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183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183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来。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由**组织和策划,在北平举行了大规模的大学生示威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获得全国民众积极响应,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给实行“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的国民政府巨大压力,史称“一二、九学生运动”。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七日,中国**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这一策略的确立,标志着**最高层,已经把战略目光转向对付日本人,此举也为**,在争取民众心理上赢得先机。

    一九三六年一月,***、周恩来、彭德怀等联名发出《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此书一经公开发表,即赢得了东北军全体将士的广泛共鸣,书中所列各项,切中了有失家丧国切肤之痛的,东北军几十万士兵的内心,前线士兵士气低落,人心厌战,拖枪投奔**红军的事件,层出不穷,张学良已经无法控制局势。

    一九三六年二月,**宣布开始东征抗日,由刘志丹率领的红军进军河北、热河对日军作战,准备开赴抗日第一线,却在向山西推进的过程中,和阎锡山的部队发生冲突,刘志丹战死,红军撤退。

    红军东征,为抗日是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试探国民政府,和国内尤其是华北各地方实力派的真实态度,此次东征,是**红军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山西阎锡山的地盘上,留下了红色的种子,在国内民众面前,又争得了先机。

    一九三六年六月一日,两广事变爆发,陈济棠、李宗仁在广州发出通电,痛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对中国土地的践踏,决定率所部北上抗日,收复失地。

    六月二日,致电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请求准许粤桂部队北上,然而不久后,在蒋委员长的分化隔离,金钱收买、高官厚爵等诸多手段的分化瓦解下,两广联军土崩瓦解。

    两广系将领临阵倒戈、飞行员驾机叛逃,纷纷向南京政府投诚,并对两广所谓的“北上抗日”说加以抨击,“南天王”陈济棠垮台,李宗仁也不得不对蒋委员长表态归顺。

    由于,两广事变和平解决(尤其是兵不血刃,便使当时叛逆性最强、实力最大而位居国内半独立的诸省之首——粤桂湘三省伏首听命),使蒋委员长声望提高。

    叛逃到中央军的,原两广系空军驾驶员与将领的表现,也足使他相信“人民眼睛是雪亮的”,乱骂他“亲日卖国”的政敌是不得人心的——显然也使他对“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正确性,益发坚信不疑。

    解决了南方各省的心腹之患,蒋委员长携胜利之威,将预备征讨两广的中央军各师悉数北调,用来剿共,准备全力对付另一心腹大患**,以完成在事实上统一中国的宏愿。

    因为东北军和西北军进剿不力,蒋委员长大为不满,认为张杨二人并未尽力,并准备将张学良的东北军部队调到福建,将杨虎城的西北军调到安徽。

    此时的东北军,在西北剿共战场上,连遭败绩,损兵折将,再加上士兵人心厌战,张学良随即停止了对**红军的进攻,与红军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就在这时,他又接到了宋哲元的电报,催他去北平赴任,以共商华北大计,应对当前的时局,日本驻北平领事馆领事,不断的提出新要求,弄的宋哲元束手无策,头疼不已,希望唐副委员长,尽早来北平赴任,共撑危局。

    这位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宋委员长,是被日本人逼得实在没有办法,让自己出头,去抵挡一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有躲避风头,搪塞责任的意思,反正你唐秋离是委座欣赏的人,出什么篓子,也埋怨不到我宋哲元的头上。

    如果又可能,他都想让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这个官衔,把这堆烂摊子一推干净,当然,二十九军军长的宝座是万万不能让的。

    从宋哲元的电报里,唐秋离已经能清晰的,把握到宋哲元的意图和想法,也难怪,谁让他遇到这么个穿越来的怪物那

    唐秋离把记忆中的,所有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大事件,梳理一遍后,心里已经有了清晰的脉络,并且决定了对付蒋委员长的策略。

    那就是“拖”字诀,利用时间,来换取对自己有利的态势,拖到西安事变的爆发,到那时候,蒋委员长也不好逼着自己去打红军,而自己在华北经营一年多,可以和小鬼子好好较量一番。

    拖,也有学问,别惹恼了蒋委员长,惹得他将独立师调到别处,或是派来大军围剿,倒不是怕和中央军交手,主要是不想让日本人看笑话或是捡了大便宜,中日大战,即将爆发,任何的军事冲突,都是中国国防力量的损失。

    策略确定下来之后,唐秋离在赶赴北平前,给蒋委员长去了一封长信,在信中,他列举了独立师不能马上赶往陕北,去剿共的主要理由,独立师的士兵,刚从关外转进,士兵们思乡心切,军心不稳。

    再加上地形不熟,水土不服,很多士兵身患重病,非战斗减员很大,部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短时间内,很难开赴剿共战场,望委员长在华北给独立师划分一块防区。

    以做部队恢复战斗力,休养生息之用,另外,准许独立师单独从国外进口武器和装备,以及军用物资,所需经费,均由独立师自行解决,不花费一分国家经费,他愿为委员长训练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以便将来,在剿共战场上返回作用,建立奇功。

    他本人,则随时听从中央的调遣,坚决执行领袖的命令,终于领袖的意志,以尊从国家和领袖的召唤为己任。

    这几大碗黄汤灌下去,蒋委员长应该欣然接受,尽管唐秋离很讨厌政治,这玩意有点像掏大粪,得先把自己弄脏喽,否则,你体会不到其中的精髓和奥秘。

    为了应对纷乱的时局,唐秋离不得不做他讨厌的营生,以他积淀的历史知识,应对这些政治问题,游刃有余,只是不屑于做,南京的军统和中统这帮家伙们,可不是吃干饭的,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落在他们的眼里。

    自主从国外进口武器装备,落在别人眼里,那是天大的肥肉,油水极厚的生意,一转手,那就是几十倍的利润,国内的大小军阀们,那个手里不有大把的钞票,那个不是想扩展地盘,都红着眼睛在招兵买马,枪支弹药,在他们眼里可是硬通货,比真金白银都有用,有枪就有钱,这是真理。

    要是那个别有用心的家伙,在蒋委员长哪里,进几句谗言,自己的麻烦可就来了,毕竟部队刚到华北,立足未稳,还有日本鬼子这个大敌当前,为了打鬼子,什么事情都可以放到一边,唐秋离在内心里是这么劝慰自己的。

    信件发出去之后,唐秋离耐心的等待着南京的回音,在去北平之前,这些事情必须解决。

    这么多的心事,唐秋离只能憋在心里,包括接受南京政府的改编,要是小玲在身边,还可以跟她说说委屈,有许多话,和这些老伙计们不能说。

    想到小玲,唐秋离心里一阵酸楚,往日的点点滴滴,纷纷涌上心头,去年的这个时候,自己和小玲,正在东北的大森林里,躲避着鬼子的追兵,那次的森林逃亡之路,同甘苦的经历,把他们俩的心,更加紧密的贴在一起。

    唐秋离不敢往下想,他信步走到外面,战士们刻苦训练的场面,让他的心情,稍微舒缓一些。

    南京国府蒋委员长的电报,终于来了,电报里的一项主要内容,却让他大吃一惊。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五章 偷袭(一)

    第二百二十五章偷袭(一)

    这是一份很长的电报,在电报里,蒋委员长对他勉励有加,称他为国之干城,看来,对于唐秋离的忠心之言,很是受用,在山海关对行政院副秘书长的那些投资,明显见效果了。

    这位老兄,必定没少美言,蒋委员长允许他自主进口武器装备,不过,要在国府有关部门哪里备案,称此事例在中华民国历史上,都是破天荒的头一份儿,往善自珍重。

    至于在华北要一块地盘,去和宋哲元商量,这不是问题,那个军方实力派,没有自己的地盘,这也是惯例,只要报行政院备案即可。

    蒋委员长还特别强调,不限制独立师编制的用意,就是让唐秋离建立一支能镇守西北,特别是陕西的部队,中央军不能总留在陕北剿灭共匪,将来陕北剿匪的重任,就会落在独立师的肩上,言外之意,就是你唐秋离,尽可能的招兵买马,为了剿灭共匪,人马多多益善。

    这倒是给唐秋离吃了一个定心丸,部队的发展规模,不受限制,也不怕说是拥兵自重。

    在电报里,蒋委员长只给了独立师半年的休整时间,在三七年的一、二月份,必须开赴陕北剿共前线,大概是东北军的现状,使他能理解唐秋离的苦衷,毕竟,独立师的官兵,也都是来自东北。

    唐秋离暗笑,半年时间足够了,再有几个月,西安事变爆发,到时候,您老人家就不会催我去陕北了。

    最让他吃惊和意外的是,蒋委员长在电报里,寥寥数句提出,按照中央军的惯例,独立师师部内,应该设有政训处这一机构,关于政训处处长一职的人选,国府军政部,已经选调好了恰当的人员,不日将要赶赴华北独立师赴任。

    看似轻描淡写,其实,这是蒋委员长最厉害的一招,把眼线安插到独立师,又有类似于监军的职能,看来,蒋委员长对于自己并不放心。

    先前的种种好处,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提出的交换条件,给了你那么多好处,这个要求,你不会拒绝吧?何况,这还是中央军的惯例,你华北独立师能破例?

    唐秋离暗呼老头子厉害,这极有可能是何应钦的主意,背后下绊子,很快就来了,凡是当时在各部队的政训处长,都有军统或者是中统的背景,以军统的人居多,他们可手眼通天,情报直达国府最高层。

    所以,不管他们的军衔高低,背景很硬,所在部队的军事主官,对他们都是忌惮三分。

    唐秋离的脑袋涨得老大,自己没有理由拒绝军政部派来的,这位政训处长,要是拒绝了,那就说明自己怀有二心,先前的种种好处不但捞不着,还会惹来**烦。

    可是,现在独立师里的**党员,不在少数,还都担任着各级军官,要是这位政训处长来了,发现自己这里是共党窝点,那乱子就能捅破天,再说了,这国共两党现在是水火不相容,斗得你死我活,在一起相处,开玩笑

    唐秋离的脑袋大了几号儿,老头子这一手太厉害了,简直要了自己的命,从内心里讲,他也实在不喜欢国民党那一套,要论个人素质和信仰的坚定程度,两党之间相比,那是天壤之别,唐秋离甚至想到,派秋泉的特种支队,在半路上,把这个赴任的政训处长干掉,把责任往日本人身上一推。

    这些想法,唐秋离没有和独立师内的任何人透露,在去北平之前,他召开了会议,就布置四个任务,一是由副师长刘铁汉负责,大量招兵,调查处处长沈俊负责政审,一定要严格,二是由副师长唐秋生负责,建立覆盖华北到山东半岛和中原地区的情报网,此事尽快着手。

    三是由后勤部长张全负责,按照计划采购物资,在黄崖洞地区,建立大型的物资储备中心,越多越好,四是王旭的兵工厂马上开工,主要生产驳壳枪子弹,弹药的储备,各种型号的子弹、手雷和炮弹,在今年年底,要完成储备一千万发,在三七年初,兵工厂的生产能力,要达到日均产量十万发,所需原料,由后勤部负责供应。

    开完会后的第二天,他带领山虎的警卫大队一个中队的战士,五百多人,全部骑乘马匹,离开黄崖洞,往北平方向赶路,随行的有参谋处长赵玉和和参谋处的全体参谋十八人。

    离开黄崖洞有半天的路程时,部队正行进在一条山沟里,队伍后面,忽然传来大批骑兵追赶的马蹄声,隐约看见尘土飞扬,蹄声震天,看那势头,应该有一个骑兵营的兵力。

    警卫大队,在山虎的命令下,迅速抢占两侧的制高点,占领有力地形,清一色的冲锋枪和轻机枪,还有迫击炮和重机枪,独立师整编完成后,指挥长直属卫队,扩编成师部警卫大队,为加强团级编制,兵力也达到了两千三百多人,分为四个中队,每个中队有五百多人。

    这其中,还有很神秘的师长特别卫队,共有两百多人,由山虎兼任特别卫队的队长,这支特别卫队,是在原来指挥长直属卫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