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小山也不知道他们俩能听进去几句,自己已经尽力了,希望两人能创造奇迹。跟林李喝完壮行酒,杨小山送他们出了浦口,然后才回到了自己的营地。
杨小山回到营地,开始考虑自己的情况,想着想着他苦笑了一下,觉得自己与其担心林李还不如更担心自己。林李两人带走了大部分广西的老兄弟,罗大纲的劲旅还在镇江。现在自己手头上的兵一大半都是新兵,自己队伍战斗力下降很快啊。
“现在练兵也来不及了,查尔斯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把武器带回来,还是先买几百吧洋枪顶着用吧。”杨小山思索道。这个年代是从冷兵器向热兵器转移的时代,长毛大刀终将淘汰,先把自己的亲兵武装起来,让他们熟悉洋枪,等他们用习惯了再全军推广。
“世子,你要买三百杆洋枪?”杨小山找到了老吴,让他在上海的土地阿富联系洋行,采购军火。
“是的,查尔斯已经去了几个月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中国,现在西征在即已经等不及了。先买一些是一些,让亲兵们先用着,看看效果到底如何?”杨小山说道。
“那些洋行的买办可黑了,这些二鬼子比洋鬼子还黑,世子要不要考虑一下,现在天国开销很大,你们前军的用度也不多了。”老吴是内行人,知道中国的买办敲诈起中国人是个什么情况。
“老吴,我何尝不知道呢?上次和查尔斯的那个高买办一张口就是三倍价格,但这次我认了,情形不由人啊。”杨小山知道自己队伍新兵太多,亲兵是关键时刻唯一能指望得上的,如果他们都能熟练使用洋枪,那战斗力就能迅速提高。
“好吧,我这就替你带话给洋行。”老吴咬咬牙,回答道。
商人是无利不起早的,听到有比大生意,英吉利、法兰西包括德意志洋行的买办们都到了天京。
“世子,这次来的三个人他们在上海的报价都是四十五两银子一支步枪。这价格是通常价格的三倍。”老吴来通知杨小山道。
杨小山是有心理准备的,三倍价格咬牙也要买,不过他也准备了一手“竞标”。前世的企业单位经常使用竞标的办法,压低进价,降低成本。
杨小山依次见了三名买办。英国洋行的买办推荐的是克伦士威克步枪,是一种前膛滑膛枪。法国洋行的买办带来的是米尼步枪,这是一种前膛线膛枪。德国洋行的买办极力推销的是德莱赛步枪,这是一种后堂装填步枪。
杨小山首先就在心里划掉了英国买办推荐的克伦士威克步枪,不但是滑膛枪还是前膛的,是已经快要被淘汰的枪种,尽管这位买办暗示会可以还点价,但杨小山可不想买这样的淘汰品。
剩下的法国买办的米尼步枪和德国买办的德莱赛步枪,两者旗鼓相当。这两种枪历史上都很有名。米尼步枪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大放异彩,而德莱赛步枪更加有名,在德奥战争中一举成名,为后装枪淘汰前装枪立下大功。两者都是经受过实战考验的名枪。
杨小山内心稍稍偏向德国的德莱赛步枪,毕竟后装是趋势,不过这个时代米尼步枪还是各国的主力步枪,性能也很好。
“三位先生,请你们去自己的房间,在你们的牌子下面写下最后的交易价格吧。不过我要强调一点,你们只有一次机会,价低者将取得这次竞标。”杨小山把他们三个隔离开来,分别投标。
竞标就是考验人的心里,也许会只差一点失去交易机会而懊悔。所以竞标越激烈越能挤出水分,有的企业就靠这一手就能节约百分之三十的成本。杨小山很有信心能压下来一点价格。
到了亮标的时候了,杨小山去了三名买办的房间看价格,让他没想到的是三名买办的价格很统一,都是九十两银子一支,不但没有降价反又多涨了一倍。
“你们在上海的报价不是四十五两银子一支吗?怎么现在是九十两?”杨小山质问道,他感觉自己被戏弄了。
“世子,那是在上海的价格,你要的洋枪来天京,不得被沿途的官府扒层皮啊,所以在天京的价格是九十两一支。”买办们的回答出奇的一致,而且似乎理由很充分。
第190章 喜出望外()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这三个人得知了杨小山即将西征的消息,这伙奸商立刻合起伙来准备宰杨小山一刀。毕竟买办圈子就这么大,别看他们分属不同的洋行,其实都是自己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他们私下已经约定好,不管谁中标,赚得钱三人均分。
“老吴,我前军账上还有多少钱?”杨小山没有办法,明知被宰也准备认了。
“世子,你最近开销很大。南王一家老小开销你管,筹建天华学校又是一大笔开销,林李那边你又垫钱给他们粮草。你账上也就几千两银子了,都买了洋枪,你日子还过不过啊。”老吴替他担心道。
杨小山没想到自己也有被钱难住的一天,最近不打仗了,抄不到清廷的银库。账上的银子只出不进,还真是要坐吃山空了。
“怎么办?这洋枪是买还是不买。”杨小山内心纠结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亲兵过来,在杨小山耳边耳语了几句。杨小山立刻喜笑颜开起来。
“世子,你可要想清楚,你这次回绝了我们的报价,下次再找我们,这次的车马费得跟你加倍算上!”买卖们得知杨小山拒绝了他们所有人的报价,恼羞成怒道。
“请自便,送客!”杨小山大手一挥,根本不理睬他们的威胁。
法国和德国的买办骂骂咧咧走了,狡猾的英国买办走后又绕了回来,他对杨小山笑眯眯道:“我们英国洋行有事好商量,八十两银子一支,以后咱们还可以合作。”英国洋行的买办以为是价格的问题,反正这些枪都被英国政府淘汰了,根本不值钱,卖多少都是赚。他把一支洋枪的报价降低了十两,以为这样杨小山就会和自己交易了。
“就你们那种过时的前装滑膛枪,十两银子我都不要!滚!”杨小山怒斥道,真当我不识货啊。“来呀,把他赶出去!”杨小山对亲兵们说。
英国买办被骂得满脸通红,吓得屁滚尿流地走了。
“世子决定不买枪了?”老吴还没明白怎么回事。
“这些奸商太过分了,以后绝对不能找他们做生意。老吴,还没有告诉一个好消息,你的徒弟阿福刚刚让人带消息来了,查尔斯,那个美国人到上海了,他给我们带洋枪来了。”杨小山感叹自己真是运气好,查尔斯回来得真及时,自己不用被那些奸商宰了。
两天后,查尔斯带了一行人来到了天京,杨小山立刻在长江边上迎接他们到了自己的军营。
“好家伙,查尔斯,你带了这么多洋枪来!”杨小山看着满满几十箱的洋枪兴奋道。
“世子,这里有五百支美国霍尔式步枪,都是上次您送我的生丝赚的钱买的,价格就按你先前说的,十五两银子一支。这种后装线膛枪在美国可不便宜哦,是前装线膛枪的两倍,都是按您的要求买的最新款的步枪。现在他们都归您了。”查尔斯指着这些霍尔式步枪道。
杨小山这可高兴坏了,拿起一支观赏起来,果然是崭新的,设计风格简单、粗矿很适合军用。
“世子,这霍尔后装枪比其他枪还有个优点,它的枪机、枪管及枪机组件可以拆下来装配到另外一支霍尔后装枪上去。这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零部件可以互换的步枪。”查尔斯介绍这枪的优点。
杨小山一听就明白了,零件可以互换这可太重要了,一来这枪可以大规模生产加工,方便军工厂提高产量,二来维修装配方便,即使枪坏了,几支坏枪把零件凑合一下还能组成一支好枪,对于没有生产能力的天国无疑节省了很多成本。
“太棒了,查尔斯,这霍尔后装枪太棒了。”杨小山赞不绝口道。
“世子,您可别忙着称赞,还有惊喜呢。看我这里还有好东西。”查尔斯故作神秘道。
十支柯尔特手枪和十门六磅野战炮映入了杨小山眼帘。
“这些多少钱?”杨小山没想到查尔斯还给他弄来了这些。
“不要钱,是您买这五百支霍尔后装枪的添头。”查尔斯微笑道,“世子,您不知道,您的订单救了我们一个工厂主的命。我带着你的订单找我父亲,我父亲给我介绍了一个军工厂主怀特先生。这可怜的先生当时正准备破产自杀。”
“哦,这是怎么回事?”杨小山好奇道。
“你也知道我们国家和墨西哥大战了一场。很多军工厂主都因此发了财,怀特先生也是这时候买了霍尔后装枪的专利,新建了一座军工厂专门生产霍尔后装枪,结果好景不长,美墨战争结束了。他因为投资过大,无法收回成本,坚持了几年,他的分销商都倒闭了,他也撑不住了,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这个时候你的订单救了他的命,他听说您以后还要买很多支步枪,所以把这些作为礼物送给您,这些手枪和野战炮都是分销商无法还钱抵给他的。”查尔斯指着手枪和野战炮道。
“这可赚大了。”杨小山没想到自己阴差阳错竟然做了这么一笔划算的买卖。
“除了这些还有一百箱子弹也是怀特先生赠送的。他希望子弹您也能送他那边买。”查尔斯可真带了不少好东西。
“可以,以后咱们天国的武器弹药都从他那边买。”杨小山觉得武器和弹药同一个地方生产的必定是最适合的。
“另外,我也给您带来了我个人的礼物,为了我们今后的合作和生意。我带了两位先生来,琼斯和布朗,他们都是美墨战争中的军官,现在退役了。我带他们来负责教你们的士兵使用这些枪支火炮,我想你一定非常需要!”查尔斯一挥手,请出了两名美国壮汉,他们目光坚定,站姿端正,不用介绍就能看出是标准的职业军人。
“查尔斯,我不得不说,你真是考虑太周到了,你这一趟大大超出了我对你的预期。我们一定能结成长期打得合作伙伴。”杨小山喜出望外,查尔斯的到来大大增强了自己队伍的战力。
第191章 林启容()
“查尔斯先生,还请你带话给怀特先生,让他注意市面上有没有连射枪的专利发明,如果有我愿意买下。另外他的军工厂我也愿意入股,希望他能在中国开办分厂。”杨小山知道步枪的发展历程,今后连射步枪乃至机枪都会被不断发明出来。自己一定要抓住机会,率先使用,必将给世界以震撼。
“连射枪?还有这样的步枪吗?我从来都没听说过,好吧,我帮你转告怀特先生,让他注意这样的枪。”查尔斯的眼界当然没有杨小山高,连射步枪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初步考察完霍尔枪的性能后,杨小山觉得很不错,这种霍尔步枪有效射程达到了4百到五百米,一分钟能发射八到十次,比清廷的抬枪强上百倍。
于是小山又交给查尔斯三千两银子作为预付款,追加采购一千支霍尔步枪、二十门野战炮和两百箱弹药。杨小山算是把账上的钱全花出去了,看看西征能不能有机会捞一笔钱了,不然还真买不起这么多洋枪。
又过了几天,查尔斯离开天京,返回美国。而杨小山则带着队伍出了天京,来到了芜湖,他的任务是在这里筹措西征的粮草。利用这段没有战事的时间,杨小山让两名美国军官从自己的亲兵和老兵里挑选出五百名士兵,操练西洋战法。
五百人独立为亲兵营,其中五十人为新式炮队。每天练习洋操,包含打靶、队列、战术三个方面。其中过程比杨小山想象中的要难得多。
首先就是语言问题,美国军官的口令都是英语,天兵们听不懂,杨小山只好翻译了几十条口头,然后做成小册子让士兵们在晚上背诵。
光这个过程就差点把杨小山累得吐血,天兵们都是文盲,汉字都看不懂更别说英文,只能一句一句反复背,反复说,比教小孩说话还累。好在杨小山先教会了几个聪明伶俐的,然后再让他们教其他人。
听懂了口令,左右不分的大有人在,队列始终站不齐。至于射击,更是难教。出于对火药天然的恐惧,很多人耍起大刀来虎虎生威,但一拿洋枪就发慌,发射的后坐力还让很多人受了伤。
虽然亲兵营日夜操练,但进展还是非常缓慢,没有个半年时间,恐难成军。杨小山也知道急不得,这些人是日后的种子,能练出来一批,下一批就好练了。
有进展慢的自然有进展快的,有一个年轻人就在这五百人里脱颖而出。他不但口令记得快,队列站得好,枪法还非常棒。
“小伙子,你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