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诞生-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廉以前就染过金发,在拍《千钧一发》和《遇见乔·布莱克》的时候,但那两次染的都是偏暗的金色,并且因为电影色调的缘故,大部分时候看起来和棕色没什么差别,但是这次不一样,格洛芬德尔的头发比黄金更耀眼,哪怕是非常吝啬于描写精灵美貌,给精灵王子莱戈拉斯父亲密林精灵王瑟兰迪尔的出场词都只有“金发”一个描述的托尔金,都重点强调过格洛芬德尔拥有一头金灿灿的美丽长发,可想而知威廉染成的是怎样闪闪发亮的金色——事实上,这个金色也是剧组化妆师调配了十几次,才成功配出的和假发头套一模一样的金色,是种比黄金浅但更加闪亮的颜色。因为托尔金老爷子都说了,从曼督斯神殿归来的格洛芬德尔出场自带仙境圣光嘛。
或许是知道自己现在的发色太引人注目了,威廉的行李箱里突然多出了很多帽子,线帽棒球帽绅士帽猎鹿帽,在威尼斯的那几天,除了颁奖礼时正装出席没有戴帽子外,其余外出时候他的新发型总是被遮挡的严严实实的,偶尔才有一两缕不听话的金发外露,而每一次都被意大利的媒体捕捉到了。
大概这就是美国的记者们这一次聚集的如此人多又快速的原因,先是在新西兰犹如避世般的几个星期,又去了威尼斯笼罩在国外同行的闪光灯下快一周,威廉·布兰德利,已经太久没出现在好莱坞媒体的镜头之下了,记者们的照相机已经饥渴难耐了。
在候机大厅里等了太久的媒体们有些不安,来自《今日美国》的一名年轻记者有些呆不住了:“我们得到的信息真的没错吗?会不会威廉·布兰德利并不在这一架航班上?”
周围的记者无意搭理这样典型的菜鸟慌张,只有一名好脾气的《好莱坞报道》记者回答他说:“我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从机场内部得到了消息,航班没有错,威廉·布兰德利已经下飞机了,他距离我们很可能仅有几十米之远。”
“但是,万一他已经从其他出口离开了但我们没发现呢?”
这次就连脾气最和善的记者都没有再回答菜鸟的担忧了,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全都因为同行高喊的一句“他出现了!”而集中在了出口处。
一个穿着墨绿衬衫浅灰裤子,头戴绅士帽鼻梁上挂着一幅飞行员眼镜的男子,正低着头拉着一个黑色的行李箱匆匆从通道走出,快步朝机场大厅出口走去。这名男子的全套穿着,和威廉·布兰德利上飞机前意大利记者拍到的一模一样,所以只是看了一眼,机场内的媒体就疯狂了,他们举起手中的照相机摄影机,一边不停的按快门,一边争先恐后的朝那男子跑去。
虽然有那么一瞬间,《好莱坞报道》的记者感觉这男子的身高体型都有点不对劲,衬衫裤子勒的有点太紧绷了,但人潮汹涌带来的拍不到威廉·布兰德利照片=主编大发雷霆=这个月奖金泡汤的恐慌很快制止了他的想法,记者很快加入到摩肩擦踵的大军中去了。
“威廉·布兰德利”像是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他不自觉一手压着帽子,一手拉着箱子走的更快,都几乎是跑起来了。
不过,“威廉·布兰德利”跑的再拼命,也没有常年和明星打游击战的狗仔队跑的快,很快,他的前后左右就被包围起来了,闪光灯一直闪,“威廉·布兰德利”下意识的抬起手掌挡住面部不让媒体拍到自己,但这一动作让他脑后的头发有一些跑出了帽子,立刻就有记者大喊:“不是威廉·布兰德利!这是个棕发!”
“什么?!”
媒体们极度震惊,他们不敢相信自己被耍了,来自《国家讯问者报》的记者比较大胆,连明星家的别墅都敢偷溜进去偷拍,所以抢先一步掀开了“威廉·布兰德利”的帽子,然后周围的记者们愕然的看见帽子下出现了一张犹太人的脸。
“该死,是亚蒙·高夫曼!”
“两个人互换了衣服,威廉已经跑掉了!”
既然已经被发现,亚蒙·高夫曼就不再隐藏自己,他整理了一下因和记者们推挤而凌乱的衣服,咳嗽一声,说:“不如你们来采访一下我?我可以告诉你们威尔接下来的一些工作动态。”面露微笑,客气对待眼前这群记者的同时,犹太经纪人心中其实充满厌恶,因为除了遭受了被掀掉帽子的非常不礼貌的举动外,刚刚没被发现不是威尔的时候,其实他还被这群媒体里不知哪个,不,哪几个无耻的人拽了衬衫摸了腰捏了屁股。
想到威尔如果被他们找到,可能遭受到的咸湿举动,亚蒙·高夫曼就巴不得永久性的在威尔和媒体中间放上一块透明玻璃,让他们永远看得到,触摸不到。
但是只有寥寥几个人愿意将就着采访一下威廉·布兰德利的经纪人,绝大部分人还是更想找到本尊——威廉·布兰德利的比弗利山别墅打造的跟铁桶一般,连直升飞机都只能拍到几张别墅群的俯瞰图,好莱坞的大明星又不怎么爱出门逛街,每一次能拍到真人的机会都是珍贵的,有野心的娱乐记者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既然是互换了衣服,有谁记得高夫曼今天穿的是什么?”人群中有记者问。
《好莱坞报道》的记者想了一下:“他进来的时候我注意一下,是蓝色的西装,但是深蓝还是藏蓝我有些记不清楚了。”
“伙计们,快找穿深蓝或藏蓝西装的高个子男人!不能让威廉·布兰德利和他的经纪人一起把我们耍个遍!”
“看!那里有个蓝西服的男人,戴着帽子,不停的往外跑!”
在几百双眼睛的扫视下,哪怕是人流如织的机场大厅,也经不住这样的搜寻,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可疑的踪迹。
亚蒙·高夫曼看到媒体们如潮水般重新追击的方向,忍不住变了下脸色。
……
威廉快步的在机场大厅内疾走,同时没忘记关注四周的情形。
察觉到大厅另一侧出现了巨大的喧闹声,威廉没忍住朝那边望了一眼,当看到被围在人群中央的犹太经纪人那棕色的发顶的时候,他就知道掩饰已经曝光了,于是迅速加快了步伐。
从几米之外路过几个手拿照相机的记者的时候,威廉低着头,擦身而过的同时感觉这就像是拍电影一样刺激——很多电影里也出现过明星和记者的追击戏,说不定那正是源自于生活。
‘如果我被发现,再来一段追击或追车的戏码,那就真的像在拍电影了。’威廉想。
一秒钟后,他开始怨恨自己的乌鸦嘴。
“威廉·布兰德利!”
“他在那儿!”
身后有人高喊,那声音似乎由远及近。
威廉的脚步僵硬起来,他犹豫了一秒钟是该拔腿狂奔还是静立转身认命的被媒体缠上,可还没等他做出选择,就感觉一阵轰隆隆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几十个扛着各种设备的记者从后面追上威廉,然后擦着他的胳膊……跑过去了。
威廉都差点被这阵妖风刮的趔趄了一下。
跑过去了?!
当他看到人群的目标是一个有着毫无杂色耀眼金发、穿着湖水蓝西服的纤瘦高挑男子的时候,他明白媒体们为什么将他给忽略了,因为他们错认那男子是他了。
简直喜闻乐见。
虽然那后脑勺看着挺眼熟的。
……
“难道我们在拍《诺丁山》吗?”沉重的打击被消化后,有记者忍不住抱怨。
——《诺丁山》是今年五月份上映的一部由茱莉亚·罗伯茨和休·格兰特主演的浪漫爱情喜剧,讲述的是罗伯茨扮演的好莱坞大明星到英国去拍戏,和在诺丁山开小书店的平凡男人休·格兰特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电影里就有不少茱莉亚·罗伯茨遭遇媒体纠缠,并成功脱身的戏码。
而刚刚在机场里发生的那一幕,和电影里的许多镜头神似极了。
记者们追上“威廉·布兰德利”,结果那是“亚蒙·高夫曼”,他们追上一个穿蓝色西装的金发男子,结果那是兰斯·罗德里克……
没人会认为在威廉·布兰德利跨国航班抵达的这一天,兰斯·罗德里克也同样出现在洛杉矶国际机场会是一个巧合,他们清楚的知道罗德里克继承人刚才的行为,就是在为好友充当□□。
穿一样的西装,同样都是金发,还在媒体逼近的时候故作心虚装模作样走得飞快什么的,啧啧。
他们有这么可怕吗?要这么躲着他们!难道摄像机话筒照相机会吃人吗?!——现场的记者在心中集体发出了咆哮,却浑然忘了他们的数量足有数百人,其中大部分还来自口碑名声手段都臭名昭著的八卦小报,这样的阵仗,在没有保安的护卫下,是任何明星都要心生怯意的。
其实身为罗德里克继承人,传说中也是一位隐藏极深的亿万富翁,颜值逆天一张玩闹似的精灵照引得无数迷妹魂牵梦萦的兰斯·罗德里克,他本人的新闻价值也是极高的,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媒体们在拦住他并发现那并不是威廉·布兰德利后,却不敢对小罗德里克多做纠缠,甚至在对方一个冷淡的眼神下,犹如摩西分海一般自动让出了一条道路,让对方离开了。
不知哪个记者将刚才发生的比喻成电影《诺丁山》里的情节,四周的媒体同行们不少都被逗乐了,但也有人自嘲地说:“是啊,威廉·布兰德利就像电影里聪明机智的茱莉亚·罗伯茨,而我们,不也和那群让大明星在眼皮底下白白溜掉的愚蠢记者非常相似么?”
记者们发出了第一千零一次无奈的叹气声:“威廉·布兰德利,真的让人又爱又恨啊。”
“是啊。”
“没错。”四周全部都是附和声。
是的,又爱又恨,这就是此时媒体对于威廉·布兰德利的感觉——他的身上永远不缺少话题,比如他参加脱口秀节目时爆的那些料,让影迷粉丝追根寻底津津乐道,比如和他关系非常紧密的hso网站,已经成为不少媒体蹲守好莱坞最新动向的重点网站之一,至于他的公司他拍的戏,更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威廉·布兰德利似乎连一根头发丝都连着整个好莱坞的娱乐神经,如果他想,可以随时挑动全美娱乐狂欢。
但是,新晋威尼斯影帝身上最可恨的一点就是,他的想法和行为永远充满了不确定,他待媒体可以很宽容很友善,给他们足足能报道半个月还不重样的头条,也可能很冷酷很无情,就像刚才那样,根本不给媒体看到他真实的踪迹。
“为什么我们不顺便采访一下小罗德里克,或者是跟着他出去呢?他和威廉·布兰德利肯定是要会合的,说不定现在他们就在同一辆车里坐着。”《今日美国》的年轻记者不甘的建议道。
“兰斯·罗德里克不是好莱坞明星,他只是个,额,商人,我们不应该随便报道他,像是报道其他明星似的,而要适当给与尊重。”《纽约每日新闻》的同行隐晦提示。
“纽约上东区也有许多富商是社会名流,怎么就不见你们也给与尊重,不再报道他们的离婚官司和股权纷争了?我看纽约的报纸,倒有一半是靠报道上东区名流们的私生活生存的。”
“你知道罗德里克集团雇佣了一整支律师团队,在过去十几年里一直在告那些没经过他们同意,却私自刊登泰勒·罗德里克和兰斯·罗德里克生活照片并爆料*的媒体吗?”《纽约每日新闻》的记者冷嘲说:“那支团队里有美国最好的几个专打名誉权、*权官司的律师,每一家不遵守罗德里克集团规定的报社都被告上了法庭,虽然报社有宪法保护,罗德里克集团没多少官司能彻底打赢,但他们本来的目的也只是拉长诉讼期,因为只是漫长诉讼带来的律师费就足够小报社们破产了。兰斯·罗德里克被绑架那年,在他被解救出来之后,有几家报社拍到了受惊吓的小罗德里克的照片,或是对绑架案冷嘲热讽,认为那都是罗德里克太有钱才招来的灾祸,而那些报社,后来没有一个例外,全被告到破产了,那是一场纽约媒体界的灾难,无数记者为此丢了饭碗不得不重新投简历找工作。从那以后,我们在对待罗德里克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可以拍几张无伤大雅的照片,可以打打擦边球,但绝不能对他们太过纠缠,除非他们自己愿意。”
《今日美国》的年轻记者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他无法理解也不能接受:“我们又不是闯进他的家里拍到了他的裸/照,只是跟踪采访而已,我们行使的美国宪法赋予媒体的新闻自由的权利!
“你可以试试,年轻人。”几个老记者交换了一个“他无可救药了”的眼神,最后警告说:“如果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