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吉诺弯刀 >

第184章

吉诺弯刀-第184章

小说: 吉诺弯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养胎。

    临行前,刘申过来昭阳宫看望我,向我辞行。我靠在软枕上,刘申伸手摸着我圆滚滚的肚子,感觉着强有力的胎动,一方面喜不自胜,一方面也眷恋不舍。

    他说:“希望这一胎是女儿。儿子们长大了,不是入朝从政,便是习武从戎,都不能常年在你身边尽孝,还是女儿们体贴,可以围绕在你身边,和你作伴,照顾你的饮食起居,就算出嫁了,只要嫁得不远,每天进宫也不是难事。若这一胎是女儿,我不会把她嫁远了,给她招个入赘女婿,让她就住在宫里,专门替我照料好你,让你每天舒心快乐。”

    我笑着说:“汉王想得这样长远,是男是女还不知道呢,以后的事情哪里说得定。就算是女儿,将来谁知道她的心意是想要远嫁,还是留京?”

    刘申认真地说:“我有一个直觉,这一胎必定是女儿,而且,是我们长得最美貌的女儿、性情最孝顺的女儿,和你一样。”

    我叹息说:“我可不是父母们的好女儿。”

    刘申说:“你当然是。”

    刘申说,他此次去京郊阅兵和围猎,回程中还将前往皇陵祭奠先皇夫妇,大约要去20天的时间,期间,皇太子留守运京,代为监国,戎先、吐蕃两宫贵妃的儿子也留下辅政,他会带着三位10来岁的少年皇子同行历练。他说,已经再三吩咐过留下来的儿子们,每日要进宫给我请安,确保我和胎儿安然无恙。待他忙完这些事情回到运京,再来陪我迎接女儿的降生。他安慰我说,虽然这次怀孕年纪比较大了,感觉上比较辛苦吃力,但是,我这些年身体调养得不错,底子还是挺好的,应该可以足月顺产,让我不要紧张,但放宽心,等着他回来。

    我感谢了他的关心,说会带着宝宝安心静养,平安等着他回京。

    刘申又再三嘱咐,他出发的时候不用劳心费力去送行了,派两宫贵妃率嫔妃们前去送行就好了。当夜刘申宿在我宫中。生皇太子和生长公主的两次难产,给我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让我对这次能否顺产有些忐忑不安,刘申这一离开,让我心里更觉得有些无依无靠。刘申在我耳边温存软语,诸多宽慰安抚,让我的心情平复下来,感觉安定了很多。

    (二)

    刘申离开之后,平日热闹的宫廷,瞬间就冷清了许多。所有的房间,也都显得空空荡荡的,格外阴冷。

    不过凡事有弊也有利。刘申离开之后,宫中的琐碎事务也减少了。有两宫贵妃帮助着打理宫中事务,我便清闲了下来,每日在昭阳宫中安心休养。

    这一日,我起床不久,正躺在美人榻上听佛号数念珠,内侍总管匆忙来报,说傅天亮有特别要紧的事情恳请立刻面见。我从美人榻上撑了起来,传令让他进来。

    傅天亮的神情非常紧张,他带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

    傅天亮卫队中的一个名叫马志初的副官,与杨彪府上的内务管家是儿女亲家。昨天晚上,杨彪府上的管家偷偷来到这位将领的家中,向他密报了一个惊天密谋:杨彪和手下部分心腹将领,拟在阅兵结束,围猎开始时,突然向皇帝的御林军卫队发动袭击,以优势兵力密集扣押刘申和随行官员,挟持刘申,以性命相威胁,逼迫他写下退位诏书,宣布废黜现任皇太子,另立年幼的皇九子为新君。拿到刘申的诏书后,杨彪一伙便假借圣旨,指控皇太子谋逆,令刘申伤心退位,以刘申亲征的名义,打出皇帝的旗号,号令三军围困运京,兵临城下,必要时强攻破城,占据皇宫,扶持皇九子登位,实现不改朝的君主换代。

    计划成功之后,新君登位,即应尊刘申为太上皇,另迁温泉行宫居住,颐养天年,而皇太后继续留在宫中奉养,抚育新君至成人,兼为人质,防止刘申复辟。同时,宣布因为汉军在君主换代中辅佐有功,尊封杨彪为摄政王,授权杨彪手下的若干将领参与辅政,建立类似军政府的内阁班底,并允许军队参与中央及地方内政事务,赋予军队更大的权力,刘申的裁军之想从此罢议。

    杨彪府的内务管家说,他觉得刘申是一个好皇帝,皇太子也是难得的好太子,杨彪这样折腾,都是为了一己之私,就算政变成功,也终究不得民心。他觉得军队不应当有和国家不一致的利益,否则军队就不再是万民的安全屏障,而变成了威胁国家的洪水猛兽,这已经严重背离了故大将军当初的建军理想。他不愿意跟从杨彪谋逆,留下千古骂名,更不认为杨彪的逆天之举能得到全军全民的支持,杨彪早晚都是败亡的命运,他若附逆,早晚玉石俱焚。于是,他左思右想,决定冒死前来向亲家通风报信,给自己的家族留一条后路,也给皇帝一个机会反败为胜。

    傅天亮的副官马志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得全身热汗水流,哪里敢怠慢,连夜到傅天亮府上密报这个消息。傅天亮估算了一下刘申的日程,刘申此时应该已经结束了大阅兵,和随行官员在杨彪等大部队的陪同下,前往猎场了。按照杨彪的计划,这时他们应该已经动手袭击了御林军卫队,扣押了刘申。若他们失败,刘申必定号令周围武装力量勤王灭贼,应有紧急诏令传到运京。此时那边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就说明他们已经得手,刘申已经被他们扣押了!

    事情十万火急!傅天亮一边派人密报皇太子、老丞相魏国清,一边亲自入宫来见面我请示如何处置。(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七章 杨彪叛乱(4)

    (一)

    听完傅天亮的汇报之后,我不由得一阵心慌气急。

    想到刘申已经落入杨彪的手里,生死未卜,我的心便紧紧地揪成一团。刘申心脏一直不太好,不知道杨彪会给他施加怎样的压力,会不会伤及他的身体。杨彪既然已经破釜沉舟地走到了这一步,断无半途而废之理,如果刘申坚持不肯写退位诏书,他会不会加害刘申,然后在刘申死后矫诏围城?刘申向来有心疾,说是在围猎途中劳累猝死,也是让人难分真假的。

    我一生当中从未遇到过这样天大的危机,事关天下安危、王朝存败,一时之间,我头脑一片混乱,不知道如何处置为好,只觉得一阵阵肚子发硬,腹内隐痛,无力地瘫坐在榻上,抚着孕肚,喘气不已。

    少顷,皇太子和魏国清得到密报,也都赶来昭阳宫请旨了。

    我逐渐冷静了下来,鼓起勇气来面对危急的情势。我听取了皇太子、魏国清和傅天亮三人对当前情况的处理意见,与他们一起仔细商量了应对措施,最后形成几点共识:

    一、由皇太子下令,用皇帝玉玺印和兵符为印信,立刻更换京畿卫戍部队的指挥官,由傅天亮及卫队手下全面接掌京城防务,统一节制京畿卫戍部队,关闭城门,全面加强城防和战备,清查逮捕卫戍部队中的杨彪同党,准备迎战杨彪的叛乱部队;

    二、由皇太子和魏国清联合下令,用皇帝玉玺印和兵符为印信,令陈守业迅速调集京畿附近忠于刘申的汉军部队,向运京靠拢勤王,准备与叛乱部队城下决一死战;

    三、由魏国清负责通告百官当前情况,分工负责,实现宵禁,处理好京城治安维护、前线军需供应、伤病救治、物资供应、安抚百姓等工作。

    四、由两宫贵妃的儿子接管御林军,负责保卫宫城,与母亲一起安抚宫眷,同时立刻清查宫内与杨彪勾结的宦官。

    现在,只剩下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如何确保落入杨彪之手的刘申的生命安全,如何确保杨彪不至动手杀害刘申。

    就是这一点,大家都没有想出好的办法。

    (二)

    这时,我开言说:“只有一个人,能够制止杨彪杀害皇帝。这个人,就是我。我亲自去围猎御苑,我去见杨彪。”

    我话音刚落,他们三人便异口同声地说:“万万不可!”

    皇太子代表他们三人跪下祈请道:“母后保重身体。母后现在有孕在身,不久将要分娩,一身两命,怎么能去亲身涉险。虽然从杨彪的计划来看,从他平日对故大将军的敬重来看,他并无加害母后之心,然而,如今他铤而走险,已经没有了退路,母后此去,深入虎穴,他会不会一不做二不休,谁也难以料定。就算他仍旧不加害母后,能不能听从母后的劝告,不伤父皇的性命,也在未定之间。母后这番奔波辛劳,会不会中途身体出什么状况,也没有人能打得了包票啊。如今父皇生死未卜,身处险境,母后怎么能自投罗网,亲入险地呢?”

    魏国清和傅天亮立刻附议,再三劝说我不可出此险招。

    我说:“带着未出生的孩子深入虎狼之穴,岂是我所愿意的呢?实在是情势所逼,别无选择。杨彪如今已经背叛君王,不成功便家破人亡、身首异处,他是没有退路的。他与皇帝,这些年来彼此都有些心结,本来关系就不是特别亲密,若他狗急跳墙,抱着鱼死网破之心,生起歹意加害皇帝,绝非没有可能。但是,他一生亏欠故大将军的恩情太多,若我能出现在他面前,以生命护卫皇帝,谅他会有强烈的良心负担,若要杀害皇帝,自己内心便会加倍纠结犹豫,难以轻易下手。即使我不能够说动他放弃政变,释放皇帝,但也一定能够延迟他对皇帝痛下杀手或者虐待羞辱,为你们集结军队来营救皇帝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我说:“我亲入汉军,昭示身份,汉军将领知道我在军中,也一定会影响到他们的决定。他们会再次考虑要不要跟从杨彪,背叛我父亲和故大将军的建军理想,要不要背叛故大将军一生最好的朋友,要不要成为国家的祸害。他们一定会再次慎重考虑,是不是应该踏着陈士钊将军女儿和外孙的尸体而去围困国家的都城,向自己的百姓举起刀枪。”

    我说:“我也没有把握能否影响到汉军将领反对杨彪,但是,我有把握,一定会有一部分将领奋起反抗,要保卫我和腹中的皇儿,一定会在他们内部引起分裂和冲突。这也肯定会为你们调集的大军前来围剿创造更多的速胜机会,减少两军交战的不必要伤亡。”

    我说:“我在汉军中的身份特殊,无人可以替代,唯有我深入险境,亲入军营,才能达成这样的效果。”

    我说:“我不相信,杨彪会踩着我们母子的尸体,去杀害皇帝。他经受不起良心的谴责!而且,他若胆敢杀害我,双手沾染了我的鲜血,他就从此再也不能赢得汉军的共同拥戴,他就丧失了汉军指挥权的人心基础。他也不能再拥立我的儿子为新君。他只能被迫自己公然篡位,从而成为天下公敌,失去一切可以遮掩的理由和借口。”

    我说:“我相信,他一定能看得到其中的利害。”

    我说:“他最大的可能,就是将我也加以囚禁。这样就坐实了刘申的退位并非处于自愿,而是被迫。他持有的诏书,就将失去合法性,不能得到天下的认同。”

    皇太子含泪说:“可是母后,身为父皇母后的儿子,若我和兄弟们任由父皇母后双双落入险境,孝道何在?此心怎安呢?”

    魏国清也说:“皇后亲身犯险,固然有很多作用,但是,实在是太危险了,臣等不能眼见皇后涉险而不劝阻。若皇后此去有三长两短,将来陛下追问,我等何言以对!”

    我说:“事情紧急,皇帝分分秒秒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若一直在这里争执不休,国家危矣,皇帝危矣!既然我去军营,有着千军万马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当此危难之际,我就当奋勇前往,不计己身之安危。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趋避之!至于腹中的这个孩子,自有上天庇佑,若他命不该绝,就会平安无恙,若有不测,也是天命注定,当为国家而死!”

    我说:“杨彪断然想不到我会在这种情况下亲入军营,与他面对。我突然出现,他一定措手不及,一定会被我干扰到已决的心意。希望你们加紧行动,尽快发兵勤王,和我里应外合,抓住他心乱的难得机会,一鼓作气,平定叛军,解救皇帝,挽救国家!”

    我说:“我与陛下结发夫妻,情深谊厚,陛下若有危险,身为他的妻子,我自当与他同生死、共命运,绝无逍遥独活之理。此去若有三长两短,也是死得其所,是我身为妇人的光荣。你们都不要再出言阻止了。”

    我对傅天亮说:“傅将军,你手下最英勇机智的军官是谁?那个报信的副官是谁?”

    我说:“请你从卫队中选二十个最忠诚的、骑射格斗最精锐的敢死之士,随同我一起前往围猎御苑。杨彪府上的内务管家,忠诚可嘉,危急解决之后,国家必有重谢。不过,当前,为了顺利穿越军营的重重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