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贼道三痴.雅骚 >

第70章

贼道三痴.雅骚-第70章

小说: 贼道三痴.雅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原系好青衿长袍,提着考篮快步入场,先找到二堂考棚,再找到东号,只见号舍内一排排的长条桌,便找了一个靠边不易被打扰的座位坐了,先展开考卷一看,卷纸有十多页,每页十四行,每行十八字,用红线画着横直格,却没看到考试题目在哪里。
第一百二十章 一抄到底
张原卯时初起床,吃了半碗肉馅匾食,现在是辰时三刻,就已经觉得有点饿了,长耳竹篮里有六块巴掌大的酥蜜饼,手指轻触,还有余温,便拈起两块酥蜜饼吃了,喝了两口水,打量整个考棚,考棚呈长方形,三面透风,只一面有墙,棚内摆放着二十八张连座长条桌,每张桌子有两丈多长,可坐八人,整个考棚可容两百多人,像这样的考棚有十二个,呈八卦状排列,围在中心的是大堂和申明亭——
考生陆续到来,原本空阔的考棚越来越拥挤,张原所在的那条连座长桌很快就坐满了人,这些儒童磨墨、吃食、抢座位、考篮碰撞、呼朋唤友,一时间考棚内嘈杂无比,张原只在社学读过半天书,所以不认识什么人,独自安安静静坐在一边,他不认识别人,可别人认识他,在他右侧的一个二十来岁的儒童向他拱拱手,低声道:“张公子,还请多照应啊。”
又来一个要照应的,看来县试作弊是很普遍的,张原微笑道:“在下亦是心里七上八下打鼓呢,仁兄若作得早,还帮小弟代作两篇如何?”
那儒童愕然道:“张公子是口占八股、七步成诗的呀,怎么——?”
张原道:“那都是传言,传言信不得的,知道吗,小弟今日就仰仗仁兄了,等下你写一个字我就抄一个字,一抄到底,绝不遗漏——”
那儒童目瞪口呆半晌,提着考篮去找别的座位坐,不和张原同桌了,这写一个字就抄一个字的谁受得了啊。
“叮——叮——”击磬六响,两千五百二十三名考生尽数入场,考棚龙门封门落锁,这时是正辰时,要三个时辰后才能放头牌开龙门。
山阴县令侯之翰是主考官,从出题到阅卷都是主考官一个人的事,孙教谕、朱训导等教官只帮忙维持考场秩序。
见县尊大人步入考棚中心的大堂,十二座考棚两千五百多考生霎时都安静下来,等待出题,很大一部分考生都在心中默祷,期望能猜中题——
过了大约半刻时,十二个县衙胥吏举着十二块题牌进入十二个考棚,张原眼力不好,离得远,还没看清题牌上的字,他身边的一个儒童就已经嚷嚷道:“一个题是‘国有道不’,另一个题是‘如有用我’——”
便有儒童叫苦道:“我的亲娘哎,我只知邦有道,不知国有道,哪位仁兄指点一下,这题是出自哪里啊?”
没人搭理他。
那胥吏大声道:“题目就在题牌上,看清楚了,眼睛不好使的竖起耳朵听好了,一个题是‘国在道不’,另一个题是‘如有用我’——”
一边说着,一边举着牌子绕棚一周,然后将题牌插在考棚正前方的木台边,这胥吏坐在高高的木台上俯视众考生,还有一个衙役在考棚那一端监考,见考棚交头接耳、盈盈沸沸,胥吏喝道:“各安本座,不得喧哗,再看到交头接耳说话者,叉出考棚,发现夹带抄袭者,戴枷示众。”
考棚渐渐静下来,然后便是展开卷纸的“沙沙”声、咳嗽声、鞋子磨地声、叹气咂嘴声,难有真正的静。
张原倒了一点水在红丝砚上,捏着牛舌墨慢慢地磨,一边思索“国有道不”这道小题,此题出于《中庸》,完整的句子应该是“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这是截上题,是县试常用的小题出题法,想了大约半刻时,一砚墨已经磨得胶浓,张原没有动笔,继续想另一道题“如有用我”,这题出于《论语》,全句是“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这也是截上题——
这两题不算难,张原心中笃定,也不忙作文,方才思考了一刻时,两篇八股题的破题、承题都想好了,他的长处就是善于打腹稿,这与下盲棋是一个道理,心里有一张纸,心意一动,墨字满纸——
冷眼看考棚内其他考生,煞是有趣:
有那连题目出处都不知道的,抓耳挠腮,不停咽唾沫;
有那伸长脖颈想偷看邻座的,邻座却横着肘护着卷纸不让他看,当然不让看了,不然抄得一模一样,县尊大人肯定要追查的;
绝大多数考生都在起草稿,边想边写,张原发现有不少连座的考生互相打眼色,将草稿纸暗中传递,木台上坐着的胥吏也不怎么管,可当你以为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时,他却突然跳下木台,揪出一个考生,扯着那考生的青衿,那青衿里侧密密麻麻写着淡紫字迹——
后面的衙役也过来帮忙揪扯,说道:“这是用药汁写的,用壁泥一渗,先前搜检时看不出来,现在用手一搓,泥粉脱落,字迹就显现了。”
胥吏道:“只听说乡试时有这作弊的法子,没想到小小的县试也有,走,见县尊去。”叉着那哭哭啼啼的儒童出考棚去了。
杀一儆百,众考生都栗栗危惧,各自收敛,考棚为之一肃。
又过了一个时辰,张原依旧不答题,将几块酥蜜饼吃光,然后双肘支桌,双拳抵额,闭目养神,两篇八股已在心里,只等“飕飕飕”动笔刷到纸上。
近午时,侯之翰巡场踱到二堂东号这边,看到了张原,别的考生都在一边思索一边作文,唯独张原支着脑袋像是睡着了,看张原面前的卷纸和草稿纸,一个字也没有——
侯之翰眉头微皱,心想:“怎么回事,这两道小题把他难住了?”轻轻敲了一下桌子,提醒道:“赶紧答题。”
张原“啊”的一声坐端正,向侯县令一躬身,提起笔在卷纸上就写,竟不起草稿,侯县令就站在边上看他写,张原现在的一笔小楷已大有长进,虽算不得好,但中规中矩,看着不会觉得碍眼了,先作的是“国有道不”这题,只见张原写道:
“达观其所守,而君子之大勇见矣。盖达则所守易变也,而能不变焉,非大勇则孰与于斯。且和不流,中不倚,固可以言强矣,然未于其所遇观之故之也……故曰强哉矫,信乎非天下之至强弗能也。”
张原下笔如风,看着那羊毫笔尖在卷纸方格上腾挪跳动,很快一篇近四百字的四书小题八股文就写好了,紧接着就作下一篇“如有用我”,破题道:
“圣人广贤者之见,示以用世之大权焉。盖东周可为,用则实有其事矣。此夫子无可无不可,非子路所能知也……”
张原写这后一篇八股虽也是代圣贤立言,却也有自己深沉的感慨,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仁义之道,却最终只能回鲁国授徒讲学,他张原生逢此末世,欲要力挽狂澜,比孔夫子匡扶周室还要艰难百倍吧,孔子有坚定不移的理念,绝不愿改变,而他不同,他要与世浮沉,从中寻找一切可能的契机,在这篇八股文的大结中他写道:
“用而兴周室,圣人神化不测之用,子路尚未能知,后人之纷纷揣度又奚为也。”
侯之翰见张原不须一顿饭时间将两篇八股文写完,笑了笑,说道:“填好名字,揭去浮签,交到大堂来。”一边走一边微笑摇头,摇头绝不是表示张原八股文写得不好,而是惊叹其捷才,只两刻时,两篇八股刷到纸上,当然,张原先前已想了很久了,但这样不用草稿,直接誊真能不错一字的,恐怕只有张原一个人吧。
张原捧着卷纸出考棚来到中心大堂,向侯县令行礼,又向旁边的孙教谕施礼,孙教谕笑呵呵过来接他卷纸,转呈侯之翰道:“张原是第一个交卷的,县尊现场批卷吧。”
侯之翰先前已看过,这时执着朱笔,一路阅卷一路圈点下来,两篇八股文满是朱笔圈圈,然后递给孙教谕道:“教官且看看,此卷过得否?”
孙教谕执卷细看,不时用手敲一下膝盖,须臾两篇看完,道:“乡试中式的墨卷也不过如此,依下官看,本次县案首非张原莫属。”
侯之翰是主考官,当然要矜持一些,不肯轻易许诺,说道:“后面还有两千多考生,焉知没有更佳的制艺。”对张原道:“不枉王老师对你的悉心教导,这样的制艺中是必中的,三日后揭晓出榜,本县还要把前十的墨卷张贴示众,看谁还有闲言碎语。”
看来考前有针对张原的流言,无非是说侯县令会包庇张原云云,但在这件事上,侯之翰丝毫不惧流言蜚语,张原是提学大宗师亲口说了要送到道试去考的,而且张原也的确才华高妙,这样的八股制艺就是在会试中式也不是不可能,那些宵小流言,又何足惧!
侯之翰对张原道:“现在还只是午时,你且在申明亭等着,再有几个人交卷,就放你出去。”
张原便去考棚提了长耳竹篮到申明亭上坐着,等了大半个时辰,亭上有了二、三十个交卷的儒童,衙役班头刘必强便过来招呼放头牌出去,一出考棚龙门,却见几班吹鼓手上前报喜,问那住得近的儒童,就吹吹打打送到家去报喜讨赏,有一个交卷早的考生是因为题目都不知道出处,破不了题,胡乱写了几句就交卷了,却也被当作放头牌的优秀儒童送到家中讨赏,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张案首和辟水珠
张原家就在府学宫后面,自然也被吹吹打打送到家,小丫头兔亭听到鼓吹声跑出来一看,掉头就往内院跑,一边跑一边锐声叫着:“太太,太太,少爷中了,少爷中秀才了——”
张母吕氏笑道:“这才是县试,还有府试和道试,还早呢。”与大丫头伊亭一起出到前厅来看,那一班吹鼓手洋洋沸沸吹打得震天价响,引得东张几家都来问讯,张原一一应付过去,赏了一钱银子打发那班吹鼓手去了。
张母吕氏已吩咐厨下准备饭菜,问张原道:“我儿饿了吧,先喝杯热茶。”待张原喝了几口热茶,方问:“我儿考得如何?”
张原微笑道:“还好,侯县尊也看了考卷,必中的。”
张母吕氏甚喜。
穆真真正从外面进来,听到张原这句话,喜道:“恭喜少爷高中。”
张原看着这堕民少女又是一身的破衣旧衫,寒冬已过去,天气转暖,穆真真不能再穿去年张原出钱为她缝制的两套冬衣,她现在穿的是她母亲生前穿的旧裙裳——
张原道:“真真,让伊亭带你去十字街成衣铺缝两套春秋裙裳,过几天你就要随我去松江,要穿得好一些,很多人都是势利眼,只看衣裳不看人的。”
穆真真有些自卑地低下头,垂眸看着自己的长袖短衣和长裙,袖口磨成了毛边,裙子靠膝盖处打着补丁,裙子也短,露出半截白白的小腿,十五岁的穆真真现在的身量已经比她亡母高了——
张母吕氏笑道:“真真虽然衣裳破旧一些,但每次来都是干干净净,这可比很多人强——伊亭,你这就带真真去成衣铺缝衣裳,你自己也缝一套,挑你自己喜欢的式样。”
小丫头兔亭在一边睁大眼睛看呀看,张原注意到她了,笑道:“把兔亭也带上,她眼睛滴溜溜转呢。”
张母吕氏笑了起来,打量了儿子两眼,说道:“张原,你也去缝两套新衣,你去年的衣裳都有些短了,这回是去姐姐、姐夫家,要穿得光鲜些,小武也去缝一套,小武也要跟去的。”
翠姑过来道:“少爷,饭菜备好了。”
张原还在用饭,商氏管事来了,躬身道:“张公子就出考场了吗,我家二老爷让小人来问问张公子八股作得顺利否?”
张原道:“多谢商二兄关心,本次县试还算顺利。”
那商氏管事喜道:“那就好那就好,二老爷和大小姐都挂念着呢,小人这就回去报喜。”
张原笑道:“报喜还早,等揭晓放榜后我再来会稽拜见商二兄。”
商氏管事道:“还有一事要报知张公子,我家大老爷已从京中派人来,要接大太太和景兰、景徽两位小姐进京,二老爷要送她们到杭州,再坐船走运河入京,就等张公子县试揭榜后就启程。”
张原道:“好,我知道了,到时我会来相送。”
商氏管事走后,张原便与穆真真、伊亭、兔亭、武陵去十字街成衣铺缝制新衣,五个人七套衣服,共费四两五钱银子,张原那两套春衫最贵,一套是天青色、一套是柳青色,都是上好的湖罗绸衫。
傍晚时张原又去西张见族叔祖张汝霖,将县试的两篇制艺背诵给张汝霖听,张汝霖欣慰道:“县试中这样的佳艺是很少有的,不知侯县令会不会拔你为案首,也许他考虑避嫌置你为第二,这也无妨。”
张原又说了待放榜后就要去松江府青浦县为姐夫陆韬祝寿,张汝霖皱眉道:“四月上旬就是府试,你赶得回来?”
张原道:“陆姐夫寿诞是三月初七,族孙初九就从青浦返回,三月底一定能赶回来的。”
张汝霖点头道:“那好,路上小心谨慎,你还要去求侯县令开具一张路引,虽说现在路引检查不严,但有路引就会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待明年你有了生员功名,那时大明天下就任你游了。”
洪武祖制,里甲百姓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