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澜心-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内水深,担心自己到了京城后,会不小心陷入其中。担心东海那边的战事拖得太长,陆震东有危险······总之,担心的事情很多。
澜心轻笑着,压下心里的担忧,笑着说道:“我虽然出海去过大渝,可是见到的,官职最高的人,也不过是知府而已。
这次进京,要面见皇上、太后,以及宫里的那些贵人,心里难免会有些紧张的。”
“郡主说的是。”青荷点头赞同道。话锋一转,便笑着宽慰道,“郡主也无需太担心的,如今郡主是因功受赏的。皇上和太后自然不会为难郡主的。至于其他人,有皇上和太后护着,应该也不敢太造次的。”
澜心笑着点头说道:“嗯,珍嬷嬷也是这样说的。”珍嬷嬷送早餐时过来,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告诉她,进京后,直接住进宫里,让她心里有个准备。
“珍嬷嬷在宫里待了这么多年,对宫里的事情是最为了解的。既然她都这样说了,那就不会有假的。”青荷那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要不然,还真的是替她家郡主捏了把汗。
青荷和澜心坐在一起闲聊了一会儿后,冬秀便过来了。冬秀红着脸抱歉道:“自己起晚了。”
“呵呵,没有关系的。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了,能吃能睡是好事。”澜心一边笑着招呼道,一边替冬秀倒了一杯蜂蜜水。
询问了一下冬秀的身体情况,知道她一切都好,也就放心了。
“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憋在心里,多难受呀?”看着冬秀欲言又止的样子,澜心笑着打趣道。
冬秀抿了抿嘴唇,斟酌了一番后,低声说道:“郡主,我前段时间,在街上碰到三姑娘了。总觉得······她和以前不一样了······”
“我也是这样感觉的。”青荷点头说道,“对了,昨天在门口的时候,我好像在人群中看到她了。她的眼神在我和冬秀身上扫过的时候,就像刀子一般。
恨不得割下一块肉来。我本来是想找人出去看看的。可谁知,再一转头的时候,人就不见了。再加上府里的事情忙,我就把这件事情忘记了。也不知道她以后还会不会来我们府找麻烦了。”
澜心轻轻地晃了晃手里的茶杯,看着杯子里的茶汤轻轻荡漾着。轻轻地摇了摇头,低声说道:“不会了,她以后都不会再出现了。”
“哎哟,那就好!”青荷拍着胸口,一阵后怕地说道,“这冷丁地一提起,我才想起这件事情来。这要是她昨天存个什么坏心眼的,我非得内疚死不可。”
站在一边,重新换上一壶茶的红绡手上的动作一顿,偷眼看了自家主子一眼。
只见澜心面色不变,笑着说道:“我们府里那么多人把守着,岂是她想干什么就能干的?”
“嗯,郡主说的是。”青荷点头说道。脸上的笑容也不由得多了几分。
冬秀眼睛转了转,随口说道:“郡主,也不知道怎么会有种错觉。我看到三姑娘的时候,便会想到紫衣。”说完后,又觉得不妥,忙解释道,“我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可总是将两个人重和。没有任何理由,郡主······”
这似乎越解释越乱了。
澜心放下手中的茶杯,淡淡地说道:“你的感觉没有错,她就是紫衣!”
第六百二十章 真相
“啊?!紫衣不是已经·······已经······”青荷惊讶地瞪大眼睛,差点手上的茶杯摔了。
冬秀知道澜心说话做事向来严谨,更何况,此时事关重大,她更不会拿出来开玩笑了。她面色凝重地问道:“既然现在的这个三姑娘是紫衣,那原来的三姑娘呢?”
“死了!”澜心轻声说道。平淡的语气中,让人听不出喜怒。
“死了?!”青荷惊诧地问道,“难道是·······”
“怎么死的?”冬秀和青荷几乎同时开口问道。
看着她们闪烁的目光,澜心便知道她们是误会了。她轻轻地摇头说道:“不是!我特意让人去徐州那边查过。依云因为犯错,被禁足在一个小院子里。
后来因为下人们偷懒,只送一些馊掉的饭菜。再后来,馊掉的饭菜也不常送了。她忍受不了饥饿的滋味儿,便割腕自杀了。
容家的人,对她本来就恨之入骨。他们觉得容家如今的一切不幸,都是因为依云这个扫把星。所以,发现她的尸首的时候,已经腐烂地面目全非了。”
啊,怎么会这样?!
冬秀和青荷面面相觑,一时唏嘘不已。
青荷轻声说道:“想到三姑娘,以及周家的人,我就恨地牙痒痒。可是,听到三姑娘死得这样惨烈,我的心里还是有些不得劲儿。”
“我也是!”冬秀轻声说道,“明明知道三姑娘这是咎由自取,可是,还是有些难受。”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澜心端着茶杯,小口小口地品着茶。给她们两个一些时间去平复一下心绪。
过了一会儿,青荷轻声问道:“郡主,那紫衣又如何成了三姑娘的呢?”
澜心放下茶杯,轻声说道:“你们应该听说过,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白衣圣手吧?!”
“我听说过。”冬秀点头说道,“我听秀才提到过。这个人医术高明,可以活死人,生白骨。最神奇的便是,他可以让人脱胎换骨。”
“脱胎换骨?”青荷挑着眉头,惊奇地问道,“难道说······紫衣就是这个人的手笔?可是,我听说,这样的人都是恃才傲物,不是轻易可以请的动的。紫衣是如何请的动白衣圣手的?她又为何要变成三姑娘的样子呢?”
冬秀也疑惑地看向澜心。
澜心放下茶杯,轻声说道:“这话说起来就有些长了。简单的说来,有一股前朝留下来的势力,想和我们玉家作对。便把目光投向了紫衣的身上。
他们在牢里弄了一个假的尸体,将紫衣换了出去。然后把她变成了依云的样子。而紫衣,正需要一个向玉家报复的机会。双方一拍即合,就有了现在的局面。
我们对面的食肆,自从开业后,我们食肆里有多少麻烦,你们可都是亲眼目睹的。”
“原来是这样!”冬秀拧着眉头,脸色复杂地说道。
青荷愤恨地骂道:“紫衣真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郡主待她那样好,她竟然不知足,整天想着怎么和郡主作对。就应该让老天一个雷下来,劈死她!”
看着青荷咬牙切齿的样子,澜心好笑地摇了摇头。低声说道:“你现在也无需恼怒。现在的她,恐怕已经被她的新主子杀了。”
“是因为任务失败了?”冬秀脱口而出问道。昨天玉家接圣旨的事情,全城瞩目。作为一心想要报复玉家的人,怎么会甘心错过这个机会呢?
那她昨天出现在府门口的目的········冬秀撇了一眼兀自愤恨的青荷一眼,眼睛转了转后,低声问道:“郡主,您当时怎么没有跟我们说呢?”
澜心轻轻地晃动着手里的茶杯,笑着说道:“那伙人无孔不入,你们知道了,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倒多了几分危险,何必呢?”
“那郡主为何现在要如实相告呢?那伙人已经全部被抓起来了吗?”青荷疑惑地问道。
“这个我倒是不知道。”澜心摇头说道,“具体是全部消灭,还是留几个作饵,都是朝廷的事情。我今天告诉你们,是想让你们知道。
紫衣已经死了。无论以后出现一个和她像像的,或是自称是紫衣的人,你们都不要相信。”
“郡主说的是。”冬秀点头说道,“如今玉家已经成了王府,我们也自然是水涨船高的。所以,做事情要比以前更加低调才是。”
“是呀!”青荷也跟着点头。
澜心见两人都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眼睛里闪过一丝满意。也没有多说,只是将府里的事情,以及温泉山庄那边的事情,简单地交代了一下。
冬秀怀着身孕,不宜操劳。澜心便把府里和学堂那边的事情,交给了他们夫妻。而温泉山庄那边,便交于青荷和薛山,如果两人能够胜任的话,以后就由他们管着了。
两人留在府里吃了午饭。算是替澜心庆祝被册封为郡主,又算是替澜心践行了。
临走时,澜心将昨天御赐的布匹,给她们每人包上了几匹,带了回去。
躲过了午时最热的时辰,澜心让人带着东西,去了卢家。
卢老夫人刚睡醒午觉。看到澜心进来,便笑呵呵地起身行礼,澜心慌忙上前搀扶住她,笑着说道:“老夫这可是折煞我了。”
卢老夫人认真地说道:“今时不同往日。您现在可是皇上亲封的郡主了,理应见礼的。”
澜心笑着将人拉到了塌上坐下,“现在也没有外人,我们之间也无需这般客气了。”
卢老夫拗不过澜心,抬起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笑着嗔怪道:“你这个丫头,真是拿你没有办法。”
两人坐下后,待小丫头摆上茶点,澜心端起眼前的茶杯,轻轻地抿了几口,笑着说道:“我今天是过来向老夫人道谢的。昨天,若不是您给我撑着,我还是真的镇不住那些人的。”
卢老夫人知道澜心指的是宋家婆媳的事情,笑着摇头说道:“哎呀!你这个孩子就是太客气。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第六百二十一章 消息
澜心今日过府,挑选了几匹御赐的布料送与老夫人。并且挑选了几匹绵软的料子,送给新哥儿,也就是林氏的儿子做衣服。
卢老夫人扫了一眼礼单,脸上的笑意更盛了。两人聊着聊着,便聊到了京城。“我以为,我随着你卢伯伯上任后,有生之年再也不会回到京城了。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要回去了。这也都是托了郡主的福气呀!”
澜心笑着说道:“这跟我可沾不上关系。卢伯伯为官廉明,为人公正。深受天下百姓的尊重和爱戴。回京也是迟早的事情的。”
“呵呵!”卢老夫人见澜心眉眼平和,没有丝毫倨傲之色。更是高看一眼了,笑着嗔怪道,“你这个丫头,就是嘴甜!”
卢老夫人端着茶杯,轻抿了一口茶,状似无意地说道:“方老爷子自从致仕后,便和儿子聚少离多。如今却是有机会团聚了。”
哦?澜心讶异地挑了挑眉,轻声问道:“可是方大人要来江州接替卢伯伯的位置?”
卢老夫人放下茶杯,笑着说道:“是来江州不假,不过不是和你卢伯伯交接。像是和宋家有关系。”
卢老夫人抿着嘴角,没有深说,轻笑一声,便转移了话题,“这次你卢伯伯去吏部,担任吏部侍郎。在朝中可是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后来,还是皇上力排众议,决定下来的。杨文山杨大人,和你卢伯伯是同年的进士,也是从囇山书院走出来的。他过来和你卢伯伯交接时,也会快一些。”
澜心捧着茶杯,嘴角含笑地听着卢老夫人说话。卢老夫人的话听上去东一句西一句的,毫不连贯。实际上,却透露了许多的信息出了。
第一,方老爷子的儿子,方明远被皇上贬到江州来做县令了。方家的事情,澜心倒是听说过一些。
方家得知皇上派人出城,奔着江州的方向来时。便猜想着,可能是到江州来传旨的。想着,趁皇上还没有看到折子,便偷偷的将折子撤回来。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天早朝过后,皇上便将方明远和几个吏部、礼部的大臣留在了御书房。当着诸人的面儿,询问了苞谷一事。
并让他回府拿一些种子过来,让众人开开眼。方明远支支吾吾地拿不出来。跪在地上,汗如雨下。
皇上没有多说,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便和其他几个大臣讨论起各地的灾情了。
事情讨论过后,皇上也没有多说,便让他随着众人一起离开了。方明远脸色涨红地离开了御书房,皇上的这一记耳光可谓是打得又狠又响亮。
如今,让他来江州任平湖县县令。而原来的宋县令,这几年来,都没有太大的政绩。到了京城后,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够补上合适的缺儿。
而皇上之所以,让方明远接替宋家。另外一层意思,便是宋家的人在食肆门口闹事时。对方家的不作为的惩戒。
第二个消息便是,卢笙因为这次的功绩。被皇上封为吏部侍郎。众所周知,如今的吏部尚书已经年逾古稀了,明年便要致仕了。
毫无意外,卢笙便是下一任的吏部尚书了。
吏部尚书的位置,可是吸引了千百双眼睛盯着的。这突然间,有人横插上一杠子,当然引起各方的诸多不满了。
只可惜,皇上心意已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