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吉诺弯刀 >

第170章

吉诺弯刀-第170章

小说: 吉诺弯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什么?”刘申看着我。

    我说:“当时,琴儿就身不由己地希望,它能够一直这样美好地活下去。所以,我就不忍心把它撕碎求欢,而是把它原样带回宫中,把它养起来了。”

    我说:“琴儿知道它很快就会枯萎的,但还是忍不住希望,它能够多活几天。就算几天之后一样会死,至少,也能死得安详完整一点吧。”

    我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一直美好地活着。琴儿的祈愿就是这样。”

    我说:“但是,琴儿已经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它不可能实现。不必占卜,也能知道。”

    刘申听了,他低头喝完了杯中的茶。

    他心里的阴影开始散去了。

    他重新变得温暖体贴起来。

    他说:“就算它最终还是凋谢了,但,至少,在我们共同的记忆里,它曾经美好过。我们会长久记得那曾经的美好。”

    他对我笑了一下。

    他说:“好了。不说这些事情了。累了一天了,我们一起去睡吧。”

    我给他脱下外衣的时候,刘申看着我。

    他说:“你说得对。琴儿。你提醒得很对。就算如今天下太平,万民安居乐业了,我,也的确没有什么可以自鸣得意的,更不可骄傲自矜。”

    他说:“所有的繁华都是短暂的,安息才是真正的归宿。”

    他说:“要为天下人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不能就此洋洋自得,失去了那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奋斗之心。我应该常常想起那些已经凋谢的生命,我应该始终,都让他们的理想,在我心中活着。”

    这便是我深深敬重刘申的地方。

    作为一个圣明的皇帝,他常常敏于觉察到自己的过失,而不是只能看到别人的过错。

    (六)

    春天很快过去了。那一场繁盛的花事也就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记忆,然后,在那里,也慢慢地消失了。

    春天一次又一次地经过我们。

    那一年的繁花似锦,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五章 超度法会

    (一)

    新朝建立的第二年夏天,溪源会战结束的纪念日,刘申以国家的名义和皇室的名义,为溪源三百勇士安排了49天的超度法会,祭奠和追荐亡魂。圣旨确定,由你和我最后去过的圆觉寺来承办本次超度法会,皇帝皇后将亲自出席祭奠。

    刘申的旨意传达到圆觉寺时,宣旨的使者发现,这超度法会已经开始了。

    图布丹大喇嘛已经率领僧众,在圆觉寺里开始了为北线终战之战中所有死者超度的隆重法事。

    720天是很长的时间,长到足以让很多死者被亲人忘记,他们留下的空白,重新被日常生活的种种琐事填补上。

    我后来常常想,我断气之后,过了720天之后,这个世界上,还会有多少人因我的消失而难过吗?

    大概,不会有几个人了吧。

    在49天大型法会的最后一个七日之始,我跟随着刘申再次来到了圆觉寺,亲自参加祭奠仪式,并代表皇家,供奉寺院、经书和僧众。

    一路上,随处触景生情,我心里的痛苦,实在是没有任何语言可以描述的。

    虽然我一路默默无言,未有表达,但是刘申知道所有我没有表达出来的。

    我们同乘一座马拉的銮驾,他坐在我对面,他一直默默地看着我,没有和我说话,也没有碰我。

    我看着座位下方,我看着车帘,我看着别的地方,我避免和刘申的眼神交汇。

    我心里隐约有着一种绝望的幻想:只要我的眼神不和刘申的交汇,我就还有空间想象,能够想象,此刻坐在对面的人,仍旧是你,就像上次一样,仍旧有你,还活着,和我坐在一辆车上。

    在你离开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一直以来的表现就是这样差的。

    不敢面对现实。不愿面对现实。

    不能担荷起痛苦。更没有力量转化它。

    在漫长的时间里,我有那么长的时间不敢回到所有往事曾经发生过的地方,那么长的时间都不敢去你安葬的地方,不敢回到燕塘关,不敢再去金风寨。

    好像不去面对,就可以认为断离并没有真的发生过一样。

    面对命运的无情,我实在是太胆怯了。

    (二)

    又一次地,我坐在圆觉寺中原来的经堂里,再次抄写着《心经》。

    按照图布丹大喇嘛的开示,这是一张专门治疗人们心灵的痛苦和恐惧的特效药方。

    我希望通过抄写,把这灵丹妙药的效果渗入到身心的每一个细胞中去,平息每一个细胞里痛苦的惊涛骇浪。

    我希望通过抄写,让一切生命中这样的煎熬和疼痛,都能得到良药的救疗。

    可是,我不能抵挡内心的悲痛。

    你的影子不断地从脑海中浮现出来,充满我所在的每个空间。

    你的面容出现在字里行间。

    你的声音开始在遥远的时光里回响。

    我的眼泪一次又一次地流淌出来,而且越来越多。

    为了不让眼泪落到经文上,污损了抄本,我只能放下了金色的抄经笔,向后挪动了一下,坐在距离桌案较远的地方,等待心情的平复。

    我捏着手绢,默然地坐在那里,等着撕裂身心的悲痛过去,以便重新能够开始抄写。

    (三)

    恍惚之间,我又回到了燕塘关舅舅家的宅邸里。

    园子里搭箭的高台上正在演出着《无定河》的歌舞。

    可怜无定河畔骨,犹是香闺梦里人。

    而我们在之上,远离音乐之声,彼此面对。

    你问我:“后来,那香闺里的人,是怎么面对这噩耗的呢?”

    我说:“不知道。这歌舞里只表现了她听闻噩耗时的悲痛,没说后来她怎样了。”

    我说:“也许,她自己也不知道后来应该怎样。”

    你看着我。你说:“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

    我说:“彼此深爱的人,不是应该生死相随的吗?”

    你摇头。你说:“不是。不是那样。”

    你说:“活着的人,应该用生命去饶益到所有生死中的人,所有身不由己的人。不应该把它浪费在白白死去上。不应该为了无法抵挡内心的痛苦而去殉葬。”

    你说:“即使是妇人,也不应该这样懦弱。我们应该去承担起内心的痛苦,去战胜它,去转化它,去平息它,而不应该,任由它做我们的主人。”

    我看着你。我说:“这是你希望于我的吧。”

    你说:“是的。”

    我说:“不。我不要。我不要你成为无定河边的白骨。”

    你说:“这里面,我们的身体里面,本来就是白骨。在哪里显露出来,都是一样的。在无定河的荒野里也罢,在香闺的暖床上也罢,它早晚都会一样地显露出来。”

    我们并肩坐在高台下看着台上的表演。

    我被歌舞者声泪俱下的泣诉所深深触动,忍不住泪如雨下。

    你从侧面看着我。

    你说:“哭了?”

    我扭头不看你。

    你说:“台上,那只是演戏。那演员,都是没事的。”

    (四)

    我睁开眼睛。

    园子、高台、歌舞伎、观众,还有你,都消失在一片水雾蒙蒙当中。

    我发现自己泪流满面。

    我面前是许多盏灯。许多的小小火焰,在灯盏上稳定地燃烧着。

    桌案上,是没有写完的《心经》法本抄录纸卷。

    “故大将军说得对啊。这一切,只是一场足以以假乱真的戏。人生就是一场戏。”

    图布丹大喇嘛的声音在身后响了起来。

    我急忙拭泪起来,向他躬身行礼。

    我说:“信女惭愧一时心乱,不知**师来了。”

    图布丹大喇嘛看着我,说:“事已至此,时过境迁,还请皇后放下往事,节制哀伤。”

    我说:“**师既然对信女心里所想的事情,洞然明白,可否请法师指点迷津?自故大将军两年前阵亡之后,信女愚钝,内心一直都非常痛苦,这种痛苦,深入骨髓,令人如堕寒冰地狱,不可对人言说,也无人可为开解。”

    图布丹大喇嘛说:“阿弥陀佛。皇后,世上有光明,就有黑暗,有寒冷,就有温暖。每种事情都有它的对立面。如此,有生离死别的痛苦,也就会有疗救这种痛苦的药物和方法。”

    大喇嘛说:“身体的痛苦,要用药物来治疗缓解,内心的痛苦,也同样需要药物的帮助来解脱。皇后,请随老衲过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六章 庆祥法昌

    (一)

    推开一扇门,我跟着大喇嘛进入到一间巨大的书房当中。

    房间里四面墙壁都摆满了书架。

    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很多叠用明黄的绢布精心包裹呵护着的线装本书籍。

    我问:“这是什么地方?”

    图布丹大喇嘛对我说:“皇后,请抬头看这房梁正中所挂的牌匾。”

    我抬头向上看,在房间的正中上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上书“藏经阁”三个大字,原来是存放佛教经书的地方,所题的这三个大字,却是刘申的父亲、我的公公老汉王当年的亲笔。。

    图布丹大喇嘛说:“皇后,这里便是药号。一间超级大药号。治疗世上一切身心痛苦的灵丹妙药,和灵验处方,全部都收藏在这里,应有尽有。世间有八万四千种身心痛苦,这里就有八万四千种对应的疗救方法。”

    我说:“这些黄绢裹着的匣子里是什么?全部都是经书吗?”

    图布丹大喇嘛点头说:“是的。这便是佛门全部经典的总汇集,叫作大藏经。皇后也可以理解为,这便是佛门的《千金方》,是疗救身心痛苦的药方总集纳。各种各样的药方,用以对治各种各样不同类型、不同程度、不同症状的身心痛苦。”

    我望着这满屋子的金色经卷,如同久病盼良医,当下便触动内心的深刻痛苦,不觉热泪盈眶,不由得心生极大的敬意。

    我说:“信女可否乞请一观?愿恭敬求之。”

    我虔诚地跪下,在藏经阁里的拜垫上,至诚顶礼卷帙浩繁的《大藏经》。

    我祝祷道:“信女陈琴儿至诚顶礼,愿代天下苍生,乞请救疗一切生离死别之苦,一切临终忧怖之惨痛的法药,愿得一法,以平此千年万载,亿万生灵的共同痛苦。”

    我说:“信女陈琴儿,愿得此法,以为良医,救护垂危,抚平伤痛,令信女今日之悲恸,此刻之无助,永不再出现在无尽时空任何一个生灵的身心之中。”

    图布丹大喇嘛闻言不由得大为赞叹道:“阿弥陀佛,老衲十分赞叹随喜皇后这样无边无尽的救度弘愿。”

    他说:“善哉善哉。经云,譬如大海,一人斗量,历经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皇后有此大悲大愿,当来必得如愿以偿。”

    (二)

    我说:“那么,信女可否祈请披阅这些经藏典籍呢?这么多的经卷,信女该从哪一本着手学起呢?”

    图布丹大喇嘛说:“皇后虽然志向坚定,但深入经藏,也不可任意而行。就像是一个人从未独自外出探险,现在要进入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凭借一己之勇盲目乱闯,而是要请一个熟知当地环境和密林中道路的向导,以为引领。”

    他说:“披阅经藏也是如此,需要熟知经藏的明师指点引领。”

    他说:“又譬如,将来世子长大,开蒙入学,为了让学习效果更好,上书房必定不能让世子自己单独去读四书五经,必定要安排熟知经义的太傅为其逐字逐句讲解,在太傅的讲书引领下,世子方能领悟书中的深奥精微之妙处,方能得到儒家经典的心髓法味。若是任由世子自己随心所欲去读,必定是读而未解,解多谬误。”

    图布丹大喇嘛说:“皇后若有心求法阅藏,必得要先求明师引领。所谓明师,乃指明白人,足以为后人师者,并不是指空有虚名的有名之人。”

    我说:“**师可否推荐运京城内、方便信女求法听讲的明白之人,为信女前行引领之师?”

    图布丹大喇嘛说:“先前皇后去过法善寺举行安产祈福仪式,法善寺的方丈莲花大师,便是善于说法的明师。”

    我点头谢道:“谢法师指引,信女记住了。”

    我又请问:“经藏如海,浩瀚无边,再请法师指点,信女这样的程度,该从何处入手求法?”

    图布丹大喇嘛答道:“如今之医者学习孙思邈的《千金方》,学习之前,必先了解药王孙思邈这个人,了解他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