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清兴衰录 >

第24章

大清兴衰录-第24章

小说: 大清兴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勒克德浑这个人,此人虽有善战之名,作战也很勇猛,但是该用阴招的时候,也毫不含糊。经常能根据战场的形势制定出正确的战略。
  此正是兵法中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也是勒克德浑指挥艺术中最大的特点。
  他观察了一下周边的地形和敌我双方的攻防情况,正巧明军的后援部队正在渡江准备支援荆州的攻城部队。
  勒克德浑不动声色,悄悄派出了一部人马渡过南岸,等到明军渡河一半的时候,突然水陆两军同时猛攻,大败明军,消灭了这一支援军,半渡而击,勒克德浑把军事艺术玩的炉火纯青。
  之后勒克德浑率领部队水陆并进乘夜疾驰,向荆州奔去。充分发挥了满洲骑兵的机动优势。第二天凌晨就进抵城下。由于清军行动迅速诡秘,驻扎在城外的明军毫无察觉。
  到了晚上,清军将明军在江中的战舰尽数夺走。李过等对勒克德浑的千里奔袭毫无所知(可见大顺军的情报工作特别差,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情报工作)
  之后,勒克德浑再次给明军上了一堂军事理论课。
  勒克德浑分兵两翼,正面进攻的同时,又派一支部队从对方的侧翼发动突然攻击。此正是兵法中所谓“以正合,以奇胜”,八旗铁骑分两翼杀入明军主营,明军与大顺军促不及防。
  在勒克德浑教科书般的指挥下,明军被打的一败涂地,战线全面崩溃,伤亡十分惨重。
  此战再一次证明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只能说明军实在是有兵无将,再有多少军队也是白搭。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还是一败涂地。
  这一战可谓勒克德浑军事生涯中最精彩的一战,勒克德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和军事斗争艺术,以少胜多,解除了荆州之围,勒克德浑的军事天才一览无余。
  之后,清军乘胜追击,不过李过和高一功这支部队虽然败退,但是相对于何腾蛟的部队,显然要很有节操。忠贞营由于也算是跟着李过高一功的日子比较久,思想工作做得比较好,虽然吃了败仗,但是采取了分兵抵抗的战略。
  无奈大势以去,接连战败,主力损失殆尽,顺带给清军留下不少辎重,顺利完成了运输大队长的职责。
  最后,义军将领田见秀等人带着残部五千人,投降。
  李过等人不得不退入退入三峡天险地区。堵胤锡在战斗中附上,从马上摔了下来,手臂骨折,向湖南常德一带撤退。
  湖广会战以清军的完胜,明军的完败而结束,这一战,清军一举消灭了湖广地区的明军的有生力量,何腾蛟失去了反击清军的资本。
  而勒克德浑,注定将成为何腾蛟的苦主,他们还有再次会面的机会。###第33章 朱聿键的烦恼
  对于隆武政权来说,何腾蛟的动静虽然搞得很大,但是只是局部战争,影响不大。但是鲁王政权的覆灭,影响很大。
  可谓是喜忧参半。
  唇亡齿寒,喜从何来,且听我慢慢说来。
  隆武政权建立以来,相比鲁王政权,响应的人比较多,福建两广云贵两湖都表示拥护——当然,仅限于口头承认,实际上该干嘛还是干嘛,能够保证军令政令畅通的,其实也没多少地盘。
  云南贵州天高皇帝远,还得等个几年等得到他们唱戏。
  福建就是郑芝龙的老家,与其说朱聿键是郑芝龙的领导,不是说郑芝龙是土豪。
  至于两广和湖南,都是地头蛇,手握重兵。
  应该说,朱聿键这个人由于经历比较坎坷,还是有点中兴之主的气象的,很善于思考和总结。
  大敌当前,朱聿键总结了两大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  鉴于敌人是强大的,必须要联寇抗虏才能生存,建立抗清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  要消除党政。
  史学家认为,明亡于党争,对这点而言,隆武帝是看的比较清楚的。
  无论是哪个派,东林党也好,其他党也好,没有本质不同,都是只顾一己私利,结党营私,要么贪污腐化,要么自恃清高眼高手低。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是对他们最好的总结。
  因此,一开始继位,朱聿键就整顿吏治,消除党争。
  由于朱聿键吃过苦,所以他是比较关心百姓的。为了减轻民间疾苦,他施政的一个重点是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规定“小贪必杖,大贪必杀”。
  在官员任用上,朱聿键创造了历史!
  任命了30多个内阁大学士,一举打破明朝自开国以来的内阁人数纪录。
  朱聿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于一切和清朝对抗的人,不管过去做过什么,都敞开大门吸纳。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马士英,马士英在鲁王那里混不下去,准备来投靠朱聿键,朱聿键倒是非常欢迎,郑芝龙同马士英关系较好,也主张收用马士英。无奈朝廷上东林党人比较多,为了不犯众怒,马士英没能入闽,被责令在浙江一带戴罪立功。
  除了对外政策调整,对内整顿吏治以外,朱聿键还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由于清军和南明暂时形成了拉锯战,怎么对待和处理在清军威逼下已经剃发的百姓?
  当时,很多百姓一路南逃,有剃头的,也有没有剃头的。
  由于清军的政策很变态,要么剃头,要么砍头,老百姓跑的慢点的,只能先剃头,再跑路。
  按照所谓的大明民族主义这的思路,剃头就是归顺清朝的叛徒,对于叛徒,那就是杀!南明对清朝军队没办法,对于老百姓,战斗力还是很强大的。
  所以开始阶段,隆武政权和鲁王都对剃头者一杀了之。
  但是百姓也是被逼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滥杀一气,等于把很大一部分老百姓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但是不杀,总要对“贪生怕死的行为”给个说法吧?
  朱聿键的高明就高明在这里!在这个问题上,朱聿键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解决办法:有发为顺民,无发为难民。兵之所至,不可枉杀。
  ——这就是水平!一下子解决了所有难题。
  我相信,如果朱聿键在太平盛世,必定也是一位贤明君主。不过历史没有假设。
  尽管朱聿键有雄心,但是由于常年蹲大牢,血缘又疏远,自然少不了和他叫板的人。
  首当其冲,朱以海就是其中之一。
  朱以海好不容易捞到了个监国,也算是冒着巨大的风险,还没做热,就让他下台?门都没有。
  冒着这么大风险,总要有点不同寻常的收益吧?
  所以朱以海坚决不承认隆武政权,而且下属也不愿意承认。
  好不容易搞了个定策之功,捞到了点政治资本,哪能轻易放弃。
  于是浙江福建两地就转入面和心不和的对峙状态。
  不过由于浙江面临清军的压力,实在是没力气对付福建。
  福建方面,朱聿键实际上就是个光杆司令,兵都在郑芝龙手里,而且这个时候对浙江动武,估计郑芝龙也不干。这清军的威胁还在呢,有个挡枪子的不是挺好,同室操戈不是找死?
  所以武装冲突是搞不起来了。
  历史告诉我们,斗争是其乐趣穷的。
  武的搞不起来,可以搞文斗。——也算继承了大明二百多年的传统了。
  浙江政权中,还是有一部分人赞成和福建联合的,因此,朱聿键对这部分人加以笼络,派人带钱到浙江,名义上是犒师,实际上是拉拢腐蚀。
  结果人没拉过来,派过去的人倒是给剁了。
  鲁王也不是省油的灯,朱以海派人也去勾引朱聿键的人。派人“访问”福建政权。
  而且鲁王这招棋下的非常狠,派出陈谦直接拉拢郑芝龙,这陈谦需要说一下,这人和郑芝龙比较铁,这简直是釜底抽薪啊!
  来往而不往非礼也,朱聿键一气之下,也把鲁王的人给剁了。
  浙江福州政权你来我往,看似没啥成果,但是实际上朱以海是没啥损失,朱聿键栽了大跟头。
  朱聿键把陈谦给剁了,郑芝龙当时上书求情,结果没用,毕竟是自己的好朋友,郑芝龙是很不爽的。
  所以朱聿键虽然有想做事的心,但是搞斗争,显然还比较嫩。
  在清军进攻鲁王的时候,按说遇到这种事情,唇亡齿寒,隆武皇帝多少要帮一把,不帮一把说不过去。
  鲁王也确实不傻,也派人过来搬救兵了!毕竟打虎亲兄弟嘛,虽然不是亲兄弟也都是朱元璋的子孙嘛。
  坏就坏在鲁王,人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
  按说有求于人的时候,应该客气点。
  可是鲁王给朱聿键的第一句话,就是称朱聿键为“皇伯叔”,这简直是摆明了不给面子嘛,平常互相拆台就算了,你都快挂了还这么嚣张。简直是命令的口气,气的朱聿键大怒,把鲁王的信使杀了才解恨。
  于是搬救兵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鲁王政权毫无意外地挂了。
  这下子总算没有人再和朱聿键争什么了。###第34章 郑芝龙的小九九
  虽然现在没人和朱聿键争,但是朱聿键显然也是高兴不起来的,因为清军搞定了浙江,下一步该到福建了。
  由于湖广出了大事,加上浙江基本上平定的差不多了,因此勒克德浑这个大神去了湖广,留下大将博洛继续平定闽浙。但是这个博洛也是很狡猾的。
  在控制了浙江之后,博洛并没有继续进攻福建。由于勒克德浑去湖广带走了大部分的主力,留给博洛的兵实在是比较少,加上福建路也不好走,所以只能先巩固一下根据地。
  而且,对于福建政权,博洛更想“不战而屈人之兵”,鲁王能想到招揽郑芝龙釜底抽薪,大清朝自然也能想到。
  所谓苍蝇不盯无缝的蛋,真的是一点不假。
  你要是岳飞,估计谁都不会去干挖墙脚的事情,因为除了送去几个信使被斩斩,估计也没什么用处。
  之所以大家都来招降郑芝龙,那是因为郑芝龙实在不是一个有节操的人。
  郑芝龙,他最知名的就是郑成功的老子,但是这个人的传奇性一点不亚于郑成功,之所以我们现在只知道郑成功而不知道郑芝龙,那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关于郑成功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我们讲讲这个郑芝龙。
  要说中国的国际贸易,首先发扬光大的既不是改革开放以后,也不是鸦片战争以后,而是在明朝,由于搞得太大,以至于引发了明朝的著名事件——倭寇之乱。
  郑芝龙从事的就是这个国际贸易事业。
  郑芝龙,1604年生于福建,据说小时候比较调皮,基本上三天两头挨他爹的揍。调皮的小孩子一般都比较能折腾。
  到了18岁,郑芝龙小朋友还是游手好闲。他爹坐不住了,人家的娃18岁都当爹赚钱了,你小子还他妈天天吃老子的用老子的。你得去自己干活养自己!
  于是郑芝龙被送到了澳门,他舅舅在澳门做生意,于是郑芝龙就学起了做生意。
  需要说明的是,澳门那个时候已经租给葡萄牙人居住,也算是大明的对外窗口。
  没想到郑芝龙在澳门混的风生水起,还加入了天主教。所以郑芝龙是比较早的开洋荤的人。
  而且郑芝龙同志非常有语言天赋,在澳门混的时间久了,通晓了好几个国家的语言:闽南语、南京官话、日文、荷兰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郑芝龙同志确实是个人才——语言专家。
  之后语言专家郑芝龙就在东南亚搞国际贸易生意,不过毕竟太年轻,也就是小打小闹。
  在明代,海上贸易是被明令禁止的,所谓“片板不得下海”,抓住了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搞这个生意风险是比较大的。
  所以郑芝龙判断,要想搞这个生意,打铁还要自身硬,还得学点防身之术,至少逃跑的时候也能增加逃跑几率。
  应该说郑芝龙这个判断是非常正确的,郑芝龙很快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于是郑芝龙到了日本学习剑术,不仅娶了个日本老婆——田川氏(就是郑成功的妈),还找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投靠了日本的华侨海盗商人大头子李旦。
  这个李旦,用今天的话说,堪称这个行业的巨头。他是泉州人,16世纪末本于菲律宾经商,因与西班牙统治者不合,转至日本九州岛定居。
  李旦在日本加入了日本海盗集团。
  海盗这个行业,历史是比较悠久的——没办法,风险虽然大,但是收益的确太大了。
  马克思主义资本论认为,如果有10%的利润让人疯狂,有50%让人不顾一切,有100%的利润可以挺而走险,有300%的利润,可以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而海盗这个行业的利润,属于无本万利。除去一些必要的人工、工具成本,利润起码是400%以上。
  任何法律都限制不了经济规律。
  所以李旦也义无反顾的加入到了这个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