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吉诺弯刀 >

第175章

吉诺弯刀-第175章

小说: 吉诺弯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到颜观心的影响,昌平侯从小到大,对我也一直没有多少好感,言谈语句之间,和他的祖父一样,时有流露对我的轻视和不满。

    有一次,皇太子率宗室青年子弟外出围猎兼习戎马,夜间在帐前点燃篝火,烧烤猎物,饮酒言志。酒酣耳热之际,昌平侯口不择言,当着皇太子的面,说了一两句对我不敬不屑的讥诮之评,内容涉及对我处女身份和婚前贞操的怀疑,隐约提到了在怀州府存档的那张婚书。从小和我关系很好、且十分重视孝道的皇太子,闻言勃然大怒,当即拍案而起,叱责了昌平侯的无礼,若非左右劝止,昌平侯就被捉拿下去,当场杖责了。

    皇太子从小就善能克制自己,言行举止合于礼法的要求,很少这样怒火万丈,雷厉风行,昌平侯当场被吓得面色煞白,喝下去的酒全都化成一身冷汗流了出来。他浑身觳觫着,被迫向太子伏地叩头请罪,泣请宽恕,并收回刚才的不逊之言。

    围猎归来后,皇太子将此事奏知刘申,并陈述意见,认为此事有关皇室尊严,应对昌平侯加以惩罚,以儆效尤。

    昌平侯的这些讥诮和质疑,正好触到刘申的忌讳之处。刘申此生最大的不可与人言处,除了弟弟刘言一家之死,就是有关大婚前我的处女贞操问题,事关皇室龙脉传承的正统性,他再宽容,也断难容忍臣子去揭开这些皇室的隐秘,同时,也为维护太子的权威考虑,他当即准奏下旨,勒令颜观心对昌平侯严加管束,并令他祖孙三代一并上表请罪,反省对皇室大不敬的过失,将颜观心父子各罚俸禄三年,不许入太庙参加祭祀,将昌平侯的侯爵降级一等,令其在家禁足三个月,不得入宫侍读。

    从此之后,昌平侯表面上惶恐自责,小心谨慎,但内心里,就对皇太子存下了怨恨,深为不满。他暗自担心,将来皇太子登基为皇帝,因为今日之事的冒犯,恐怕还会对自己及家族有所不利,更不用痴心妄想在皇太子的新朝班底中得到重用了。

    他苦苦思索将来的自保求进之路,觉得要想挽回局面,只有一个方法了。那便是:设法构陷太子,离间皇帝与皇太子的关系,不择手段地促成皇太子被废黜,重新拥立和自己一直关系良好的皇四子为新任的皇太子。

    为此,他利用一切机会,向皇四子灌输这方面的思想,挑唆他对皇太子的不满,诱惑他对未来的帝位产生夺位野心。

    (三)

    一开始,皇四子对夺位一事并没有什么与兄弟们不同的想法,也无有图谋野心,但架不住昌平侯和他那一帮鹰犬,日夜在耳边聒噪怂恿,慢慢地也就有了觊觎帝位的想法。

    既然有了这个想法,他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视长兄为敌手,对皇太子的种种言行举止,渐渐地也多有非议和不满,觉得皇太子在很多时候,不能对兄弟们平等相待,大有傲慢蔑视之意,与皇太子的感情日渐淡薄,关系日益疏远,公开意见相左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朝中的一些佞臣,察言观色,发觉皇四子有求进之心,便有不满皇太子的人陆续过来依附支持,暗中形成与皇太子阵营对立的一派朋党。昌平侯便成为这派朋党的中坚骨干。

    此后数年间,昌平侯一党为促成新立太子,在暗中谋划了不少针对皇太子的陷害之计,虽然这些陷害最终大多没有成功,但在朝堂之上,也已经形成了一股暗流在悄无声息地涌动。

    (四)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宰相魏国清虽然年纪老大,但是头脑清楚,目光锐利,看到了此事对于国家安定的危险性,觉得有必要让皇帝知道。然而,此事涉及皇子,非同小可。他思忖再三,决定要谨慎行事,在多方收集了人证、物证之后,才熬夜亲自写了奏章,拟秘密入宫向刘申面陈。

    他觉得皇四子还年轻,平素为人也不算恶劣,不想因为此事,毁掉这个孩子的一生,故而在奏章措辞上,字斟句酌,希望能提醒刘申,大部分的责任在于昌平侯之流,皇四子只是年轻冲动,被人利用而已,颇有为皇四子开脱之意。

    就在魏国清写好奏章,决定第二天晚上秘密进宫的时候,刘申多年积劳成疾,突然在上朝时心绞痛发作,晕倒了过去,随后病倒在床榻,多日不能起身理事,只能令皇太子监国,代为上朝,与大臣们商量着处理国事。

    魏国清率朝中内阁重臣进宫探病,见刘申病得形容憔悴,精神萎靡,便知绝不可在此时举发昌平侯撺掇皇四子谋逆的事情,让刘申动怒,加重病情,乃至危及国本,只得无奈地把这事按下,将写好的奏章又原样带了回来,等待刘申病愈好转后,再择机奏报。

    不过,他暗中招来了刑部、兵部、城防司等处的门生下属,交代他们严密监视昌平侯一干人等的活动,严密防范,以防他们趁皇帝病倒,作乱生变。

    布置完毕之后,魏国清在府中思虑再三,觉得兹事体大,如此布置还是不太放心,于是,他也没有和任何人说起,便独自入宫,请求谒见我。

    (五)

    我在昭阳宫的偏殿接见了他,听他完整地呈报了多日以来的调查监视结果,看了他呈交的种种人证物证,我感到非常震惊,而且痛心,想不到我生的儿子,竟然也会做出像景云当年那种骨肉相残的混账事情!我不由得想起了你父亲当年在祠堂痛责景云的情形,深觉也应该好好教训一下这些胆大妄为的孩子。

    但是,考虑到刘申的病情,我也赞同魏国清的处理意见,暂时不要让刘申知道此事。目前不妨内紧外松,各方协同严密监视,我倒要看看,这些鸡鸣狗盗之徒,能够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我对魏国清说,有些事情,身为臣躬,他若不方便出面来办,不妨交给傅天亮去做。

    傅天亮就代表着我,这一点举朝皆知。

    身为皇子们的嫡母,身为皇太子和皇四子的亲生母亲,我若出面管教儿子,那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没有人胆敢说些什么,而且,人人也都非常清楚刘申对我的特别感情,我因为与军队的种种关系而在后宫的特别地位,就算我做出什么断然处置之事,想要借此在刘申面前扳倒我,影响他对我的信任和尊敬,那也是绝对没有可能的。

    我表示鼎力支持魏国清,一定要把这次谋逆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不令它发展蔓延,祸及国家和百姓。

    魏国清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我的坚定支持和明确懿旨后,精神大振,对处理此事的信心,增强了百倍。

    我对魏国清的忠诚谋国表示了深深的感谢,也代表刘申反省了我们夫妇教子不严给朝政带来的危害,为此,我向百官道歉,向天下人道歉。

    魏国清听后,心里非常的感动,伏地谢恩,领命而去。

    看着魏国清带着满头的白发,以老年人特有的蹒跚步伐,转身慢慢地离去,我的心里,充满了无法言说的苦涩和悲凉。

    难道,骨血相残也是人的一种天性吗?

    为什么你无法避免,刘申无法避免,我自己的儿子们,也无法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三章 昌平侯谋逆(2)

    (一)

    然则,所谓小人,就是那些不懂自己和他人的真正福祉究竟何在的人。

    魏国清的隐忍不发,并未换来昌平侯之流的自我反省和悬崖勒马。

    皇帝的病倒,果然令他们欣喜若狂,跃跃欲试,他们连续数日,秘密开会直到夜深,策划如何才能利用这个绝佳的天赐良机,设计和内宫的部分宦官勾结,假传圣旨,骗皇太子率卫队持兵器入宫,然后里应外合,当场擒拿皇太子,诬陷皇太子想囚禁父皇,提前即位。他们的秘密信使以关心皇帝病情为由,频繁往来于宫中某些宦官的家中,内外联结勾串,完善行动细节,务求一举成功。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这些行动,在魏国清的监视网络严加防范之下,全都明如白昼。

    眼见得这帮人招兵买马,蠢蠢欲动,谋逆之举已经箭在弦上,皇太子的处境十分危险,魏国清觉得必须马上收网,迅速采取行动,断然将阴谋中止于萌芽未发的状态了。但是,这就需要动用京城的军队,并且事涉宗室弟子与皇子,他和左膀右臂都不敢擅自做主,于是,魏国清又代表这些忠心的臣子们,簧夜秘密入宫来求见我,让我定夺如何处置。

    (二)

    魏国清到昭阳宫谒见的时候,我正在刘申的床榻前侍奉汤药。看着刘申消瘦的面容,疲倦的神态,想着此时此刻他的儿子和宗室至亲子弟正在做的事情,我忍不住地替刘申难过。刘申一生仁厚,对宗室虽然管束严格,然而从不苛刻,也从来没有动用过残暴的手段来震慑他们,可惜,总是有人不明白刘申的心意,不能体谅他作为皇帝的辛苦和为难,滥用了他的宽宏和信任,在他生病的时候,还要给他制造种种令人心烦的动乱,让他劳心费力,伤心难过。人性之黑暗,和人性之光明一样,都是无边无量,无穷无尽的吧。

    心里这么想着,我脸上的表情不由得也就有所变更。刘申是何等敏锐心细的人,当即就看出我表情的微妙变化。他喘着气问我:“琴儿,你有心事吗?这些天,我病倒的时候,朝中宫中,可是有什么事情发生?”

    我忙摇头,我说:“没有。只是,琴儿见汉王病容清减,不由得心里难过,一时情不自禁,让汉王觉察到了。”

    刘申听了,也慢慢摇头,说:“不。你有事情瞒着我。”

    我说:“真的没有。汉王安心调养,不要想那么多。就算有什么事情,外朝也有魏丞相等忠心的大臣们会辅佐皇太子,善加处理。如今天下太平,万民安居乐业,能有什么事情呢。汉王宽心勿疑。”

    刘申拉着我的手说:“这次病倒,身上是很难过,然而,每天你都在我身边,日夜侍奉,温柔照拂,我的心里,也觉得非常幸福。有时候,我倒情愿多生几场病呢。”

    听了刘申的话,我心里一阵酸楚,忍不住眼泪就挂上了睫毛。

    我平静了一下心情,我说:“汉王,我们是结发夫妻,情意深厚,照顾好汉王,是琴儿的本分。汉王是天下万民的福祉所系,照顾好汉王,也就是尽忠国家,饶益苍生,琴儿深知责任重大,怎么敢放逸懈怠呢。”

    刘申握紧我的手。我也握紧了他的。

    我们四目相对,默默无语。

    刘申说:“琴儿,你不要担心,我自知此生寿数未尽,对天下人责任也还没有完成,不会就此扔下你和孩子们苦苦支撑的。我会好起来,你不要这样难过担心。”

    我含泪说:“那是当然的。汉王春秋正盛,自然会很快康复,万寿无疆。臣妾和孩子们,都会日夜为汉王祈福。”

    刘申说:“你不要走。多陪我一会儿。”

    我点头道:“我当然不会走。我会一直陪伴在汉王身边。汉王安心休息。我会一直都在。”

    我们的手彼此相握着,睡意逐渐包围了刘申,他闭上了眼睛,慢慢陷入了沉沉的昏睡。他握紧的手也渐渐松开了。

    我看着他平静而疲惫的呼吸,把他的手掖进了被窝。我吩咐了他宫中的内侍宫女们,务必小心伺候,让皇帝充分休息,恢复元气,对种种细节,一一检查,交代清楚,又传旨让刘申喜欢的其他嫔妃过来守护伺候,便起身回到自己的宫中去见魏国清。

    (三)

    魏国清的陈述,让昭阳宫的温度瞬间降低,气氛也便得凝重了起来。

    魏国清说,他们已经决意行动,加害皇太子,为了挽救各方,不令事情闹大,我们必须要先斩后奏,先下手为强了。他跪请我做主决断。

    我坐在椅子里,被儿子的执迷不悟和他手下的阴毒凶狠气得七窍生烟,我胸膛起伏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了下来。

    我不赞同魏国清调动兵马,入皇子府擒拿帮凶,搜查证据的做法。我觉得事情尚有转机,可以暂时不用闹得这样大,还可以在秘密状态下再尝试一下力挽狂澜。

    我提出,擒贼先擒王,此事的主要推动者和坚定实行者,其实就是昌平侯一人,可以让傅天亮率我的卫队,设法抓到昌平侯,将他羁押起来,将我们掌握的前期证据,一一向他摊牌,让他明白知晓,自己的种种阴谋活动,从一开始就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他们的谋逆举事,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在他明白情势之后,再和他谈,让他选择是继续一意孤行,掀起风波,还是反省忏悔,停止行动。我说,如果他知错忏悔,决心止恶向善,念在他年轻冲动,祖父和父亲又效忠朝廷多年的份上,看在宗室血脉相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