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娘娘,快更新啊 >

第21章

娘娘,快更新啊-第21章

小说: 娘娘,快更新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揣揣不安地抬起头,准备偷瞄下他的脸色。

    却一下子被他的眼神摄住了心魂。

    那眼神是她从未见过的暖。

    黑色瞳仁亮亮的,漾着柔柔的眼波,似要将人溺毙。

    “槿儿也是我的闺女,我怎么会不疼她?你个傻子,这话也能随便说吗?”

    男人伸出臂膀,一把将她搂在怀中。

    脸贴着热热的胸膛,嗅着他身上淡淡的松木气息。

    清璇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味道,不是说那玄之又玄的体香。

    而是常用的洗浴用品和护肤品残留的香味,在人的体温挥发下的味道。

    不同的时候,味道也会发生变化。

    当然,有些男人,汗味已经盖过了一切。

    此时此刻,他的味道,正如松柏,挺直伟岸,让人忍不住依偎着。

    原以为他是一本正经的保守男人,没想到他的心中自有柔肠百曲。

    手圈着劲瘦的腰,不由软软嗔道:“难道连你都不能说吗?

    他不说话了,用手抚摸着清璇长长的黑发,耳朵却悄悄红了。

    相拥在一起,能听见心跳声,一瞬间,似乎心近了许多。

    过了好一会儿,四爷才低声说:“爷小时候也喜欢斗蟋蟀、抽陀螺,孩子爱玩正是天性。不必拘着孩子。”

    “嗯,谢谢你。”轻声说。

    谢你,胤禛,让我不是一个人独自坚持。

    清璇这样想着,好像有一丝丝的甜意。

    四爷拿着一本稼轩长短句,手指拂过那句“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心意一动。

    小时候,佟额娘抱着自己,微笑着说:“小胤禛,以后要娶一个和你心有灵犀的福晋哟!心意相通,才会幸福。”

    当时他又发起了小脾气,从她的怀抱中挣脱出来,皱着眉毛说:“我不要娶福晋,有额娘就够了!”

    可是,当福晋嫁进来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着期待。

    渐渐的,却发现福晋只在意正室的尊荣,以规矩为铠甲,深锁着内心。

    对自己虽然顺从,但是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鸣。

    所以,有时候也会感到一种孤寂。

    没想到如今却在清璇身上,找到了那种感觉。

    这是一时的错觉吗?

    出身汉军旗,无甚才学

    明明和自己预期的,相差甚远。

    那天之后,清璇却没有什么太多感觉。

    她已经习惯了时不时被四爷的颜值、声音、举动,弄得春心大动了。

    反而渐渐习惯了,将其归结于自己的花痴属性越来越严重了。

    她照常学习,照顾槿儿,无暇多想。

    在现代的时候,大好的时光可以学习,她都荒废了。

    在清朝,每次上课,反倒感觉:好爱学习,学习使我充实。

    自己也是感觉醉醉哒!

    去福晋那里请安的时候,也曾被具备“才女”属性的董鄂氏嘲讽过。

    “宋姐姐这么大的人了,还要和孩子一样念书吗?”

    福晋也是一脸“你在胡闹”的表情。

    清璇只是说:“见笑了,没读过多少书。以后孩子问我,都答不上来就太尴尬了。”

    还好,她念书也不妨碍其他人的利益,这个问题也就没怎么过多纠缠。

    李氏呆在自己的院子里保胎,董鄂氏没有队友,也不敢太嚣张。

    苏先生每天也就讲两个时辰的课,上午一个时辰,下午午休之后一个时辰。

    作业也有,让清璇读一些文章或是诗词,写几篇感悟。

    上课的时候常以提问的方式,引导清璇对对子。

    慢慢的,她也找到了一些语感。

    清璇决定下一本话本,要写得贴近清朝百姓的生活。

    于是常常和奶娘、苏先生、纳兰先生她们聊天。

    年龄越大的女人,肚子里的八卦也越多,这些都是素材。

    至于兆佳嬷嬷,一本正经的,清璇向来不敢和她多话,也许是磁场相斥吧!

    她每天晚上都把素材,写在自制的本子上。

    一天天的,故事的大体轮廓在她脑海里浮现。

    有爱情,不然没人看。

    女主角是小官之女,她比较熟悉这样的出身背景。

    情节曲折些,撒点狗血,吸引眼球。

    而写这个话本的初心是让人们改变对女子的轻视,提升女人的地位。

    清朝女子所受束缚极为严重,对贞节要求很高,轻易不能改嫁。汉人女子裹小脚之风盛行,一些满族女人也受其影响。

    清璇都看在眼里,以前这些都在课本上,并不直观。

    如今直接面对,甚至有种窒息感。

    女人就该裹着小脚,呆在家里,干活、养孩子吗?

    她没法直接改变,但是希望能慢慢影响、渗透。

    杯水车薪,大抵也比熟视无睹来得好些。

    奶油在旁边看到她付出的努力,也加油鼓气道:“小主人,这次的话本一定会畅销的!”

    其实,清璇也希望自己能写得更好些,卖得更好些,影响更多人。

    好像人有事可忙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快!

    一晃眼,就到了仲秋。

    一件大事发生了!

    噶尔丹率骑兵3万再次侵犯大清,康熙帝龙颜大怒,决定再次御驾亲征。

    他决定历练一下长大的儿子,直郡王胤禔早就主动请缨,命胤祉领镶红旗大营,胤禛领正红旗大营,还带上了胤琪和胤佑。

    于是乎,风萧萧兮易水寒,四爷要离家随军了。

    离开前,胤禛是十分兴奋的,哪个男儿没有一颗从军的心?

    战场正是一展抱负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取得军功,升一升爵位了!

    这后院里的女人则心思各异。

    福晋希望胤禛能让她的诰命头衔更漂亮些,但又担心他受伤。

    李氏忙着保胎,这阵子四爷正厌着自己,希望他回来之后能改变态度。

    董鄂氏忙着写她的小情诗,四爷还没走,她就已经在诗中思念了千百回了。

    陈氏得了女儿,心无旁骛,只是多给四爷做了几身衣服。

    至于清璇,她倒是没什么想法,就当他出差咯!

    四爷出发前那天,除了李氏,其他人都在院子里送他。

    胤禛回首,扫过端庄的福晋,流泪的董鄂氏,淡然的陈氏,深深地看了一眼清璇。

    她含着笑,向他挥手,好似只是一次普通的出门。

    倒是挺特别的,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吗?

    他不会无功而返的,男儿自当有野心!

    其实,清璇真的没想那么多。

    他可是雍正耶!还没当上皇帝,怎么会出意外?

第29章 1.24() 
四爷走了之后,虽然表面上没什么变化,但是后院氛围为之一变。

    清璇收敛了许多,对待福晋更加恭谨了。

    无论如何,胤禛一走,乌拉那拉氏现在就是贝勒府的一把手。

    如今这前朝的情况也比较复杂,皇帝离京,太子监国。

    胤礽小事可以拿主意,大事都快马加鞭送到康熙那里去。

    现代总裁可以远程办公,清朝的皇帝可开不了视频会议。

    这奏折一来一去,都要细细揣摩着皇上的心意办事。

    办得不好,是储君无能。

    要是办得太好了吧

    四爷不在家,福晋把后院管得死死的。

    府里的侍卫轮班巡逻,颇有些风声鹤唳的意思。

    康熙离了京城,这多多少少心里有些不安稳了。

    芷盈和槿儿正在一起玩藤球,细藤条编成的球,里面放了一只小铃铛。

    槿儿特别喜欢铃铛的声音,芷盈拿着藤球摇一摇就能吸引她的全部注意力。

    她们俩玩得没什么章法,一个人抛过去,一个人接。

    槿儿人小,每次球一飞过来,她就闪到一边。

    然后,小跑到球落地的地方,捡起来,倒像狗狗接球了。

    其实,芷盈扔得并不用力,球飞的速度也不快。

    就是她胆子小,手又短,接不着。

    等到木槿儿抛球的时候,她劲儿小,球飞得很短。

    芷盈一拍,就把球打回去了。

    两人一来一去,跑来跳去,也出了不少细汗,小脸红扑扑的,很是喜人。

    过了仲秋,草木凋零,树叶也渐渐变黄了,飘落在地上。

    小吉子在院子里扫落叶,两个小姑娘嬉笑着,清璇在屋子里看书。

    虽然四爷不在,但是沁玉院里的人还是自得其乐的。

    陈氏偶尔也会抱了二格格来这儿坐坐。

    二格格病好了之后,与以前大不相同。

    原先李氏觉得嘎珞不聪明,太迟钝,都一岁半(周岁)了,还不会叫额娘。

    但是二格格很快就学会了叫陈氏“额娘”。

    去福晋那里请安的时候,嘎珞还叫了“嫡额娘”。

    听说李氏知道了之后,摔了一整套瓷器,还骂二格格是“白眼狼”。

    陈氏遂觉得自己和二格格真真是有母女缘。

    要不怎么一到拢纱阁,嘎珞就像开窍了一样呢?

    她对清璇说:“你都不知道听到那声‘额娘’,我心里有多高兴。”

    看到陈氏那一脸“傻妈妈”的幸福感,清璇也不去拆穿。

    李氏原先就不喜欢二格格,想来也很少跟孩子沟通。

    语言这种东西,学起来更多的是一种感觉。

    孩子不一定知道妈妈在说什么,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神情、动作,来感知妈妈的情绪。

    陈氏常常和嘎珞说话,教她说“额娘”。

    在硬件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孩子自然会叫了。

    这一切都建立在妈妈的耐心和母爱之下。

    每一天,不断重复着,和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说话。

    这样的方式,如果是亲妈来做,是快乐的。

    对于外人来说,则是枯燥而无意义的。

    所以,奶娘和嬷嬷也不能取代母亲的地位。

    面对陈氏的“晒娃”攻势,清璇自然是笑着说:“二格格本就聪明,以前是李氏带得不好。”

    连陈氏这样恬淡如水之人,一心把嘎珞当作自己的孩子后,听到赞语都笑眯眯的。

    做家长的莫不是嘴上说着孩子这不好那不会,一听人夸孩子,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福晋,为何如此自苦!老爷知道了,也不会开心的。”王嬷嬷劝道。

    四爷走后不久,福晋的阿玛费扬古就病重了。

    福晋给四爷送了急信,获准后,回家探望了一回。

    乌拉那拉氏原是费扬古晚年得女,如今其父已然老迈。

    费扬古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老臣了,顺治时期当过内务府总管,到了康熙时期算不得重用了。

    当过步军统领,近几年当了从一品的内大臣,没什么军功可立了。

    太宗时期的打仗可比现在严酷多了,其父身先士卒,落下不少暗伤。

    年轻的时候身强体壮,又是天生神力,血气充足,比旁的人看起来还要年轻。

    到老了,身子板扛不住了,隐疾一下子都爆发了,衰老速度快得惊人。

    乌拉那拉氏在贝勒府里是严肃端庄的女主人,但是回到娘家却不一样了。

    她是最小的女儿,上面都是哥哥,颇受父母宠爱。

    看到阿玛无力地躺在床上,垂垂老矣的样子。

    她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愧疚。

    还记得幼时,父亲年近五旬,看着还像四十岁的样子。

    极为看重自己,全然充作男儿教养。

    教自己骑马,一同狩猎,追逐猎物。

    父女俩都爱象棋,以棋为谋,杀伐果断。

    所以,她从小就冷静自持,做事极有恒心。

    嫁入王府,谨守规矩,侍奉四爷,却不得恩宠。

    胤禛似乎喜欢宋氏那样温柔的女子,可她是福晋,能顺从,却不会低头。

    渐渐的,仿佛迷失了自己,一心只想求子。

    野心很大,却看不清没有筹码不多。

    好后悔,为何如此不孝,只想着自己?

    为什么不早点回来,看看阿玛?

    额娘尚且每月可以进府相聚,阿玛却已经经年未见了。

    回府之后,乌拉那拉氏就日日茹素,以血抄药师经,希望能为阿玛延寿。

    王嬷嬷看到福晋咬着牙,用匕首在左手的中指上划了一道口子。

    食指上的伤口挤了又挤,已经无血流出了。

    福晋原是用荤较多的人,前几日血还是挺充足的。

    这些日子茹素、放血,脸色都苍白如纸了。

    “福晋,奴婢愿用自己的血供您抄经!”

    王嬷嬷说着,拿来桌上的匕首,欲割手指。

    乌拉那拉氏这才从抄经的状态中醒了过来,她泣道:“阿玛垂危,为人子女需诚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