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607章

重生之动力时代-第607章

小说: 重生之动力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一个“孟加拉湾上空的‘手术刀’事件”,让全世界各国都知道,东联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先进最牢固的战斗机。

    眼前这位“上帝的私生子”是否有能力帮英国研制出一款优秀的先进战斗机,伊丽莎白二世一点也不怀疑。问题是,让东联参与efa计划,意味着从此以后东联就把手伸进了欧洲。这样势必会让今后的欧洲政治格局变得越来越复杂。

第809章 得想办法点燃英国的野心!() 
把手伸进欧洲?

    说实话的,杨卫平到目有而言都还从来没有这种想法。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个观点,杨卫平是持认同态度的。这就跟杨卫平一直认为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至于非洲是不是非洲人的非洲,美洲是不是美洲人的美洲,澳洲是不是澳洲人的澳洲,杨卫平觉得可以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因为,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永远都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规律。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欧洲的底蕴,没有人知道其究竟有多深多厚。或许,这也是美帝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都在琢磨着控制欧洲的根本原因所在。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有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但是当代表着欧洲文明权势颠峰的罗马人踏上英格兰的土地上时,英吉利就注定不会同欧洲大陆隔离开来了。从那个时候起,英国国内在文化和思想意识上都有一种或强或弱的欧洲联合的观念在涌动。

    而在基督教成为欧洲的主流意识形态后,英国对欧洲大陆的认同感变得越来越强烈。

    虽然一个个民族国家在欧洲大陆形成以后,基督教的民族化改革及连续不断的对外战争使英国的民族意识勃然兴起,但是,英国与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在政治上敌对,经济上相互冲突,可在文化上并没有这样。文化的同源性并不会因为民族利益的冲突而破灭。

    可以说,英国人对于欧洲联合这个观念从来都没有消失过,它不过是深藏在民族意识之中,当遇到恰当的时机它便会浮现出来。

    1905年,英国著名政治家格雷厄姆。沃拉斯提出一种警示,声称如果西方世界不停止“达尔文主义”的恶性生存竞争。按当时的形式发展下去,那么最终现代文明可能只会剩下两个帝国!

    英籍德裔实业家马科斯。瓦希特于1914年在伦敦建立了“欧洲统一联盟”,希望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欧洲国家之间的联邦。1938年英国还成立了一个鼓吹“联邦”并拥有上万名成员的“联邦同盟”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面对战争给欧洲造成的巨大灾难,欧洲各国纷纷提出各种制止战争、促进和平的主张,英国的精英阶层有识之士也在为此不懈地进行探索。大家都得出一个结论。只有欧洲联合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

    为此,当时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四处游说鼓动,成立了“欧洲联合运动组织”,英国有很多保守党和自由党的权贵家族,以及工党的知名人士都加入了这个组织,为实现欧洲联合而奔走呼吁,在民众中传播欧洲联合的观念,促进欧洲联合运动的发展。

    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英国一直拖到1973年后才成为欧共体中的一员,杨卫平对此也不得不佩服欧洲大陆各国对英国人的警惕性是真的很高。

    究其原因,杨卫平得出一个结论:与其说是欧洲各国对英国心怀警惕,不如说是法国不希望英国在欧洲指手划脚。法国总统戴高乐对丘吉尔当时的真实动机表示怀疑。确切地说,是戴高乐领导的法国政府对英美同盟企图控制整个欧洲的行为非常反感。

    1951年4月18日,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在巴黎签署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该条约于1952年开始生效。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煤钢共同体成立后发展极为迅速,仅仅只是在煤钢两个行业进行合作已经不能适应六国的需要了。于是1957年3月25日。法、德、意、比、荷、卢六国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这两个条约合称为罗马条约。于1958年生效。1965年4月8日六国又补充了一份布鲁塞尔条约。

    1967年,六国将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组成欧洲共同体。

    从建立煤钢共同体开始,法国人就坚持不同意带着英国人一起玩。英国当时自恃经济竞争能力还很强大,加英联邦以及英美同盟特殊关系,也就暂时没跟法国人一般见识。但是进入六十年代后。英国遇到的困难和严重经济问题促使约瀚牛们必须跟法国人谈判,通过加入欧共体来摆脱英国面临的经济危机。

    哪曾想,法国人根本就不给英国佬面子。英国在1961和1967的两次申请都被法国总统戴高乐毫不犹豫地予以否决。直到戴高乐辞职后,才让英国没有了加入欧共体的最大障碍。但即算这样,在法国人的多般制肘下。英国才终于在1973年提交第三次申请后正式加入欧共体。

    可以说,在英国,所有一直在谋求欧洲联合的英国政治家,无不对法国这只高卢鸡怨气冲天。

    如果从1961年开始,英国就加入了煤钢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说不定英国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困境早就得到解决了。可因为高卢鸡作怪,使得约瀚牛们足足耽误了十二年之久。

    在伊丽莎白二世的意识里,她甚至认为皇家海军到现在都没能打赢阿根廷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12年影响了英国的经济发展而造成的。而且,如果法国人早带着英国人一起玩的话,没准玛格丽特。撒切尔根本就没机会成为英国的首相。

    对于英国女王陛下心中的怨气,杨卫平还是比较理解的。

    英国的工业体系带有明显的英国传统症结。作为世界上资历最老牌的工业国家,英国人一直都活在日不落帝国早已失去的虚幻荣光之中。企业设备陈旧,管理模式落后,科新技采用相对较少,加之战后英国实行的国有化政策及福利国家的成功实施,使得英国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因而缺乏对老旧工业体系进行升级改造的必要资金。这就造成了英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推动力。

    1950年…196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日本为10。8%,西德为7。8%,意大利为5。5%,法国为4。8%,美国为3。2%,而英国仅为2。7%。

    1960年…1969年的年均增长率日本达到了11。1%,法国和意大利5。9%,西德为4。9%,美国为4。5%,英国仍然提成在末位只有2。6%。

    以上数据足以显示,在五、六十年代,英国的经济增长率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低的,英国的经济实力也因之而降到了世界第五位。在这期间,欧共体六国的经济却得益于共同市场,获得了飞速发展。

    另外,在英国发生的停产大罢工、通货膨胀等各类社会因素进一步阻碍了英国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经济模式的转型,极大程度地削弱了英国参与现代世界竞争的能力。

    作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直都认为加入欧共体,推动欧洲联合,才是医治“英国病”的良方。可问题是,该死的法国佬总是在千方百计阻障英国进入欧共体。为此,英国不惜费尽心机纠集瑞典、丹麦等国家组成七国自由贸易联盟,希望把法国人主导的欧共体给吞并融化。但是,欧洲自己贸易联盟的经济实力与欧共体六国相比一直都处于劣势。最后反而导致这个联盟中的成员国变成了欧共体中的一员。

    对于英国的野心,杨卫平作为旁观者看得非常清楚。

    美苏冷战格局形成后,在新的世界体系中面对美苏两大超级霸主,英国显然是有点势单利薄。为了维护英国的国际地位,温斯顿。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政治构想:“以第一环英联邦和大英帝国作为力量的基础,利用第二环美英特殊关系,借重美国的力量重建世界大国地位,进而利用第三环联合起来的欧洲,谋取西欧的领导权,并利用西欧的力量对抗苏联。”

    很明显,在这个“三环外交”构想中,英国处于三个环的枢纽地位,丘胖子意图借此来恢复大英帝国昔日的世界大国雄风。

    在这三个环中,英国的重点是英联邦和英美同盟特殊关系。然而,国际局势的发展,使这两个环在英国外交中的地位日趋下降。

    二战之后,英联邦是英国外交的基础,对英国具有极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价值,对英国的世界地位有重大的影响。加之英国的世界殖民体系反映了英国的辉煌历史,英国民众对它有着特殊的情结,这一体系的任何变动都会使得英国民众那根敏感的民族感情之弦为之绷紧。因此,战后英国极力维护这一殖民体系。

    可是,二战结束后在全球爆发的民族独立解放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许多殖民地纷纷取得独立或自治。像埃及、巴基斯坦、印度、南非等家实质上都脱离了英国,使英国的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同时英联邦成员国都积极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降低了对英国的依赖,使英联邦在英国的战略地位中被严重削弱。加之英国本身实力下降,同时还得面对美苏争霸带来的巨大压力,英国在无奈之下只能逐步实施战略收缩。

    而这,也是英国为什么一直想把杨卫平控制的北缅拉进英联邦的根本原因。

    第809章得想办法点燃英国的野心!:

第810章 分划离间英美关系是必须的!() 
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像他们预期的那样很快就得到改善。,

    法国政府依然还在继续给英国人设置各种障碍。

    原有历史上,法国政府为了给英国人制造麻烦,不惜卖给阿根廷一大批飞鱼反舰导弹和其它各类军火武器。由此可见法国对于英国加入欧共体是何等的不情愿。

    然而,让高卢鸡们想不到的是,自从杨大爵士横空出世后,英国佬的国民经济发展像是打了鸡血似的,gdp一个劲地连年往上窜。

    这种变化,固然与撒切尔夫人这位铁娘子首相实施的新政有关,但很大程度上却是得益于菲尔德家族在英伦三岛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使得英国的资本在北缅和华夏大陆两个市场重焕活力,继续反哺本土,为英国的工业体系调整注入大量资金。

    事实证明,在资本主义国家实施资本国家化根本是行不通的。国家重新资本化,虽然给英国的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动荡不稳,但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还是利大于弊。

    至于菲尔德家族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全世界都知道,菲尔德家族的下一任族长继承人修斯。菲尔德,是杨大爵士这位“上帝的私生子”最亲密的合作伙伴,铁杆“好基友”。

    到今天,杨卫平都不得不佩服菲尔德大公当年表现出来的魄力是何等的具备前瞻性眼光。

    有时候,杨卫平甚至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菲尔德大公拥有某种不人为知的特异功能,可以看穿杨卫平身上蕴藏着的“重生者”独有的无尚潜能。

    要知道,当初菲尔德家族拿出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朴茨茅次造船厂、莲花汽车公司、力拓公司、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的股份,用于置换天工实验室40%的股权,这种魄力。绝对不是一般的人能拿得出来的并决定得了的。

    正是因为那一次股份置换,才使得在英国拥有了数百年历史传承的菲尔德家族重新注入了新鲜血液,焕发新生,只用了八年时间,一跃成为超过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和摩根家族的世界最强大家族势力之一。

    如果说,美国是洛克菲勒家族和摩根家族的。那么,现在的英国就是菲尔德家族的。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菲尔德家族的在英国国内的影响力,甚至已经对英国王室的无尚威望构成了威胁。

    不过,在推动欧洲联合这个问题上,英国王室和菲尔德家族所持的态度到是达成一致,不谋而合。

    伊丽莎白二世是一位极具政治智慧的女性,即算现在菲尔德家族在英国的声望如日中天,她也从来没想过要动用王室的特权去打压对方。而是时不时地跟菲尔德大公一起商量着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欧洲联盟。如何解决在推动欧盟建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阻碍。

    如此一来,自然而然地让菲尔德家族的主要精力都放到欧洲大陆方面去跟欧洲各国的那些老牌家族打交道。

    对于一直没能说服杨卫平让北缅加入英联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