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表妹万福 >

第82章

表妹万福-第82章

小说: 表妹万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泶掖易吡恕

    嘉芙上去,要打开盖子,却被裴右安轻轻挡住,“不必看了。”

    嘉芙顿时起了疑心,不顾他的阻拦,强行打开,见里头竟是一盘烂白菜帮子,一只明显被啃过的鸡骨架,还有几样残羹冷炙,一看就是吃剩后装上盘的,一怔,顿时明白了,必是那个胡良才借机在羞辱裴右安,怒火三丈,一脚就将食盒踢翻在了地上,又狠狠踩了几脚。

    “随它吧,小心你的脚踢疼了。”

    裴右安笑了笑,走了过来,握住嘉芙的手,搓了搓,往上头呵了一口热气。

    想他虎落平阳,竟被这些人如此对待,就算他自己并不在意这些,但嘉芙心里依旧难过,望着他,一动不动。

    裴右安轻轻勾了勾她俏丽的鼻头,微笑:“走吧,回屋了,外面冷。”

    天慢慢黑了,老丁在一根竹竿上卷了鞭炮,插在积雪里,噼噼啪啪地放了一阵,此时年饭也备好了,料场的老卒们上了一大桌。嘉芙也不去想方才那事了,打起精神,因感激杨云檀香和木香的这一路相随,跟到了这天寒地冻的塞外苦地,今夜也不讲主仆之分,叫他三人一同上桌,他几个却无论如何也不肯,嘉芙无奈,知便是勉强逼他们上了桌,怕也要拘束,反倒不够尽兴,遂由了几人心意,分出酒菜,他几个叫了丁嬷一道同吃,自己和裴右安两人在屋中,把门一关,一张小桌,几盘菜馔,小炉上温了一壶甜米酒,两人相对而坐,酒酽春浓,将那一片冰天雪地,全都挡在了门窗之外。

    裴右安因还零星地咳着,不过才饮了一杯,嘉芙便夺了他酒杯,不让他喝,只许他喝茶。因那酒酿的很甜,自己倒不知不觉饮了好几杯,渐渐热了起来,脱的只剩里头一件水色小袄,领扣也解了两只,露出锁骨下的一片雪肌,莹白耀目,下去便是水蜜桃般的饱满胸脯。

    裴右安起先还吃着菜,渐渐地,视线落到了她的身上,见她一杯接一杯地喝,粉面泛春,慢慢放下筷子,将她手中酒杯拿走,自己喝完杯中残酒,随即起身,将她抱了起来,放到床上,自己坐在床沿边,俯身下去,轻轻地吻她。

    “今日我可听话?”

    他的气息温热,在她耳畔萦绕。

    嘉芙明明还没喝醉,脑子却茫茫然,睁大眼睛看着他,傻傻地点头。

    裴右安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修长手指一颗一颗地解了她袄子前襟的所有扣子,慢慢地将她剥光,让她在自己眼皮子下变成了一只白嫩羔羊。如他方才所想的那样。

    这个旧岁的除夕夜里,老床苟延残喘的咯吱声和着屋顶刮过的北风呼啸,断断续续,时缓时急,持续了许久,睡近旁的两个丫头,木香年纪小些,昨晚多吃了几杯,躺下去便呼呼大睡,什么也没听到,檀香今早起来,精神瞧着却不大好,打着呵欠,眼圈也有点发黑。

    新年的第一天,一大早,裴右安就找了几块木料,亲自动手加固床腿,免得下回又发杂音,令他的嘉芙提心吊胆,总是要他轻些,再轻些,唯恐声音被近旁睡着的丫头们听到,总是不能尽兴。

    他忙碌之时,并不知道,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发生了一件事情。

    这日,昭平二年正月初一的大早,城门之外,聚集了许多等待入城的民众。

    虽然昨夜守岁,今日百业休市,但一早赶来这里等着进城的四方民众依旧很多。因今日城中有城隍庙会,倘若运气够好,说不定还能看到百官和各地藩王列队入宫向皇帝朝贺的盛大场景。今年收成不错,皇帝又减免赋税,人们穿着新衣,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表情。

    人群之中,有个风尘仆仆的少年,安静地立在路边,听着身边那些人的议论之声,在城门开启后,随了人流,入了京城。

    他的皮肤黧黑,经年日晒的颜色,这是南方海边人的特征。那里的人,很多人终其一生,或许也没有机会能够亲眼目睹这个帝国京都的繁华景象。但这个少年,却仿佛对这里的一切都十分熟悉,

    他径直来到了皇宫之外,对守卫说,他有承宁少帝的消息,随后他被蒙住头脸,带进了皇宫。李元贵第一时间秘密见人,盘问了许多的事情,最后禀告皇帝,这个自称是皇帝水师想要找到的人的少年,确实应当就是萧彧。

    他熟悉皇宫的位置,知道皇宫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能说出,那张龙椅右手边扶手上所盘的第二条金龙的前爪,有一支脚趾是弯折的,那是因为从前,那个九岁大的孩子,每天坐在上头听着在下面大臣说事的时候,喜欢偷偷掰它的脚。如果他再继续多坐个几年,说不定有一天,那只龙爪就会被他给掰断了。

    萧列感到无比的震惊,但他并没有立刻见人。这个还没有从自己所爱女人留给他的儿子那里所得到的巨大挫败中平复过来的皇帝,最近脾气暴躁,动辄申斥大臣,大臣应对,无不战战兢兢。揣着对一切的怀疑和憎恶态度,他命人将那少年带到西苑的孔雀园里,随后,自己暗中观察着他的举动。

    萧列和萧彧虽名为叔侄,但萧彧出生的时候,他这个皇叔,已经去了云南多年。

    这是萧列第一次见到自己侄儿的模样。他看到一个少年,立在孔雀园的池边,他微微仰着头,眯着眼睛,眺望天际,两道视线,仿佛越过了困住他的孔雀园,越过了那堵高高的宫墙,看向无穷的远方尽头。

第 94 章

    三日后; 皇帝见萧彧。

    没人知道这场见面的经过如何,就连李元贵也不知道。见面完毕后,皇帝独处了一夜,殿内灯火,彻夜不息。

    初四日,朝廷年假毕,今早便恢复早朝。五鼓将至; 李元贵入内伺候; 见皇帝还是昨夜的装束; 靠坐于一张屏风榻上; 脸色晦暗,双眼布满血丝,似是一夜无眠。

    “万岁,今日早朝可要推延; 或是罢了; 待明日再开?”

    李元贵小心地问。

    皇帝慢慢地转过脖颈,看向李元贵,盯了许久,目光幽暗; 就在李元贵渐渐也感到不安之时; 忽听皇帝问:“李元贵,你觉着朕; 也是错了; 是也不是?”声音嘶哑; 极是难听。

    李元贵一惊,慌忙跪到了地上,磕头:“万岁怎出此言?天下无不是的君父。何况万岁登极以来,乾枢御极,勤政爱民,万岁可登南门同乐楼瞧瞧,这几日,从早到晚,万民争相至城楼前膜拜顶礼,自发为万岁向天祈福,万民如此,奴婢自然也是如此!”

    皇帝冷笑一声:“你口中说的好听,恐怕心里也在腹诽于朕!是啊,他们一个一个都是忠臣!都是义士!只有朕是不义之徒!”

    李元贵趴在地上,不住地磕头:“万岁息怒,奴婢不敢!”

    皇帝从榻上一个翻身下来,一手叉腰,在地上走来走去,神色渐渐激动。

    “罢了,那又何妨!就让他们去做忠臣!去做义士!让朕来做这个不义之人好了!朕不怕!”

    几乎是咆哮着说完了这话,皇帝停在了李元贵的面前,独自出神片刻,又面现冷笑:“连上天也站在朕的一边!右安以为这回他赢了朕,他没有想到,最后还是他输了!”

    “朕的儿子,不识朕的苦心,不肯认朕,和朕作对。他不要朕的东西!”

    “朕不给的东西,这天下无人能夺。朕要给的东西,这天下也无人能拒!他以为他能赢的了朕?”

    “李元贵,你瞧着,朕把话放在这里,总有一天,朕要他自己回来,心甘情愿地向朕低头!”

    “他是赢不了朕的。”皇帝一字一字地道。

    李元贵趴在地上,抬头吃惊地看着皇帝,一时不敢发声。

    皇帝闭了闭目,长长地吐出胸中的一口气,神色终于渐渐地恢复了平静。

    “今日朝会不改。更衣吧!”皇帝沉声道。

    李元贵应了一声,急忙从地上爬了起来,唤入宫人。

    “浏阳王可到了?”

    更衣之时,皇帝忽然问道。

    浏阳王封于偏远的湘西之地,属宗亲近支,论辈分,属萧列的侄辈,但年纪却比萧列要大,多年以来,老老实实地在那个不大的湘西封地里做着藩王,却运气不好,到如今五十多岁了,也没有生出继承者,膝下无子,渐渐绝望,只等自己死后,这个王爵也就削除,在大魏众多的皇亲贵胄之中,毫不显眼。每年年底,皇帝照例会选召部分藩王入京参与朝贺,以示宗亲恩典,浏阳王十多年没被允许入京了,去年底,本也没想过这个,却不料忽然得召,允许入京参加朝贺,惊喜万分,当时预备好朝贡,携了老王妃一道,立刻动身入京,偏运气不好,路上不顺,竟耽搁了几日,以致于错过了初一日的大朝贺。

    “禀万岁,浏阳王夫妇昨日刚到京城,因错过朝贺,惶恐不已,乞万岁宥罪。”

    萧列笑了一笑:“到了便好,何罪之有。朕今日要召见浏阳王夫妇,你去安排。”

    李元贵应是。

    昭平二年正月初四,早上的朝会过后,皇帝于宫中召见了浏阳王夫妇,称浏阳王持节爱民,贤名远播,故今年特允夫妇二人一同入京朝贺,赐下厚赏,浏阳王夫妇感激涕零,在京城中过了半个月,于元宵后,辞谢出京,回往湘西。

    这个浏阳王,封地小而穷,年事已高,王爵等他一死,也就削除,实在太过不显眼了,所以连皇帝对他的格外厚待也没能引发多大的关注,朝臣只以为皇帝此举是想为大魏的众多藩王树立典范,故也无人在意,没几日,也就无人再谈论此事。

    命运便是如此,往往叫人措手不及。包括今日的浏阳王夫妇在内,谁也不会想到,今日这小小的一段插曲,日后竟成为了影响大魏朝堂天下局势的一个先奏。

    裴右安纵然天赋英明,此刻,远在塞外僻地的他,又怎可能想得到,暗流自此而起?

    当初在他决定掉头南下之时,他以为他什么都已经算好了,却唯独忘记了考虑一件事。

    那就是他想成全的那位少年的心。

    “我听说万岁找我,我便来了。所有一切,概因我而起,今日起,一应罪愆,由我承担,死生无怨。”

    这是少年那日见皇帝时,说的第一句话。

    从这一点来说,他确实没有赢皇帝。

    这一局,君臣,父子,实皆两败,没有赢家。

    ……

    转眼元宵过去,嘉芙到此也半月多了。吃穿住行,和从前相比,自是艰苦。每天能吃到的蔬菜,就只限白菜萝卜几样,鲜果全无,脚上冻疮也一直不得痊愈,出门便裹的像只胖粽子,那日一时兴起,要裴右安带她再出去转转,不慎一腿陷进积雪里,自己动弹不得,定在那里像根雪里的葱,最后被裴右安给拔了出来,过后还被他笑了一番,但心中却满足的很。更高兴的是,这几天,裴右安在忙着将住的那间屋和边上相连的那间打通,改造出了一个专门的浴房。

    这里实在太冷了,当地居民,有些人一个冬天也就洗个一两次的身罢了。嘉芙却素来喜爱干净,从前在娘家或是京城,夏日天天沐浴,冬天最少也是两天泡一次澡,但到了这里,洗澡却成了个难题。虽然有了浴桶,但颇占地方,叫本就不大的屋子显得愈发窄小,转个身都要磕碰,且厨房离住的屋子也远,烧出注满大半个浴桶的热水送进屋里,本就不便,也没法添续热水,这样的天气,往往倒进去,没片刻就凉了,出来人都瑟瑟发抖,只合匆匆擦身,总觉洗不干净。这里的冬季,非常漫长,要到三四月,天气才能慢慢转暖,还有几个月的严寒。倘能舒舒服服泡个热水澡,倒真成了一种奢侈。

    正月里,料场也是空闲无事,裴右安便从城里找来泥水匠,打通两间屋,将隔壁那屋从中一分为二,前头筑了一个炉灶,后头用作浴房。又叫来铁匠,多给了工钱,叫照着自己画出的图纸,加紧烧制铁管。那管子弯弯曲曲,匠人从前也没烧过,不知什么用的,但主家指定要了,且不怕费钱,便也不惜工本,加紧做出模具,试了几次,没几天,就送来了裴右安要的管道,裴右安用管子连接了炉灶的出水孔,另头引入浴房,每次洗澡,只要在炉灶里起火烧出热水,在浴房那头打开木塞,热水便源源不断地流入,更方便的是,边上还有一条通冷水的管子,冷热调和,想泡就泡多久。

    有了这个新的浴房,不但彻底解决了嘉芙洗澡的问题,也方便了住边上的两个丫头来取用热水,更不必抬来抬去地送水,浴室完工的这天,三人都很高兴。唯独老丁家的丁嬷,起先见裴右安忙忙碌碌,还花大钱请人做那些东西,以为要用作什么大用场的,最后发现原来不过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