句话的说法,他是想让郕王朱祁钰即位。孙太后把眼睛向下扫视了一圈,大部分的大臣纷纷附和这个意见,孙太后即使心有不愿,也无可奈何,于是便下旨让郕王即位。

    郕王朱祁钰在朱祁镇亲征前被叫到皇宫之中,千叮咛万嘱咐希望他照看好自己的侄儿,方才孙太后的决定倒是符合郕王的想法。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如今这皇位便毫无预兆的掉到了他的脑袋上,此刻的朱祁钰没有一丝的惊喜,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史书中记载的宋徽宗禅位的画面。当徽宗禅位的第二年,北宋便被金兵攻破。他朱祁钰现在的处境何其类似于几百年前的宋钦宗呢?思考至此,朱祁钰当着众人的面表示反对,表示自己愿竭尽全力辅佐侄儿朱见深。

    此时有一大臣说了这样一句话:“郕王殿下,祖宗神器不可废,圣母有命不可违。”

    朱祁钰听了这句话,又陷入了思索之中。这大明是朱家天下,当年太祖、成祖是何等威武。即便是自己的兄长也带着军队亲征瓦剌,现在他身陷敌营,国家处于危亡之际,自己身为朱家后代又岂能贪生怕死。思及此,一股豪气不由得从心底升腾而起。好,那就暂时担起这重任,等退了瓦剌人再说。

    众臣见朱祁钰答应下来,心中高兴,三天之后举行了即位仪式。因为处于特殊情况之下,仪式按照朱祁钰的要求一切从简。继位之后,朱祁钰当即颁下一道命令,让边关所有地方固守,不得私自与瓦剌人进行接触。

    另外一边,瓦剌太师也先自从得到了朱祁镇之后,好吃好喝的对待他,满心想着用这么一个巨大的砝码给瓦剌换取非常的利益。但等来等去等到的是朱祁钰的一封书信,书信之中只有这样的字眼:太师如能送兄回京,庶几众军之心不疑,不至相犯。太师也先大怒,既然如此,他便要带着朱祁镇去到边境之上,看看那些边将作何反应。

    也先领着大军,带着朱祁镇首先来到了大同城下。守备郭登见到朱祁镇大惊,赶忙派人出城与朱祁镇接洽,对此瓦剌人也不阻拦,心想着朱祁镇一定会向他们求救,到时金银珠宝和土地还不是手到擒来。他们不知道的是朱祁镇小声地对郭登派来的人说道:“他们不怀好意,你们当速速回城,加强守备。”

    郭登派来的人回到城中,将朱祁镇之意转述给郭登,郭登当即披挂好,立于城头,一副要与瓦剌人决一死战的架势。瓦剌人原本想着郭登至少会送些金银珠宝出来犒劳军队,谁知竟是这么一出。太师也先被气的不轻。于是带着朱祁镇离开大同,向宣府进发。

    到达宣府城下,也先派人去城下叫门。留守杨洪已经接到了新皇帝的命令,于是向瓦剌人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已经有了新皇帝。

    太师也先这一下更加生气,但大军远来疲劳,宣府城中的明军也有防备。所以太师也先只好先在宣抚城外驻扎。

    夜幕降临,朱祁镇在也先给他安排的营帐之中正准备就寝,突然有五个人闪了进来,朱祁镇吓了一跳,待平静下来之后,看到五人的穿着打扮,知道是汉人,于是松了一口气。不过他发现几个人手中皆有兵器,瞬间又对几个人充满戒备。

    “你等是何人?”朱祁镇尽量使自己的语气听上去平静。

    五个人跪下行礼之后,有一人上前一步回禀道:“草民唐雨竹,家父乃是唐海。”

    说到唐海,朱祁镇还是有印象的,当初押送马匹回京之后,朱祁镇亲自接见了唐海。

    “你们来此所为何事?”此时朱祁镇的语气真的平静了下来。

    “还请皇上随我们一起逃出去。”原来唐雨竹等五个人趁着夜色悄悄溜进了营帐之中,目的便是要带着朱祁镇逃跑。

    朱祁镇心中有两层顾虑。首先,唐雨竹等人口说无凭,他无法判断他们的真实身份。其次,外面的瓦剌军队有几万人,他们只有五个人,众寡悬殊,他可不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冒险。

    “你们的好意朕心领了,只是你们的提议万万使不得,不过既然你们来此,可否帮朕一个忙?”朱祁镇虽然不敢随他们逃出去,但是想拜托他们送一封信给郕王朱祁钰。

    于是唐雨竹等五个人就带着朱祁镇的亲笔信杀出瓦剌人的营寨,向京城进发。

    到了京城之后,五个人首先前往胡濙的府邸,经过胡濙的引荐,五个人见到了朱祁钰。唐雨竹向朱祁钰说明来意之后,朱祁钰索要信件,拆开之后便看到了朱祁镇的笔迹,当即打消了心中疑虑。信中所言是:宗社为重,练兵固守,勿多虑,朕自有归日也。

    朱祁钰喜上眉梢,高兴地说道:“知我者,兄长也。”

    朱祁钰继位之后,并不是不想赶快把自己的兄长迎回来,他接连写了两封信给瓦剌太师也先,可是信送出去便如石沉大海。所以朱祁钰便料定瓦剌人定有非常之诉求,于是打算采取强硬的举措应对。可这样一来,朝廷上的大臣们便有了反对的声音,朱祁钰正在焦头烂额之际,这封信对他来说可真是天降甘露。哪怕群臣不理解自己的做法,可自己的想法与兄长的想法不谋而合,那他就有继续下去的动力。

第297章 京城保卫战(一)() 
大明天子朱祁钰因为兄长朱祁镇的一封书信,重新燃起了斗志。第二日上朝之时,他坚定的向群臣宣布继续采取强硬的举措,并且向群臣表示太上皇是他的兄长,二人虽是同父异母,但自小感情深厚,岂有不禹映复之意,但瓦剌人的心思着实难猜。现在瓦剌人表现得十分急切,我们就应该表现出一副不紧不慢的态度,从而窥探瓦剌人的真实用意。但是这番解释显然没有多少臣子买账。朱祁钰也不管那些,只要他明白兄长是和他站在一条船上的就足够了。

    唐雨竹等人在面见皇帝之后回到了镖局之中。唐雨菊这些日子的生活十分简单,每日上午在镖局演武,下午便在京城闲逛。见到兄长回来,但队伍之中已经没有唐雨兰的身影,顿时就有一股不妙的感觉涌上心头。但她心中依然有所希冀,希望唐雨兰只是有事耽搁而未和他们一同出现。

    “兄长,兰姐姐呢?”这一问问的很平静。

    唐雨竹在踏入镖局之前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只是到了这时,他有一种骨鲠在喉的感觉,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唐雨菊最后的一丝希冀也在这沉默中破灭了。泪已经无声地流淌下来。而此时唐雨竹终于出声了。“不仅是兰姐姐,爹他老人家也去了。”短短的一句话对唐雨竹来说每说一个字,心便疼一下。而唐雨菊的泪水更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此时有一片云正巧落在镖局庭院的上空,遮住了璀璨的阳光。也正是镖局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镖局之中连日举哀,而潮廷之上这几日也不太平。朱祁钰每日上朝,总有大臣们提议迅速迎回太上皇。朱祁钰每日都是疲于应付。而这一日1,又传来了一则令朝廷上下震惊的消息。太师也先玩了一出邓士载偷渡阴平的戏码,绕开了大同和宣府,带着队伍向京城杀来。朱祁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