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上书房 >

第2章

上书房-第2章

小说: 上书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藩引发燕王朱棣在1399年发动靖难之变,朱棣在1402年夺得帝位后,子澄被俘不屈,肢解而死,族人无少长皆斩,姻党悉罚戍边。”靖难”,是明成祖朱棣篡夺他侄子允炆帝位遁词。结果是朱棣得逞了。黄子澄是忠于朱允炆的,在这所谓“靖难之役”的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他做了“无惭臣节”的牺牲品。“烈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这是封建社会的准则。
  黄子澄因株连九族,稗官野史,亦少流传,遗稿散失殆尽。现见诸史志者,仅存李景隆师败》、还洞庭》、酬姚六丈》、送刘医士歌》和大岗山广庆寺记》等诗文17篇。黄子澄有一子改名换姓匿藏,幸免于难,到了明仁宗时获赦,有子孙在明武宗时考取进士。
  社会对他的评价:由于黄子澄惭臣节,不降服朱棣,被朱棣残酷地杀害,还祸连十族,所以旧时的士子都歌唱黄子澄的节义,鞭挞朱棣的凶残,如赵逊颜的过太常祠》诗曰如公节义振义秋,不负科名第一流。晁错计纾忧更切,景隆
  荐误恨难收。一朝鼎镬君臣薄,异代蒸尝奸宄羞。最是伤心株连处,还多十族双眸。这诗在赞叹疾风劲草、百折不移的黄子澄,针砭鼎镬臣僚、株连十族的朱棣的同时,还对黄子澄参与这场斗争的得失作了评价。
  建文时期:惠帝为皇太孙时,曾问子澄: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子澄答道: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太孙是其言。此后,每呼子澄,必尊称黄先生。及惠帝即位,更是倚重信任,与齐泰同参国政,共商削藩事宜,首先剪除周、齐、湘、代、岷五宗王。子澄升为太常寺卿。朱允炆即位后,任命黄子澄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同参国政。惠帝有意削藩,黄子澄便与齐泰计议。齐泰打算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黄子澄有不同意见,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最后子澄的意见被采用,周王等五个藩王先后被削藩。朝廷用黄子澄和齐泰的计谋,调走燕王手下精兵,又在燕王府所在地北平一带调动军队以监视燕王。燕王朱棣知道朝廷准备对他动手,先以病重为借口,请求朝廷容许留在京城的三个儿子返回北平。齐泰反对放还三子,黄子澄却说:“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结果朱棣三子获准回去。不久朱棣便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叛乱,上书朝廷指称黄子澄和齐泰为奸臣。惠帝派老将耿炳文讨伐,初战不利。惠帝听从黄子澄的建议,以曹国公李景隆接替耿炳文,齐泰极力反对但无效。李景隆接任后,表现更令人失望,屡战屡败,损失数十万人。朱棣乘著李景隆战败之时,上书朝廷,大力批评黄子澄和齐泰,惠帝便免去二人官职,但仍暗中与二人议事。建文二年(1400年),李景隆在济南战败后被撤换,惠帝赦免了他,黄子澄哭著请求惠帝治李景隆的罪,惠帝没有接纳,子澄便说:“大事去矣,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当盛庸在建文二年十二月在东昌大破燕军后,惠帝在建文三年正月恢复了黄、齐二人的官职,可是在三月盛庸在夹河战败后又再次免去二人官职。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逐渐逼近南京,惠帝谋求与朱棣谈和,便把黄子澄和齐泰眨谪到外地,仍密令二人募兵。南京陷落前,惠帝召黄子澄回京,未至而南京已失守。黄子澄密谋继续反抗朱棣,行踪被人告发,因而被捕。燕王朱棣(即明成祖永乐帝)亲自审问。子澄抗词不屈,被肢解而死。并祸及满门,株连十族,家属被杀65人,异姓致死者54人,外亲400余人皆充军,唯其子彦修因已入昆山籍,能说昆山话,才幸免于死。后收子澄遗骨葬昆山县(属今江苏省)马鞍山下。明正德十五年(1521)始得昭雪。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朱元璋
更新时间2011…9…28 17:57:51  字数:2767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葬于明孝陵。
  明王朝第一任皇帝,朱元璋(1328-1398)。明太祖实录卷一》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其先颛顼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今安徽省淮北市境内)。出生于元朝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公历1328年10月28日)丁未时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他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后于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觉寺。因其友汤和(疑似)的一封信,参加了起义军,并改名“朱元璋”意为诛(朱)灭元朝的璋(璋,古代的一种玉器)。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便把养女马氏嫁与了他,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大脚”马皇后。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
  明太祖朱元璋
  至正二十七(1367)十月甲子日,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其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对北伐又作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
  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澧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明洪武元年(1368年),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元年(1368)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率后妃、太子和大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八月二日,明军进入大都,元朝至此北迁,蒙古在南方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推翻了蒙元的暴政,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朱元璋身上集合了秦始皇的英明与残暴,汉高祖的用人智慧,唐太宗的民本思想,宋太祖的专制集权,这些皇帝有的他身上都有,并且超出前人,他是集合了很多皇帝特点的人。
  成功秘诀
  1。网罗天下名士。如:刘基、章溢、叶琛、宋濂、冯国用、冯胜徐达常遇春等。
  2。恪守“九字方针”。“九字方针”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方针是开国功臣朱升提出的。
  3。打造“铁军”,重用同乡。
  4。打好关键战役。如灭了在武昌称汉王的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
  5。重视农业,兴修水利。
  治国
  1、发展生产,阜民之财
  2、节约开支,省民财力
  3、节省工役,减轻负担
  4、宣传教化,加强法治
  5、打击贪官,澄清吏治
  历史评价
  明太祖最重要的功绩是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和其他各民族于涂炭,雪中国近百年之亡国耻,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政策,恢复了汉人国家。朱元璋生在今安徽淮河平原一个赤贫的佃农之家。这时蒙古对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压迫奴役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他从未经历过中国富饶安定的农业社会的正常环境,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孔孟诗书礼乐的教育,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才智、信念和统帅力推翻了蒙古的暴政和奴役,重建立了这个帝国并指导国民脱离野蛮,重新恢复自信、尊严和荣誉。
  明王朝诞生于半个世纪有增无已的扰攘纷乱中;在这个一切遭到蛮族破坏的年代,中国大部分地方的日常生活的进行日益直接诉诸于蛮族的暴力,文明已经陨落,中国土地上只有野蛮禽兽所为,仁义道德尽丧,汉人沦为奴隶,任凭蛮族宰割。而蒙古的瓦解和明朝兴起根本不是什么所谓的阶级斗争,而是汉民族和其他各民族为了生存为了自由,摆脱被蒙古奴役践踏的殊死决斗。明太祖在率领汉民族和其他各民族,驱除蒙古的同时也指出,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但如果是知礼义,愿为中华臣民者,与中国人无异,这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仁义。
  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直到南京登基,他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这条道路,不仅仅是为私人和某个阶级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出身布衣
  朱元璋出生于赤贫的农家,因此是出身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他是唯一的具有这种背景的一代皇朝的开国之君。他在1328年10月21日生于濠州县(今安徽中部凤阳县,在重要的铁路交叉线和工业城市蚌埠的正东南)的钟离村,他的幼年非http://。常困苦。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方设法找一个地方做佃户,以便在这块干旱和时疫肆虐的土地上过仅能餬口的生活。他在他父母的四子二女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以外,其余孩子都因家庭无力抚养而已送人扶养或嫁出。到了14世纪30年代淮河地区已经变成了红巾军叛乱的摇篮,它的弥赛亚式的教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遭受痛苦折磨的人们的支持。人们相信,在这个最黑暗和孤寂的时刻会发生转变,重新出现明教的光明,而弥勒佛会从西方极乐世界来统治这个世界,使人们的命运来个戏剧性的乌托邦式的改变。年轻的朱元璋的外祖父—一个算命先生和在13世纪70年代反抗过蒙古最后征服阶段的汉人军队的老战士——给这个童子的耳朵里灌满了魔法事件和高度冒险的种种奇妙故事。这些就是朱元璋幼年成长时期的环境。
  1344年当朱元璋16岁的时候,在5月份和6月份的三个星期内,时疫并伴随着夏季的蝗虫和旱灾夺去了他家大部分成员——他的父亲、母亲和还生活在家里的已婚的长兄的生命。他的长嫂及其幼子和另一分居的已婚哥哥是除他以外仅有的幸存者。苟活下来的人因太穷而不能很好地埋葬已逝的亲人,更不用说去扶养朱元璋了。10月末,他因此被送入了附近的一个佛教寺院做小行童,当杂差,以实践他在幼儿生病时他父亲许下的愿。与此同时他已长大成人,变成了一个高大强壮的小伙子,其显著特点是脸面有皱纹而痘点斑斑,颚部突出,这副奇异的样子使人望而生畏,而且看起来预示将来有不凡的品质。他无疑地具有这些品质,可是他兴起于赤贫而无文化的农民之家,而后登上皇帝的宝座,成为一个新兴伟大王朝的开国之君,这个故事就有些像虚构小说那样的不真实。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明成祖朱棣
更新时间2011…9…29 18:41:27  字数:3307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安徽凤阳人,生于当时称作应天府的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
  朱棣冕服图
  曾居老家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