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卿-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看着他娘面上笑,却背地里哭。
所以,他在很小的时候,但就立誓长大了一定不养妾。
柳敬和还以为,他决不会受夹板气的时候。
他娘又是个和软性子,肯定不会做出难为儿媳妇的事来。
天哪,他们家里没有婆媳问题。
难道会天天上演姑嫂大战?
柳敬和瞬间觉得心情十分的不美好了。
柳敬安这时候万分庆幸,皇上没给他赐婚。
而且适合他年纪的公主,好像也没有。
柳敬安一面在心里同情他哥,一面暗地里幸灾乐祸。
柳元卿回到天邑小府上,周嬷嬷笑着迎上前,端了一碗冰甜汤递给柳元卿,笑道:
“长公主殿下今儿出去玩得可开心?先听说长公主殿下回来,老奴就让厨房烧水,殿下洗澡吗?”
柳元卿接到手里,喝了口,冰冰甜甜的,很是解暑热。
一见到周嬷嬷,柳元卿的眼睛眯了眯。
离心的事,总要解决。
现在大皇子完了,但还有韩王,萧贵妃皇上也没有做处置,只是让萧贵妃在西兴宫里反醒。
看样子,皇上并没有因为大皇子的事,要降罪于萧贵妃。
柳元卿泡到了浴盆里,整个身体都放松下来,闭着眼睛,后背靠在了浴盆边上。
大皇子已经完了,虽然说没有逐出皇宗族谱。但去守皇陵,就等于昭告天下,大皇子与太子无缘。
明儿大皇子结完婚,便就会搬离京城。
皇陵和京城虽然不远,但是皇陵有兵守着。
而大皇子守皇陵,其实就等于变相监禁在了皇陵里。
以后,大皇子若再想有任何动作,都逃不过守皇陵将领的眼睛。
可是,柳元卿从皇宫里出来时,听闻有不少老臣,在听了大皇子的事后,都急匆匆地赶往宫里,向皇上代大皇子求情,要力保大皇子。
毕竟在许多忠直老臣的眼里,大皇子并无大错。
更何况,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大皇子这样,也许正是中了其他皇子的设计,也说不定。
而且最为可能的,便就是楚王了。
皇上正在气头上,让那帮子老臣全都跪在了勤政楼的外面。
夏天的太阳,而且正是中午,只怕有老臣挺不住,要晕了呢。
柳元卿并不关心这些。
管理天下是男人的事,她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
只是……
柳元卿嘴角微勾。周淑妃和楚王,对于大皇子还是不放心。
只要萧贵妃还在,虽然不得圣宠,但也还没到皇上厌倦的地步。再加上拥长的老臣还在,周淑妃和楚王,于心难安啊!
所以,他们将周嬷嬷依然留在她身边。
离心十七岁,十七、八年前,京上发生过什么事呢?
柳元卿掰着手指数。
当今天皇上,十七年前登基。
周淑妃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肯定是能够一举搬倒萧淑的事。
会是什么事呢?
这事肯定不能是离心干的。
十七年前,离心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那就是离心的父母?
柳元卿想,能联系上宫妃的,应该是个女人,而且还是嘉兴王府里的女人。
如果离心的母亲是嘉兴王府侍女的话,十七年前,皇上从嘉兴王府,搬进了皇宫。
正是可以趁乱逃走。
只是,若说是嘉兴王府的丫头的话,那离心只能是皇上的女儿。
柳元卿想得脑子都打了结,也想不明白,其中的原故。
能让周淑妃放出周嬷嬷的,肯定不是一般的事。
若是让周淑妃寄予厚望,便就是一下子能搬倒萧贵妃。
柳元卿想,能够搬倒萧贵妃的事,肯定是皇上知道了,会大发雷霆。
会是什么事呢?
柳元卿心下有个声音,会不会和皇后失子有关?
可是皇后失子,是在楚王出生之后。
楚王今年二十三岁,皇后的两个儿子,是在楚王一岁左右的时候出事的。
是在冬天。
太子得了风寒,那时虽然在嘉兴王府,再不受宠,也还是皇孙,太医诊脉喂药,可是太子就是不见起色。
皇后衣不解带的在边上看护着。
对太子就疏于照顾。
于是在那年的冬天,当时还是嘉兴王妃的皇后,失去了她的两个儿子。
柳元卿自小住在宫里,这些都是后来,秦嬷嬷、段嬷嬷说给她听的。
所以,皇后不喜欢冬天。
每年的冬天,都会大病一场。
柳元卿猛地从浴盆里站了起来,吓了侍候着她的十一娘、离心、离喜几个一跳。
离心连忙问道:
“殿下怎么了?奴婢刚才放热水,可是烫着殿下了?”
柳元卿没出声地摇了摇头,抬脚从浴盆里走了出来,离心几个连忙拿了巾布为柳元卿擦身体。
然后拿了长身的中衣来,为柳元卿穿上。
十一娘为柳元卿往干了绞头发。
紫香丸!
但是,这个人决不可能是皇后身边的人。
也不是当年侍候过太子、太子的人。
因为那些人,死得死,没有死的,皇上登基站稳脚跟之后,算后帐的时候,也全都清理了。
再说时间也对不上。
柳元卿的心,从没像今天这样跳过。
离心的娘,或许就是萧贵妃身边的丫头。
帮着萧贵妃,说动了侍候太子人,或干脆是她自己亲自动手,骗太子吃下紫香丸。
事后,萧贵妃要杀人灭口。
那个丫头也许感觉到了什么,向周淑妃求救。
当年,皇上还只是一个不怎么受宠的皇子,虽然萧家、周家都看好皇上,但庞妃、延宗王还没有倒。
所以,周淑妃便就将那个女人偷偷的放出了嘉兴王府,并藏了起来。
周家的根就在巡城使,藏个把人,不让人找到,应该还是绰绰有余。
蛰伏了这么多年的周淑妃,出手,就想要了萧贵妃的命。
便就想到了这个女人。
169 话本子
可是周淑妃又想让那女人出来,却又不想暴露自己当年知情不报。
因此上,便就将主意打到了她的身上。
柳元卿侧着身子躺在床上。
十一娘细细地为她擦拭着头发。
柳元卿将黎昊给她的,装有紫香丸的小瓷瓶,紧紧的捏在了手里。
黎昊给她时,她就已经猜着了。
只是后来发生些事情,一打岔就给忘了。
她猜得是不是真的呢?
柳元卿不知道。
但是,她不能将这些说给她的姨母听。
也不能告诉皇上。
柳元卿虽然很少看见皇上发火,但皇上对她姨母的好,她也是能看得出来的。
人都说爱屋及乌。
柳元卿自认为,她并不比黎茉几个好。
皇上之所以宠她,决不是因为她可爱、漂亮。
而是因为她姨母喜欢她。
那么,如果她将手里的紫香丸交给皇上的话。
皇上会不会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将萧贵妃赐死?
这样的话,倒是如了周淑妃的意。
但是,其实这么多年的事,柳元卿依着自己的想法想皇后的想法时,不自觉得以为,皇后决不会想让谁无故死去的。
只有真相摆在哪儿了,然后萧贵妃伏法了,皇后的心才能稍稍好过一些。
失去了孩子的母亲,除非孩子活过来。
若不然,即使报了仇,也不可能就如同没有发生过样。
所以,柳元卿决定,她不能将这个送给皇上。
她要自己查。
若不然,打草惊蛇,那么二十多年前的事,只怕就真的深埋在了时间的长河里,永远也不可能出来了。
而害她姨母的人,有可能永远的逍遥法外不说。
很有可能,她的儿子谋得了皇位。
到那时,她得以什么样的得意样,向她和她的姨母炫耀?
周嬷嬷见柳元卿与平时有异,不觉皱了皱眉。
白天柳元卿出去,周淑妃已经派来过来催促,让她快些行动。
可是柳元卿并不是好摆弄的人。
她已经处处地在暗示柳元卿,却不知道柳元卿没看出来,还是怎么的。
一直没有动作。
其实这也不能怪柳元卿和黎昊,当年周家怕被萧家查着,所以将一切踪迹处理得干干净净。
就是因为太干净了。
当年萧家为了那么大的力气,均都无功而反。
到如今,又隔了二十多年,黎昊查起来,就更难了。
周嬷嬷也没有办法,她总不能主动去与柳元卿说,让她去查一查离心的身事。
看来,她还得再加把劲才行。
柳元卿睡醒之后,只将头发松松的绑在脑后,在窗下无聊的看桌上摆着的几个话本子。
这些都是她让离宝在外面买回来的。
只是……
柳元卿自认为自己的记忆力不错。
在马车上时,她曾打开看过。
现在桌上多出一本《妖妃传》来。
柳元卿非常的确定,离宝买的书里,决没有这一本。
周嬷嬷正在边上缝着香囊。
那是为她缝的,好留着过些天家里有喜事,赏给下人用的。
天邑小府里,能神不知鬼不觉放本书不被发现的,统共就那么几个人。
离宝给她买的书,要是想将这书夹在里面,从上车的时候,就已经放在里面了。
十一娘有话,会直接跟她说。
也不大可能做这种事。
离喜也是一样的,她跟着离宝买的东西。
那么就只有离心、或是周嬷嬷了。
离心呢?
柳元卿也觉得不大可能。
她毕竟是从小长在宫里的,这东西在哪儿卖,只怕她都不知道。
再者说,若是离心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不会这样平静了。
《妖妃传》,影射萧贵妃?
柳元卿瞅了眼周嬷嬷,笑了,然后拿起了那本《妖妃传》,打开来慢慢的看。
书里的故事很老套,讲的是褒姒迷惑周幽王。
只是内容做了些添改。
将侧重点放在了褒姒害原配,和原配的孩子的故事。
虽然说过程不大一样,元配被害死,儿子流落民间。
可问题是,褒姒身边有个丫头,看不惯褒姒残害忠良,于是愤而反抗收集了褒姒的证据,从宫里逃了出去。
褒姒知道以后,派人去找这个丫头。
将这个丫头的家人害死,仅有一个妹妹逃过一劫。
妹妹隐姓埋名嫁了人。
丫头为了逃过追杀,带着证据则遁入空门。
可是,就在妹妹怀孕的时候,褒姒却查着了漏网之鱼,想逼迫妹妹,交出姐姐的行踪。
妹妹没有办法,只得四处躲藏。
夫家嫌妹妹是个累赘,将妹妹逐出家门以自保。
大着肚子的妹妹,在担惊受怕中生下一个女婴,听说皇后的娘家,申侯家里想要买刚出生的丫头,便就将自己的女儿送了去。
最后妹妹病死了。
申侯想找外孙,以这个孩子为线索,最终找到了削发为尼的丫头,知道自己的女儿是如何被害死的。
然后,申侯也找着了外孙子。
于是申侯联合了各方诸侯,带着外孙子,为自己的女儿报了仇。
将褒姒杀死。
合上书,柳元卿不由得便就笑了。
周嬷嬷笑问道:
“殿下看什么,这么开心?”
柳元卿将书往桌上一放,笑道:
“嬷嬷喜欢看话本子吗?这本写得不错,闲来无事,嬷嬷也可以看一看。”
周嬷嬷笑道:
“长公主殿下抬举老奴,老奴感激。只这件事,却不能顺了殿下的心。老奴也就识得几个字,写个名字,记个数都认不全字,更别说一本书了。老奴可看不得。在宫里时,淑妃娘娘也喜欢看,老奴拿过来一瞧,十个字,倒有八个不认得。”
柳元卿一听,不由得叹了一声,道:
“那就可惜了。这上面写得着实有趣,还想让嬷嬷一起看了,咱们好说一说呢。”
周嬷嬷觑着柳元卿的神色,笑问道:
“不知上面写得什么?殿下可与老奴说说?老奴虽然不识字,但当个听客,还是可以的。”
柳元卿一笑,不说书,冷不丁问道:
“我听说嬷嬷是淑妃娘娘的族妹?不知这可是真的?”
周嬷嬷叹道:
“这倒是真的,只是已经算是出了五服了。淑妃娘娘心眼好,帮过老奴。后来淑妃娘娘进王府,老奴自卖自身,便就跟着进了王府里。那时候,老奴和淑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