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606章

崇祯七年-第606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一川脸色一变,赶紧走到郑氏身边,把她上衣的衣襟给拉开,果然便看见她白皙的肩膀上有一道非常明显的勒痕,已经红肿了,有的地方还擦破了皮,都已经结了浅浅的疤痕了。

    方才两人**的时候钱一川因为憋得狠了,很是猴急,连郑氏的上衣都没有脱,因此这会儿才看到。

    钱一川看了,顿时很是心疼,道:“你别太着急啊,你稍稍等些时候,等回来我拉着车去给你换呐!”

    郑氏得他关心,心里甜甜的,只是脸上还是没多少笑模样儿,又瞪了他一眼:“等你回来,老娘哪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他说的凶巴巴地,但钱一川却是能感觉到里头的浓情蜜意。他素来对郑氏是很了解的,知道自家的婆娘刀子嘴豆腐心,她凭着自己受苦受累去换这些东西,怕是为了让自己一回来就能吃到这些鸡鸭鱼肉。

    两人腻歪了一会儿,郑氏嫌他碍手碍脚,让他一边儿去。

    钱一川还是有点儿不放心,又站起身来,走进他家专门用来囤粮食的那间小屋里,想把粮食的数目再好好数一下。他知道郑氏惯来是有主见的,说不定会瞒着自己做些什么。

    郑氏瞧见他这有些鬼鬼祟祟偷偷溜进去的样子,也有些哭笑不得,白了他一眼,也便随他去了。

    这间小屋是他家新建的,为的就是用来储藏粮食。

    她家有一男丁,一女丁,还有一头牛,加起来一共是分了七十多亩地。今年粮食收成不错,而他加分得田地又都是紧邻着董官渠,是整个磐石堡南边这片土地中,收成最好的田地之一。所以收成又比别人家都要高一些,除去交纳的皇粮之外,他家还剩下足足三十八石粮食。

    当时知道了这个数目之后,钱一川差点给吓傻了,半天没回过神儿来。要知道,过去时候,哪怕是在成为流民之前,家里光景儿比较好的时候,他家粮食储存最多的时候也不超过两石。

    这粮仓很是不小,里头也很干燥,还开着窗户可以通风。钱一川仔细数了数,确定粮食数目跟自己印象中的一样,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他出了粮仓,又溜达了一会儿,而后便抱着孩子牵着牛出去转了一圈。

    中午时分,钱一川一家开始吃饭了。

    桌上的饭菜很是丰盛,有鸡有鸭,还有红烧肉和炒鸡蛋。

    看着这些丰盛的饭菜,钱一川眼睛忽然有点儿发酸,似乎想流下泪来。

    多久了,已经多久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菜了?在自己印象中,似乎只有新婚那一日摆的喜宴可以跟今天的这些菜肴相提并论。

    他又看了看郑氏,涩声道:“孩儿他娘,这些年,你可是跟着我受了罪了。”

    郑氏身子一僵,接着便怒道:“正吃着饭呢,好端端的说这些没头脑的话作甚,没得惹人心里难受,你想让老娘哭不成?”

    钱一川串赶紧陪着笑:“不哭,不哭啊!以后咱就有好日子过了,子孙满堂,吃油穿绸,我定是能让你过上好日子的。”

    郑氏心里暖融融的,若不是控制的好,眼泪便要刷刷的掉下来了。

    她叹了口气道:“能过上今日的好日子,得感谢董大人,钱一川连连点头,这个说的是,说的是。”

    郑氏的手艺是没的说的,这些鸡鸭鱼肉,在她手下变成一道道可口的美味佳肴,钱一川吃的很是开心,大口大口的扒着饭。郑氏在旁边笑眯眯地瞧着他,频频动筷子,但是却很少把肉放到自己嘴里,而是频频给他夹菜夹肉。她吃的时候也只挑着些菜吃,甚至把肉汤倒进米饭里直接这么吃,却把肉都留给了钱一川。钱一川很快就注意到了她的动作,赶紧道:“你也吃,多吃肉。我在营里食堂吃饭,****都是能见着肉的,不缺肉吃。这肉,你要多吃。”

第962章 九八零 盖房子

    郑氏嘴上答应下来,手下却还是不给自己夹,钱一川一看急了,忽然嘴里冒出一句话来:“你现在下可是正给咱娃儿喂奶呢,你若是吃得少了,出不了奶,咱娃儿这么大一个大胖小子不够吃可咋办?”

    一听这话,郑氏羞得满脸通红,朝着钱一川轻轻啐了一口:“呸,真是不要脸皮,说这些没头没脑的混话!”

    嘴上这么说,不过心里倒也真担心钱一川说的事儿变成事实,也终于肯给自己夹肉吃了。

    饭吃过半饷,郑氏忽然对钱一川道:“你这次回去,也多问听着点儿,看看啥时候官府能让在城里建宅子呀?你当了军兵之后,咱们不是在城里分了地了吗,这都过去不短时日了,地是咱的,但却还不能建宅子是吗?”

    “我瞧着窑厂那边烧出来不知道多少砖瓦,都在那里存着,瞧着似乎是没多少人买,也没多少人用,但是官府不买不用,咱想买呀!咱的地总不能在那儿闲着吧!现下咱家手里也有粮食,可以换余钱,也能建得起这么一座宅子来了。”

    郑氏说完这话,钱一川便不吭声了,只是闷头在那吃饭。

    郑氏说完了好半天也没得到他的回应,顿时心中便是大怒,啪的一声,狠狠的把筷子给拍到了桌子上,怒道:“你倒是给个话呀!每次一说起这个事儿来你就吭哧憋肚的,一点儿都不爽快,说话也不痛快不利索,赶紧的,给我个明白话!”

    过了好一会儿,钱一川方才闷声道:“你为啥就想搬进堡里住,住在这儿不是挺好的么?要是搬进磐石堡里住了,出来下个地干了活儿,也都不那么方便。”

    “好,好,好!好个屁!住在这儿跟住在堡里能一样吗?”

    郑氏怒道:“咱们当了流民之后,这一路过来,路过山西大同镇这些军堡城镇,你见哪个村堡不是把墙修得高高的?你见哪里的百姓不是住在堡墙后面的?为啥,说明这儿地方不靖!我可是听人说看,时常有鞑子在这儿肆虐抢劫,抢劫不算,人若是被杀了那可咋办?咱要是搬进城里,鞑子来了咱就也能安然无忧,啥事儿没有!咱若是还在外头住着,鞑子来了咱可就要倒霉了。”

    她说的这个原因,是她想搬进去的主要原因,但其实还有一些小心思的,只不过她并没有说出来。他们村子里有一户人家,是半年多前刚过来的,当初刚来的时候贫困潦倒的很,但因为那家的男人读过书,会写字儿,便被上头的官儿给看上了,弄去衙门里当了书吏。现在那户人家在村子里可是威风得很,他婆娘到处见人便吹嘘说,他们要搬进堡里去了,说她家男人蒙上官赏识,在城里给他分了一块儿地。

    郑氏也是那种很泼辣的性子,听了便很是有些不高兴。心道:“你们这才来多久?我家可是来得最早的,我家也分了地,我男人在军中还是军官!你凭啥在我面前威风?”

    有一次那婆娘又吹嘘的时候,她便跟那婆娘吵起来了。那婆娘知道她男人是军中军官,而磐石堡军队那是老大,军兵地位很高,便不太敢招惹。不过却也放了狠话,说谁若是搬进去的晚,以后见了对方便磕上几个响头,见一面磕一次。

    郑氏是受不得激的性子,立刻便就答应下来了。答应下来之后,心中才有些忐忑,万一自家搬进去了晚了可怎么办?岂不是真要被那婆娘嘲笑羞辱一辈子?

    是以这会儿便来催钱一川。

    她说完之后钱一川还是不吭声儿,郑氏急了,钱一川一看她脸色一变,赶紧赔着笑道:“好,好,我给你问听着。孩子刚睡着,可别吵醒了?吵醒了又要你喂奶,你今天奶不够了可咋办?”

    郑氏气得七窍生烟,怒道:“你这厮,现下怎么学的这般油嘴滑舌了,一天到晚就知道消遣老娘是不是?”

    就在钱一川和郑氏这两口子在商量在堡里建房子的事情的时候,董策正在磐石堡的库房里。

    现在这库房有个名头,叫做七十二府库。

    这七十二府库,当初董策起名字的时候,不过为的是气派,装起场面来而已,但是始料未及的是,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这七十二府库,还真是有点儿名副其实的样子。

    位于磐石堡一个角落里的仓库群,比之过去又大了不少,新建了几个非常大的仓库。

    这些新建的仓库跟原先的还不大一样。

    原先那些仓库,都是由这座残存下来的昔日堡中某个大户人家宅子中的房屋院落整顿的而成,一个个面积都很不是很大,而且显得有些阴暗潮湿。但是新建的这些仓库,每一个都非常大,乃是一间间的大屋。每一间足有五丈长,两丈宽,两丈高。这几间大屋建在最向阳的地方,光线非常好,而且在四壁上开了不少窗子,通风也是非常好的。

    这几间大屋里面储存的,便是近些时日以来,新近打造出来的全身铁甲和鲁密铳。

    这两样东西都是钢铁打造,最怕的就是阴冷潮湿,一潮湿就容易生锈,消耗了大量精铁好不容易锻造出来的东西,若是生锈了那可真是要把人给心疼死。

    这大屋之中,靠着墙排放着一排排木头架子,每一个木头架子上面都是放置着一套全身铁甲。由木头架子撑着的全身铁甲,看着就跟站着一般,就像是里头有个人。

    董策此时便在这一排一排铠甲之中走着,他时不时会停下来,将一套铠甲拿在手中,而后细细的看。他看得非常仔细,每一片甲叶是否匀称,边缘是否磨得光滑,甲叶的厚度是否合格,穿着甲叶的丝线是否足够坚固……等等。

    若真是有什么残次品,在他眼前是瞒不过去的。

    看了足足小半个时辰,他终于是拍了拍手,轻轻吁了口气。

    听他吁了这口气,身后跟着的几个人也都是长舒了一口大气,知道大人对自己这儿,看来还是满意的。

    这里通风不错,也很干燥,只是灰尘有些大,所以便须要有人时时清理。而刘大库和苏大成当初就得了董策的吩咐,因此对此地就非常伤心,不但各方面都弄得十分完善,而且还别出心裁地,制作了许多个布袋子。刘大库命人在每一套铠甲外面都套上这么一层布袋子,这布袋子虽然套上,但由于比较宽松,袋子里头依旧是干燥的,而且有了这一层布袋,便不怕上头落下太多的灰尘。

    董策看到布袋这个设计,也是眼前一亮,回头笑道:“这些古代是谁命人做的,不错,很有意思,别出心裁。”

    一旁的苏大成赶紧道:“回大人的话,是刘大库想的这个主意,命人做的。”

    他也是是个实在人,倒是不贪功,有什么便说什么。

    董策笑着指了指刘大库:“你这脑袋里头,不知道有多少乱七八糟的心思,若是能用在好处,那便是最好了。”

    刘大库赶紧陪着笑道:“有大人给小的指点,那肯定是用的好的。”

    董策哈哈一笑:“你这马屁拍的不错,哈哈!”

    他对着身后的周伯道:“周伯,你监制打造的这些铠甲都是很不错的。”

    又冲着苏大成和刘大库道:“你俩在这存储方面也是很上心的。”

    三人都是连称不敢。

    董策也不废话,看完这边立刻就去另外一个库房去看那些打造出来的鲁密铳。

    这些鲁密铳则都是放在一个个木头架子上,外面也套着布袋子,董策随便拿出一把鲁密铳来,把外面套着的布袋子去掉,拿在手中细细把玩。

第963章 九八一 新店铺

    感受到那冰冷的触感,和沉重的质感,看着足足有两米粗长的,散发着青黑色光芒的钢铁大枪,他心中便是忽然安稳了许多。有这等利器在手,一切便大有可为。更何况,现下手中有足足数百支鲁密大铳。

    他一眼扫去,看着这架子上密密麻麻排布的数百只鲁密铳,心中豪情顿生。

    董策也很清楚的意识到,有一些事儿,现在是必须要开始做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一片麻黑呢,钱一川便离开了家,朝着磐石堡快步走去。

    此时,整个村落还沉浸在一片安静之中。这会儿毕竟还是冬季,天短夜长,虽说此时村子里的百姓除了在大营中当军兵的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在磐石堡周边的这些地界儿干活儿,但现下天色亮得很晚,大约相当于后世早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天才刚放亮,上工的时间也比较晚,差不多已经能推到相当于后世九点多钟了,所以他们自然没有必要起的那么早。再说了,这些时日,整天干的都是耗费体力的活儿,晚上也是需要大量的睡眠才能补充过来。

    郑氏抱着孩儿,靠在门口,怔怔地瞧着钱一川离去的背影,眼中有泪簌簌而下。但却没有多少伤悲,似乎此时流泪只是更多是一种习惯罢了。因为她知道,再过一个月,她的丈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