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破谍 >

第189章

破谍-第189章

小说: 破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么早早就回玄武了吗?

    怀瑾在步行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这趟沪都之行像一个梦,竟解开了她多年心底的两个结,落网的仇家让她抓住杀了,十几年前的小救命恩人让她找到了。

    前面一个店铺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怀瑾抬头一看,原来是家百年银楼,小姐们、阔太太们趁着这过年来给自己抑或家人朋友添些细软。

    她也走了进去,一片金灿灿看得她晃眼,有道是“盛世藏玉,乱世藏金”,尤其在流通的货币越来越不稳定不保值的情况下,有钱的人都宁愿将手里的纸钞换成金银细软。

    随便走了一圈儿,在一个冷清的货架上看到一只娟秀的红手绳,上面系着一只白玉小羊,别致可爱,心中一动。

    柜台先生瞧她穿着气质不俗,这便上前:“小姐,好眼光,和田美玉,喜气‘羊羊’啊!”说着便戴了白手套,小心翼翼取出,彼时沪都的银楼也学起洋人,店员开始戴着白手套装取首饰了。

    怀瑾细看了看,暖油的白玉,精湛的雕工,确是上品。

    “不瞒小姐说,这一件价格不便宜,别看红绳不值钱,这玉羊取的可是上乘的和田玉,琢玉的师傅,你看,”说着翻过那玉羊,在背面羊背上,有处篆体落款:张文棣。

    敢在玉器上落款的,没有几人。

    “我要了。”怀瑾淡淡地说。

    董知瑜看着她,在心里琢磨着一件事情,同是女人,也许她愿意帮忙?

    怀瑾见她出神地看着自己,又见眼中光芒一闪而过,不知在想什么,便也不开口,静等下文。

    叶铭添却开腔了:“刚才知瑜还说,怀参谋平日工作辛劳,有两盒纯正的阿胶,补气养血,改天要带来孝敬您。”

    董知瑜本在琢磨着件大事,猛一听这话,一个错愕,转头看向叶铭添,自己何尝说过这等婆婆妈妈又献媚的话?转念一想,这叶铭添可是自己的“男朋友”,大约他自己有礼要送,却又是女人吃的东西,便借她的名义说出,一来得体些,二来替自己在怀瑾面前做些人情。

    这么想着,便又转回脸来,对怀瑾尴尬地笑一下,一边心里自责,怎么总是进入不了状态,忘记自己和叶铭添的“关系”。

    那边怀瑾早挑起一侧眉,颇为有趣地打量着他俩,阿胶是叶铭添家乡的特产,她早料到这不过是叶的意思,有趣的是董知瑜脸上的表情,瞬息万变,看来还是没有进入状态。

    “如此,便先谢过董翻译了。”她也不做假推辞,顺着话头接道。

    “应该的,改天让铭添给您送去。”

    “铭添”、“知瑜”,好亲切的称呼,怀瑾在心里想。很好啊,就应该这样。

    三人各怀心思,坐在一张桌前,突然周围空气涌动,原来是大家都不约而同看向一个方向,这三人也随着大伙儿目光看去,一时董知瑜凝了表情,好像周身血液都停止流动了。

    来人瘦高个子,浅棕色的头发,直挺的鼻梁,碧绿的眼睛,嘴角一抹坏笑,这可不是刚才那一行人中的马修!

    “知瑜,很高兴又见到你了。”马修冲她轻轻一弯腰,直起身,笑得深情款款。

    一时所有人又都看向董知瑜,虽然不懂洋文,这一句怪声怪调的“知瑜”却是听得清清楚楚。

    叶铭添一脸的警惕和敌意,像一只公羊看着另一只擅闯他领地的公羊。怀瑾则将那侧眉挑得更高了,隐隐觉得不妙。

第264章 第二五八章 断头饭() 
如章节错误; 请百分百购买此文的v章节(检查是否有遗漏章节)

    “知道吗?”镇上唯一的私校校长裴顿先生开腔道,“我喜欢报纸上对她俩的描述方式——‘两位勇敢的反法西斯斗士’; 要知道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的; 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种族都忽略不计。”

    “她俩也参加过战争吗?”老杰克惊呼,他是位老兵; 对“战争”一词极为敏感。

    其余很多人也一同看向裴顿,显然很多人对这两位相处了几十年的老街坊并不十分了解。

    “不错,战争期间这两位韬国老太太,不; 那会儿她们应该还是两位年轻的姑娘; 曾经活跃在韬国战场上; 顽强地抵抗过晦国法西斯的侵略。”

    小小的面包店里又是一阵唏嘘; 包括曾经对她们或明或暗的性向不置可否的一些街坊,这会儿也从心底由衷地升腾起一丝敬意。

    这个短暂的沉默很快被跨进面包店的母亲和我打破,母亲还是礼貌地和大家打招呼,却掩不住一脸的疲惫。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向我俩伸出怀抱,这是个不惮于肢体接触的西方民族,人们希望用一个怀抱、一记亲吻; 一句“节哀”去分担一些他人的伤痛和思念。

    “谢谢你汉娜,谢谢迈克尔,谢谢杰克”母亲和大家一一拥抱,“我的两位母亲走得很平静,可以说她们是微笑着离世的; ”母亲声音不大,却沉着而清晰。

    不错,这两位韬国老太太是我的家人,更加确切地说,她们一个是我的瑜外婆,一个是我的瑾外婆。她们在千禧年那个和煦的夏夜离开尘世,那一年,人类又迈入一个崭新的世纪,那一年的新年,举世同庆,不论种族,不论贫富,抑或是高尚的、龌龊的,人们暂时忘却这些,共同庆祝这个历史时刻的来临。新年夜,十七岁的我陪两位外婆在海边看了场跨世纪的烟火,我还清晰地记得她们脸上那幸福而知足的笑容,在漫天烟花的映照下,我曾有过一刹的幻觉,我看见两张年轻姣好的容颜,也是在这样一个烟花绽放的夜晚,向彼此甜蜜地笑着

    葬礼过后,母亲和艾丽用了很长时间整理她们的遗物,大多是些书、衣物,和一些怀旧的小玩意儿。一天,母亲捧着一只木匣坐到我身边。

    “这个,我想交给你。”母亲的声音有些沉重,自从我出生,她在家中就坚持用韬文和我对话,即使她自己也是在美国长大,但母亲说,我们不可以忘了这门沉淀了几千年的古老语言。

    “这是什么?外婆的东西吗?”我接过来,那是一只原木的匣子,色泽黝郁,暗香浮动,似是一种来自古老东方的香调。

    “对。”

    我这才抬头仔细看了看母亲的眼睛,那里隐藏着什么,让我不知不觉起了细细的一层鸡皮疙瘩。

    我们就这样四目相望,良久,母亲先开口了:“打开看看吧,这是钥匙。”

    小巧的一支铜钥,看的出年代颇有些久远,上面精细地镌刻着一种我没有见过的古老图案。我竟有些犹豫,拿眼睛不确定地在母亲的脸和这木匣子间扫过。母亲看出我的迟疑,对我点了点头。

    我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小心翼翼拿铜钥在那锁上一转,“咔擦”一声,待我拆掉锁,缓缓推开匣盖

    木匣中是一摞厚厚的泛黄的纸,像是信件,我拿起一封,看了看母亲,她对我点了点头。我展开纸,那确实是一封信:

    “瑜儿:

    昨夜梦到你旧国二十九年春节在台上唱那支曲儿,梦中我还坐在二楼的看台上,伸出手想去触碰你,可伸出手,你却渐行渐远梦中转醒,不觉已泪湿了枕头。

    瑜儿,还记得我们常念的那首诗:

    亲爱的,但愿我们是浪尖上一双白鸟!

    流星尚未陨逝,我们已厌倦了它的闪耀;

    天边低悬,晨光里那颗蓝星的幽光

    唤醒了你我心中,一缕不死的忧伤。

    我心头萦绕着无数岛屿和丹南湖滨,

    在那里岁月会遗忘我们,悲哀不再来临;

    转瞬就会远离玫瑰、百合和星光的侵蚀,

    只要我们是双白鸟,亲爱的,出没在浪花里

    ”

    那是瑾外婆的字迹,刚毅中蕴藏着些许不常示人的柔情和风淡云轻。我没有再看下去,喉头仿佛被什么东西梗着,半响,我抬起头:“这些是外婆们的信件。”

    “没错。这些东西,我想一并交给你保管。外婆们生前就希望能够将她们的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

    等一切归于平静,我离开布鲁琼斯,回到了学校,外婆们的那个木匣也被我带了回去,木匣里的信,一开始是出于好奇没事翻一翻,可不知怎么回事,渐渐的,那些字句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我没日没夜地看下去,直到一个月后全部被我看完,竟有了一种落幕后的惆怅,我甚至觉得,在过去的十七个年头,我从来没有与两位外婆那样亲近过。

    这太疯狂了!

    这只木匣不仅拉近了我与两位外婆的距离,甚至让我觉得,自己与韬国、与那段历史的距离,一下子全都拉近了!要知道,“韬国”对于在这里出生的我来说,只是遥远的东方大地上一个古老的国家,我知道自己长着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我和母亲及外婆们很多时候用韬文对话,我喜欢吃她们做的韬国饭菜,然而,我却从未有过去那里看一看的念头;而历史,则是我最不感兴趣的一门学科,过去了那么久的事情,众说纷纭,我曾执着地认为,这世上的历史书都是片面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那些不知真假的陈年旧事

    一个念头就此萌生,偶然的抑或注定的,我要去到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度,那个据说是我们这个黑发黄肤的种族的发源地去看一看,去寻找外婆们年轻时的踪影。

    我在电话里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艾丽也坐在母亲身边,用免提键听着我近乎疯狂的奇思异想。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只问了一句:“需要我们陪你去吗?”

    “不用,妈妈,谢谢你,我想我自己能应付。”我谢绝了母亲,我想独自占有这段旅途。

    十一月份,一切手续办妥,我独自一人踏上了这段让我魂牵梦绕的旅程,我的目的地是一座叫做玄武的古都,飞机将在大都市沪都降落,在那里,我将踏寻瑜外婆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以及白利南路,也就是如今的长宁路,那所叫做圣玛利亚的贵族女校的废墟,之后,我将乘火车从沪都到玄武,去两位外婆相识、相知、相恋、生死相许的地方,去找寻她们的故事。倘若她们在天有灵,定会陪伴我一起重游故地,我想。

    在飞机上,我又随意打开一封信,那是瑜外婆柔中寓刚的俊逸行楷:

    “旧国二十九年十一月九日,刚刚立冬后的这个礼拜六,在沪都至玄武那段疮痍的铁路上,我独自一人坐在一列‘蓝钢快车’的头等车厢里”

    横跨太平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知什么时候我已握着信笺睡着了,睡梦里依稀看见两位外婆,竟像是和我仿佛年纪,远远地,对我微微笑着,她们穿着旧国的旗袍,华髻侧挽,风华绝代。

    接下来的两个月便是和表姐一起以沪上名媛的身份通过姑父一步步接触唐生明,从而接触到李干群、丁默屯等一干江伪76号特务以及他们的女眷,按照事先计划,表姐曾嘉黎表现出一心想在政界商界青年才俊中钓个金龟婿的愿望,而她董知瑜便是以摩登女性的姿态与各位大人物周旋,试图在政府中谋个薪职,也不辜负自己这些年所受的教育。

    金龟婿难求,文职倒是很快谋到。伪玄武政府刚刚建立不久,当时投汪的高官无碍乎两种人:一种是追随汪兆明的声誉并相信抗晦必亡的,想当年汪兆明也是在刺杀摄政王失败后在狱中慷慨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英雄豪杰,早年跟随孙中山“兴中会”的国民党元老人物中也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蒋经纬当初也是尊其为右的,汪兆明说韬国打不过晦国,要曲线救国,总会有人相信并团结在他身边;另一种则是根本谈不上什么信仰的政坛混混、墙头草,只晓得谋官谋财,混一日是一日。董知瑜跟男人便谈自己曲线救国的理想,痛斥蒋经纬的焦土战给祖国带来的灾难以及赤空党的游而不击,跟女眷们呢,则将女儿家的天真烂漫发挥到极致,把那一腔热血玩化作对船形帽和飒爽军装的憧憬,再加上唐明生在一旁欲擒故纵巧妙周旋,她便在伪玄武政府外交部翻译二科谋得个翻译差事。这个差事刚一谋得,渝陪那边便秘密派人来和董知瑜进行了一次长谈,此时此刻,在“蓝钢快列”这节头等车厢里,董知瑜仔仔细细琢磨着这次长谈的内容。
28982 。
2898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