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奴滚上榻:太子,哪里逃-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苏双手插胸,痞痞的坏笑:“他能在这儿等着小爷,小爷也在这儿等着这头肥猪。”
扁老头儿一阵哑然。
这个小东西不简单啊!
扯着他来救人时,已经算计到案情的关键,打蛇打了七寸。
漂亮!
一看大堂上陶醉的太守,可不就是一头肥猪吗?
扁公失笑,小声附在凤苏耳边问:“小公子,要老夫怎么出手?”
“实不相瞒,除了陶肥猪安排的人,老头儿,那些人其实真的中毒了。”
见扁公一脸惊讶看着古朗,凤苏忙替他解释:“老神仙别误会,不是他下毒。”
凤苏指着地上一箩筐土豆:“那个玩意儿,可抗衰老、养容养颜,最是和胃调中、健脾利湿,还可解毒消炎、活血消肿、益气强身,是好东西啊!”
“胡说!”
扁老头儿驳凤苏:“既能解毒,如何又让人中毒了?”
“那是因为,这玩意儿本身是好东西。”
凤苏振振有词道:“但从地里挖出来后,要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着,被阳光直晒,这玩意儿会长芽,产生一种叫做龙葵碱的毒素,刺激肠胃、麻痹呼吸中枢,轻则上吐下泄,头晕头痛,重则心脏衰竭,呼吸中枢麻痹而死……”
凤苏嘴里说出这一长串,扁老头儿微眯着眼打量他,很是有些吃惊。
她感觉自己说得太多,但不说吧,又怕解释不明白,毕竟还指望着这头儿帮忙。
“总之,这种地蛋本身没有毒,偏古朗不知情,挖了一堆没地儿堆放,堆在破院里头晒太阳,这大热天晒长芽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中毒了,有些人没中毒。
大殿上状告古朗的人,症状都很轻,可以饮用茶水、食醋或甘草绿豆汤解毒……”
扁老头儿呆呆的,凤苏推他一把:“我说喂,你在听吗?”
“在听,在听。”
扁裘缓过神来,认真脸问凤苏:“古朗不知情,小公子又怎么知情?懂这些的?”
“这……”
凤苏一时语歇,好像暴露得太多了啊!
恰好,公堂上发生变化,那林郎中事先和陶太守串通好,果然直指在场状告古朗的,皆是吃了地蛋中毒。
还一脸义正言辞道:“大人,竟有人为了一己私利,中饱私囊,贩卖毒物敛财,医者父母心,在下感到很痛心,请大人严惩这种道德败坏的奸商。”
“身为金陵一带的父母官,本大人上要对得起朝庭,下要对得起金陵百姓,在本官的管制下,金陵城出了这种借灾敛财、丧尽天良之事,让本官无比痛心。”
陶肥猪摇头晃脑,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奸商古朗为一己之私、残害他人,本官以为当处以极刑,所得赃银,由本官判给中毒的无辜百姓治病,多余的银两则收缴充公……”
第60章 孤假虎威,很爽()
充公?
都充进太守府了吧!
死肥猪,干脆明抢得了。
“好了,好了,老头儿,现在不是抛根问底的时候。”
凤苏哄着扁公:“呵呵,关键时候,该你出马了,等这事儿顺利办完,小爷一定亲自动手做几个香喷喷的好菜,孝敬您老人家。”
扁老头儿一脸不为所动,凤苏推他一把,讨好的笑:“包管比叫化鸡好吃十倍,色香味俱全,那个美味啊,小爷一想想,馋得流口水……”
“慢着!”
一听凤苏说什么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菜式,老头儿就想到刚刚在马车上啃的叫化鸡,很是回味无穷。
重赏之下,又加上古朗并非存心害人,所以老头儿一步迈出来。
“老夫我来替他们诊诊脉,解个毒!”
“你是哪根葱?”
陶太守一看来者不善,他都要审判了,这时候横插一脚,一看就是来捣乱的。
为免夜长梦多,陶肥猪微眯的眼眸里闪过一线精光,冷声下令:“扰乱公堂,痛打二十大板,扔出去!”
我去!
胆儿挺肥吗?
连西陵冥渊都对扁公恭敬得很,这头死肥猪竟敢拿他开刀?
凤苏一步迈出来,笑眯眯看着上首的陶耕平:“嗨,太守大人好威风啊!金陵一带受灾,太守府伙食一定挺好的,几日不见,太守大人发福了,长得比上次去龙泽宫圆润多了。”
这话明罢着是嘲笑陶太守太贪,然后吃得脑满肠肥,看热闹的人都想笑,但慑于陶太守威仪,到底还是憋着。
陶太守一看凤苏从人群里挤出来,一阵头皮发麻。
每次见到这小东西,好像都倒霉得很。
他以手挡着额头数息,慢慢移开手,朝凤苏和颜悦色笑:“小公子驾临,是太子殿下有什么吩咐吗?”
“太子殿下听说陶大人为民做主,特意派扁神医来看看。”
凤苏上前一步扯着老头儿的衫子,灵巧的一笑:“这位老神仙,陶大人一定不认识,他是京城来的神医,外号千金诊。老神仙在龙泽宫做客,太子殿下听到陶大人在审案……”
“什么?这位是扁公。”
凤苏这么一通胡诌诌,她其实不知道扁公早已名扬天下,皇亲贵戚要请他诊脉治病,要价千金,还要看他是不是心情好,愿不愿意出手。
这么一位传说中的神医,怎么会来金陵府公堂凑热闹?
陶太守原本是不信的,但他知道凤苏在太子身边颇为受宠,所以一听扁公的名号,就知道绝对假不了。
“扁公来了金陵,真是金陵府一大幸事。”
他从高堂上滚下来,一脸笑着要来握扁公的手,可扁公连正眼也不瞧他,退后一步,保持距离。
陶太守脸上一阵尴尬,但得罪皇家贵戚都请不到的名医,没有好果子吃,所以不敢造次,依然笑脸相迎。
“不知扁公驾临,有何指教?”
老头儿瞪凤苏一眼,没想到这小东西胆大包天,竟敢借着太子的名号来公堂招摇撞骗?
他从来一诺千金,既然答应了他,这戏还要演下去。
扁公一本正经摸着白胡子:“老夫受人所托,来诊脉解毒。”
第61章 喂一勺大粪()
哎哟喂,给力!
凤苏知道扁裘老头儿厉害,却没有想到这个扁球到哪儿都滚得开,连陶太守都要礼让三分。
看来,这次是押对了宝。
接下来,陶太守虽一肚子不甘愿,但面上还得堆着笑,请人家扁公为状告古朗的人诊脉。
扁公气势十足,逼近担架上最严重的太守府小厮。
陶太守慌了,甩着一身肥肉拦住他:“本官府上的小厮不足挂齿,身为金陵城父母官,正是不忍心看着百姓们中毒受苦,扁公还请先为中毒的百姓号脉。”
“陶大人一片赤子之心,当真勤政爱民。”
扁公这么夸一句,陶太守松了口气,总算说动这老头儿转移视线了。
然而,扁公嘴角缀着一丝神秘的笑,绕过陶太守这座肥肉大山,准确无误掐住那小厮的手腕。
“陶大人府上的奴才中毒最深,医者当医急。”
扁公一脸淡然道:“此人身体健康,没有中毒迹象,若是不能醒来,喂一勺大粪,即刻便醒。”
什么,喂大粪?
“不,不,小人好了。”
那小厮从担架上蹿起来,蹦离扁公三尺之外,吓得语无伦次:“大人,小人真的好了,浑身很舒爽,能扛一头牛。”
噗!
凤苏实在憋不住了,然后围观的百姓也一阵哄然大笑。
事实摆在眼前,陶耕平气得一口老血涌上来。
他脸憋成猪肝色,干笑几声:“想来是林郎中路上给他喂了药,药到病除,药到病除。”
接下来,扁公转向中毒的小乞丐。
那几个小乞丐本来就是装病,听到刚刚扁公要给陶大人府上的小厮喂大粪,扁公一步一步逼近。
小乞丐们想着,为了一点吃食,被灌几口大粪,这太可怕了。
“啊,不要,我没病!”
不知道哪个小乞丐吓得蹿起来,挤进人群里跑了,然后几个跪地的伙伴,连滚带爬,一下跑得没影了。
陶太守瞠目结舌:“这,这……”
凤苏笑眯眯看着陶太守:“跑得这么快,这几个小乞丐也不像是中毒了,陶大人说是吗?”
“是,是……”
陶耕平结结巴巴,连连点头。
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状告古朗的那十来个百姓了,扁公替他们把脉时,陶太守紧张得汗流浃背。
如果诊过脉没有毒,岂不是当着金陵百姓的面,硬生生打了他的脸?
到时候一散播开来,不但会在太子殿下面前落得一个昏聩无能,百姓们也会以为他以前判的,那都是冤家错案,到时候彻底名誉扫地了……
“陶大人!”
陶太守身子一抖,紧张的看向扁公。
“的确是吃错东西,中毒了!”
扁公吩咐:“中毒不深,让人煮一盆甘草绿豆汤,每人分一碗喝下去,可解毒。”
“啊,哈哈,啊哈哈……”
陶耕平一开始吓得不轻,现在听到扁公也说的确是中毒,看着脸色苍白的古朗,一阵心花怒放。
中毒好,中毒好,即保住他的名誉,又能弄一大笔银子。
“去,去,快去煮甘草绿豆汤,一大桶!”
他得意洋洋看向古朗:“名扬天下的神医亲自号脉,古朗,你还有何话可说?所幸百姓们中毒不深,罚你入狱三年,收缴所得赃银……”
第62章 本宫的小奴()
凤苏和扁公大闹公堂时,西陵冥渊回了书房,等了很久不见凤苏人影。
凌霄听到不时有竹简摔在地上的声音,满头黑线。
这位祖宗跟凤苏置气,拿竹简出气干吗?
“凌霄,还不滚进来。”
西陵冥渊凌厉的眼神扫向他:“本宫可有说过,让你盯着凤苏。”
“太子殿下说过,要属下派人盯着凤苏回府。”
凌霄看一眼满地摔裂的竹简,大着胆子嘀咕一句:“可凤苏已经回府,属下这才……”
“再给本宫废话,加罚五十大板。”
西陵冥渊均匀的指节杂乱无章敲击着桌面,盯紧凌霄,却不知道自己的举动,早已透露出内心的烦躁。
惦记着凤苏,那就说嘛!
非要拐弯抹角,死不松口。
自家主子憋了这半天气,凌霄感觉受的那三十大板不那么冤屈了,这才慢悠悠禀奏。
“凤苏回府后去了荷风小筑,见主子和小姐聊得欢,跑出东侧门见古朗了。”
“什么?”
西陵冥渊一脸不悦:“身为本宫的奴才,就要安守本分,见什么不相干的人?去,将那小东西抓回来,本宫要狠狠罚他。”
“回主子,凤苏不在府里。”
凌霄唇角微抽着,憋住笑:“古朗犯了案,凤苏拉着扁公去了金陵府公堂。”
“知情不报,重罚一百大板,再有下次,拧着脑袋来见本宫。”
西陵冥渊手上的竹简重重砸向凌霄,黑影一闪,人已经消失在书房内。
*
金陵府大堂。
凤苏听到扁公为他们号脉,说是中毒,也是吓了一跳。
但这老头儿一看就是那种言出必行的,既然答应了他,绝不会诓她。
她将目光移到古朗身上,给了他一个稍安勿燥的眼神,然后一声晒笑:“太守大人为何急着断案?扁公的话还没有说完。”
“没错,老夫的确有话要说。”
扁公赞赏的看凤苏一眼,因为他信任自己,老头儿挺高兴,连连点头附合凤苏的话。
陶太守被他们联手整怕了,心里咯噔一下,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但扁公亲口承认,这些人是中毒没错,既如此,难道还能翻出新花样不成?
陶太守撑着一股气势:“老神仙请说!”
“老夫诊脉,从不妄言,这些百姓的确是中毒,但其中另有隐情。”
扁公从箩筐里拿起一个圆圆的土豆,塞到凤苏手上:“小公子,你来为诸位百姓解惑。”
事关古朗安危,凤苏也不扭捏了,扬了扬那枚泛青的土豆,侃侃而谈。
“此物名为地蛋,古皖国部落为此为食,鲜少流传到中土,是以金陵百姓不识地蛋。此物更可和胃调中、健脾利湿、活血消肿、益气强身,在古皖国部落,将地蛋视为延年益寿的神物。”
陶太守脸色一阵悻悻然,声音透着几分凌厉:“你说地蛋无毒,神医又说百姓们中毒了,如何解释?”
“大人,地蛋的确无毒,却不宜放在太阳下晒着,当置于阴凉通风的地方贮存,泛青长芽不可食用,要将其青色部位剜去,方可烹煮。”
第63章 我去,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