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悍鬼袁长水-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当众宣布,尊从魏延的将令,把大军留在这里驻扎,他们回转龙舒。虽然孙策的决定让周泰、蒋钦、朱治很是不满,却得到了周瑜等人的赞叹。
周瑜听到孙策如此决定不住的点头,再看程普四将跟孙策的神情,便知道昨夜他们把心结都打开了。孙策这下才算是彻底了收服了这四员久经沙场的宿将。
散会之后,其他人下去准备,周瑜则留在孙策身边,对他小声说道“伯符能如此,再好不过。成大事之人,要学会忍耐。现在要想起事,便要借助袁将军的势力。”
“嗯,某还要多谢公瑾一语点醒了我,不然怕是这四员老将会离我而去啊!有公瑾出谋划策,我就放心了!”孙策无不感激的对周瑜说道。
孙策能听进他的谏言,周瑜也有些感动,这才是他心中主公的上选之人。
周瑜出身名门,又学得纵横之术,所以心气是非常高傲的。现在天下大乱,各地强大的诸侯都已经有了称霸的根底,他周瑜不屑去锦上添花。他就是要找一隐龙之主,助他成就大业,让天下之人看看,他周瑜是何许人也!
“咱们兄弟,相辅相持,定能在这大汉疆域,占据一席之地。让北人看看,南人也不是吃素的!”周瑜看着孙策满脸傲气的说道。
“哈哈,我正有此意!”孙策携周瑜的手,一脸的英雄所见略同。
第331章 孙策到魏延迎接()
收拾停当之后,孙策就带着他这些班底众将起身前往龙舒县,而驻扎的先锋部由两个司马率领驻守。
孙策刚刚离开皖县,迎面就来了两个传令官,一路高喊着“孙将军且慢,孙将军稍等,最新将令。”
孙策不明所以但还是站住了身形,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传令官跳下坐骑,单膝跪倒在孙策身前,拱手道“孙将军,最新将令,魏大都督让孙将军去襄安,说是在那里等候将军的到来。”
“襄安?不是龙舒么?”孙策不解,疑惑的问道。
“回孙将军,原本是在龙舒,但蒋苞部三天前占据襄安,大都督已经移师襄安了。”传令官回复道。
孙策这哪里还不明白,看了一眼一脸微笑的周瑜,暗暗咋舌,还好,还好,果然如公瑾所料,魏延还真的是防着他们啊!
当初孙策不满之时,便是想带领大军一路东进在襄安渡过江水。襄安这个地方是最理想的渡河地点,水流平缓,而且这里还有一只扬州的水军,虽然人数不多,但舟船不少,若是占下,正好为他成就水军打下基础。
扬州多河流而少平原,战马在这里驰骋不开,而舟船却方便很多,所以有北人的战马,南人的船之说。
“既然如此,某等便遵照大都督所言,伯符,还不转道?”周瑜见孙策愣在了当场,便示意传令官起身,又叫醒孙策。
孙策听到周瑜的话才惊醒过来,讪讪的笑了下,拱手道“多谢这位兄台告知,某即刻去襄安。走东进襄安!”
传令官拱拱手,离开去转皖县了,他还要给皖县的两位军司马传达魏延的将令。
孙策带着众人从新上路,却无不的感激周瑜道“公瑾,难道是天神不成,能未卜先知?”
“哈哈,涉猎不同,专精有别也!就像伯符能征贯战,阵前斩将,我不如也。但也合纵大势之道,某浸淫其中久矣,伯符便不如我!”周瑜哈哈大笑道。
其他的武将也都对周瑜佩服的五体投地。原本在他们看来,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一点用都没有,如果他不是孙策的结拜兄弟,怕是得被孙策手下宿将赶将出去。
东汉对立的情况,让武人很是仇恨这种只会耍嘴皮子的文士。现在天下大乱,武人当兴,就更加瞧不起他们了。
现在经过周瑜不断的先见之明,基本已经确立了他在孙策麾下第一智囊,第二号人物的地位,也为周瑜日后统领江东数十万大军,成为大都督埋下了伏笔。
众人一路疾行,三天的时间便到了襄安。
果不其然,襄安西城外驻扎着一支大军,连营几十里,看规模应该是魏延的主力,走到近前,却见营门口几人正在等候。
定睛一看,孙策等人急忙跳下坐骑,躬身施礼。
原来前来迎接他们的正是魏延,郭嘉。他们身后还跟着蒋苞、武昭,等众多偏将、副将。
“大都督,策有礼了。让大都督久等,我的过错也!还望大都督当面恕罪!”孙策单膝跪倒在魏延面前,急切的行礼道。
孙策虽然急切的行礼,不过在心中却有些感动。魏延怎么说也是袁术手下六大中郎将之一,靠着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的功勋才成为的中郎将,这是实打实打出来的,由不得他孙策不敬重。现在这么个大将亲自来迎接他,可不是给他脸面,厚重看他么?
孙策感觉受到了重视,心中欢喜,之前对魏延的怨气也顷刻间烟消云散了。
“伯符这是哪里话?汝先锋一部便攻下这庐江半郡,我当该如此,当该如此!我已经起草捷报送往宛城,伯符当为首功!”魏延笑呵呵的扶起孙策说道。
魏延看着孙策感动的神情,对郭嘉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初魏延为了防止孙策拐跑他的先锋一万人,一路疾驰南下,攻破襄安、临湖,堵住孙策渡江的道路。魏延听到孙策前来的消息,本不想出城迎接,在他看来,这次就是要找理由削了孙策的兵权,当然要唱黑脸,端上官的架子,这样才好行事嘛。
但是郭嘉就劝魏延“孙伯符,雏虎也。其能一月之见攻破半郡,更有五天下三城之能,必是心高气傲之辈。你如果怠慢他,他肯定会更加不服,难保不会再出其他意外。若是主公知晓了,肯定要责罚于你。如果你前去迎接,他必会感恩戴德。他初出之将,如果能受你这宿将的看重,必觉受到重视。如此,再束之高阁,他才心愿诚服。”
都说谋士如何如何了得,如何如何厉害,魏延本不服气,在他看来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他一个人对付他们一百人都不在话下。凭什么他们身居高位,时刻在主公身边?
经过这段时间跟郭嘉的相处,魏延服气了,这些人对人性,对大势的了解还真不是他这个大将能比拟的。三言两语就把后面将要发生的事情猜了个七七八八,由不得你不佩服。
“策何德何能,受大都督如此厚重,唯有再立新功,才能全将军看重之恩!”孙策感动的说道。
“哈哈,伯符不必如此,分内之事罢了。”魏延说着抓着孙策的手,两人并驾齐驱回转县城。
在议事厅众人分宾主落座,魏延看了看郭嘉才道“不到两月便尽占庐江郡,都是诸位用命的结果。诸位放心,我必上表,一一陈述诸位的功劳。连番大战军心皆疲,当修整一二,我打算半个月后,也就是下月初一,再攻九江郡。”
“谨遵大都督号令!”“但有差遣,敢不从命!”“我们听命便是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附和道,这两个月连番的疾行,拼杀,身心俱疲,现在庐江郡占据了,当然要休息休息,不然他们疲惫之师怕是士气也会低下。
魏延确定了军务之后,又对郭嘉拱手道“庐江百废待兴,还要先生总领政务才是,我征战还行,不通政事,就全靠先生了。”
“呵呵,大都督放心,庐江一郡之地,我还不在话下!”郭嘉说着又对周瑜说道“早就听闻周瑜周公瑾,智谋之士也。今庐江初定,还需公瑾相助一二啊!”
“公瑾任命军师将军差遣!”周瑜站起身来拱手道。
接下来魏延的大军便安定下来,出去要防守的各县,其他要么陈兵在九江郡边境,要么屯驻在襄安,每日校练不休,修整待命。
第332章 占九江袁术救旱()
魏延的战报传到宛城,袁术展目观瞧,却是喜笑连连,这才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占据了庐江一郡,彻底的打开了长江渡口,又占据襄安,听说收容的水军右一千,战船五百艘,这让要成立水军的袁术如何不欢喜?
不过有一点让袁术有些不太高兴,魏延为了不让孙策太过收买军士之人,已经把孙策调离了先锋营,让他在帐下听命。
原本袁术的意思是让孙策锻炼一下,虽然他有不臣之心,但再怎么说他也是孙坚的儿子,孙坚战死,他总不能不管他儿子吧?
而且他在上封书信中就已经交代过魏延,不要过于谨慎,孙策还是有武勇的,要重用他,用好了这人可是一把锋利的枪。
魏延居然不听他的将令,这让袁术有些不高兴。虽然魏延在他麾下几年了,一直勤勤恳恳,这次也是为他好,但袁术的心中就是有些不痛快。
也许是久居上位者绝对是不希望下属在明令之下,还要忤逆。对于下属,人尽其才的情况下,也要有所保留,毕竟人心隔肚皮,忠奸难辨。
这魏延,嗯……袁术有心撤换魏延,但是临阵换将对战事不利,算了,魏延也是好心,孙策这把双刃剑确实不是他能压得住的。
袁术想了想就放下了,不过在心中袁术已经把魏延这次的功劳不计算在内了。这算是给他一个教训,让他想想清楚,他袁术才是主公,你可以提不同意见,但做决定的是我!
想完之后袁术就把这份战报放在了一边,现在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随着春暖花开,进入四月份,春耕已经开始,但是各地传来的情况,都不太乐观。靠着大河大江的还好,但是其他的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干旱的情况。
本来三、四月份是要下春雨的,但是这都快四月中旬了,一滴雨都没下,河里的水位也都在下降。有经验的老农都说,今年肯定是大旱,怕是得几个月不下雨,这样的话今年的粮食能保住多少就只能问问天了。
虽然现在他治下的存粮就是什么不干吃到明年都没问题,但是他袁术不可能坐吃山空啊,部下军队这么多,又养了四万多匹战马,这一天的消耗是很大的。如果今年的粮食欠收,明年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随着各地的情报传来,大汉疆域,其他地方的情况也都差不多,水量充足的地方稍微好一些,那些缺水的地方,连粮食的幼苗成活的都少。相对他们,他治下就好很多了。
看来今年的难民又不在少数了!袁术看着各地的情报想着,别处没活路,那些人肯定会背井离乡找出路。他治下有粮吃,肯定是蜂拥而至。怕是六月份就得开始,各地的救济了。
这让袁术欣喜的同时又很是苦涩,战乱之秋人是根本,但你要聚拢他们,就得给他们饭吃。这可不是空口白牙说说就行的,得实实在在的做。虽然救济每人吃的不多,但是架不住人多啊。
在算过所遗留的粮食之后,袁术发现,他这里撑死了能再收百八十万的难民,如果再多,怕是就要削减军队了。
本来最不应该发愁的东西,现在也要考虑了,这如何不让袁术头疼?
没办法还是得减轻各地的旱情啊!袁术说着开始写诏令,各地凡是靠近大江、大河的,都要兴修沟渠,要挖的深,挖的远。袁术规定,水源的方圆十里都要兼顾到。
这可是个浩大的工程。方圆十里范围,那一条沟渠就要挖五里长,这消耗的人力、物力都是很多的。
反正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有驻军的,当地官吏可以找驻军帮忙。没有的就发动百姓,算是赋税的一部分,再管一顿饭,想来也就容易多了。
这道命令下达之后,各地的官员都动了起来,纷纷发动百姓,开始沿着大河、大江开始规划,动工。
说干就干,还没几天,南阳便最先开始了深挖沟渠的行动。沿着育水、钙水等主要的河流开始挖掘,有的甚至两条沟渠都挖通了,不同的河流形成了交融。
这让南阳的灌溉水网更加发达,也促进了今年禾苗的成活率,为减轻大汉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其他诸如司隶、豫州皆是如此,靠近江河的深挖沟渠,如果实在是没有水源的地方,也都在官吏的带领下,百姓心狠减少禾苗的数量,达到断臂保全身的作用。
他这一番整治确实把今年的旱情降到了最低,大汉国四处极近绝产,就他治下虽然也有波及,但并不严重。这让袁术坐地起价,竟然用粮食换地,又占据了不少地盘,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于是大汉国出现了一个怪异的情况,其他地方皆在大战,唯有袁术的治下破土动工,干的热火朝天。
后世对袁术这先见之明很是赞赏,赋诗一首表达袁术为汉末保留汉人的元气所作出的贡献:
百年征战尤未绝,大伤元气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