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官路弯弯 >

第1994章

官路弯弯-第1994章

小说: 官路弯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冰不由得笑了:“李副省长,你还真是了解他们,我奶奶拒绝搬迁的理由,就是这样的。”

    李毅道:“其实,这些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嘛!大家要是住在一个安置小区里,出门见面,也是很方便的。嗯,徐冰,你有空吧?带我去老城区转转吧!”

    徐冰道:“我有空,您现在就去吗?”

    李毅嗯了一声,吩咐钱多备车。

    徐冰还是头一回跟随这么高级别的领导出行,紧张而拘束。

    他坐在前排的副驾驶位置,双手平放在大腿上,目视前方,身体绷得直直的。

    李毅问道:“你的文笔很好?”

    徐冰一时没有回答。

    钱多扭过头:“喂!四眼田鸡,毅少在跟你说话呢!”

    “啊?”徐冰这才反应过来:“李副省长好。”

    李毅呵呵一笑:“钱多,不可以这么说话。戴眼镜的是斯文人。徐冰,我问你,你的文笔很好吗?”

    徐冰回过头来:“还算可以吧,我上中学那会,作文就拿过省里举办的作文大赛一等奖,后来上大学了,也经常发表豆腐块。”

    钱多嘿嘿一笑:“斯文人,那你怎么不去当作家呢?”

    徐冰道:“作家赚不到什么钱,养活不了家人。”

    钱多道:“怎么可能啊?我老是听说,哪个作家版税多少多少的,看上去挺好赚的啊。”

    徐冰道:“那是出了名的小说家,写诗的,就很苦逼。”

    李毅和钱多都笑了起来。

    徐冰耷拉下脑袋:“是不是很好笑?”

    李毅道:“不,诗词,是最简练的文学作品,用最短的最美好的语言,就能写出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和现实。”

    徐冰道:“可是写诗赚不到什么钱。一首短诗,百来个字,却要绞尽脑汁,琢磨十天半个月,就算能发表,也就几十块钱的稿费。”

    李毅道:“那你写官面文章,怎么写?也能诗意的语言来写吗?”

    徐冰道:“这个,不太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我很不适应,后来我逼着自己改变,慢慢的好些了,我现在写出来的稿子,比较像公文了。”

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理想碰撞现实() 
李毅轻轻一叹。

    岁月是把杀猪刀,现实更是一把杀猪刀,改变的,不只是人的容颜,更有人的内心思想。

    车子先去接了梁凤平,再一起前往旧城区。

    梁凤平上车后,问李毅:“怎么忽然对这个感兴趣了?”

    李毅道:“张省长说得有道理,我虽然是分管安全工作的,但如果老城区拆迁之事没有搞好的话,肯定会爆发出安全隐患,所以,我应该管一管。”

    梁凤平笑道:“好啊,有你插手,那海江市的旧城改造,应该能有转机。”

    李毅道:“徐冰,你对这个旧城改造项目,有什么看法?”

    徐冰欲言又止,显然,有些话,他不敢随便乱讲。

    李毅笑道:“这里没有外人,这位是我的老师,这位是我的司机,都是我从京城带下来的,你有什么话,但讲无妨。”

    徐冰道:“李副省长,我觉得旧城改造,总体上来说,是一件好事,老城区的房子,大多数上了年代,不修缮的话,会成为危房了。海江市是一个打古城旅游牌的城市,如果把旧城改造好了,肯定能带动旅游进项,这对将来的发展是有利的。只不过……”

    李毅嗯了一声,鼓励他:“说下去。”

    徐冰扬了扬头,继续说道:“海江市的做法,是将以前的老旧民居,全部进行拆除,然后进行统一规划和重建,等于是在复古,而不是护古。”

    李毅和梁凤平相视一眼,微微一笑。

    徐冰说道:“这些民居,或许称不上是文物,但也有上百年的历史。有些还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记录着以前的生活面貌,如果加以修缮的话。那肯定能吸引旅游流量,可是。一座复古的老城,旅游者会买账吗?如果只是想看这些复古的建筑,到哪里看不到呢?又有什么必要来到海江市?”

    梁凤平呵呵笑道:“这个小同志,挺有见解的嘛!既然你想到了,怎么不给海江市的管理者上书建言呢?”

    徐冰苦笑着摇摇头:“我曾经写过一遍小文章,‘论古城的新旧’,投到了东海日报,本来收到了编辑通知。说我的这篇文章,可以发表,但是后来双被取消了,连理由都没有给一个。我估计是被因为唱反调,被某人给阻截了吧!新闻舆论,要为政治生活服务嘛!能够理解。”

    谈话间,车子来到了旧城区。

    这里没有想象中的车水马龙,也没有稠密的人烟。

    相反,整个旧城区,显得十分的冷寂。外面宽阔的街道上,见不到一个行人。

    “这条马路是新修的,八车道。整齐规范,”徐冰说道:“就是为了旧城改造顺利进行而修建的。”

    梁凤平道:“康岳文还是下了本钱的啊!”

    李毅道:“不是说在进行旧城拆建吗?怎么不见工人?”

    梁凤平道:“省里、市里,意见都不统一,康岳文的主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后续资金不到位,他现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不只是旧老这边的工地,就连河西新城的工地,也全部停工了。”

    车子围绕着旧城。缓缓转圈,李毅透过车窗望出去。

    整个旧城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车子先达到第一部分,是已经改建好了的。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排列得整齐有序,这就是经过规划和拆迁改造之后的新面貌。街头有牌坊,街道里面,是青石铺路,两边店铺林立,但却行人稀少,店铺的开张率,也不到一半。

    “这是康岳文搞出来的样板区。”徐冰讲解道:“前年就搞起来了,目的就是想让大家看到将来旧城的模样,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

    李毅道:“前年就搞起来了?两年时间,这里的店铺都没有搞起来?”

    徐冰道:“以前倒是全租出去了的,后来没有什么生意,过半的个体户都倒闭走人了。”

    梁凤平道:“这里天天在施工,灰尘满天,地面脏乱,能有几个游客会到这里来游玩?顶多就是两个大小长假,这里才有点生意可做。”

    徐冰道:“就是这样的。所以,很多小老板,根本就撑不下去,也等不到整座老城全部完工的那一天,就关铺走人了。”

    李毅蹙眉道:“这岂不是劳民伤财,还损害了个体户的利益吗?他们投入时间和本钱,结果却是亏损而去。有些小老板,大多是借钱做生意的,冲着这政府办的旅游商业街而来,结果却亏本而回。唉!”

    梁凤平道:“这是康岳文过于冒进了。应该多等几年,等整个旧城改造完成,再全面招商招租,那就能起到一炮而红的效果,现在搞成这样,嘿嘿!难搞了!”

    车子到达旧城区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已经谈好了征地合同,并进行了拆迁,正在施工的部分。

    整个工地上,望过去一片灰濛濛的,又乱又脏,起重机、挖掘机、脚手架,建筑材料,堆得到处都是,却见不到一个施工的工人。

    这片施工区,是整个旧城区最大的,占到了五分之三的部分。

    因为这片施工区的突然停工,整个旧城区,显得破旧不堪,除了那条新修的马路之外,整个就像一个垃圾回收场。

    “这是康岳文规划中的第二期工程,只要这期工程完成,那这个旧城改造,也就成功了一半。可惜,事情才做到了一半,就被腰斩了!”梁凤平感慨的说道:“这里看过去,简直就是一个垃圾场!你们看,那边不远处,就是高速公路,从高速公路上,还可以看到这片城区呢!”

    徐冰道:“海江市选择这里,就是为了打响旅游牌,所以才选择了高速公路旁边的这一块旧城区。”

    梁凤平冷笑道:“可惜,这张美丽名片,没有打造成功,反而失败得一塌糊涂!从高速公路上经过的车主,都能看到这片巨大的垃圾场了!”

    李毅道:“停工多久了?”

    梁凤平道:“有一阵了,而且还没有复工的日期。康岳文投进来的钱,有一半是从银行贷款的,现在银行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收回了余下的贷款。康岳文手里的资金链,一下子就断裂开来,无钱以继,只能停工。”

    李毅道:“如此一来,那河西的新城工程,也停了?”

    梁凤平道:“可不是停了吗?现在的康岳文,估计焦头烂额了吧?那么多的施工方,等于他开工资呢!还有那么多的拆迁房,等着住进新房呢!他这个摊子要是收拾不好,嘿嘿,他这仕途,堪忧了!”

    难怪张广明会这么着急,原来,事态真的很严重了,到了再不处理就不行的地步!

    车子到达旧城区的第三部分。

    也就是没有谈成拆迁事宜的部分,这里面,仍然居住有人,徐冰的奶奶,就住在这里面,还有许多没有搬走的人,也住在里面。

    “政府和他们谈不拢,一怒之下,就在外面建了一道围墙,把这些不肯搬迁的,全给围了起来,让他们没有其它的出口,只能从前面出去,还要经过那片施工的工地。”徐冰道:“生活变得很不方便了。”

    李毅道:“这是谁想出来的馊主意?”

    徐冰笑道:“其实,他们也拦不住,瞧,里面的人,把围墙砸破了,照样开出一条路来。”

    李毅问:“这里面还住了多少人?”

    徐冰道:“还有上千人呢!”

    李毅道:“进去看看。”

    车子在那段被人工破坏的墙体边停下来,四人下了车,走进围墙里面去。

    里面虽然还住了上千人,但此刻是上班时间,年轻人都外出干活去了,孩子们也都上学去了,留在家里的,都是些老人。

    今天阳光晴好,很多老人都搬了椅子,坐在门口晒太阳。

    这些老民居,楼层都很低,阳光可以直射到家门口。

    “这些是真正的老建筑,清代留下来的。”梁凤平指着两侧低矮的古建筑说道:“你看这门墙,还保留着一百多年的风格,这门前的木柱,也是老物。”

    走在这里面,李毅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因为这里面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古老而新鲜。

    这些房子,比坐在门口的掉了牙的老人还要老,它们经受了一个世纪以上的风雨洗礼,如今面临城市扩张改建的命运,而守护它们的,却是这一群曾和它们相守一生的老人。

    前面槐树下,有几个老人坐着聊天,李毅便走了过去,和他们搭讪。

    不愧是大城市的老人,虽然上了年纪,普通话却说得溜圆。

    那几个老人,一看李毅他们的行头,就问:“你们是政府的人吧?”

    李毅呵呵一笑:“老人家,我们是政府的人,但不是海江市政府的人。”

    “政府,你们怎么不搞拆迁了啊?是暂时不搞?还是以后都不搞了?房子也不建了吗?”一个老人问。

    李毅不知怎么回答。

    梁凤平说道:“老人家,那你是盼着拆迁呢?还是不想拆迁?”

    老人说:“以前要来拆的时候,我们都不想拆,现在听说不拆了,咱们反倒想拆了。”

    李毅心想,也许,这些人并不是不想被拆迁,只是想等到最后,等来一个好价钱吧?

    只不过,人算岂如天算?

    现在不拆了,着急的,反而是这些没被拆迁的户主。

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该查查了() 
李毅连着问了好几户人,得到的信息,都让人十分意外,这些以前的拒拆户们,现在却盼着政府来征收。

    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说政府打算放弃这片旧城,不再搞开发,也不再搞征收。

    于是,还没有被拆迁的人市民开始慌神了,政府不投入了,也就意味首他们不能再坐地起价,只能继续在这老房子里住下去。

    “生活不方便了,以前附近有一个菜市场,现在菜市场搬走了,买个菜,还得坐公交车跑老远的路。”

    “旁边的工地,又脏又乱,一下雨,脏水就流得到处都是,附近的绿化被挖走,也没有重新种植起来。这里的环境,太差了。”

    “老城区大部分的人都走了,剩下一小半不愿意走的,人还是少了许多,这里,不好玩了,也不热闹了。还是要人多的地方才热闹。”

    “政府,你们啥时候再来征收?我们愿意被征收了!”

    这些话,基本上代表了这些百姓的心声和愿望。

    梁凤平叹道:“瞧,这才几天时间,就已经人心不定了。”

    李毅道:“政府要是用一招来征地,那倒是很容易达到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