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三国之公孙天下 >

第81章

重生三国之公孙天下-第81章

小说: 重生三国之公孙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泰先生莫要多礼,坐!”,公孙续扶起田畴,让其落座,田畴见公孙续如此,有些诚惶诚恐。

    “子泰先生知续请先生所来为何否?”

    “畴不知!”

    公孙续再次拱手,“渤海袁绍,欲结连我幽州兵讨冀州,续欲先礼后兵,故而欲劳烦先生为使,走一趟冀州!”

    “敢不从命!”,田畴拱手领命。对此,公孙续毫不意外,便开始交代这一趟去往冀州的紧要事。其共有三,其一,大张旗鼓前往冀州见韩馥,劝谏韩馥将冀州让给袁绍,并向韩馥暗示公孙瓒亦有降袁之意,其本无攻取冀州之心,但因为袁绍来书相邀,方才发兵;其二,往见张郃、田丰、沮授、麴义四人,言明公孙续招降之心,并交代田畴,张郃、田丰在冀州不受重用,之前暗灵已经接触过,张郃已有归心,但田丰刚直,需要田畴去陈明利害,麴义倨傲,与韩馥不合,早有叛意,可直接言明招降之意,并许之以重位,至于沮授,则需要软硬兼施,既要说明如今冀州处境,以及公孙续求才之心,又要将公孙续算计其入狱之事言明,并说若其不降,恐其坏事,必然杀他,而只要沮授答应投公孙续,韩馥败亡之时,便可保沮授以及其家人平安。其三,往见潘凤,不需言及太多,直接将公孙续的招降之意告知潘凤,并明言,公孙续自己绝对不会归降袁绍,也必为潘凤报当初下毒之仇,希望潘凤记得当初约定,若韩馥败亡,务必前往幽州投奔公孙续。

    田畴领命而去,而公孙瓒,也派遣陈忠前往袁绍处,向袁绍传达约定起兵日期,并向袁绍表明公孙瓒的投袁之意,只是现在幽州还有一部分人不同意降袁,公孙瓒正在做最后的努力,待袁绍取下冀州后,便率众而降。

    袁绍得知此消息,大喜过望,立即商定了发兵日期,约定一月之后,同时起兵攻取冀州,并让陈忠转告公孙瓒,只要公孙瓒归降,必厚待公孙瓒。陈忠领命而回,但陈忠刚走,许攸和郭图等人便建议,先向韩馥言明公孙瓒要出兵攻取冀州,而袁绍有心相助,意图让韩馥将袁绍迎入冀州,以最小代价,换来最大胜利。而至于失约公孙瓒,在取得冀州之后,好生安抚便是。

    袁绍听取众谋士建议,派人向韩馥通风报信,但许攸、郭图等人却没有想到,公孙续早已经先一步而动,因此,当袁绍使者到冀州之后,田畴早已经见过韩馥,外加上辛评、荀谌、高干、张导等一些亲袁等人的劝谏,已经隐隐有将冀州让给袁绍之意。但不想此时袁绍竟然派人来言公孙瓒要攻取冀州,袁绍欲相助冀州,韩馥顿时心中火起,认为袁绍将自己当做三岁小儿,欲将自己戏弄于股掌之中,于是大怒,派遣主战的潘凤为大将,麴义为副将,领兵抵御袁绍,并命耿武、张郃等人领兵北拒公孙瓒。

    幽州方面,兵马反应迅速,不过半月时间,众将士便已经各就各位,只等待兵发之日。而公孙续,也自领严纲、文丑以及帐下幽灵、忠影四千人,并鲜于辅、鲜于银五千人,进驻北平附近。

    此时,众将之中,除公孙续自己外,无人知晓,在暗处,还有两股势力正在积极准备,应对这场战事,并且,直接决定了这场战争部分战场的走向,这两股势力,便是暗灵、夜鹫。暗灵、夜鹫有信鸽传信,速度远远超过流星马,因此公孙续居中策应,得心应手。到现在,战端尚未开启,冀、并两州内,便已经有为数不少的郡县,悄然改姓公孙了。

    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十一月一日,公孙瓒与袁绍约定起兵之日。

    幽州各路兵马齐动,邹靖、魁头直奔五原,阎柔直入武泉,阎志由高柳入雁门,黄忠由戌夫山入,先取太原。此四路,为取并州之兵。

    而冀州方面,赵云、夏侯兰自灵丘沿中山边界,直入常山;公孙瓒亲率白马自易县径取河间;而公孙续则带兵先取北平,打开进入中山的大门。

    公孙续领兵九千,以鲜于辅为先锋,李威、黄叙为副将,先领两千骑兵前方探路。鲜于辅率兵先到北平城下,此北平非后世的京城北平,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县城,今在河北满城县城北一带,鲜于辅勒住兵马,命李威前去叫阵。李威应声出阵,挺沙漠银枪,往北平城下大声叫阵。

    李威年纪虽小,但一来是公孙续兄弟,二来如公孙续一般,的确勇武不凡,众人对于鲜于辅先遣李威出战,皆无怨言。而李威,纵马来到城下,不过叫骂几声,城门便大开,李威心中一喜,正要跃马迎敌,却发现来人高举白旗,一身县官打扮。那人来到李威马前,双手捧一木盒,高举过头,恭敬道,“下官听闻仁义神威公子率军前来,不敢抵抗,今将官印献与小将军,望小将军垂帘,饶过这满城百姓!”。

    李威不敢做主,传信与鲜于辅,而鲜于辅则先驻兵城下,快马报与公孙续。公孙续到来之后,毫不意外,不仅北平,沿途还多有郡县,皆望风归降,而这一切,都是暗灵和夜鹫等功劳,数年的庞大布局,今朝初显威能,便一鸣惊人。

    公孙续令鲜于辅莫作停留,率军继续前进,沿途若有归降县城,皆不要停留,一路向前即可,但切莫骚扰百姓,若有违反,立斩不饶。鲜于辅领命而去,而后,公孙续依旧沿用原县官,先开仓济民,而后命官府组织百姓,往幽州迁徙。在迁徙之前,细说往幽州后的待遇,愿意从者,可随众前往幽州,不愿意者,也不强求。百姓感于仁义神威公子仁义之名,又为良好待遇心动,皆自发组织前往幽州,有条不紊。

第105章 长驱直入,势如破竹() 
不仅公孙续这一路,其余各路在进攻的过程中,也多有未遇抵抗,便率先而降的县城,甚至,有一些县官声望并不是很好的县城,在暗灵的运作下,县官纷纷被暗灵刺杀,而百姓则出城跪迎公孙大军。

    各路兵马早得公孙续吩咐,沿途之中,皆不可骚扰百姓,攻下县城之后,便开仓赈粮,接济百姓,并皆向百姓言明是公孙续的意思,一路下来,仁义神威公子的声名日益渐高,公孙续在民间的声望,可谓达到了顶峰,无人可比。

    各路大军一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凡弱小县城,均未遇到像样抵抗,便尽数归降,只有遇到一些大型县城和郡治所之后,方需要挥兵攻城。

    而与幽州大军的势如破竹相反,袁绍以颜良、高览为大将,淳于琼、郭援、蒋奇等人为副将,自南皮出兵,欲攻略冀州,但兵马刚动,便被潘凤、麴义等率众阻拦在北皮,不得寸进。

    袁绍与潘凤相拒十余日,探子来报,幽州公孙瓒三路进攻冀州,势如破竹,如今赵云已经拿下大半常山,正在攻打常山国。公孙瓒自率白马,也一路深入河间,已连下易县、啵亍⒏哐簟⑹莸鹊兀缃裾诠ゴ蚶殖桑乱膊蝗湛上隆6镄且宦犯吒杳徒飨爻欠追淄缍担负趺挥龅绞裁吹挚梗阋宦纺舷隆V敝涟察渲螅接龅铰杂凶璋牡挚梗缃瘢灿胝培A、耿武等人相拒于汉昌。

    袁绍长叹一声,“我若有子如此,何愁大业不成?”。

    见局势僵持不下,许攸献计,一方面,可让公孙瓒在下乐成之后,回军前后夹击潘凤。另一方面,派人前往韩馥处,令亲袁之人向韩馥进言,说如今公孙瓒已经居功自傲,不服袁绍,暗生异心,已有取韩馥而代之之意,韩馥恐惧,必然会命潘凤撤兵,到时便可挥军掩杀,定可大胜。

    袁绍听取建议,分别遣人往公孙瓒处和韩馥处,送上文书。公孙瓒得到文书之后,不愿回救袁绍,想要继续进兵,趁安平兵力不足之际,攻取安平,幸得公孙续之前担心公孙瓒会胜而骄兵,让郭嘉随行,郭嘉进谏公孙瓒,勿忘大局,回救袁绍,向其示好。于是,公孙瓒放弃刚刚到手的乐成,引军前往北皮,援救袁绍。

    而韩馥,也果然如许攸所料一般,收到文书之后,便急出军令,命潘凤、麴义星夜回高邑,整兵抵御公孙瓒。

    “唉!冀州危矣!”,一处院落之中,二人对坐与一小亭之下,其中一人神色悠闲,表情愉悦,正享用着盏中上好茶水,而另外一人,则愁眉苦脸,面色阴郁的看着对方悠闲之人,莫名伤叹一句。

    “元皓何故如此,冀州败亡,本就意料之中!”,悠闲之人,正是田畴,而另外一人,则是田丰,田畴奉命来见田丰,二人相互交流之下,竟然生出惺惺相惜之情,又因为同姓田,而关系密切。这些时日,田畴留在冀州,便一直在田丰家中。

    “丰本效力韩馥,虽未得重用,但其亦我主,今只能无奈看其败亡,如何能不悲伤?”,田丰再叹。

    “公子常言元皓忠义之士,智谋不凡,只是性格刚而犯上,常因言语而让人不喜,故而在韩文节麾下不受重用!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仁义神威公子之名,丰如雷贯耳!能得公子如此抬爱,丰深感荣幸!”

    “哈哈!能在公子麾下为官,实乃人生大幸,日后到幽州,元皓自然知晓!”,说起公孙续,田畴眼中尽是钦佩目光,面色也尽显愉悦,田丰见之,再次幽幽一叹,不再言语。

    若韩馥能有公孙续的一半贤德和开明,冀州又何至如此。

    “今日元皓常叹息,日后,元皓就该常欢笑了,幽州之地,着实是我辈施展才华之地!”

    “丰亦期待!”

    田畴哈哈大笑,亲为田丰斟上一杯茶,开始谈论其他。

    “冀州如今如何?”,而冀州大牢之中,一身穿囚服的儒生,放下手中书卷,抬头望了望幽暗的棚顶,叹了一口气,对门外一牢头问道。

    “回先生,小人听闻,赵将军、主公以及公子皆势如破竹,常山、中山以及河间大部已属我幽州,如今韩馥恐惧,已下令潘凤、麴义二位将军回守高邑!”,那牢头恭敬回话,言语之间,处处显露其为幽州之人。

    “唉!冀州危矣!”,被关之人,正是沮授,只是得暗灵之人照顾,即使在牢中,也活的很是滋润。

    “先生何故如此叹息?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今先生既已答应韩馥败亡后投奔公子,闻此当欣喜,何故叹息?”

    “何喜之有?”,沮授问道。

    “我公子仁义无双,智勇双全,爱民如子,待兵如亲。幽州本贫瘠之地,得公子良策,今民生安稳,百姓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家中供奉仁义神威公子之灵位,日夜参拜。先生投公子,也正如良马遇伯乐,贤臣遇明主,如何不喜?”

    沮授愣住,半晌之后,幽幽道,“你如此见识,口才不凡,为一牢头,着实可惜!”

    “有何可惜?”,那牢头昂首道,“我幽州如小人这般人物,千千万万数之不尽,小人能在公子麾下为一小卒,已然知足,何敢奢求其他?反倒是先生这般人物,才是我幽州所缺人才,方当得起公子亲自谋取先生!”

    “唉!若我冀州如此,如何会有今日?”,沮授再次长叹。

    “那是!如公子这般神人,普天之下,也仅公子一人!”,牢头如同一虔诚信徒,让沮授在伤感冀州如今境遇之余,竟然有了莫名的期待。

    “那你认为,公子会何时攻破冀州?”

    “先生久在冀州,不知公子之能,若公子真心兴兵,此时冀州早破!公子迟而不进,必有所图,这些,就不是小人所能够妄加揣测的了!”

    沮授闻之,默然不语,陷入沉思,他觉得,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而到底是什么,他也说不清楚。

    “主公,探马来报,公孙瓒已经引兵前来救援,而韩馥,也果然命潘凤撤军,主公的机会,来啦!”,许攸得探马消息,欣喜入袁绍帐中,高声禀告。

    “好!”,袁绍大喜,手一挥,“传令颜良、高览,领军两万,当潘凤、麴义退兵之后,率兵追杀!”

    “喏!”,传令兵领命而去,而袁绍,则亲自率领剩余马步兵共六万余,在后压阵。

    另一边,潘凤在接到韩馥的命令之后,心中暗自嘀咕,“这公孙小儿当真不凡,若降于他,或也不错!”,但明面上,却下令立即退兵。

    “麴义将军,我军仓促之间撤军,敌军极有可能会趁我军撤军之际,挥军掩杀,你领一万兵马,在道路两侧埋伏,待我军撤退之后,若敌军前来追击,先放其过去,待其与我后军交战之后,将军立即回军掩杀,前后夹击!若敌军未来追击,将军便为后军,迅速撤退!”麴义领命而去,而潘凤,则先行率领五万马步军兵,撤离北皮,回高邑而去。

    公孙瓒听闻潘凤、麴义奉命回军固守高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