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袁公路 >

第157章

三国袁公路-第157章

小说: 三国袁公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入酒肆,陈登上了楼,在二楼寻了个靠窗的坐,让侍卫去与店家知会了一声。这徐州局势危急,城内现在已经少有人走动了,到处都是巡视的军卒,再也不复以往的繁华。

    整个西市也就只有数家店开着门,这家徐记陈登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家族的产业,在这种饿殍遍野的时候,酒水都从来没有断过。不过陶谦并不禁酒,别人卖酒,陈登也没什么话说。

    就在陈登发呆的时候,从楼梯上上来一个中年文士,他环视了一圈二楼,径直走到陈登前面,隔着安全距离向陈登行了一礼问道:“这位仁兄,一人否?”

    “这里我家主人包下了,你上别的地方去!”陈登的护卫见那人上前,本就不喜,再见他打的是座位的主意,也不管身份差距,直接回了一句。

    “一人耳!不知阁下?”陈登倒是好脾气,挥手止住了护卫,回了一句。

    “某新至郯城,据闻此店有一美味,特来品尝,欲寻一地赏郯城风光,所以有此一问。”那人回了一句,等着陈登发话。

    “哈哈,如此且入座!”陈登看了那人一眼,笑了笑,没有多说话。

    对于这个人说的话,陈登只听了数句就知道大半都是假的。最近郯城并无大型车队入内,而小型的车马,城门将是不会放行的,由此说来,这人新入郯城就是假的。其次这二楼虽然陈登这个座位最好,但别的还有几处可以目视郯城风光,那人冒昧打扰别人,只为这件事,定然不是真话。

    见来人道了声谢,坐下之后也不讲话,目光往着窗外,真个一副看风景的样子,陈登轻笑了笑,也往着窗外,等着菜品上来。

    看了一会儿,那人突然吟唱起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这首《十五从军征》很出名,描写的是15岁出征的士卒到了八十回乡,却发现自己的家人全部都已死去,择菜做饭,却无人与自己品尝,很悲伤,同样也几乎是现在的世道的真实写照。

    “没想到阁下还是个忧国忧民之人,天下秩序败坏,阁下不忍百姓受苦,何不入仕为官,为天下太平努力努力呢?”听完那人唱完,陈登鬼使神差的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第259章 陈登投袁(二)() 
听到陈登发问,那人摇了摇头,叹气道:“入仕为官虽好,但这天下何人可为明主矣!”

    就在这时,店家端着二人的酒食上来了,两个伙计将酒食恭敬的放下之后,慢慢退着下了楼。

    陈登也知道眼前这人要露出自己的目的,见酒食上来了,他开口道:“陈旺,你且去边上就食,这里不用你护持了!”

    陈旺听了之后,警惕的看了看陈登对面的文士,然后走到了靠近楼梯口的座位坐下,向下面打了个手势,让伙计上来,点了些菜品。

    “此处水泼鱼味道极好,阁下至此,且先品尝品尝!”陈登自己用筷子夹起一块鱼肉,蘸了密酱,吃了一口,露出很享受的表情。

    他对面的人见状,也夹起自己身前的鱼,蘸了酱,吃了一口。

    见对面的人表情不变,显然对这鱼没多大爱好,陈登更加肯定他不是为吃鱼而来。自顾自吃了几口鱼,看对面的人兴致缺缺,陈登笑了笑。

    “听阁下至今还未逢明主,登却是不信!”放下筷子,陈登开口说了一句。

    “哦?那敢问仁兄认为当今天下,何人为明主?”那人听到陈登的话,来了兴趣,问道。

    “青州刘备,织席贩履而起,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如今恩泽遍及青州,可为明主!”陈登想了想,这人极有可能是刘备的人,试探道。

    “刘备托庇于北海,备受孔融之恩,却报之以恶,口蜜腹剑,算不得明主!”那人一听陈登对刘备评价很高,不屑的回答道。

    “陶使君恩义无双,仁德遍布徐州,可为明主!”既然不是刘备的人,莫不是陶谦派来试探的?

    “陶谦重豪士而轻贤能,优柔寡断,必不长久,如今身染重病,子嗣俱是纨绔之辈,如何能为明主?”那人可没什么顾忌,当着陈登的面就把陶谦骂了一句。

    “有意思,有意思!”听到这人不是陶谦的人,陈登来了兴致。

    “那兖州曹操呢?运筹帷幄,起于微末之间,如今手握数州之地,温良恭俭,可为明主?”陈登再一次以曹操作为试探,看看眼前这人是不是曹操的人。

    “曹操,残忍好杀,暴虐无道,虽如今实力强大,但后患无穷,一朝事起,既有覆灭之险,贪功冒进,不是明主!”

    听到这对面的人把周边的人都贬了个干净,陈登却疑惑起来了,他到底是谁的人。袁术方面陈登并未多做考虑,本身这次大战双方就结下血仇了,如今战事才过数天,那袁术会派人来招揽于他?陈登想想就不大可能。可这周边的人中,就只剩下袁术一个上得了台面的人了。

    “此人莫不是北面的黄巾?”想到这里,陈登情不自禁的扯起了嘴角。若这人真是黄巾,他陈登和他废话做什么。

    “那阁下认为谁可为明主?”想到眼前之人有可能是黄巾,陈登态度变了,很不在意的问了一句,准备等他说出来之后,狠狠的贬斥他。

    “如今天下,我认为,可为明主者,唯一人而已!”那人也不在意陈登的态度变化,说了一句。

    “何人?”

    “楚王袁术!”那人就等着陈登发问,陈登一问,他便很肯定的道了出来。

    “楚王贤明,温良恭俭,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得四周贤士相投,有匡扶社稷之志,可为明主!”

    “说吧!你找我什么事?”听到来人对袁术敬佩不已,一脸的崇拜之像,陈登黑着个脸问道。

    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人还真个是袁术的人。看这人情况,明显就是带着任务,目的就是他陈登,如此说来,是袁术已经盯上了他。

    “楚王不忍阙宣之流祸乱徐州,这才出兵北上剿灭乱匪,欲还徐州太平。但陶谦对楚王多有误会,致使双方兵戎相见。阁下乃徐州重臣,是天下少有的机智之人,楚王特令我来寻你,请求阁下相助!此乃楚王书信与大帅书信,若阁下考虑好了,请按信中联系!”那人一听陈登的语气,就知道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说了句话,然后从怀中掏出两个密封的竹筒,放到了桌子上,然后起身行了一礼,头也不回的离开。

    “没有想到啊!居然会是袁术的人!”陈登本以为袁术是最不可能的人,得知那人是袁术的人,非常震惊,叹了口气,望着桌子上两个竹筒,神色阴晴不定。

    袁术找他,无非是想要拉拢他,从而夺取郯城。如今陈登为之苦恼的就是要不要答应下来。

    说起来,袁术的政策与陈登的理念相合,但是前些时日陈登已经得罪了袁术军中的一大批人,投入楚军之中,以后势必要面对其他人的倾扎。可现在袁术来拉拢于他,陶谦病重,命不久矣,刘备所图甚大,糜竺已经找好了下家,在刘备与袁术之间,陈登犹豫不定。

    “罢了,罢了!先看看他们说些什么!”此事事关以后的生死,陈登无法决断,准备回家后与父亲陈珪商量一二,在做决定。

    将两个竹筒收好,陈登也没心情再吃鱼了,起身便往楼下走,陈旺看到陈登起身离开,连忙咽下口中的饭食,跟着陈登下了楼。

    回到家中之后,陈登立刻跑到了陈珪的书房。如今陈珪还在处理徐州事务,没有回来,等不及的陈登找了个人去接陈珪回来。

    在书房等了一刻钟左右,陈珪坐着马车回到了家中。推开门,见到陈登站在房内不知道在思考什么,陈珪开口道:“元龙,你寻我回来有何事?”

    “父亲大人,今日登出门遇到一人,他给了我两个东西,登不知如何抉择,特请父亲前来相商!”被陈珪吓了一跳,陈登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掏出两个竹筒放在了桌上,请陈珪先看。

    “是哪里的人?”见那竹筒密封极好,陈珪稍加思索,就知道是有人来拉拢他们。

    “南边的袁术!”陈登如实回答。

    “袁术?”听到是袁术,陈珪也很奇怪,上前拿过一个竹筒,小心拆开,然后用两根手指从中夹出一丝帛细看起来。

    看完一个竹筒内的东西,陈珪将丝帛递给陈登,然后又拿起另一个拆开,拿出其中的东西开始观看。

    不一会儿,屋内两人都对两个竹筒内的东西很清楚了,相互看了看,不知道该怎么抉择。

    “元龙,值此徐州危亡之际,袁术拉拢我们,为其夺取郯城,你觉得此事可行否?”陈珪想了想,陈登与袁术摩擦很大,虽然投靠袁术是对陈家老说最好的,但会不会对陈登以后的发展有限制就不得而知了。

    “实话说,我认为可行!但是刘备那方面,也是我等的一条退路,此事还是请父亲做决断吧!”陈登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倒是比较倾向于投靠袁术,只是如今徐州陈家家住不是他,他也无法做出决定。

    “那刘备兵微将寡,根基也不稳固,以后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袁术,身家实力在各路诸侯间都是手屈一指的,如今袁术军开始向外拓展,根基稳固无比,以袁术军的策略,他们想要控制北方必然需要我们这样的人帮助。因此我们投靠袁术是最好的选择。”陈珪分析了一下说了一句。

    “加上这些年楚地奉行的不断修养生息的策略,底蕴越来越深厚,袁术颇得百姓爱戴。以我观之,袁术夺取天下的机会是最大的。现在我们投靠他也不算晚。”陈珪说完,看着陈登,想听听他有什么想法。

    “谨遵父亲之意,我这就按照信上的方式去联络!”陈登没有迟疑,见父亲已经决定投靠袁术,道了一声,行了一礼之后便出了房门。

第260章 毒计() 
袁术还在为攻取郯城而努力的时候,刘备军的关羽、张飞二人也在为如何攻取管亥而头疼。

    原先刘备私底下与他们所言,要求他们驱赶管亥南下,而不是彻底歼灭,就是为了让管亥逃到阙宣的地盘引起两人之间的冲突,然后以此作为突破口,一次性解决阻碍刘备军南下的两个难题。

    驱赶管亥南下他们是办到了,但取得的效果却是出乎预料。那管亥居然不动声色的就夺取了阙宣的势力,硬生生打破了刘备军二虎相争的阳谋。

    昨日从郯城传来急报,那袁术大军已经攻破了良成与司吾这道防线,整个郯城暴露在了楚军的铁蹄之下。

    想到前方还有管亥的大军阻拦,耽搁时间一长,整个郯城就会落到楚军手中,如此一来,刘备取得徐州的机会就从手中溜走了。

    现在刘备军需要的是将徐州的高层握到手中,然后以正式的名义获得徐州的控制权,如此一来,只要刘备军能够占据的地方,都会成为刘备的控制区域,即可极大的减少刘备梳理这些地区的难度,而其他未被占据的地方也会成为刘备军的控制地区,从而短时间里将资源化作战争力量,以此对抗袁术的北进。

    但若是徐州高层落到了袁术手中,袁术即可以大势相逼,刘备不得大义支持,军力又不足,打下的地盘难以消化,很难在徐州北方立足,整次战事便是白费了一番功夫。

    面对刘备军所面对的严峻形势,作为一军军师的沮授很是苦恼。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刘备军想要在楚军前面夺取郯城,获得陶谦的正式认可是没什么可能了。

    “难道要用那个方法?”突然回想到出发之前刘备与他的密议,沮授难以下决定。

    就在刘备军出发入徐州之前,刘备深夜将沮授叫到了府中,与他细细讨论了南下徐州的各项事宜。

    在沮授离开之前,刘备曾说了一句“吾听闻辽王因瘟疫扩散而撤兵,曹操此计奇也!”然后丢给了他一卷帛书。

    对于刘备让他离开前所说的这句话,沮授心知肚明。沮授也慢慢了解到,公孙瓒大军突发马瘟,不得不从冀州撤军,一场虎头蛇尾的进攻极大的损耗了公孙瓒的元气,到现在他都没法再次南下。

    那帛书上,是一篇写着人名籍贯的花名册。上面详细介绍了每一个在册人员的擅长能力。每个人都标明了可以放弃的指示,一看就是一群死士。

    等沮授离开之后,没多久,沮授就在家中见到了十余个死士,这些人有老有小,年龄大小不一,但个个都眼神凌厉,不是善与之辈。

    从刘备的言行上,沮授判断出是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