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121章

苏联英雄-第121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今天的林俊有些不爽,因为如果空军飞行员要驾机上舰,那就必须经过3月的岸上强化训练,就是他也必须要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这还是给了特殊照顾。

    他哪有一个月时间可以耗在这边,不得不打消了驾机上舰的念头。海军飞行员提出可以让安德烈同志在航母后天出海后,乘坐由红海军舰载航空兵飞行员驾驶的教练机感受舰上的起飞和着陆,但林俊断然拒绝。

    “这都是自尊心在作怪。”林俊很清楚自己这是怎么回事。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扩军的步伐

    “安德烈同志,这都是为北边的那个大家伙准备的,原定的生产工厂伊诺拉和马里‘波’夫厂已经赶不上那边的工程进度。这边完工一批就要装车运往北边,那边催的级。”

    林俊知道战列舰装甲板材地生产任务有部分已经移‘交’基洛夫,只不过他一直在回避海军地建设。没想到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工。

    一艘“苏联”级所要用的装甲总重达23306吨。甚至超过了历史上装甲重23262的“大和”级,单是用重量转换就相当于500kv…1重型坦克。而这些装甲中超过一般都是厚度在200米以上地超厚装甲板,复杂的加工工艺甚至比生产等重量的坦克还要麻烦!

    科京是大倒苦水。自己手中最具实力的坦克制造厂要有超过三个月的时间生产舰用装甲钢板,这对一名刚设计成功新式重型坦克的总设计师来说是种悲哀。林俊是刚从他说地“北边“来,这些装甲板应该都是为”红‘色’乌克兰“号准备的,而“苏联”号的装甲板都是由伊诺拉惩马里‘波’夫厂生产的,看来这两家装甲板生产大户也已经跟不上船厂的建造速度,不得不通过莫斯科找生产超厚钢板实力最强的基洛夫工厂求助。

    全力保证两艘战列舰按时完工是中央的最高指示。其它任何事都要为这个目标让路——这已经不是占了国民经济百分之十几的枯燥数字,实实在在地让人感觉那两个庞然大物的巨大“杀伤力”!

    “苏联”级战列舰装甲最厚的部位超400米,而且需要的是加工难度极高地高强度渗碳钢,能生产厚度超过200米的这种装甲板地工厂在苏维埃不多,因为它的生产工艺不是一般的钢板能够比拟的,现在只能由基洛夫工厂把这个高难度的生产任务抗下来。

    “布尔什维克工厂那边情况如何?”基洛夫工厂的主要力量放在钢板生产上,只能将先期的生产指标‘交’给布尔什维克工厂。

    “每天一辆,我们希望再过两个月能够达到月40至50的速度。等这边的任务完成。基洛夫厂也的生产线也将全力运转,加起来应该能够达到月产100左右。”

    列宁格勒坦克生产体系内的三巨头基洛夫、布尔什维克、伏罗希诺夫工厂的产品不光光是坦克,还有几十种其他机器产品,在目前的情况下能达到这个速度已经很不错。科京和总体负责生产的萨尔茨曼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科京同志,好听话我就不说了。你和设计组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kv…1坦克在几年内在世界上应该没有对手,

    “我们已经在着手研制后续产品,等这边的生产进入正规后立即进行。”

    听到林俊的话科京的心情非常好:他的岳父已经和他打过招呼,过段时间将题名他为“苏联英雄”。

    林俊倒是有自己的想法:“苏联英雄”这是给一线军人的荣誉,既然历史上“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即将诞生,那干脆就由自己

    设立,哈尔科夫的科什金和眼前的科京将是他名单中题名的人之一——他们做出的贡献已经证明他们有这个资格。

    、、、、、、

    列宁格勒军区司令、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帕维尔…叶菲莫维奇…德边科在国内***战争时期屡立战功,是老资格的布尔什维克,不仅指挥部队作战能力出众,对于军队建设也是一把好手——他曾经在20代后期担任过3的红军军械部部长。

    历史上德边科没有在“肃反”中幸免,只不过现在他仍然稳稳的呆在军区司令员的位置上。历史并没有过多的给他向世界展示战争指挥才华的机会,但从他的履历判断,这应该是一名处事稳重的指挥员。现在将做事果断的罗科索夫斯基派给他作为副手,从林俊的角度看,很快列宁格勒军区将是一只攻防兼备的强大军队集群。红军的现代化扩军即将开始,列宁格勒将是最先有所变化的地区。

    德边科很“怕”见到莫斯科来的安德烈,因为在去年他曾经被召集到莫斯科,指正图哈切夫斯基的‘阴’谋反叛行为。他自己也被审讯了多天,内务部的人员‘逼’迫他指证那些一看就是漏‘洞’百出的所谓罪证。只不过自己这个“证人”突然又不需要了,因为叶诺夫被送上刑场,图哈切夫斯基等人被降级。

    被“遗忘”的德边科带着一身伤痕回到列宁格勒,继续担任他的司令员,只不过莫斯科的那场风暴让他清楚的见识了安德烈的威力。

    他是个正直的人,历史中在作为证人出席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的审判时,他曾经在法庭上对着被告席上的图哈切夫斯基等人喊:“不要相信他林俊在前世就知道。虽然后来他在内务部的特工的威‘逼’后屈服了,但还是一名正直的军人,虽然无法与打死不招认、不咬人的罗科索夫斯基相比。

    自从今天和德边科见面的那一刻起,林俊就能够感觉这位司令员有点“怕”自己:进过内务部特别审讯室的人才真正知道掌控它的人的权利有多大、那里面有多恐怖!不怪德边科,这只能怪“肃反”——还好现在大家都知道安德烈同志是个乐于保护同志的人,不然林俊都不知道怎么和这个德边科打‘交’道。

    罗科索夫斯基来列宁格勒时间还不长,但看来已经能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德边科将军区事务中的很多决定权都‘交’由他处理——能从监狱里被安德烈同志‘弄’出来的同志必定能力出众,更不用说莫斯科一下就将其提拔为军区副司令,而罗科索夫斯基的实际工作能力也同德边科预料的一样,甚至更加出‘色’:这完全就是一个司令员的料。

    613,两辆嘎斯轿车驶出列宁格勒城区,沿着列宁格勒—阿加拉托沃—伦博洛沃公路一路往北。车里坐的就是林俊和德边科,还有两人的参谋人员,这次他们的目的地将是靠近边境苏联一方的突出部。

    为了视察的保密,两辆轿车先驶入市郊的一个兵营,换装和换了一辆吉斯卡车后再次出发。林俊今天换了身中尉***,而军区司令员成了个少校,其他人有一个少尉外加6个士兵,标准的一般营级边防单位指挥员出行标准。

    如果不换装跑到边境,对面的芬军观察哨一看这架势,非得向他们的最高司令部报告,这对于气氛已经不怎么友好的边境地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根据情报,芬兰人在边境对面构筑的防御纵深达到1560里,设有数道梯次配备的障碍和构筑有永背工事的支撑点。特别是纵深7至10公里的主要防御地带,前沿沿穆里拉、苏马、穆拉奥、里线、经武奥克西河左岸到泰帕列这一线,由芬兰湾到拉多加湖横贯整个卡累利阿地峡他们建设了超过20个抵抗枢纽部,加上后面的:带,光发‘射’工事都在2000个以上,反坦|:)里。”

    车里的德边科做着介绍。

    “司令员同志,如果要打,我会给你们‘弄’足够数量对付那些工事的有效装备,很快就会配备给你们。”

    。。。

第一百六十七章 论战

    。但北边从丘陵地区一直往南差不多500里边境线,无论我们从哪个区域进攻都会陷入熟悉地形的芬军的偷袭和‘骚’扰。在森林区域的野战环境,我们的优势装甲突击力量无法发挥出有效的突击能力,反而会有利于芬军步兵。”

    林俊的担忧就是史实,再坚固地防线也能被突破。只要你地火力够强、战士意志力、战斗技能和指挥合适;历史上红军强行突破“曼纳林防线”虽然付出了相对惨重的损失。但在这一地区并未陷入战争的泥潭——修筑坚固防线,也就把能打游击战、搞偷袭地条件都给“修建没了”,阵地一旦失守就是完蛋的结局。

    而北边则不同。复杂的地形是重视装甲集群突击的红军最不想碰到的泥潭,密集的针叶林是芬军大小部队搞偷袭、围歼战地天然盟友。

    困难就摆在面前,德边科是从国内战争里走出来的优秀指挥员,不是碰到困难就手足无措的庸才,更不用说他还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按照莫斯科的意思,我们列宁格勒军区已经开始重点研究突破筑垒地域与林地作战的研究和训练。我从部队里调集了一批在国内战争时期有丰富游击与反游击战经验的基层指挥员进行强化培训。很快就要将这些指挥员派往原有部队,将老战法再次运用到实际训练中,专攻林地作战。”

    “什么级别的指挥员?”

    “连、营、团、师级都有,大部分是营团级指挥员,所有人都有当年地实战经验。”

    如果说中国***党的军队打游击战和反游击(比如解放初期的剿匪,那些土匪打得可是货真价实的游击战。)本事天下第一,那苏联红军和铁托地游击队就是并列第二!

    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不仅要面对白军和外国干涉军的大部队,更多地战斗对付小股白军的袭扰。反过来当年有很多时候苏军也是在以游击战的形式对于白军,而俄罗斯的广阔土地就是敌对双方最好的游击战场。

    如今部队里就有大量指挥员是从那个时期过来的,懂得如何打游击,更懂得如何对付游击队。红军的主要作战思想在10来年前就已经进入大规模装甲集群突击阶段。现在是在特殊情况下有拾起老本行,指挥员们的老底子都还在。

    历史上的红军在苏芬战争时可没这个准备。结果吃亏吃大了,现在让游击战出身的反游击专家去对付芬兰的业余游击队,林俊不认为芬兰人会比红军做的更好。

    卫国战争时期在乌克兰,在高加索地区、在白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到处活跃着苏维埃的游击队,打得德军鬼哭狼嚎,而很多游击队的领导者都是国内战争时期的老兵,他们将当年的老本行用来对付德国纳粹,游击战只要条件合适就永远不会过时,就是林俊前世那会也是如此。

    游击战不是一支从没有经历过游击战的部队在短时间内能完全掌握的战法,更不用说如何反游击;游击战也不一定是几十几百人的小打小闹,历史证明十几万人组成的大部队也能打游击战——游击战与反游击只是战法,和部队数量无关。

    “如果按照我的作战计划,具有强大突击能力的坦克军与机械化军将主要布置在卡累利阿地峡一线,在重炮部队的支援下突破芬军曼纳林防线,而北边的作战部队将是步兵部队为主。由于我们军区熟悉野战环境作战的步兵部队不足,可能需要其它军区支援一些部队。”

    “这个你不用担心,真的到了需要动用武力解决问题时,克里姆林宫会从西伯利亚给你调派足够数量熟悉林地作战的部队。”

    列宁格勒军区的步兵部队一贯的训练就是如何在城市与平原地区作战,让他们去打林地野战实在是不对“专业”,而西伯利亚的小伙子每天接触的就是茫茫荒原山林,到曼塞尔凯丘陵地区就像在老家一样适应。历史上苏联调集的支援部队有很大一部分是南边敖德萨特别军区的部队,一帮在温暖的黑海沿岸习惯了舒适气候的士兵在北极圈附近碰到39年那个特别寒冷的冬天,不用开打战斗力就下降一大截,~就足够让一只部队基本丧失作战能力。

    林俊要的是西伯利亚来的野战部队:他们不会担心夜晚气温到底是零下30度还是零40度,他们有对付严体、意志和技战术,

    严寒就是他们地盟友。

    卡车抵达边境还有段时间。而林俊手头有一份德边科提供的最新芬军“曼纳林防线”布置图。上面标注的各种防御工事符号密密麻麻,只有少量区域表明地“不明”:这里面一部分是情报部‘门’的功劳,也有一部分是边防部队、航空兵高空侦察机部队(如果在己方一侧边境将飞机飞至10000高度。加上是个能见度足够的好天气,大口径侦查相机能拍到的敌方纵深可不止10公里。)和红海军的功劳。

    为什么还有红海军的功劳?芬兰人都把卡累利阿地峡沿芬兰湾一线修地如同铜墙铁壁一般,防御工事密度甚至比陆地正面还大!

    “安德烈同志,在拉多加湖我们没有足够数量适合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