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田园小王妃 >

第712章

田园小王妃-第712章

小说: 田园小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差人依旧是不敢抬头,避着方菡娘的容貌,继续道:“……我们府尹大人已经抓到了那伙放印子钱的人。只是那伙人竟然抗捕,还声称是……”

    方菡娘心里头咯噔一下,那股不好的预感越发强烈,她沉着道:“但说无妨。”

    差人有些为难的顿了顿,还是继续道:“那伙人声称是未来谨王妃的爷爷奶奶,姑姑叔叔……”

    果然!

    方菡娘脸色刹那间就变了。

    果然是方家那伙人!

    当时她没同方家人说,她要嫁给姬谨行的事,怕的就是方家人再把这个给当成是生钱的聚宝盆,过来仗着她长辈的身份来敲诈勒索。

    不过她也是知道的,她即将嫁给谨王爷这事,那是张了皇榜公告过的事情,是瞒不住的。

    方菡娘咬了咬牙。

    她本来以为给了银子将方家人送走,这事就算是了了。大不了后头再写信给县令夫人,让县令夫人帮着看着点方家人,别再出什么幺蛾子。

    谁知道,方田氏老方头他们,明明都出城了,竟然会折回来!

    还学会了放印子钱!

    真是长进了!印子钱,那就是最吃人的高利贷啊!

    方菡娘对这一家子简直是彻底无语了,若不是还有她爹方长庚切切实实是方田氏的儿子,她可真想跟方田氏他们断绝关系啊。

    方菡娘气得半晌没说出话来。

    差人半晌没听见方菡娘说话,还以为她不相信。差人倒是也有对策,他从怀里头掏出个鎏金烟杆来,恭恭敬敬的举在身前:“其中一个嫌犯说把这烟杆给姑娘看看,姑娘就知道了。”

    方菡娘根本不用细看,那烟杆,正是之前平国公老夫人送给老方头的鎏金烟杆。

    方菡娘只觉得越发头疼了。

    半晌,她紧紧抓住扶手,低声道:“我知道了,我这就过去看看的。”

    方菡娘知道,她现在的身份,最为突出的盖章就是“谨王爷的未婚王妃”。

    方田氏也不知道是终于开窍了还是怎么,拿着这个做文章……方菡娘是真得过去看看情况了。

    不然,估计都到不了明天,估计无数写着“未来的谨王妃纵容家人放印子钱逼死百姓”的奏章就会淹没上书房。

    ……

    方菡娘到府衙的时候,现任的京兆府尹已经派人把方田氏老方头方长应跟方香玉,一个不落的都给抓来了堂下,手上拷着锁链,跪在那儿,却是在破口大骂。

    方田氏一脸满不在乎的模样,唾液横飞的骂着:“还不赶紧把我们给松开?!不是跟你们收了吗?!我是谨王妃的亲奶奶!就算当今王爷过来也得喊我一声奶奶!你们这些小瘪犊子,快把我松开了!”

    方长应要精明些,他不像方田氏那般破口大骂,却是在一旁眼珠子滴溜溜转着,说:“大人,我们这也算是皇亲国戚了,听说皇亲国戚是不用上镣铐下跪的,你这不太好吧……”

    “就是就是,”方香玉这些日子以来,胆子也大了很多,在一旁附和道,“我们可是谨王妃的亲人!到时候谨王爷知道你竟然为难我们,肯定会把你官给撸了去!”

    京兆尹面无表情的听着方家人在那骂,半句话也不说。

    甚至连“咆哮公堂”这个轻易就能给方家人定罪的罪名,都没有用。

    旁边跪着的苦主农妇,她男人上吊死去的尸体还在她身边放着,她听着方家人这般得意洋洋的显摆,再看看京兆府尹的不作为,心里头的绝望简直将她整个人淹没。

    农妇忽地大哭道:“死鬼啊,你怎么就这么去了啊!家里头你爹你娘不用你养啊?!家里头两个孩子,小的那个还没断奶,你怎么就舍得丢下我们一家子走了啊!”

    一时间,公堂下头哭声与叫骂声交织成了一片。

    围观的百姓都天然的就站到了农妇那边去,他们都是底层人民,或是自己,或是周边人,都或多或少听说过或者遭遇过印子钱的恐怖。若是目光能杀人,堂下那几个方家人,怕是已经被活剐了。

    方田氏倒是有恃无恐的很。

    怕什么?有方菡娘那个小贱人给她们兜着呢!

    当时进京路上遇到的那个千金小姐就感慨过,方菡娘即将是谨王妃了,安排她们家里人个一官半职,或者一辈子的衣食无忧,那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她们一想这锦绣前程,当即决定不回方家村了,马上又回了京城,还找了个小院子住。

    方长应隔日更是喜气洋洋的回来,说找了一个极好的发财门路,放印子钱。

    当即方田氏就拿出了方菡娘给的那笔银钱,拿这个当本钱,放起了印子钱。

    尤其是,她们觉得自己的后台是谨王妃,印子钱合该比旁人利息更高些,才衬得起谨王妃亲人的身份。以往的印子钱是三分利,利滚利,她们直接涨成了五分利,利滚利。

    谁知道,她们是真的倒霉,前几单都挺好的,虽然利息高,但还款的时候对方一听说她们是谨王妃的娘家人,哪怕是砸锅卖铁都把利息跟本金还清了。

    只有这农夫一家子,嗨,真是晦气,竟然还出了人命!方田氏暗暗的在心里头呸了几声。

    “我说你也别哭了,”方田氏眼下底气十足,她不耐烦的看着那哭得满脸是泪快要晕厥过去的农妇,“不就是死了个人吗?今年过冬死了多少灾民,还缺你家这个?!大不了我们赔点钱就行了,十两银子,够不够!?”

    农妇浑身颤抖着,简直说不出话来,她满眼通红,仇恨的看着方田氏。

    若不是家里头有老有小,她还得撑下去,她真敢当堂撞死在这柱子上!

    方菡娘实在听不下去了,她让秋珠待在原地,自己拨开人群,走上了大堂。

    京兆尹表情这才松动了下,看着方菡娘孤身一人上前来,眼里头闪过一丝赞赏。

    “堂下何人!”京兆尹终于发了话。

    方菡娘不卑不亢的朝京兆尹行了个福礼。

    眼下她已经是由皇榜公告过天下,即将嫁入皇家成为谨王妃,此时此刻再给京兆尹行跪礼,京兆尹怕是要担不起了。

    方菡娘声音清清脆脆的:“民女方菡娘,见过京兆尹大人。”

    方田氏简直喜出望外,就连一直跪在那儿没吭声的老方头,也不由得挺直了腰板,眼里头满是期望,希望孙女把他们受的这场委屈给找回场子来。

    “嗳,方菡娘,你快点告诉京官,我们是不是你爷爷奶奶!”方田氏迫不及待道。

    方菡娘看都不看方田氏一眼,只同京兆尹说话:“大人,小女子在家听闻大人传唤,不知何事?”

    她是知道的,但她却是要听这京兆尹再说一遍,这才好表明自己的态度。

    京兆尹见方菡娘明知故问,心里头便明白,这方菡娘怕不是个包庇自己亲人的,不然早就怕知道的人更多,说一些和稀泥的话了,哪里会让他当众再说一次案情呢?

    京兆尹脸上终于带上了一丝笑意,他沉着道:“师爷,你同方姑娘说一下。”

    京兆府尹的师爷也换了,换了个干练的中年人,那中年人留着羊角须,朝方菡娘微微拱拳算是行礼:“方姑娘,你可知你的家里人放印子钱这个事?”

    方菡娘微微摇了摇头:“还请大人明察,民女打从去年,就一直住在外祖母府里。这几位亲人虽说曾去外祖母府中看望过民女,但很快就离开了。民女也是今日才得知,他们竟然半路折返回了京城。”

    师爷点了点头,看了眼堂下躺着的那句男尸,脸色有些沉重:“你的这些家人,以‘谨王妃’的名义,在外头私放印子钱。五分的利滚利,这农夫已经还完了本金跟三分利,他们却要更多的利钱,这才逼死了那农夫。”

第五百一十九章 流放

    方菡娘心下一凛。

    印子钱利滚利跟吃人似的,这方家人哪里来的胆子,三分利的印子钱都能叫毫无人性了,竟然还敢放五分利的份子钱?!

    这份胆子谁给的,自然是自己这“谨王妃”的名头!

    方菡娘越想越恨不得把这方家人的心都挖出来,看看是不是全都乌漆嘛黑了!

    方菡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手在垂下来的衣袖里紧紧的攥成了拳头,她直视着京兆尹:“大人,这桩事性质恶劣的很,大人公事公办即可,不必顾忌任何人。”

    师爷拱了拱手,山羊胡子翘了翘,笑道:“方姑娘说的是。”

    听了这话,苦主农妇忍不住看了一眼方家人。

    方田氏在下头跪着听着这话,心里又是一惊,她直接破口大骂出来:“方菡娘你个小贱人,我是你亲奶奶!你这是想勾结官府把我害死吗!不就是几个钱吗?!你快点把钱赔了,把我们接出去!”

    方菡娘这才冷冷的看了方田氏一眼:“按照我大荣律法,印子钱逼死了一条人命,从来没有赔钱就能了事这一说法。”

    农妇听着方菡娘这般说,忍不住就又抹起了眼泪。

    看着方菡娘那冷冰冰的态度,方田氏这才意识到,方菡娘根本不想管她们的死活——方田氏有些慌了,挣扎着站了起来就想去厮打方菡娘:“你个小贱人,你是不是早想弄死我们了!我告诉你,你是我们方家人!我跟你爷爷,叔叔,姑姑出了事,你以为你能得什么好?!到时候那位王爷听说你的家人出了这等事,把你休出门,丢了王妃位子,我看你怎么办!”

    衙门里头的衙差尽忠职守的将方田氏拦下,京兆尹恼火的拍了下惊堂木:“犯妇方田氏,竟敢咆哮公堂,无视王法!当着本官的面竟然想打人,跪下!”

    方田氏哆嗦一下,突得想起曾经在衙门里头的遭遇,当即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她之前那般肆无忌惮,就是吃准了方菡娘不会抛下她们不管。

    那可是王爷的正妃啊,也不知道这个方菡娘是走了几辈子的好运才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对了,说不定就是她这个扫把星吸光了她们方家的运道!

    吸光了她们运道,竟然还想不管她们死活!

    方田氏越想越恼火愤恨,恶狠狠的瞪了一眼方菡娘。

    方田氏突然撒泼这种事,方菡娘着实已经见怪不怪了。她苦笑一声,在公堂上朝着京兆尹行了个福礼:“府尹大人,您也看见了。今儿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民女也不敢相瞒。我这奶奶,从小就视我们姐弟三人犹如眼中钉肉中刺,后来民女母亲早逝,父亲失踪,民女九岁那年就领着幼弟幼妹独立出来,三个孩子立了门户,算是同方家没了什么瓜葛。从小到大,就一直问我们三个孩子各种要钱。后来她们听说了我们姐弟三个的外家是平国公府,便又找上京来,民女念在怎么着也是我们姐弟三人的长辈,给了两千两,送她们出了京,至于后面她们怎么回京放起了印子钱,民女是真的不知。”

    方菡娘说到这儿,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京中的民众生活要比旁的地方的百姓富足一些,他们简直难以想象,这得把人逼到什么地步,才能让一个九岁的孩子领着弟弟妹妹出来立门户?!

    有个百姓忍不住感慨道:“我就说嘛,谨王妃可是平国公府的那位表姑娘,咱们是都知道的,那是位活菩萨,年前那场雪灾,人家平国公府的女眷们做了多少好事?救了多少人的命啊!听说这位表姑娘后头一捐就是几十万两,哪里看得上这一点份子钱!肯定是这家子恶人借着方姑娘的名义做的!”

    旁边也有百姓连声应和:“可没错呢,这位方姑娘,还有另外一位方小姑娘,我领过她们亲手发的粥!刚才一见我都不敢认,你看看我身上这件棉袄,厚不厚?这就是人家方姑娘送的!我们一家子活下来都靠她们!要说她放印子钱逼死人命,我是不信的!”

    “对对对,没错!”

    方菡娘听着百姓们的议论纷纷,心里头也暖和和的。她转身,向着百姓们深深的鞠了一躬:“谢过各位父老乡亲愿意相信我。”

    百姓们见方菡娘态度这般诚恳,再想起方菡娘之前在京里头做的那些好事,纷纷道:“方姑娘你别怕,赶上这样的亲人也不是你愿意的!我们大伙儿都相信你!”

    方菡娘微微一笑。

    当即不少小伙子都心神迷醉。

    然而也就只是迷醉了,在他们心里头,方菡娘离他们远的很,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小菩萨……

    方田氏见方菡娘把他们撇的那么清,就心知不好,再一听那些百姓们的议论,更是心里发慌,她嚎了一嗓子:“方菡娘,你要是敢不管我们,到时候我看你怎么向你爹交代!”

    方菡娘厉声道:“我如何向我爹交代就不劳你费心了,我倒要看看,你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