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第3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攻占黄龙府。黄龙府失守后,辽天祚帝倾尽国力,率七十万大军伐金。结果护步达岗一战,两万金军大破七十万辽军,便是纵观世界上下五千年,这也是最奇迹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而此战之后,曾在北中国不可一世二百多年的大辽国一蹶不振,直至灭亡。由此能看出来,现如今的建奴虽然自称是当年女真之后人,但论起战斗力,比之当年的女真,相差岂止以万里计?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五七二 得有多少财宝啊!
女真屡屡以少胜多,那是因为他们战斗力是真强。
但是辽军就很弱么?
事实上,一点儿都不弱!
当初辽军被女真军给打的大败亏输,一路从辽东溃退,燕京震动,天下震动。这时候南边儿的大宋向着过来捡桃子,童贯率领十五万大军北征燕京,本来想着是一举攻克。结果被耶律大石和萧干两人,率领四万军队,在白沟河一役中,给打的大败亏输,几乎是全军覆没。
那么,当时的宋军又很弱么?
非也!
童贯统领的,主要是当时的西军,是老种相公小种相公统领的西军,西军和西夏交战数十年,也是从未停歇过战事,军队还是很有战斗力,非常之精锐的。
至少比之现在的明军,要强了不知道多少。别扯明军有火器宋朝没火器那一套,明军虽然装备了火器,但依旧是一支冷兵器时代的军队,火器的装备率相当的低。更别说,由于明朝制造火器监督非常之不严格,导致火器炸膛之类的情况之战,以太原为诱饵,在太原周边地区,奇兵迭出,连战连捷,陆续大败了十几万大宋援军,把个太原左近整个变成了一个血肉磨坊,极其巨大的消耗了大宋军队的有生力量。
而后又随从完颜宗翰与东路军完颜宗望会兵,攻克汴京。师还,降岢岚、宁化等军,攻拔岚州,招降火山军。
天会六年,取邓州,杀宋将李操等,守太原。天会十年,为燕京留守。
天会十三年,致仕,加保大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封蜀王。
天眷三年去世,大定十五年,追谥为武襄。
完颜银术可的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
而且这个人,不但会打仗,能打仗,更会做人。他虽然也姓完颜,也算是宗室子弟,但是跟完颜阿骨打这一脉从血缘上来讲,并不算多近,是以行事就很小心翼翼,也不跋扈,不该得罪的人绝不得罪。
也因此得了善终。
这里,竟然是他的大墓!
青云子心中,已然是心潮澎湃。
完颜银术可,官拜中书令,在其生前,就已经是被封为蜀王,至于其死后,以正隆惯例追赠为金源郡王。
这可是不折不扣的王爵!也就是说,这是一座王墓!
不,已经可以称之为陵了!
祖师爷在上,咱这辈子,还没挖过这么高规格的大墓呢!
虽然华夏大地上帝陵王陵不计其数,但这些陵墓,目标实在是太大,时时刻刻都有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如果敢盗挖的话,后果简直是不忍言,青云子是不会做这种事的。所以一般来说这种陵一级别的大墓被挖,都是在乱世,一般是佣兵一方的军阀所为。
他挖了这许多年的墓,但却是万万没想到,在这荒山古庙地下,偶然发现的这座只当是饭前小菜儿的墓,竟然是一座王陵!
这简直就像是一个小毛贼剪径打劫,只想着抢上几吊钱一点儿碎银子,却没想到竟然从被打劫的那人身上搜到了当年始皇帝的传国玉玺一般夸张。
真真是世事离奇,让人唯有感叹而已。
完颜银术可一生戎马,灭辽灭宋,更曾经打进那号称人间天上地的汴梁城,当时的女真,军队劫掠的相当一部分,军官是可以收入自己囊中的,他这一辈子抢到的金银珠宝,真真是不知道有多少。
墓中又会有多少?
曾文信也是激动的老脸通红,完全控制不住情绪了。
不过青云子激动的是自己竟然得以目睹这个传奇人物之墓穴,而曾文信眼前则似乎是无数金银在飘动。
这些年来,辽金宋时期的物件儿,行情可是不错。
要说其中缘由,还得从天启年说起。
此时明末,崛起于海东之地的后金,自称为女真后人,甚至就连建立的国家也是继承了金国,自称为大金。
实际上此时的建奴,和当时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以惊人强悍的战斗力横扫整个东亚大陆北方的那些强悍女真人,根本就不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其战斗力,族群规模,也是相差的颇远。当初的女真精锐,有数万甲士,可身披重近百斤的双层重甲,骑马一次次的冲锋,一次次的撕裂敌阵,如此十数次,甚至持续一个上午,一整天。现如今的建奴,有多少人有这个能力?
但由于两者都称为女真,此时的大明也把对关外建奴的怒火发泄到了几百年前的古人身上。
当初努尔哈赤反明,连续出击,明军连吃败仗。而明朝当道诸公,不思加强战备,少捞点儿银子给士兵们多发些饷银,而是首先加强“华夷之辩”,早在女真起兵初期,就有大臣指出建州女真“盖金虏之遗种也”。遂于天启元年罢金陵之祀,二年拆毁金陵,斩断地脉,金陵遂遭灭顶之灾。所谓“斩断地脉”,乃是掘损山体以图破坏山陵风水。在金太祖睿陵所依九龙山主龙脉的“龙头”部位摧山至损,这就是所谓“砍龙头”。又在“龙喉”部位深凿洞穴,在洞穴内填置鹅卵石,这就是所谓“刺龙喉”。天启三年,又在陵区内建关帝庙,以为厌胜之术。
这些老古人们也是倒霉。不过具体负责执行的都是兵丁,这些穷苦兵丁们,也是生活难以为继,好不容易摊上这么一个差事,又是奉了上头的命令做的这事儿,自然就要趁机上下其手,大发利市。不少金陵因此遭到盗掘,一时间市面上出现了不少辽金时代的古董,以至于竟然兴起了一阵儿收藏那个时代古董的热潮。这股风,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散去。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五七三 开宝喽!
须知这玩意儿无论是自家收藏还是用来送礼,都是极好的物件儿…尤其是那些官员,毕竟是读书人出身,而且一个个学问还都很不浅,且不说品行如何,至少眼光是有的,水平也是有的,他们是很喜欢这些东西的。有些官儿,你请托他们办事儿,直接送金银,那人家是不要的,但若是你投其所好,打听清楚他喜欢什么,一件儿古董送上去,显得又有水平又有档次又是雅致,人家说不得就收了。
所以说这玩意儿,市场大得很。
“挖,紧着挖!”
眼见得许胜等人干了一晚上,都是疲累十分,看样子是没什么气力了,曾文信立刻鼓动道:“等挖开了墓穴,老夫一人先赏你们五两银子!”
一边青云子听的微微一哂,既然判断出是完颜银术可的墓,又是没被盗掘过的,那墓里面好东西可不会少了,你可是能捞的盆满钵满!人家这些人出了这么多气力,你才一个人五两银子?忒也抠门儿!
只是他以他的角度看,却是不知,这五两银子对于这些汉子们来说,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一笔巨款。
许胜等人一听,心里一热,似乎浑身都是气力,便要起来接着干活儿。
青云子却是跺了跺地面,笑道:“我瞧着,不能直接往下挖了,得从旁边儿再斜刺里开一个洞才成。”
“怎么了这是?”
曾文信蹲下身子抠了抠地面,泥土被抠去,下面是很坚硬的质地,他诧异道:“石头的?这是到了墓室了?”
“嗨,瞧我这记性。”话音未落他便是一拍脑袋,自嘲的一笑:“咋可能这么快就到墓室?这是下头的龟趺吧?瞧着可不小。”
“没错儿。”青云子道:“叫你的人清理清理吧。”
许胜等人一番清理,终于把这石碑下面压着的那龟趺给清理出来了。
或者确切一点说,是驮着石碑的龟趺。
所谓龟趺,这等叫法比较生僻,有一个普及一点儿的名字——霸下。正德嘉靖年间大家杨慎所撰《升庵外集》中言道,霸下为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
是以多把石头雕刻成霸下的样子,使其驮载石碑、石柱等重物。
这块大金故中书令蜀王金源郡襄武王完颜公神道碑下面的龟趺,大约有三尺三寸高,宽约五尺,而长度则是达到了七尺!这还是现在挖到的长度,保守估计,其总体长度至少是九尺。
也就是说,现在坑洞的地面,已经是完全被这龟趺给占满了,而且许胜带着人往前后各自挖进去了不小的距离,还是没有挖到头尾。
这块石碑如此巨大,龟趺如此巨大,想要完全的搬离,那纯粹是痴人说梦。这玩意儿加起来几万斤是有的,凭着他们这十来个人根本不够看,再多十倍都不成!
那就只能绕开挖。
不过也不用太麻烦,直接从石碑后面打一个斜斜向下的洞就成,不用再从地面上挖起。毕竟能挖到这石碑,就足以说明挖掘的方向是正确的。
如此一来,着急也没什么用了,看这个进度,怕是再快也要等到明日白天才能挖到了。
曾文信顿时就有些没精气神儿了,他毕竟年纪不小,兴致一去,便是有些困倦,自回了庙里休息。被褥什么的都有,只是铺在地上,未免有些凉意。
青云子却是让张麻子举着火把,站在石碑之前,端详着石碑,兴趣盎然。
这碑身正面阴刻了数十行,密密麻麻的,都是很漂亮的颜体。看了一会儿,青云子便是看出端倪来,原来这碑文乃是时任陕西东路转运司盐铁判官的王仲元书写,而记载了完颜银术可生平的碑文,也是他撰写的。
青云子一边瞧着,一边给张麻子细细解说。他之前教过张麻子识字儿,因此张麻子读写都是不成问题,这上面的字自然也是识得的。他知道师父是在提点自己,听的很是认真。
青云子把这碑文先是通读了一遍,而后又是来来回回的看了四五遍,一直到丑时末,方才尽兴而归。
差不多已经是相当于后世的三点左右了。
他也有些熬不住,更知道今儿晚上是没什么结果了,便回到庙里睡了。这也不是讲究的时候,一张毡子一铺,裹着棉被一躺,便是呼呼睡去。
张麻子之前也没怎么干过这事儿,更是困得要死,躺下之后很快便是入睡。
他是被一阵兴奋的吵闹声给惊醒的。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耳边直听到一阵极为喧哗的吵闹,迷迷糊糊之中,似乎耳边听到有人在大喊:“挖到了,挖到了!”
张麻子整个人根本都没清醒过来,脑袋里头还是懵懵的,眼睛还闭着,但他这些日子锻炼出来的那出色的反应能力却是帮了忙,几乎是听到吵闹声的一刹那,整个人便是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然后怀中把那石进赠给的顺刀已经拿在手中。
直到这会儿,他才睁开眼睛。
四下里一扫,才发现自己的戒备纯属多余,庙里一个人都没有,只剩下几个空着的铺盖卷儿,剩下的人似乎都在院子里,那嘈杂的声音就是从那里传来的。
张麻子揉了揉眼角,把顺刀放进怀里,快步往院子里头走去。
昨日开挖的坑洞周围已经围了一圈儿人,底下空间有限,想来是没法子全都进去的,只好停在上面。
张麻子分开人群挤了进去,果然看到自家师父正要往坑洞底下的那个斜道里面钻。青云子一抬眼瞧见了张麻子,指了指他,冲着上头喊道:“把他放心来,老夫得带着我家徒儿去见识见识。”
张麻子大喜,赶紧站到竹篓子里面,上头有人扯着放了下去。
到了坑底,四下里瞧了一眼,位于墓碑后面,斜斜向下的那条坑洞已经挖的很有规模,斜洞高约五尺,便是一个成年汉子,略略弯下腰也足以轻松出入了,斜斜的通往地下,乍一看黑洞洞的,不知道深入了多少。
“跟着为师进去,少说少问多听,尤其是少动手,别见了新奇玩意儿就胡乱摸索……”青云子嘱咐道:“这墓里面的东西,都邪性的紧,可是会要人命的!”
“是。”张麻子郑重应道。
跟着师父进了洞,光线立刻黯淡下来,不过洞壁上插得都有火把,倒也能看得见东西。
通道斜向下,坡度很陡,得扶着两边儿才能避免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