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昭华 >

第212章

昭华-第212章

小说: 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二章 涸辙() 
“王先生,王先生,”张昭华看着床上几乎瘦成了一把骨头,面无人色的王度,哭了出来:“你怎么成了这个模样!”

    王度反应迟钝,他茫然盯着手中的小火炉,居然将手伸进去去摸炭火,迟缓的神经让他感受热度的时间也变慢了,张昭华似乎都闻到了皮肉烫焦的味道,王度依然没有将手抽出来。

    张昭华劈手将火炉夺了回来,再看他的手上,果然已经是烫黑了一大块。

    “王先生,”张昭华疑心这人是真的叫谢川给打坏了头,心中暗恨起来,“你到底遭受了什么,怎么成了这样子!”

    “娘娘,”张昶道:“他叫人折磨地不行了,好些日子了,都是根本听不进话。”

    张昶是真的不知道前因后果,他就知道原先那个住在自己家里的王先生,叫锦衣卫捉住了,但是没有羁押到南京受审,而是在山东就地用刑,之后不知道审没审出来,总之关押进诏狱之后,就成了个废人了。

    张昶本来以为自己动用权力将人提出来,是千难万难的,结果很容易,他想来想去觉得怕是人已经废了,也从他身上榨取不到什么价值了。

    张昭华暗忖谢川办事应该没这么不牢靠,锲而不舍地抓着王度晃了起来,露出情真意切的悲伤:“王先生!我不是让你走了吗!你这个混蛋,你还去山东做什么呢!铁铉已经被寸磔了,盛庸已经自杀,你还放不下他们吗!”

    王度的眼睛,微微眨了几下。

    张昭华就知道他其实是明白的,又哭道:“当初你害我,我想杀你的,只是我狠不下心,我到底是个妇人!吓了你几句,算是扯平了!我有意放你走的,反正你的心,也终不在我这里!早知道你会遭受这些,当初说什么也不会放了你走的!”

    王度眼睛动地越发厉害了,嘴里似乎也在喃喃自语。

    “是我害了你啊!”张昭华说了实话,但是没有人会知道了:“也把你救得迟了!我以为你早都走了,你不会顾念我,我也就什么都没再打听了!谁知道你会被锦衣卫捉了去,他们刑讯你的时候,你怎么就不说我的名字呢!你但凡说一句话,他们不会将你打得这样惨!你说呀,我不怕你给我惹麻烦,你这一身忠骨都给了建文了,给我一句话也行啊!也不枉我真心待你一场!”

    张昭华感到头顶上似乎留下来一滴两滴湿漉漉的东西,心中大喜,却哭得更厉害了:“你从始至终就没有半分真心给我,我怎么还放不下、舍不得你呢!哪怕从来没有在你这里,听到什么好话,但也从没有怪过你,只觉得是自己无福,得不到先生眷顾,不敢有半分怨言。”

    张昭华哭得伤悲,“先生,你我之间,并无付托之义,也无知遇之恩,我非圣主,你乏明时,不过是失路之人与他乡之客。我感先生高义,这颗心白首不移;你念建文恩德,这志气也不坠青云。你我尽望北海,却身处涸辙。相对只有穷途之哭!”

    她说到了自己的心都觉得感动的地步,果然看到王度似乎如痴如梦一般,这一回他嘴里的话能听清楚了,说的是:“穷途之哭——”

    张昭华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就抹了把眼泪起身道:“先生好好将养,定有康复的一天,你只管在这里住下,再不会有人敢来捉你,我张昭华别的不敢说,定是能保证先生的安全,若是还教先生遭一次这样的苦,就叫我妃位难保,东山崩塌。”

    东山即东宫也,张昭华发的誓不可为不毒,连一旁的张昶听了,都十分骇异。

    “身处深宫,恨我不能常常看望先生了,”张昭华道:“但是我记挂先生,愿先生早早养好伤,龙虎精神——不再是这般的模样。”

    她起身向外走去,衣袖却被捉住了。

    王度嘴里呜咽着,大滴大滴的泪水不由自主的往下落,很快就打湿了一小片地面。他嘴里还是很含混,陆陆续续说出“九鼎一毫”这样的话。

    张昭华忽然明白了,他说的是——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

    张昭华从上到下都在微微颤抖,她反手捉住了王度的手:“你是——终于肯眷顾了我吗?”

    张昭华心潮腾涌,她的激动和畅快已经不能用浅薄的语言来表述,似乎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有跳动,在张昶的眼中,她的脸上也泛着红光,像是喝了酒一样。

    王度又呜咽起来,张昭华知道他不能再说什么、做什么了,急忙将他扶起来:“先生能为我效劳,这岂不是我之大幸?”

    两人一阵相对而哭,张昭华心中几分真情,几分假意,也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倒是张昶不由得万分感动,将两人各自劝起,一夜暂且过去。

    回到宫中的张昭华心情一直大好,这一点不光是高炽看出来了,椿哥儿也看出来了,调皮几下,也不过挨了几句不轻不重的责骂,倒也没有罚他了。

    “你最近怎么这么高兴?”高炽就问道。

    “我哪儿高兴了,”张昭华否认道:“这不是老三快要结婚了吗,人逢喜事精神爽,你最近不也容光焕发,像是年轻了二十岁似的。”

    高炽想了想自己年轻二十岁的模样,忽然反应过来:“二十年前我才六岁呢!”

    张昭华就道:“原来你二十六啦!一张脸还是娃娃脸呢,你比我显年轻!你看看,我脖子上有两条细纹生出来了,你都没有!你平日也不涂脂抹粉,怎么就比我年轻呢!简直不公平。”

    高炽倒是喜欢她这么说,他这边玩笑了几句,忽然听王安道:“殿下,杨先生来了,在便殿等候。”

    “哪个杨先生?”高炽问道。

    “大杨先生,杨寓。”王安回道。

    “我马上去。”高炽起身穿衣服。张昭华就不由自主地问道:“这位杨寓杨先生,是哪儿的人啊?”

    “江西泰和人。”高炽道:“不过却不怎么会说江西话,好像是从小就寓居各地,奉养母亲吧。”

    张昭华默不作声了好一会儿,她也在揣测,这个名叫杨寓的人,是不是就是她小时候遇见的那一位杨阿哥,如今性命、籍贯,甚至经历都对的上了——天下当真有这么巧的事吗?

第二十三章 不中() 
杨士奇走入春和宫中,看到张昭华也在,稍微怔了一下,就行礼拜见了。

    “杨先生快快请起。”高炽道:“先生何来?”

    杨士奇手上捧着一本书,交给了高炽,道:“这是文渊阁编纂而成的文华宝鉴,陛下命臣交给殿下,以明帝王之道。”

    高炽恭恭敬敬接了,展开书略略一看,发现书里都是帝王资治的故事,就道:“儿臣高炽谢过父皇,定会朝夕拜读,不负期望。”

    张昭华打量着杨士奇的面庞,发现他与自己记忆之中的那一位杨阿哥还是有一点相似的,但是面前这个人有些显老,她心中也打不定主意了。

    “自从都御史陈瑛弹劾李景隆之后,”杨士奇像是没有察觉到张昭华的打量一般,徐徐道:“下李景隆诏狱,查抄家产的时候,锦衣卫发现果然有僧侣五人,日夜咒诅,且伪造谶书,如陈瑛所劾‘十八子当有天下’。”

    张昭华闻听,心中一哂。这所谓的“十八子当有天下”的谶言,不是别人,乃是她让张升做的,张升之前就做过这样的事儿,如今更是驾轻就熟,不过这一次,没有叫大规模地传开,只在京城略略几个地方,唱了几句——所以纪纲整天忙着刑狱,倒还真没有注意到。

    李景隆是生是死跟她没有任何关系,她之所以要弄死李景隆,是为了收拢陈瑛。而她收拢陈瑛,目的在于何福。

    何福害死了她的人,她要叫何福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但是她指使陈瑛上疏参奏何福,却被皇帝打了回去,不仅没有降罪,反而褒慰他。

    皇帝不知道为什么会给何福这样大的信任,张昭华想来想去,觉得皇帝和何福在灵璧的一战,是定鼎天下的一战,而何福败地莫名其妙,明知道两军交战,炮声隆隆,还要以听到炮声为暗号,突出重围,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南军第二天听到的炮声其实是燕军打出来的,他们以为是自己的暗号,突围的时候全部卡在大门上,被燕军轻而易举地攻破了。从此燕王南下,再无大的阻碍,所以直趋南京,有了天下。

    连张昭华都觉得有问题,那么皇帝也一定认为何福是有意败给他的,这简直比明着投降更叫燕王高兴,所以给了何福莫大的信任和宽容,命他佩征虏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宁夏,节制山、陕、河南诸军。

    而何福的确表现地非常称职,他到了地方,宣布旨意,招徠远人,置驿、屯田、积谷,定赏罚,桩桩件件做得一点差错都没有,所以更是得了皇帝的信任。陈瑛的弹劾向来是百发百中,而这一次在何福身上,却有了败绩。

    一次弹劾不中,如果再弹劾,就没有用了。张昭华只能让陈瑛暂且收住,只叫他搜集何福的罪证,准备以后再一起发动出来。

    “除直隶、浙江、胡广、四川、广东、江西、河南绝户田,”杨士奇不紧不慢地汇报:“共计三万五千一百八十顷田之田租。”

    “绝户”这个此让高炽和张昭华同时一叹。绝户就是没了后代的意思,这么多绝户田,就有十倍之多的绝户之人——至于为什么绝户,那是因为在靖难之中,家里的男人当了兵,死了;或者一个地方遭了兵灾,都死了,剩下孤儿寡母,如何耕作呢?

    而这个词更让张昭华想起了马寡妇和蓝蓝,蓝蓝已经被找到了,据说情况还好,张家的人并没有拿她如何,但是马寡妇就不依不饶,说张家有负于她,来见了徐皇后一次,说要严惩张家,因为她那时候知道了一个词叫“瓜蔓抄”,就说要将张家瓜蔓抄了,皇帝也在旁边,还真的答应了她,将张昺一家子全都杀了。

    但是这叫马寡妇吓破了胆,她并不知道瓜蔓抄的真正意思,知道了她又经不住,和蓝蓝不吭不哈地跑回了永城去了。

    “南北战争,”高炽道:“生灵涂炭,家国之祸,四年未已。”

    “所以现在才要劝课农桑,约法省禁,休养生息,”张昭华道:“若是有二十年的与民休息,天下就再现文景之治,只不过我瞧着父皇,还是有建立功业之心,杨先生听说了吗,水师那里建造大船六十二艘,准备要出使西洋了。”

    杨士奇点点头道:“皇上说,要抚剿逃亡海外之臣民。”

    “抚是抚慰旧港那边的大明百姓,”张昭华道:“剿是剿海盗陈祖义。施进卿做了一笔好买卖,他就是来做买卖的,偏偏还打着报恩的旗号,我可懒得理他。”

    施进卿也毕恭毕敬地到她这里来谢恩,张昭华不指望他能记得自己的恩情,只是跟他说好了,将张升的海船缀在大船队伍之中,也跟着下一趟西洋看看。

    因为施进卿在长江水战之中出了大力,同时出于经营海洋、控制海内的目的,皇上打算派马和出使西洋,他同时派了王景弘做副手,同去的还有三佛齐国国主梁道明的同乡监察御史谭胜受和千户杨信,这两人带着敕书前往旧港招安。

    旧港本就是华族百姓聚居之地,三佛齐旧朝被爪哇满者伯夷国灭了,华人便拥戴如今的国主梁道明为三佛齐王,对抗满者伯夷。旧港这个地理位置张昭华是知道的,就是后世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这个位置有多重要,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近印度洋,东临南海和爪哇岛,若是能将此地控制住,大明的行政之地就可以到达南洋,而大明船队到达旧港,也可以进行物资补养、船质检查和修补的工作。

    不过现在的三佛齐国,不仅面临本土居民满者伯夷的侵扰,还要面对海上大盗陈祖义的袭击,所以马和此去,要“又抚又剿”,责任重大。

    “马和改了名字了,父皇赐姓郑,现在叫郑和。”张昭华不由得会心一笑:“郑和下西洋!这可是千古壮举,功在后世啊!”

    她的一番话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附和,因为高炽和杨士奇同时觉得,下西洋实在是没有必要。在他们二人看来,如今四方疲敝,苏松水患,直隶灾荒,却要靡耗国力,满载丝绸瓷器珍宝,与异国交换,实在是给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又增加负担。

    不过皇帝这一决定,暂时无人劝阻。因为大家似乎都看出来了,宝船下西洋之举,并不是明面上所说的“抚剿”,或者“炫耀兵力”、“夸示富足”,而是为了一个下落不明的人。

    这就是皇上不能碰的逆鳞了,你要是敢在这上面不识时务,那就一定会尝一尝雷霆之怒。

    “杨先生是江西人?”张昭华没忘了正事儿。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