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第6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长舒了一口大气,心情轻松了许多。他来之前就已经猜到了,这一次过来大同镇,可能跟他的晋升有关的。说实话,董策只是感觉如释重负,但要说激动,也没多少。毕竟他之前早就猜到了,他极有可能是会被提拔为参将的。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会是北东路参将。
那黄琬怎么办?黄琬可是现任的北东路参将啊!
董策先磕了个头谢过,焦源溥笑吟吟的让他起身,把相关的公文给了他。说是朝廷的旨意到达了大同镇,其实来的就是公文。
而后又是一番闲谈,到了最后,董策实在是没憋住,再加上看焦源溥很是和善,似乎很好说话的样子,便大着胆子问道:“焦大人,末将斗胆问一句,末将既然被任命为北东路参将,那原北东路参将黄琬黄大人又是……”
“他呀?”
焦源溥轻轻哼了一声,神色间便露出一丝不喜来:“他剿灭白莲教不力,革职回家!”
董策听了这话,心中顿时一突,并无丝毫喜意,反而是涌起一阵深深的担心来。
他可是知道的,黄琬绝非善类,若是这一次只是免了他北东路参将的差事,他可能还没什么,但这一下子够狠的,直接将他削职为民了,以黄琬的性子,不可能这般坐以待毙!说不定,黄琬得到信儿之后,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自己可是得小心行事,不得不防。
而后董策便是告辞,离开了巡抚衙门。
当日午后,回到磐石堡,董策立刻召集众人来府中议事。
大伙儿都到齐之后,董策面向众人,微微笑道:“诸位,从今日起,本官便是北东路参将了。”
“什么?”
众人都惊呆了,但是短暂的惊诧之后,大堂之中便是一阵欢腾。
大伙儿都是满脸喜色,接着便纷纷跪下来,高声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他们是真的高兴,兴奋的不得了。要知道,磐石堡的这些官员,之所以能成为官员,能掌握权力,就是因为他们身在磐石堡这个势力之中,就是因为有董策。他们的权力和地位,都是董策给他们的。一身之荣辱,完全系于董策之身。他们能走多远,能做到多高的位置上,完全取决于董策能够走多远。
第986章 一零零四 盯紧了!
董策官职越高,官位越大,他们也能随之水涨船高。
之前董策刚从甘肃镇回来的时候,曾经跟大伙儿说过,这一次他是铁定能升官儿的,但终归上头的命令还没下来,他们心中还是忐忑。而现在,猜测已经成为了事实。
大人从一个小小的军堡守备,一跃而成为北东路参将。大明朝的参将,还是很值钱的!大同镇身为九边重镇之一,一共也才九个分守参将而已,整个大明,一共又有多少个参将?
地盘儿变大了,权力变大,而且,手下的兵力也能够进一步扩充了。
就拿现在来说,董策只是磐石堡守备的时候,手下有一千精锐步卒,就已经很扎眼了,若是再扩充,被别人知道的话,就很容易说闲话了。而若是他成了参将,那么手下额定的兵员就有将近三千,只怕他把军队扩充到了五千,也没人会说闲话。
因为他有这个资格了。
大伙儿都是欣喜无比,都说着讨喜的吉祥话。
唯有张寒,却是眉头微皱,低声道:“大人,您现下是北东路参将,那黄琬呢?他是调走了还是?”
他说这话的时候,大伙儿都已经安静下来了,目光投向他,不知道他为何在这等时候说这种扫兴的话。
董策暗暗夸赞张寒心细如发,道:“就地撤职,削职为民。”
张寒倒吸一口凉气儿,道:“那大人您得小心了。黄琬为人阴狠毒辣,这一次朝廷对待他也未免太狠了些,只怕他要狗急跳墙,说不得做出什么事情来!”
“没错儿。”董策点点头道:“我也有这方面的顾虑。”
他看向大伙儿,微微笑道:“诸位,本官升任参将,这是可喜可贺的好事情,你们也都放下心来,本官定然不会忘了你们。只是这些事情,都要以后再说,现下最要紧的事情有两点。”
董策先伸出一根手指头,沉声道:“第一,要防备着黄琬狗急跳墙,须得好生盯着他,监视着他,这件事情,本官会让家丁队来做。”
“第二,则是还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董策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刘若宰刘大人,即将担当大同巡抚。”
大伙儿一听这个,更是兴奋了,刘若宰对自家大人的看重,他们都是知道的。就看董大人被招去冀北兵备道驻跸之地镇河堡的次数就知道了,换做一般的军堡守备,多久才能去一次镇河堡?但自家董大人却是隔三岔五的就被刘若宰给招去了。
而兵备道刘大人要升任大同巡抚,董大人可就有了一座最坚实的靠山,那要做起事来,可是容易许多了。
更有人心中升起一个大胆的念头来:“有刘大人提携,董大人会不会短时间内再上一步?”
由参将再往上走,那可就是副总兵和总兵了。
不过也就是想想,谁也没有把这话说出来。
“刘大人跟本官的关系,你们都知道,屡屡提携,恩重如山!这一次,刘大人既然来大同镇上任,咱们自然要给他送一份儿大礼,好让刘大人一上任就风风光光的,立下一个大功劳,让朝廷,让陛下,让朝野内外,都对大人刮目相看,认为他来到大同镇,效果就立竿见影!”
“咱们拿什么来给刘大人当做大礼呢?”董策哈哈笑道:“等闲东西,刘大人可是看不上。”
他伸手一指东南方向,高声道:“那些白莲教逆贼,盘踞数月之久,也该寻寻他们的晦气了!咱们就用这些逆贼的头颅,来作为给刘大人的大礼!”
“好!”众人轰然叫好。
“这个差事,便落到你们磐石堡步军的头上。”董策看向石进和周仲,道:“你们先派出斥候,了解那些白莲教逆贼的虚实,好生打探,明白了么?”
“是!属下明白!”石进周仲两人齐齐应是。
其实要说起来,董策麾下的家丁们是比他们手下那些属于磐石堡步军序列的骑兵更合格的斥候,打探起来绝对效果更好。但是董策却把这个差事交给了他们,而不是交给他自己的家丁,这足见信任。他们也明白董策的意思,董策这么做,是为了让磐石堡步军自己的斥候得到锻炼,而且也是为了给他们更大的一份儿功劳。
少顷,这议事便是散了,大伙儿出了董府,一个个神情都是极为的振奋。
而后,董策把阿拉坦乌拉、耶律斡里和、王通、王浑四人都叫了过来。
他向四人通报了这个消息之后,四人也都是极为振奋,阿拉坦乌拉更是心中多了几分期许。
他心中暗道:“这位董大人,当真是个前程远大的,看来太后选择了他,并没有选错人。他现在还这么年轻就当了参将,以后当总兵甚至当更大的官,应该也不成问题。而且大同巡抚是刘若宰,大明朝的九边重镇之中,下水和离着大同镇最近,不出意外的话,以后负责和察哈尔部事务的大臣,应该就是刘若宰了。董大人又和刘若宰关系极好,能够影响刘若宰的绝对,太后得到了他的支持,一定程度,就可以说是得到了刘若宰的支持。”
他轻轻吁了口气,却是攥紧了拳头,心中一个坚定的声音在回荡:“太后的大事,一定能够成功!”
“现下你们要做的,便是盯紧了黄琬。”董策沉声道:“黄琬被免了北东路参将的差事,肯定心有不甘,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董策笑笑:“换我我也这样,我在这儿当这个北东路参将当得好好的,你这个小崽子却是忽然窜出来,要将我取而代之,你升官儿了,我却是被削职为民,凭什么?”
“既然咱们已经猜到了他要闹事,那就不能让他顺顺当当的。”董策微微笑道:“王通,耶律斡里和,你们两个,各自带领三十个家丁,前往北东路参将驻跸之地的得胜堡,不要进去,就在得胜堡周围巡伺,一旦发现什么情况,不要轻举妄动,立刻回来向我禀报。”
“是。”
王通和耶律斡里和齐声应是。
之所以选他们,也是因为这两人最为机灵,善于随机应变,至于王浑,在这块儿就要弱了那么一点儿。阿拉坦乌拉则是身份比较超然,董策一般是不会派他出去的。
第987章 一零零五 愤怒
“至于你们两个。”董策又向阿拉坦乌拉和王浑道:“你们两人,便在堡中整顿家丁们,统御家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随意外出了。本官估计,那黄琬得到消息之后,应该很快就会做出反应,说不得,动手的时间,就在这两日。咱们可得时刻做好准备才行,免得被他弄一个措手不及。”
阿拉坦乌拉和王浑也应下。
董策把这个吩咐下去,便让他们各自回去做事,而后则是回了内宅。
片刻之后,内宅便是陷入了一片欢腾之中,大丫二丫闹腾着要整治一桌酒席庆祝老爷升迁,红袖一脸温柔安闲的笑,满脸笑意的盈盈下拜:“原先是叩见守备老爷,现在是叩见参将老爷了呢!”
董策一把将她拉起来,笑道:“无论是什么老爷,都是你的夫君,这才是正理!”
红袖笑的暖暖的,一如这冬日的暖阳,董策心里也是暖暖的。他知道,无论自己是一介白丁还是现在官居参将,这个于微末之时就跟着自己的女子,都会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而此时,乔氏跪在董家祖先的牌位前面,泪流满面。
她口中念念有词,也想让列祖列宗知道这个好消息。
祭告完了列祖列宗,她便又喃喃自语,只是这一次,对象成了董策已经逝去的父亲。
“夫君啊,咱们的儿子,现在出息了,他当了参将了,手下管着好几个军堡,好几个守备和操守呢!当初你见了守备都说不上话,我还记得,有一次你回来跟我夸口,说是哪个堡的守备过来来着?过去太长时间,我也记不清了。那守备过来了,跟你说了句话,你便高兴的跟什么似的,逢人便说,夸口了好几日。现下,咱儿子都当了参将了,成了那些守备们都要仰望的大人物了。你九泉之下有知,也该当安心了。”
“咱们的大儿子,是不孝顺,不过看着小儿子这么争气,我心里欢喜,也不跟他们计较,不跟他们置气了。回头啊,我跟策儿说说,也让他照应照应他大哥。他都当了大官了,他大哥总不能还是原来那个样子,让乡里知道了,少不得得说闲话!”
她低声说着,言语中透着无限的怀念。
柳氏倚在厢房的门边,看着董策,目光复杂。她的目光中有不加掩饰的浓烈倾慕,更有几分期待。红袖早就跟她说过了,她迟早是要伺候董策的,而且最好是能诞下一子。而有这些日子的相处,她对自己未来的这命运也不排斥。董策高大英武,又是身居高位,一言一行,自带着一股威严气度,她之前何曾见过这等出色的人物?而且现在又升官了,谁知道日后能成为多大的官?
再加上知道自己将来肯定是要贴身伺候他的,因此每每看到他的时候,心中都是会有几分羞怯,正因为这样,董策的一举一动,更容易烙印进她的心中。
她现在,甚至在期待那一日的到来。老爷和夫人都待自己不薄,当初是老爷为自己主持公道,而现在家里能过上好日子,也是全赖夫人给的丰厚月钱。甚至夫人时不时的还有赏赐,更会给她一些她之前从未见过的胭脂水粉,绸缎衣服之类,这让她心中更是感念。她有时候就想着,如果能在老爷府上这么一直呆下去,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哪怕是连妾侍都当不了,只能当个通房丫头,她也是甘心。
只要生下孩子,怎么着老爷也不可能亏待自己吧?尽管已经是嫁过人,生过孩子的妇人来,但想到这一层,她心中也是忍不住轻微战栗。
“大豪也快十五了,也该给他某个差事了,这些日子每每听人说,大人的家丁地位高,很风光,月银也丰厚,若是大豪能当上家丁,那就太好了。”她心中暗暗期盼着:“等到老爷要了我之后,我便寻个机会跟他说了。”
想到这儿,她脸上不由得泛起了红晕。
红袖操刀,大丫二丫和柳氏打下手,四人整治了一大桌儿饭菜,当日的晚饭,可说是极为丰盛。晚上堂屋之中灯火通明,一家人分两桌坐下,吃菜喝酒,欢声笑语无限。
得胜堡,北东路参将驻跸之处。
参将府邸,书房。
此时,这家奢华的书房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