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姝-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氏对这株花,是越来越有兴趣了。
“是何人送的?”
白炉听得此话,也不直接回答,只机灵答道:“这个小的倒未曾听公子说过,奴婢只记得是公子来京那年,参加昌平大长公主府的花宴时得的,还有”
“还有什么?”
听得杨氏问话,白炉也不耽搁,直接了然笑道:“还有前几日,公子从兵部尚书崔大人府中回来时得知尚书大人的千金崔姑娘过生辰,便让小的将其中一株蜀葵分了出来,送到了崔府作生辰礼。”
一听得此话,杨氏一双眸子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什么一般,深深地将眸光落向那株蜀葵,心中却是将那崔府姑娘牢牢记在了心里。
到底是从自己腹中出去的孩儿,杨氏很清楚,自己这个儿子看起来待人随和,可内里却是透着疏离的,能叫自己这个儿子亲自送生辰礼给旁人,只怕是不简单。
这个崔姑娘,她可是越来越想知道是谁了。
第三百四十六章 试探
待到御门听政结束,谢昀便直接回到了府中,到了府门方一下马,便瞧到了正在卸行礼的车马,谢昀知晓母亲杨氏必是已进了府,将马鞭递到了身旁的随从手中,便撩袍快步走了进去。一路间,原本平静的府邸似乎热闹了许多,抬眸间竟是多了许多熟悉的陈郡旧人。
在一声声的行礼中,谢昀来到了自己的院落,果然一进门便看到了随杨氏进京的丫头们。
穿红着绿的丫头们从廊下看到进门的谢昀,当即笑着一拥上了前,眸中都是难掩的激动与欣喜,规矩却还是一点也未忘,皆齐齐地行下礼去。
“大公子。”
谢昀眸中泛起熟稔的笑意,随即抬手道:“都起来吧。”
丫头们闻声笑盈盈地起身,抬头一看连朝服都未来得及换下的谢昀,不由都好奇的多打量了几眼,随即便听得其中一个小丫头笑道:“许久未见大公子了,今日大公子穿这一身官服,倒叫奴婢们不敢认了。”
谢昀闻言正要说什么,却听得一年纪最小的丫头又递了一嘴儿道:“话虽是这样,可咱们大公子穿什么都好看。”
自住进这府邸以来,便难得如今日这般热闹,谢昀不忍打消眼前这几个丫头的兴致,便也未出声阻止,只是含笑不语,恰在这时,服侍杨氏在侧的大丫头绘莺掀帘走了出来,站在廊下一看到被丫头们围着的谢昀,一边笑着理了理裙子,一边迅疾地走出来。
“大公子。”
听得少女温顺的声音,谢昀转头看去,遇到低眉敛目的绘莺,当即笑着道:“绘莺起来吧。”
绘莺方起身,谢昀便顺着看向软帘道:“母亲这一路可好?”
绘莺闻言唇角勾起,随即点了点头道:“大公子放心,太太很好,一念着要进京见着您,便更好了。”
话说到这儿,绘莺看了眼众丫头道:“大公子累了一早上,好不容易下朝又被你们围了个转,叽叽喳喳都跟枝上的喜鹊似的,太太在里屋都听到了。”
众丫头听到绘莺轻声地训斥,知晓并未真的生气,皆面面相觑,随即笑着行礼退了开来。
“大公子,请进吧,太太正等着见您了。”
眼见着绘莺让开一条路来,谢昀颔首间便朝着屋子去了,屋内温暖而宁静,当丫头掀开里屋的帘拢,谢昀倾身进去,便瞧着杨氏正坐在他常常独自对弈的窗下,似是在看他那一盘残局。
“母亲。”
听得熟悉的声音,杨氏微微转头,一看着进门的人,当即眸中一动,眼角是难掩的欣慰与喜意。
“回来了。”
下一刻,谢昀便上前来,撩袍便要跪下去,却是被杨氏双手托住,杨氏看着自己这唯一的儿子,心下难免泛起了激动,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与她而言一点也不假。
“好,看着你好,母亲这颗心也就放下了。”
杨氏扶着谢昀缓缓起身,谢昀抬眸看到母亲眼中微微泛红,心中也渐渐泛起波澜,反手关心地握住杨氏的双手问道:“母亲这一路可还好,舟车劳顿,让您受累了。”
看着眼前的儿子,杨氏唇边是消散不去的笑意,抬手间压了压眼角的泪,语中满是温柔道:“放心,母亲好的很,这点路还是走得了的。”
“祖父,祖母他们可都好?”
听着谢昀的话语,杨氏抚慰地拍了拍握住自己的那双手道:“你且安心留在京城,陈郡一切都好。”
说着杨氏低眸看了眼桌上的残棋,唇角多了几分温柔道:“倒是你,莫日日都只在这些棋局上下功夫,多出去走走,散散心才好。”
谢昀闻言顺着一笑道:“母亲说的是,儿子记住了。”
杨氏满意地点了点头,想起什么般,笑着启唇道:“一进府我便歪着睡了会儿,这会子反倒懒怠了,陪母亲走走可好?”
听得杨氏如此说,谢昀当即含笑应了,杨氏扶着谢昀的手站起身来,母子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朝外走去。
当一走出门,和煦的春风携着淡淡的花香袭来,耳畔是枝头清脆婉转的鸟语,阳光落在对面的瓦上,泛着熠熠的光芒。
杨氏扶住谢昀的手,站在廊下看了眼庭前的花草绿树,不由偏头感慨道:“你这儿布置的与陈郡一般,若非你站在身边,母亲还只当是在陈郡。”
谢昀闻声方启唇一笑,便见几个手脚伶俐的丫头走了过来,为首的丫头恭敬行下礼道:“太太,这箱子,奴婢们该放去哪里?”
杨氏闻言抬眸看过去,眸中顿时浮起笑意,转而看向身侧的谢昀道:“这是明日要带进宫的,你看放哪里合适些。”
听得杨氏如此说,谢昀转而看向白炉,白炉当即领悟地领着人下去了。
“那些都是明日送给六宫的东西。”
杨氏自顾自说着,转而又想起什么般,侧首看向谢昀,眸中多了几分欣慰道:“还有送给阿九的。”
谢昀闻声抬眸,便见杨氏眸中泛着温柔的光芒道:“你不知道,你陈郡的祖父,祖母他们得知阿九怀了身孕有多高兴,竟恨不得我将整个谢家带过来。”
说着杨氏高兴一笑,转而看向廊外的一片春意,不由语中感慨道:“这日子过的是真快,第一次见阿九还是那么个玲珑剔透的小人儿,出嫁那日还跟昨天似的,如今竟是也要做母亲了。”
听得此话,谢昀眸中微微一动,几乎不易察觉的,好像覆上了一层什么,双手微微攥了攥,又缓缓地松开,唇角动了动,终究没说出话来。
“阿昀。”
杨氏轻轻唤出声,转头间却见身侧的人似是走了神,这才又唤了一声,谢昀闻言转过头,却见母亲正探寻的看着自己。
“你可是累了?若是累了便回去歇息吧。”
听得杨氏如此问,谢昀淡然一笑道:“没有,不妨的。”
杨氏见谢昀这般也不再多问,只默然打量了一眼,眸中渐渐氤氲着关心与担忧来。
“如今科举已过,你也入朝为官,已是为我们谢家光耀了门楣,以你的能力,母亲从未担心,你也无需将自己逼得太过劳累,再如何,也不如自己的身子重要,你可记住了?”
谢昀知道杨氏这是在担心自己,因而没有作出解释,只是顺着杨氏的话颔首笑着应了。
杨氏见此才稍稍放下心来,转头间便看到了庭前那株犹带雨露的蜀葵,眸中微微动了动,顺口般抬手指道:“这花从前倒是未见过。”
谢昀闻言随着杨氏指的方向看过去,见是那蜀葵,便不由脱口道:“那是蜀葵。”
杨氏闻言扶着谢昀的手拾阶而下,走到那蜀葵前停下,静静地欣赏道:“只闻蜀地的人生的好,原来,就连花草也格外不同些。”
杨氏赞叹地微微倾下身,用手拨弄了下叶子,随即直起身侧首问道:“待回陈郡时,你可能将这蜀葵的种子也送些给母亲,只是不知陈郡可养的出这花来。”
谢昀闻言微微抬眸,渐渐明白了杨氏的意思,心里依然忖度出,必是白炉多说了些什么,因而也不隐瞒,便将实话道了出来。
“这些蜀葵,是一位友人所赠,种子皆已落了地,母亲若喜欢,到时儿子让白炉替母亲移两株回陈郡。”
杨氏见这话头已递了出来,便也不再拐弯抹角,只眼眉轻轻一挑,语中满是笑意道:“哦?不知是哪个友人,竟是这般雅致?”
听得杨氏的话,谢昀微微一顿,转眸看了眼那蜀葵,只思索了片刻,终究未作隐瞒,语中满是身为君子的磊落之风。
“回母亲,送这蜀葵种子的,是兵部尚书崔大人的千金。”
果然。
杨氏眸中浮过一层淡淡的光芒,转而看向眼前平静的谢昀,唇角勾起了几分淡然:“看来,这京陵与陈郡的民风的确不一般,闺阁中的女儿家也可这般大方赠人东西。”
听出母亲话中的异样,谢昀只以为杨氏对那崔家姑娘有了误解,眸中微微一顿,竟是不由脱口解释道:“母亲不知,这其中还有些缘故。”
谢昀担心杨氏因此对那崔姑娘生了误会,因而当杨氏抬眸示意说下去时,谢昀便将当日在昌平大长公主府的事皆一桩桩,一件件说了出来。
听到最后,杨氏的唇角勾起一丝了然,俨然看懂了什么,此刻看着眼前甚为平静的儿子,杨氏却是不由浮起笑意来。
方才她不过佯装生怒,随口一说,自己的儿子便当即出声解释,倒像是生怕她因此看低了那崔家姑娘。
如今再从谢昀口中得知二人之间的事,倒不得不说,的确是天作的缘分。
念及此,杨氏并未再说什么,只是恍然明白般点了点头,随即语中称赞道:“如此,那崔家姑娘倒是个家风严谨的女子。”
第三百四十七章 讨好
翌日一早,杨氏便得了翊坤宫宁贵妃的传召,由着绘莺几个大丫头伺候梳妆后,换上了一身银紫的交领琵琶袖长裙,外罩一件赭色刺绣褙子,头发绾起别上端庄而不失气度的发钿钗环,便扶着绘莺的手走向了宫里派来的软轿上。
当软轿走至通往东西六宫的宫门口,便听得软轿轻轻一落,随即稳稳地停了下来,端坐其中微微闭目养神的杨氏微微一动,方睁开眼来,便听得外面响起了迎其入宫的内侍满是陪笑道:“夫人,按照宫中的规矩,后面的路,得请您移轿步行。”
天家规矩多,杨氏自是明白,因此没有丝毫为难之色,反而端然出声道:“有劳了。”
话音一落,随侍在侧的大丫头绘莺便领悟地上前从外面掀开轿帘,恭敬地伸出手去,杨氏轻然搭上绘莺的手,倾身出轿,站直身子,一派动作几乎是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拖延。
当杨氏站在轿前眺望远处层层的高楼飞桥,周围的人更是看到了其不同于京城贵妇的气质。
“夫人,您这边请。”
听得声音,只见那内侍恭敬而小心地躬身让开一条路来,杨氏淡一颔首,这才移步由那内侍引着一路走去。
此时的宫中也是正值春意,处处都是极好的景致,可饶是这般,莫说是杨氏,便是杨氏身后随侍的丫头绘莺,也丝毫未因好奇而抬眸多打量一眼,如此的规矩让那引路的内侍不由也心下赞叹。
恰在这时,正经过一处花园时,耳畔却是渐渐传来了少女轻笑的声音,杨氏闻言眸中微微一动,却是并未朝那一方看,仍旧朝着翊坤宫的方向走去,可就在杨氏方踏出几步未多远,脚下的绿丛中陡然蹿出一个白色的娇小身影,快的让杨氏一时未曾反应过来,因而杨氏脚下猛地一顿,身侧的绘莺忙扶住了杨氏的身子。
前方引路的内侍闻声转过头来,见杨氏似是被惊着了,出口便要斥责,可当他一低头,却是脸色一变,竟是僵在那儿哭笑不得。
原来,一只通身雪白的京巴狗儿正站在路中间,四条小腿儿短而小,白绒绒的毛看起来便极为舒服,此刻正眼巴巴望着杨氏,摇晃着那小尾巴,一双眸子水汪汪的,好像要说什么般,看起来虽是娇小,可那模样却像极了一头小狮子,神气的模样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原本还被唬了一跳的杨氏看着眼前这个小东西,眸中登时也浮起了笑意,眼见着那内侍要命人将那京巴犬带走,竟是抬手制止了,那内侍见此微微一愣,自是不明白杨氏的心思,可一旁的绘莺却是知道,自家主子平日里最喜欢的便是陈郡府中养的几只小犬。
正当杨氏含笑看着那京巴犬时,耳畔渐渐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下一刻,一个清丽而文静的少女声便引得杨氏偏过头去。
“雪团儿惊扰了夫人,还请夫人恕罪。”
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