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医武高手-第10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杏花没辙了,只好向陈青云求助。
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翻手为云(二)()
对于办公区块之争,陈青云早有耳闻,看到何杏花愁容满面,自然知晓其中关节。
“一头牛在岭上,何必背在颈上。”听完何杏花的苦恼,陈青云摇了摇头:“如果陷在里面,只会越陷越深。”
何杏花要陈青云说得更明白一点。陈青云再也不肯开口,让何杏花回去想办法。
陈青云的意思,何杏花很明白,就是让自己脱身事外。可如何才能脱身,何杏花钻了牛角尖,愣是想不出好办法。
回到办公室,何杏花苦苦思量半天,并且将政研室的几支笔杆子找来,方案做了一大堆,何杏花却不满意。
“秘书长,好像有点不开心哟。”这个时候,何成来到何杏花办公室。
何杏花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来省委找谁呀,怎么事先不打个电话?”
陈青云当上省委书记后,红杉系的说法,在S省官场暗自流传开来,被点名的人自然听到风声。因此,没有紧要的事情,何成等人很少来省委。
难怪别人会乱传,在红杉乡与陈青云共过事的干部,除了已经退休的何云来,走进商界的张功、蒋红、张文,现在仍然在雨神县当副县长的***等人,红杉出来的干部,已经在S省形成不可忽视的势力。
何杏花是进步最快的一个,当年陈青云在红杉乡挂职,何杏花是红杉乡的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现在陈青云主政一省,何杏花仍然干老本行,只不过地位与二十年前,天差地别。
在S省官场,尹真是最为神秘的人。当年她以省委机要处长身份到红杉乡任乡长,一年多时间回到省委便提拔为副秘书长,不久就去了燕京,成了田办副主任。大选之后,田办的绝大多数成员分散到各个部门,只有尹真,仍然留在大内,职务与地位没有丝毫变化。
其他的人,于春辉与何杏花一样,是副省级;叶飞、何成、江秋水已经走上正厅、许允中、何铁牛、江平等人,则是实职副厅。
当然,红杉系并不止这几个,包括卫所、沈平、徐鸿章等人,大家把他们也算在内。
世间多掩耳盗铃之辈,就算到了于春辉、何成这样的层面,同样难免。
明明关系很铁,自从陈青云当上省委书记后,何成等人来省委的次数,掰着指头都数得清了。
“李节回来了,晚上定在醴泉大酒店的红杉包厢。”何成慢悠悠地说明来意:“听说青云当了省委书记,李节特意回来替他庆贺。”
何杏花郁闷地说:“我刚从青云办公室过来,怎么没听他提起。”
“你前脚刚走,我后脚就进去了。”
“行,我去叫青云。”
“老板已经走了。”
“走了,为何不告诉我?”何杏花是秘书长,书记的行踪,必须让她知晓。
“老板让我告诉你,他去燕京,今晚的宴会,请你主持。”何成幽幽地说:“这家伙,竟然以陌得国首相身份出现,我们这群人,一个个全被他比下去了。”
“巴掌大的国家,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何杏花的话语中,同样有点酸酸的味道。
“那是,杏花姐已经是省委常委,管理的人口,定然比李节多出数十倍。”何成嬉皮笑脸道。
何杏花怒目而视:“好小子,你以为杏花姐成官迷了。”
心中有结没有解开,见到李节的时候,何杏花虽然很高兴,但眉宇间的那丝愁容,仍然被李节看了出来。
在红杉乡的干部中,李节是陈青云推荐的第一个人,因为无论在心性与能力方面,李节都高于何杏花等人一筹。
只因李节最早离开陈青云,他在华夏的时候,反而在仕途上走在何杏花等人后面。
“杏花姐,有心事?”高居首相之位,虽然国小,但李节的眼界,比在安平时又高了不少,何杏花刻意掩饰的愁容,没有逃过李节的眼睛。
何杏花淡淡一笑,将下午与陈青云的对话,和盘向李节托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节笑道:“记得在红杉时,青云书记是如何分配村民的住房?”
何杏花大笑:“谢谢,牛在岭上,何必背在颈上,我明白了。”
李节同样大笑:“只怕秘书长没有完全明白。”
对于陈青云的了解,李节比其他人高出不止一个层次。当年陈青云冒着大雪进山,解决了红杉集镇及周边村落数千村民的过冬粮食,李节就认定了,陈青云与自己一样,心中有着浓浓的悲天悯人情怀。
自此之后,李节便关注着陈青云的一举一动。陈青云放弃回城的机会,在红杉乡当了乡长,李节证实自己的认知没错,毅然放下+身段,紧紧跟在陈青云的身边。
今天的事情,李节作为旁观者,比何杏花看得更为透彻。
对于省直各大机关的办公区块分配,恐怕陈青云早就预见到今天的状况。他完全可以将此事交给省政府办公厅,没必要将烫手的山芋捏在自己手中。
眼下的问题,很有可能出自何杏花身上。何杏花崛起的速度太快,根基很浅,作为陈青云的大管家,陈青云有必要让何杏花尽快树立威望。
对于何杏花的快速崛起,省委班子成员肯定不乏羡慕与嫉妒之辈。省直各部门办公区块的分配,说不定背后就有其他班子成员的声音。
何杏花成功了,今后处理任何事务都将顺风顺水。如果走了麦城,话语权肯定要缩水。
省委班子的磨合,已经过了几个月,到了今天的地步,也许是分水岭了。
如果陈青云真有此意,他应该不会坐视何杏花的窘态而不理,但何杏花向陈青云讨要主意的时候,陈青云仅仅点拨了一下。
联想到陈青云匆匆赶赴燕京,李节明白了,他就是要表明态度:不干预何杏花对此事的处理。
翻手为云,李节不禁为陈青云的政治智慧而叹服,跟在这样的领导身边,想不进步都难。
想清楚这些,李节不禁有点替何杏花担心,追问道:“杏花姐,你打算怎么办?”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翻手为云(三)()
何杏花咯咯笑道:“明天我就成立办公区块的分配领导小组,组长自然是我,成员嘛,各厅局长都进+入,领导小组决定之后,再报常委会批准。”
“好,不谈工作了,咱们喝酒。”对于这个群体来说,何杏花遇到的难题,司空见惯,何杏花只是稍稍提了一下,大家就知道何杏花已经找到正确的途径,再也不谈工作。眼下他们要做的,就是尽情叙旧。
“今天很开心,可惜青云不在。”分手时,李节有点遗憾,专程跑来蓉城,却没见到陈青云,也不知道陈青云何时能回。
陈青云去燕京,并非李节所想,将何杏花撂在旱地里不管。他也想与李节聚一聚,可他没有选择。
马丁又来华夏了,这次出访,马丁没有大张旗鼓,非常低调地跑了过来。
与马丁见面之前,陈青云先去见了尹真。
陈青云从尹真口中得知,马丁这次来华夏,与S省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醴泉集团,成了罗国食品贸易最大的企业,成交量之大,仅次于西方之外各国的总和。
已经有种种迹象表明,西方各国很快就要对罗国采取经济制裁,估计食品供应将会是制裁的重点。马丁亲自跑到华夏,就是希望华夏加大对罗国的食品出口。
罗国的重工业基础非常强大,但轻纺工业及食品制造仍然是薄弱环节。主要是罗国的资源非常丰富,用不着劳心费力做这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需要什么用资源去换就行。
如果西方对罗国进行制裁,马丁会很头疼的。但马丁不想对西方低头,宁愿与华夏搞好关系。
在勤政殿,陈青云参与了非正式的谈判。
丁马承诺,尽快与华夏签订天然气购销合同,条件是华夏必须保证罗国的食品供应。
这次会谈的时间很短,两天之后,马丁回罗国去了。
没有媒体参与,马丁的华夏之行,国际上竟然毫不知晓。
陈青云在燕京又逗留了两天,回蓉城之前,王立华与陈青云长谈了一次。
现在的S省,在华夏与罗国的关系中,重要性很快就会突显出来。只是西方对罗国的经济制裁还没开始,国际社会没有将目光投向蓉城。
王立华告诫陈青云,虽然旷文龙暴露了,但不代表蓉城已经没有米国派遣的经济间谍。一旦华夏与罗国结成同盟,S省的食品加工行业,也许就成为境外间谍破坏的重点。
当然,这一切还没有没有发生,包括马丁总统担心的食品供应问题,属于政治家的未雨绸缪。
“青云,S省的机构改革,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前面的谈话,都是铺垫,王立华找陈青云的真正意图,这时才开始。
在党代会与人代会上,陈青云的报告中确立了四大目标:继续深化机构改革、在全省建立信用社会、将蓉城建设为国际性大都市、全省实现小康。
报告中提到的目标,都是原则性的,具体的实施,还得有详细的方案。就像这次的常委会上,陈青云将建设国际性大都市的突破口,定位于大文化战略。
在两会的报告中,陈青云将深化机构改革,作为自己主政的首要目标,但几个月过去了;其他的省份都在大张旗鼓地推行机构改革,唯独首先发起大部委制的陈青云,却不见任何动静,王立华不得不非正式约谈陈青云。
这次的大选,没有出现一点差池,王立华当选为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王家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王立华散发出全部的气场,但眼前的陈青云,非常淡定地坐在王立华面前,点尘不惊。
虽然出身于华夏的超级大世家,王立华却是从基层一路打拼上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并且在中组部干过两届,气场比田耀华在位时强盛很多。
到了省委书记的层面,基本上都是成了精的老麻雀,可任何一个省委书记在王立华面前,无不被他的气势压服,只有陈青云这个最年轻的省委书记,反而非常平静。
王立华只能将陈青云理解为初生牛犊。
“确定了蓉城市的发展战略,随后就制定全省的改革方案。”对于今天的谈话,陈青云早就准备了腹稿。
王立华不解地说:“为何要先确定蓉城的发展战略?”
陈青云在常委会提出大文化战略,并没有真正引起班子成员的重视,他们也将这种发展模式,当成以往的方针政策一样,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就变成雷大雨小风刹咯。
受这种思想支配,班子成员没有将陈青云的提议当回事,也没有将这个信息传递出去。密切关注蓉城的王立华,对于发生在蓉城的事情,也mo不透陈青云的真实想法。
陈青云的大文化战略,迟早要面对华夏的各大巨头。只是王立华不了解他的大文化战略,倒是让陈青云有点吃惊。
以往的任何时候,省委班子出现稍为重大的事情,必定会第一时间传递到大内。今天的事情有点怪异,S省将文化战略置于经济发展之上,王立华没有详加分析。
陈青云没有将内心的想法摆到脸上,平静地将这次的常委会向王立华细细地汇报,包括班子成员的各种反应,也没有隐瞒王立华。
王立华没有当然回答陈青云,而是将尹真叫来,有点恼怒地询问尹真,怎么还没去蓉城。
得知陈青云准备在蓉城实施大文化战略,王立华第一时间要尹真去一趟蓉城。只是王立华没有细想,他的吩咐,才过去一两天,尹真也正准备起程,根本没有耽误王立华的事情。
尹真走后,王立华的气恼也消失了。因为他明白,大内安插在各省的隐秘人员,包括燕京派驻到各省的专员,政治素质毕竟有限,没有意识到陈青云的战略有多么重要,没有及时上报,情有可原。
“有必要办一期学习班了。”王立华暗自思量,表面却很平静地询问陈青云:“大文化战略的资金渠道如何解决?”
共和国的元首,看问题与他人就是不一样,避开陈青云设置的重重迷雾,直指核心。
陈青云只是提出大文化战略与流转的财富两个观点,更多的时间用于汇报班子成员的态度。这是他的职责,他必须让王立华掌握省委班子成员的思想状态。
王立华对陈青云的两个观点都产生了深厚了兴趣,没有与陈青云探讨省委班子成员的思想动态,而是探询大文化战略的可行性。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翻手为云(四)()
陈青云是有备而来,当然准备了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