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袁公路 >

第70章

三国袁公路-第70章

小说: 三国袁公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攸原先乃是扬州祭酒从事,此次战功卓著,袁术将其调任为豫州别驾,主持豫州一地的军政事务。

    郭嘉这次作为纪灵的副将出征,先有献计之功,为扬州夺得大义,其后又灵活运用兵略,断绝陶谦西进的道路,立下大功。考虑到郭嘉升职速度过快,袁术将郭嘉任命为豫州的祭酒从事,辅助荀攸管理豫州地区。

    文聘在这次出战之中同样也是表现出众的一部分。他先有率军夺得新阳的军功,后又击败宋县大军,然后攻取谯郡活捉反贼何夔,功勋卓著。

    因为此时袁术已经受命任职骠骑将军,对手下的任命也可以有很大的空间。文聘本来是袁术任命的裨将军,只能在战时拥有自主权利。如今扬州控制地盘越来越大,同时敌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这次袁术将文聘升任为偏将军,坐镇邵陵地区,总揽对曹操的军事防务。

    纪灵同样表现出色,完美解决了谯郡南部的叛乱,同样及时断绝陶谦西进的企图,得封为偏将军,坐镇相县地区,防备陶谦。

    最后的任命则是对这次新冒头的俊杰的封赏了。

    第一个是赵云。自从赵云于虎牢关加入袁术军以来,没有经历过多战事,一直没有什么表现得机会,所以官职也是依靠他带领乡勇入军的功绩得升军候,其后因练兵有术,又升为军司马。

    这次豫州大战,赵云表现很是出彩。先有破阵之功,后有夺城父的功劳,期间斩将杀敌无数。为此袁术将赵云任命为骑都尉,专门带领骑兵,训练骑兵。

    骑都尉,别看只是一个都尉,但含金量可不是大军内部的一般都尉能够比拟的。这可是正职都尉,与普通都尉的差距就如同大汉8校尉与杂牌校尉的区别。骑都尉干得好,时间足够之后可是能够一举升任越骑校尉的。而越骑校尉,即使因为董卓之乱,含金量有所降低,也超过一般的杂牌将军了。

    除了赵云以外,表现良好的新人中鲁肃就是最厉害的。鲁肃此人到达扬州第一时间就被举为孝廉。然后又有长安说服董卓之功,加上后来的平定陈郡,一个新人做到这种地步,着实厉害。

    因为鲁肃本身只是小吏,还不入正职官员一列,为了表彰鲁肃的功绩,袁术直接将鲁肃任命其为陈县县令,同时赏赐鲁肃寿春三进大宅一栋。等过断时间,鲁肃在陈县做出成绩之后,就可以有正当理由将其提拔为一郡太守。

    许褚的分配倒是很轻松了。许褚本人并未被举为孝廉,而是率领乡勇助大军一臂之力,加上许褚斩将之功,功劳看起来大,其实含金量也就一般,虽然袁术很想提拔许褚,但功劳不够,这次破格提拔许褚为随军司马,让他归于文聘帐下效力,期望他能有所发挥,好让袁术有机会提拔。

    顾雍、朱然、张昭、张承、阚敞几人的任命倒是可以随意一些了。张承、阚敞二人本来就是县令,因功擢升很容易安排。此次袁术任命张承为豫州的功曹从事,主管豫州地区的官员考察与升降,阚敞为薄曹从事,主管豫州的钱粮调度,二人奉禄看似没加多少,但其实也是升官了。至于其余三人,朱然功绩比其余两人大一些,而且朱然善于带兵,袁术任其为都尉,归于文聘帐下,其余二人到张承、阚敞空出来的安城与慎阳当县令,也算劳有所得。

    至于其余的眭固、何仪、渝步、桥蕤、樊能、张英等人,这次战斗并不出彩。何仪、眭固二人对军事判断不准确,致使扬州遭到极大损失,后来平定陈郡也算将功补过,功绩一减一增,考虑到二人本身能力有限的问题,袁术并未过多责罚,让他们当了杂牌的随军校尉,同样严令二人多看兵书,多向其余将领请教,期望这两个老将能够补足自己的缺陷。其余的人功绩实在不够擢升,袁术也就给他们赏赐了一批钱物,几所宅子当作奖励,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降将里,只有潘璋一人还称得上人才。细细梳理了潘璋的履历之后,袁术将他扔到武进的凌操处,加入水军之中,也算给扬州捉襟见肘的水战人才添入了一部分助力。

    封赏完麾下的人员后,汝南、陈郡、谯郡三地还有很多的空区。先是陈郡的太守一职,这个位置过于重要,袁术细致审核扬州官员之后,决定调派原先弃职的庐江太守陆康前去接任。

    陆康本来在一年前抛弃庐江太守一职,回家休养。后来眼见大汉局势越发糜烂,各地实权州牧、太守割据称王,中央董卓自任太师把持大权。痛心疾首之下,又无可奈何,经过袁逢、马日磾二人的走访劝慰,陆康决定重出江湖。

    本来对陆康的安排袁术还不好办,因为整个集团内部能配得上陆康的职位不多,其人的安置地点至少也要是一郡太守。

    陈郡陷落之后,袁术就有了安排。陈郡地处豫州与兖州交界,繁华无比,也是大汉数得上号的大郡。加上陈郡局势多变,有陆康这么一个正直,能力卓越的人坐镇,袁术就可以放心了。

    其余的部分县城地区内缺失的官员,袁术安排了扬州查举的一部分优秀人才前来为官,剩下的空缺位置,则让豫州地区查举的人为官。

    至于扬州的空缺,那都是给那些早年加入袁术军中,能力还过得去,但不是十分卓越的人留下。

    另外在扬州任职超过三年,每年考察优秀,个人能力不错的小吏,袁术则将他们升任为一地长官,调派到局面稳定下来的交州三郡为官,减轻交州的土族控制力,同时也是为交州开发提前作好准备。

第115章 休养(一)() 
职位变动完成之后,袁术面对的就是内外部压力的处理问题了。

    如今,因为董卓出其不意的任命,袁术兼任豫州牧。按照正常道理来讲,只有袁术一人拥有豫州的统治权,其余带兵入豫州的人都有谋逆的事实。

    可惜大汉王朝日薄西山,完全没有能力插手豫州事物。扬州虽然能够一口气吞下豫州,但受限于人才数量,军队数量,战略物资储备,若真吞并豫州,有很高的风险陷入战争泥潭而不能脱身。

    到时候因为据有至少两州之地,一跃成为最强诸侯的袁术肯定会在外交上陷入极大的被动。要是被身边的诸侯群起而攻,以扬州的厚实家底,也扛不住几年,败亡只在眼前。

    取得豫州三郡之后,扬州明面上的敌人只有曹操与袁遗二人。本来袁术希望袁遗因豫州北部的地盘与曹操起冲突,然后坐山观虎斗,一方面依靠两人削弱豫州北部世家实力,一方面限制曹操发展。

    奈何事情变幻的有点突然。此时袁遗公然与袁术决裂,而曹操也夺取了颖川成为了袁术的又一个敌人。

    为了更好的解决困境,袁术派遣使者前往荆州南阳与徐州下邳,连结刘表与陶谦二人,增强三方的合作关系,减轻自己的外部压力。

    内部的处理则更为突出。新取的三郡虽然经过战火,但衰败下去的世家只是少量,很多地区还处于豫州世家控制范围。

    扬州的限制耕地数量政策推行很不顺利,可袁术对此也是毫无办法。思前想后,袁术又一次求到了老爹身上。

    在扬州呆了半年,袁逢也算是看清楚了,专门依靠世家的实力,要想在乱世立于不败之地难度异常的高,对于袁术请他与马日磾出山,走访豫州与扬州名士,号召豫州世家抛弃部分利益没有推辞。反而非常高兴地接了这个差事,前往豫州走访各个领头的家族,调节扬州集团与世家的利益分配,消除政策实施的阻力。

    除了政事上的利益关系处理以外。对民生的处理也是袁术很头疼的一件事情。豫州乃是世家大族的聚居地区。周内的良好土地多被各个世家攥在手里,几近三成的民众并没有自己的土地,而是身为大家族的奴仆,帮人耕种为生,为解决此事,袁术特别发布政令收购世家手中的土地。

    袁逢等人的走访调节日渐生效的时候,越来越多世家肥力流失的土地就被卖给了官府。这些土地大多经过多年耕种,肥力流失过大,年产量极为低下。可惜袁术也没有好的办法,吃下这一个闷亏,消减土地兼并的不良影响,对这单生意,袁术也乐于接受。

    土地转卖给官府之后,相应的耕种土地的人员也被世家抛弃了。这些人的去处才是袁术最为头疼的事情。

    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特点。非是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总是放不下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对于迁徙一事,绝大部分的人都会保持着敌视的态度。

    经过统计,截止到190年12月底,整个豫州南部总共有近30万人得到了解放。这三十万人里,只有不到5万人同意搬迁到风调雨顺的鄱阳湖畔重新开始生活。其余的25万人都是强硬分子,扬言即便死也要死在豫州。

    还有25万人,这怎么办?虽然逐渐收买的瘦田也有150万亩左右,可相对这25万人来说,依靠亩产不到肥田一半的瘦田,每年若是不进行赈济,饿死的人估计都有几万人。而且这150万的田地也不可能全都分发给这些无产农民,豫州的其余接近破产的农民还需要官府分发一部分田地来养活他们。

    清楚整件事情的严重性,袁术总感觉自己就是快饿死的人面对蜷曲成团的刺猬,无处下嘴。

    时间紧迫,袁逢他们的工作估计在1月底就能完成。而一月过后,只留给袁术集团几个月时间安排淘汰下来的农奴。

    若是不能在春耕之前安排好这些人的去处,明年,整个扬州的府库至少要缩水一大圈,到时候要是发生天灾,好多年未发生饥荒的扬州又要饿殍遍野了。

    除了人民生活退步外,军队上遭到的打击更不必说。没有充足的府库支援,大军出征就是空谈,只能据城而守,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详细综合了各方面的数据,袁术发现,这次的事情处理不好,整个扬州就要安歇两年多的时间才能缓过劲来。而两年以后的局势,谁知道会怎么样?不过袁术估计了一下其余诸侯的动态,要是扬州两年不动,按曹操等人将平民放在最底层的做法,两年后,大家拥兵十万不是笑话。到那个时候,扬州除了据有兵甲之利和士卒纪律严明以外,最多占有点后勤优势,势必在对外战争中陷入苦战。真是成也百姓,败也百姓!

    思考了几天,袁术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得广派官员下到各个村镇进行劝说,引导,可惜收效甚微,很多百姓都认为官府此举只是诱骗大伙离开生活的地方,将他们丢到深山老林,然后占据他们的家产。

    “我们何不让豫州的郡兵帮忙宣传,劝导那些人离开?郡兵多是来自各个村镇的无产之人,大部分郡兵当兵都是为了一口饭吃,经过军队的熏陶,郡兵的见识要比那些山野小民广阔得多。而且郡兵本身因出身于当地,更能让人信服。”就在袁术焦头烂额的时候,一直表现平平的向朗说了这么一番话。

    受向朗启发,袁术大喜过望。立刻发令各地,要求当地县尉对郡兵进行培训,给他们详细讲述扬州的迁徙政策与好处,待郡兵对这一政策烂熟于心之时,让这些郡兵回乡进行劝说工作。另外,袁术也给了各个卖地的世家写了文书,让他们帮助劝导。

    1月底,袁逢与马日磾奔波两月,终于劝服了大部分世家,完成了土地限制令的工作,剩下的一部分占据着极多良田的世家也接受了对超标土地征取重税的政策。

    袁术主持的无产农民迁徙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原先还有近28万的农民不愿南下扬州,经过十余日的劝导,28万人中有15万之多的人愿意南下,前往鄱阳地区开垦耕种。剩余的13万人不愿南下,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太大关系了。

    三郡的土地政策总计空出来180万亩的土地。这180万亩中只有30万是勉强算得上上等田的土地,其余的几乎都是瘦田。

    30万亩上田中,袁术拿出10万亩划归给各个郡的太守,要他们细致甄别那些劳动力过剩,而持有土地严重不足的农户,以土地、农具、种子为借贷的款项,分3年逐渐还清官府的钱,当然土地农具不可买卖。

    剩余的20万亩田地则划分给那些身家清白,家中有人当兵战死,或是家中多是妇孺的农民,算是给烈士与弱势群体的一种扶助,同样的这部分人也获得官府的农具、种子扶持。

    剩下的150万亩瘦田,袁术着令三郡太守详细的丈量之后,将剩余的无产农民以出身地编为一个个大型的农垦集团进行集体耕作。

    采取这种办法也是迫于形势。因为瘦田产出实在让人担忧,若是分发下去,按照如今的耕种技术与条件,这部分人只能勉强活下来,想要有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