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兰陵风流 >

第234章

兰陵风流-第234章

小说: 兰陵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中毒的能量。按照1:20的比例,当时的歌伎数目可能在十万以上,竞争尤其激烈。

    五、满唐都有龟兹乐

    唐玄宗时代的唐帝国,全民沉浸于龟兹乐的旋律中。

    此时的龟兹,人口有八万之多,全民皆商,国力强盛。7世纪中叶,唐王朝为了便于对西域的统治,将原设在西州(今吐鲁番)的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下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指军事重镇),龟兹成为西域的政治中心。中西文化的碰撞造就了龟兹乐的辉煌。

    唐玄宗时代的唐帝国,全民沉浸于龟兹乐的旋律中。

    此时的龟兹,人口有八万之多,全民皆商,国力强盛。7世纪中叶,唐王朝为了便于对西域的统治,将原设在西州(今吐鲁番)的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下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镇”是军事重镇的意思),龟兹成为西域的政治中心。

    中西文化的碰撞造就了龟兹乐的辉煌。龟兹乐节奏明快,以羯鼓、腰鼓、铜钹、琵琶、横笛做伴奏,配起舞蹈来摇曳生姿。

    只有强大的胃口才能消化这么多外来的东西。只有非常自信的文化才能允许这么大的异化,唐文化不愧为中华民族最辉煌的文化。

    背景:胡人占唐代长安人口五分之一。

    当时长安20万胡人(从东北方、北方和西北方来的外来人皆称“胡人”)。有大鼻子小眼睛的波斯人,兜售劣质的绿玻璃珠子,却一口咬定是绿玉做的;有戴斗笠穿肥腿裤子的高丽人,在路边生起冒黄烟的炉子烤咸鱼干卖;还有面色黝黑的印度人,按照相似疗法的原理出售各种药材,比方说,象牙是固齿的药材,斑马尾巴是通大便的药材等。胡人在长安很受尊重的,他们多从事商业活动,富可敌国。

    六、唐朝的艳舞啊啊

    知道吗,大名鼎鼎的《霓裳羽衣曲》其实是艳舞。

    唐朝时改编自印度音乐,原曲名《婆罗门》,霓裳羽衣舞就是根据此曲编排的舞蹈。

    在一本明人笔记里,记载了脱衣版的霓裳羽衣舞,就是酒宴时令歌伎裸舞。

    而唐朝时候确实是有裸…舞或者半…裸舞。

    当时舞姬穿的一般以薄纱羽衣为主,不论跳健舞还是软舞,纱衣滑落这种事儿太常见了。

    唐朝的性。观念其实比一般印象中还要开放。

    特别是贵族女子和歌女可以穿袒…胸…露…乳的低胸装晒事业线哟。

    表现在平时,就是舞姬们跳胡舞时,经常变成甩布丁(就是甩裸…胸啦)。有壁画和出土的器物,展现了这艳舞的一幕幕。

    顺便提一句,大诗人白居易有个骚包弟弟叫白行简,这家伙曾经写过一首特别牛逼的东西,叫《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非常长,光流传下来的就有三千六百多字。意思就是,后面还有很大的篇幅散佚了。初步推测至少四千字。在行文简约的古代,白行简同学用四千多字写了一首啪啪啪之歌,神人。

    七、唐朝的保龄球——木射

    这种游戏脱胎于射箭。

    以木球为箭矢,以木桩为箭靶。将球着地滚出,呼为射球。

    是的,这是唐代的保龄球。

    规则和现在的保龄球几乎没什么不一样,只是在算分上不同。

    现代保龄球是九根木桩子轮着打好几次,木射只有十五根木桩。

    这十五根木桩都是尖笋状的,上窄下宽,十红五黑。

    十根红色的分别叫:“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五根黑色的分别叫:“慢、傲、佞、贪、滥。”

    这十五根木桩摆放成一排。

    游戏时,玩家们各持木球一颗。分别将球着地滚出,击打对面的木桩。

    要尽量击中红色的美德,不要击中恶德。

    游戏最后谁击中的美德比较多,谁就赢了。击中恶德最多者自然判负。

    根据玩家多少和心情,可以协商玩几轮。

    相当寓教于乐对吧。

    八、唐朝最时尚的球类运动

    那肯定是马球啊。

    马球,又名波罗球。

    打马球,也称击球、击鞠、打球。

    在马上持鞠杖(曲棍)击球,往来驰逐。从事此项运动不仅要练球技,还要习马术。

    唐朝的成年皇帝几乎个个喜欢击球,而且有一半以上对此达到痴迷的程度,唐敬宗李湛就是被球友杀死的。陕西乾县乾陵章怀太子李贤的墓室壁上画了打马球图,20余人驰马,或逐击或助战,生动逼真。

    宫廷所用马球是用质轻韧性好的木料制成的,空心或实以柔物,球大若拳,外涂红漆,彩绘花纹。球杖为木质,长数尺,杖头一端呈月牙形,亦绘有彩色花纹,类似今之冰球棍。

    球场一般占地较大,而且要平坦,以便策马驰骋和球的滚动。一些王公贵族家中为击球专门筑有球场,讲究的还要洒油使之更加光滑。

    杨巨源《观打球有作》:“亲扫球场如砥平,龙骧骤马晓光晴。入门百拜瞻雄势,动地三军唱好声。玉勒回时沾赤汗,花騣分处拂红缨。欲令四海氛烟静,杖底纤尘不敢生。”除了写到球场,还提到观众大声叫好。

    唐中宗李显的景龙年间,吐蕃使臣来迎金城公主入藏,于梨园亭御赐观打球,崔湜、沈佺期、武平一都有《幸梨园亭观打球应制诗》。

    张籍《寒食内宴二首》之一:“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寒食节的时候后宫女子打马球。

    王建《宫词》:“对御难争第一筹,殿前不打背身球。内人唱好龟兹急,天子鞘回过玉楼。”——打球时奏龟兹乐曲,唐人曲中有《打球乐》。内人连连喝彩,气氛异常热烈。“背身球”类似反手抽击,是一种难度较高的动作。

    毕竟打马球是一项剧烈运动,对于娇弱女子不宜——于是创造出以驴代马的“驴鞠”。

    九、唐朝的曲棍球——步打球

    这种运动出现在唐代,就是把打马球搬到地上进行,对抗性和激烈性都不如马球。

    打球时,用一围布障围着,里面的球员步打奔跑,外面牵布障的人跟着跑,哈哈特别好玩。

    十、呆萌的行酒令——七戴装翅令

    这个酒令的玩法非常简单,令官双手捧帽子,随便递给谁。

    该人马上站起,双手假装接帽子,此时左右两边的人要立刻起来给帽子装翅膀。

    左边人举左手,右边人举右手,做帽子的翅膀,然后开始呼扇。

    谁失误了就罚谁,譬如反应慢了,伸错手了,或者翅膀呼扇晚了……

    一群呆萌的古人。

    ——说明:以上是摘录各篇文章后综合整理,感谢各个原作者们。

第二二七章 苍鹰待飞() 
唐朝的风土人情

    一、大唐帝国美食榜

    大唐帝国美食养生奖——宰相李林甫的“甘露羹”李林甫天天把何首乌、鹿血、鹿筋熬成“甘露羹”,据说可使头发由白转黑,包治秃发、肾虚、夜尿……

    大唐帝国美食野蛮奖——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他发明的“鹅鸭炙”,将鹅鸭放入烧着炭火的入铁笼,鹅鸭受火烤而绕笼升跑,渴了就喝放在笼边的调料五味汁-最后鹅鸭会跑到筋疲力尽,烤到羽毛尽光,这时肉色变赤。调味品入味三分。(那些鸭被折磨的时候会泪眼直面张易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啊,虽说此鸭非彼鸭,同是鸭一族,何必对同宗鸭下此毒手?!悲乎?惨乎?)

    大唐帝国美食创意奖——唐玄宗的小姨子虢国夫人,发明“鹿肠酒”。

    她为了解次酒水运送的问题,悬鹿肠于半空,宴客时使人从屋顶注酒经鹿肠于杯中。想象一下澡堂里纵横的水管都变成鹿肠,美酒哗啦啦地流,你可以用杯盛着或者张大口,多爽。

    大唐帝国美食最具震撼效果奖——少数民族将领哥舒翰的“热洛河”一锅鲜鹿血煮鹿肠,又红又腥,视觉与味觉的双重震撼。

    大唐帝国美食奢华奖——中唐宰相李德裕的“李公羹”用珍玉、宝珠、雄黄、朱砂、海贝煎汁,每杯羹费钱3万。

    大唐帝国美食浪费奖——太平公主的大明宫“浑羊殁”鹅填五味肉末放进羊腹中,缝合后烤羊,烤熟后将羊弃掉,仅食鹅肉。

    大唐帝国美食海量奖——《朝野佥载》记录的两位豪侠第一天“烹猪羊等长八尺,薄饼阔丈余”,裹鹿肉如柱子般粗;第二天用大锥子斩肉,马车飞奔着倒酒,快马拖肉。

    大唐帝国美食惊世骇俗奖——《朝野佥载》记录的两位豪侠“烹一奴子十余岁,呈其头颅手足,座客皆攫喉而吐之”。(多戏剧性,等你吃完后才把人头亮出来,哈哈,原来刚才你吃的是人肉!气死你,吓死你,恶心死你,难过死你,就是要惊世骇俗!有诗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古今之悠悠,独我惊世骇俗!)

    大唐帝国美食第一人——中书舍人(相当于中央秘书长)张衡。

    武则天执政时,张衡退朝后忍不住在路边买新蒸熟的蒸饼,骑着马边走边吃,使公务员形象大打折扣,危及国家威严,妨碍了国际外交,终被武则天革职。(为了一街边小吃丢了官,真可谓古今第一傻帽,话说这蒸饼很受欢迎,秘方为以一升面对三合猪油蒸出,必须趁热吃,特别美味,如果你要以此致富,可别忘了付信息费啦!)

    二、唐朝的冰淇淋——酥山

    很早的时候,贵族富豪就会把冬天的冰块藏在地下的冰窖中,夏天拿出来做冰镇饮料。

    唐朝末期,人们为了生产火药,大量开采硝石。偶然间发现硝石溶于水时,大量吸热,可使水温降至结冰,由此人们掌握了夏天制冰的方法。精明的商人把冰块刨成冰屑,加上糖和香料售卖,制成了“第一代”冰淇淋,这种冰淇淋就像现在吃的碎冰。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介绍了这种唐朝的冰淇淋。

    程旭说,在唐章怀太子墓“仕女图”和唐代壁画“野宴图”中,都出现了“酥山”,而章怀太子墓“仕女图”中的6位人物,有两位都捧着“酥山”。之前有专家认为,仕女捧的是盆景,但陕历博专家根据图画中其他仕女捧的物品为食物,以及盛放“盆景”的精美盘子等判断,仕女捧的其实是插着花朵的“酥山”

    “酥山相当于我们今天吃的冰淇淋。”程旭说,根据文献记载,酥山最底层应该是冰,上面覆盖着奶油、酥油,还要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

    而所谓“酥”,与我们今天的奶油、黄油大致接近,是一种乳制品,是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的。在当时,“酥”被认为不仅滋味美妙,而且营养价值极高。除了白色的“酥山”,后来还出现了“贵妃红”或“眉黛青”染出来的红色或绿色的“酥山”。

    那么,唐朝时的冰淇淋是怎么做的?

    有作品曾介绍“酥山”的大致做法:一般是由女性制作,先将“酥”加热到近乎融化、非常柔软的状态,然后,向盘子一类的器皿上滴淋,一边淋一边做出山峦的造型,然后,放到冰窖里冷冻。据资料记载,由奶油制成的“酥山”在唐、宋、元时期特别流行。

    不知道有没有唐宋的诗人喜欢边吃冰淇淋边作诗,那一定很冷,很酷。【想象李白一边吃着冰淇淋,一边作诗“飞流直下三千尺”,哈哈哈】

    三、唐朝的饮料

    除了茶、酒外,隋唐五代对其他饮料也很重视,尤其对羊酪特别喜爱。

    隋唐的饮料注重色、香、味,并按不同季节引饮用不同品种。

    《大业拾遗记》记述隋文帝、隋炀帝时的饮料:“有筹禅师仁寿间在内供养,造五色饮,以扶芳叶为青饮,拔楔根为赤饮,酪浆为白饮,乌梅浆为玄饮,江笙为黄饮。又作五香饮:第一沉香饮,次丁香饮,次檀香饮,次泽兰香饮,次甘香松饮,皆有别法,以香为主。”

    尚食值长谢讽的《食经》有四时饮:“春有扶芳饮、桂饮、江笙饮、荠花饮、桃花饮,夏有酪饮、乌梅饮、加蜜沙塘饮、姜饮、加蜜谷叶饮、李饮、麻饮、麦饮;秋有莲房饮、瓜饮、香茅饮、加沙塘饮、麦门冬饮、葛花饮、槟榔饮;冬有茶饮、白草饮、枸杞饮、人参饮、茗饮、鱼饮、苏子饮、并加朱佩。”这些饮料大多采取植物的花叶或果实的色香味而加工制成。如扶芳饮中的扶芳“其树蔓生,缠绕它树。叶圆而厚,凌冬不凋。夏日取其汁,微火炙使香,煮饮之,碧绿色,香甚美,令人不渴”。从上面所列四时的不同饮料来看,春季饮料多用芳香清爽的,夏季则大多用甜润或有刺激性的,秋季多用瓜果烹制,冬季则饮用补益功效最大的。这都是相当符合人体营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