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

第773章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773章

小说: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的,才一天没看新闻,就感觉自己落后了。话说王老师都有人攻击?大家不觉得这段时间王老师被攻击的频率高了很多很多吗?好像比以前加起来都多呢!”

    “楼上这么一提醒,好像还真这么一回事。按理说一个载誉归来、为国争光的学者,不说民众夹道欢迎吧,起码不应该这么多人谩骂吧?但是王老师却像是邪了门一样,三天两头被人拎出来攻击一次。要说背后没有什么猫腻,我是不信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想都不用想,无非利益之争罢了。这种套路跟当年咱们家薛杰一炮而红的时候何其相像?当初薛杰拿了最佳歌手,民众一片赞誉,但是网上却莫名其妙多出来好多诋毁的帖子。眼红病,人人都有,尤其是生活在聚光灯下的名人们,更见不得同行好。郭德刚不是说过‘说相声的盼着死同行’吗?何止说相声的,文娱圈都这个德行!”

    “楼上老哥一针见血!另外薛杰这段话说的真棒,有些粪青真的是纯粹为了反对而反对,缺乏最基础的文化自信。实名制支持王老师!”

    ……

    薛杰的粉丝对王庸一直抱有好感,再加上薛杰的公开力挺,当即就成为网络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声音,帮助《国学正典》扭转了一些评价。

    但是,不少人还在观望,尤其一些孩子家长。他们不在乎文化之争,不在乎文化自信,他们更在乎的是这个本来他们准备拿给孩子看的《国学正典》,到底还够不够“正”?会不会对孩子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多数家长并没有判断力。就如当初哄抢食盐一样,许多人尽管心中认为可信度不高,可仍旧不可避免涌入超市,将一袋袋的食盐抢回家。

    盲从跟盲目质疑,是许多人的通病。也是人类作为一种群居生物难以躲开的一种心理现象。

    ……………………

    翌日一早,周道鲤等人就相约在早茶店,一边吃早点一边商讨事情。

    薛杰的反应,出乎周道鲤的预料。周道鲤没想到薛杰这种大明星会主动站出来为王庸挡子弹。

    只是,周道鲤却并不在意。在他眼里,薛杰再红也不过是一个戏子而已。在古代,往好听里说,叫做“清吟小班”,一个心情不佳,喊他们一声“吃腿儿饭的”,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这个世界的话语权,终究还是掌握在他们这些学者的笔杆子上。就连古代帝王面对史书都小心翼翼,何况一个小歌星?

    唯一让周道鲤感受到威胁的,就只有王庸了。

    因为王庸所作所为,无异于在篡夺他的这种话语权!

    一旦让王庸爬上去,能够一言定鼎的人岂不就从周道鲤变成了王庸?

    周道鲤怎么可能就此放手?他可是好不容易才熬到王鸿瑾等一干国学大佬相继去世!现在怎么可能刚刚脱离王鸿瑾压迫,再让王鸿瑾孙子骑在头上!

    “诸位,别理会那些小明星的站台,没有用。再加把劲,就能彻底把《国学正典》搞臭!到时候,咱们就可以以救世主的姿态站出来,痛斥王庸之余,表示要还国学一个清白,还民众一份信任,自己编写一本权威性典籍!届时,编委会名额在座全都有份。”周道鲤目光闪烁道。

    茶楼里的人全都兴奋莫名,对于扳倒王庸愈加充满了干劲。

    只有一个人脸色难看,闷声不吭。

    这个人叫做杜如会,曾经给王庸打过电话自荐,要求加入《国学正典》编委会,只是当场被王庸拒绝。他当时还放话要王庸好看,可后来除了发了一篇指桑骂槐的博文,也没做什么太过出格的事情。

    “老杜,怎么了?好像不感兴趣啊?既然这样,把你的名额让给别人好了。”周道鲤不咸不淡扫了杜如会一眼,略带蔑视的道。

    杜如会曾经给王庸打电话,周道鲤早就知晓,却是早就瞧不上杜如会了。

    杜如会从失神中惊醒,愕然道:“不,我只是有点不舒服……诸位先聊着,我该去医院了。”

    说完,杜如会起身离开茶楼。

    周道鲤看着杜如会身影,冷哼一声。却是心中愈加看不起杜如会。

    几个跟杜如会有些交情的人则在议论:“老杜这段时间怎么天天往医院跑?是真的有病还是看上人家医院小姑娘了?”

    “我看八成是后者,这老东西人老心不老啊!”

    “说什么呢?”这时,李正一却怒声道。

    众人这才意识到,真正“人老心不老”的人就在眼前坐着呢。

    “呵呵,没什么。”

    茶楼众人一时间陷入沉默。

    而茶楼外,杜如会刚刚走出茶楼,就停在了一处树荫下。

    他面色略显苍白,看着眼前这棵差不多已经有百年的老槐树,喃喃道:“老槐尚有余荫,我又能为后人留下点什么?勾心斗角、蝇营狗苟的一生?忽然好后悔,只做了半辈子学问,后半辈子全都用在了明争暗斗上。或许,这就是报应?”

    杜如会指关节凸起,一只手捏着口袋里那张癌症晚期诊断书,胰腺癌晚期。

    这是最可怕的一种癌症,号称癌中之王,平均存活率不到六个月。

    而杜如会从发现到今天,已经四个多月。这也是他为什么不顾脸皮也要给王庸打电话,想要加入《国学正典》的原因。

    他想要在死前留下最后一点痕迹。

    只可惜,似乎他已经没有机会了。至于周道鲤画下的饼,杜如会根本不抱希望。

    哗啦啦,风吹过,百年老槐一阵婆娑,从树顶掉落几片青叶。

    杜如会伸出手掌接在掌心,看着那几片叶子蓦然一怔。

    “难道老天在暗示我什么?”杜如会幽幽想着,愣在原地。

    …………………………………………

    锴行文化出版社里。

    王庸坐在社长面前,对于社长从进门开始就不住口的道歉,王庸颇有些无奈。

    现在王庸百分百确信,社长是无辜的了。眼神、表情、动作、语气,都足以证明这一点,除非社长演技出神入化,是从奥斯卡走下来的影帝级人物。

    “停停停,社长你不累吗?我来贵社不是兴师问罪的,何况嫌疑人不是已经交给公安机关了吗?我之所以登门,是为了另外一件事。”王庸道。

    社长这才停止道歉,问:“什么事?”

    “《国学正典》样书出来没?”

    “出来了,我给你拿。”社长说着,从自己办公桌抽屉里拿出样书,递给王庸。

    王庸大致翻了一下,跟他要求的差不多。设计精美,纸张优良,排版舒服,很适合阅读。

    “很好!这样的话我信心就大增了!”王庸欣慰的道。

    社长却愈加糊涂,什么信心大增?外界舆论都骂成那样了,还有信心?

    见社长不解,王庸微微一笑,忽然问道:“理论上,贵社是有资格参加今年国家图书奖的评选的吧?”

第一千三十八章 我只要一个公平

    国家图书奖,是华夏目前图书品类最顶级最权威的一个奖项。

    而评选委员会的构成更是异常严苛,全都是国内知名人士。这个奖项成立至今,并不是每一年都会产生一本荣膺此奖项的图书。而是有好几年都空缺,只因为当时评选委员会认为那年的图书质量不足以获奖。由此可见这个奖项获奖的难度之大。

    更重要的一点,这是一个由国家举办的评选活动,代表着官方权威。

    一旦获奖,也就意味着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社长听到王庸的话,一惊:“您是想要……拿下国家图书奖?”

    王庸微笑回应:“为什么不呢?”

    “可是……可是……”社长连续说了两个可是,但话到嘴边还是没有说出什么来。

    因为他想说的实在太多了,多到一两句话根本没法说清楚。

    王老师作为外行人,大概觉得这个奖项很容易拿。但是社长可是内行,他难道不想自己出版社有一本荣膺国家图书奖的出版图书吗?做梦都想。但是没用,之前他申报过几本,连初选都没通过,就直接被淘汰了。

    国家图书奖的评选固然严苛,但是仍旧不可避免有一些人情因素在里面。

    而把持这个人情因素的,恰恰是王庸得罪的一批人。

    如此情况,王庸还想获奖无异于天方夜谭。甚至,《国学正典》连初选都过不去,那些评委看见《国学正典》四个字,都直接厌恶的扔进废纸篓里。

    社长本以为王庸不明白这些,没想到王庸拍拍他的肩膀,道:“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但是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申报吧,好像距离截止只有一天了。”

    社长看看日期,才恍然惊觉,确实今天就是截止日期。只不过他对这个奖项早就不抱希望,所以一直没有关注,连开始跟截止日期都没注意。

    “那我试试?不过王老师您最好别抱太大希望……”社长提前跟王庸打预防针。

    王庸点点头:“去吧,我心里有数。”

    说完,社长去申报国家图书奖了,而王庸则离开了锴行文化出版社。

    走出出版社,王庸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

    社长刚才想说的,王庸心中何尝不清楚?国家图书奖的评选异常严苛,总共分为四个步骤。第一个是出版社上报参评图书,第二个是专家初步遴选出有潜力获奖的图书,第三步则进入正式厮杀,各行业的专家各自评选出各行业的一等奖图书,而这才仅仅是万里长征走了一半。因为只有获得了行业图书一等奖,才有资格角逐最后的终极奖项——国家图书奖。

    在最后一步中,300多名专家评委不记名投票,共同选出最后的获奖图书。

    这才算是完成最终的厮杀。

    而华夏每年出版的图书高达十万余本,最终获奖的只有寥寥几本甚至更少。竞争残酷性可见一斑。

    王庸作为一个快成为学术圈公敌的家伙,能不能走过第一步,都是一个难题。

    走过了第一步,后续的行业一等奖,更是难上加难。毕竟国学圈把持评选资格的,大部分是周道鲤的人。周道鲤不需要太过针对王庸,只要故意串通,将《国学正典》打落一等奖名列,就基本宣布了《国学正典》的出局。

    嘟嘟,电话接通,那头传来一个浑厚的男中音。

    “王庸,什么事?我马上要开会,时间不多。”

    却是曹部长。

    “我的《国学正典》准备申报国家图书奖……”

    王庸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曹部长的语气已经严厉起来:“王庸,虽然我很欣赏你,但是欣赏归欣赏,我不可能为了这种欣赏以权谋私。国家图书奖虽然是我们部门牵头成立的,但是抱歉,我不可能将其内定给任何一个人!”

    王庸一怔,随即笑起来:“曹部长,我想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需要内定,我也不需要你为我做什么,我只想以一个最普通的公民的身份,请求该奖项给予我一个最基本的公平与公正。我想这不违规吧?”

    曹部长愕然:“最基本的公平?难道你遇见了什么暗箱操作?具体给我说一下,我肯定彻查到底。”

    “暂时还没遇见,但是相信马上就会遇见。”

    曹部长有些生气:“也就是说你拿着一些臆测的东西在质疑这个奖项的公正?行了,我要开会去了,有时间再说。”

    说完,曹部长直接挂断了电话。

    王庸听着电话里传来的盲音,风轻云淡。

    并没有因为被挂掉电话而恼怒。

    以曹部长的性格,王庸只需要说出可能遇见黑幕这一点,就足以让曹部长引起重视了。

    果然,华夏某部门会议室里。

    曹部长按照惯例进行了今年一些政策的解读跟交代,下面的人员都在认真的记录。

    这种会议多半是无趣而且枯燥的,所以曹部长根本没打算长时间召开。仅仅半个小时,政策都传达到了,就立马宣布散会。

    只是在一会议室的人起身,准备离开会议室的时候。

    却见曹部长蓦然一皱眉,忽然冲一个与会人员道:“老张,最近是不是咱们部门牵头的国家图书奖要评选了?”

    叫做老张的人员,正是国家图书奖的主要管理人员。

    他点点头:“对,今天就是申报截止日期,明天开始正式遴选。部长有什么指示?”

    曹部长挥挥手:“没什么,就问问。这是一个重要的评选活动,在文化领域有着广泛影响,一定注意评选的公正与公平性,坚决杜绝某人或者某团体把控评选的行为。”

    “啊?”老张被曹部长这番话说的有点摸不着头脑,却立马回应道。“是!部长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