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卿-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哥说离心的事,没有那么简单,是什么意思?”
其实,就是黎昊不说,柳元卿也知道离心的事,肯定不简单了。
池塘边上的柳树垂枝随着风,微微地摇曳。
大小均匀的河卵石,表面人工钎麻,使得池塘边上的小路,平整好看,又防滑。
柳元卿低头瞅着,不由得点了点头。
以前她倒是从没有注意过。
就这样一条小路,费了多少的心思?
这才能符合奉亲王的身份,皇上最为宠爱的弟弟。
拿铜钱漫路算不得什么,这样一条小路,大小均匀的河卵石,一个一个的钎麻,就光人工就得多少工费?
辅上之后,又不显山露水,看起来与别人家没什么不同。
星星点点,散在其中的雨花石,别人家里都是拿来赏玩,可是奉亲王府,却就这样,混在了这条池塘边的小路上。
黎昊也不点破柳元卿明知故问,瞅着眼前的这条路面,笑了笑,回答柳元卿的问话:
“十一娘与你说的那位刑部房主事,应该是周贵妃的人……”
话没有说完,黎昊便就看见尤家三姐妹重又换了衣服、梳了头,婆子、丫头陪着一起来寻柳元卿。
远远的来,看似有说有笑的,好像先前不过是个意外而已。
赶在这三姐妹还没到跟前,黎昊紧着话,急忙又说了句:
“你放心用十一娘,我的人,也都给你使。”
柳元卿也来不极细品黎昊的话,心下虽然不高兴,又不想让人误会黎昊,也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地将嘴角翘了翘,停住了脚,等着尤家姐妹过来。
这三个人一围过来,黎昊自然便就又被挤到了一边。
柳元卿翻了翻白眼。
尤家三姐妹一点儿没有发现柳元卿心底的不耐烦,笑盈盈地齐齐给柳元卿行礼、问好。
柳元卿仰着头,微微地点了点头,道:
“免礼吧,刚掉进水里,怎么也不在屋里暖一暖,虽然说现在是夏天,但是着凉也不是不可能的。”
尤婷娇抢在了前头,笑道:
“谢长公主殿下关心,奴姐们都喝了碗姜汤,哪就有那么娇贵,不会受寒的。”
柳元卿心想,谁要关心你们,着凉了才好呢,省得出来讨人厌。脸上却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假意十分不解地问道:
“刚到底怎么回事?走得好好的,你们怎么就都掉进水里去了?”
尤家三姐妹脸上,均都闪过愤恨的颜色,但都掩饰得极快,然后均都表示,那只是个意外。
柳元卿觉得这三朵姐妹花也挺有意思的,忍不住掩唇笑了,然后拿眼睛瞟了眼黎昊。
当时,黎昊就走在了她们的后面,肯定是将这姐妹三个的小动作,全看得清清楚楚的。
柳元卿忍不住坏心地问道:
“大哥哥当时应该看见了,真的是意外?这也太巧了,怎么就能三个全落了水?”
眯着眼睛,十分认真的瞅着黎昊,柳元卿有种将黎昊,也放到火上烧的幸灾乐祸。
看他怎么说,顺了哥情失嫂意。
柳元卿笑得眉眼弯弯地瞅着黎昊。
尤家嫡出的两个姐妹颇有些紧张,庶出的尤盈芳却是舒心地笑了。
反正闹出来,虽然大家都丢脸,但更丢脸的,却是尤婷娇、尤婷美两姐妹,是她俩个先推的她。
弄不好,长公主还能同情她的遭遇,因而对她另眼相看呢。
尤盈芳一脸委屈地瞅着黎昊,十分期望黎昊能实话实说。
柳元卿一瞅,就又不高兴了,沉着脸说道:
“算了,既然你们说是意外,就是意外,多大点儿事。走吧,在这儿呆着可有什么意思,不是说园子里有杂耍艺人,还有戏班子?咱们过去瞅瞅吧。”
尤盈芳明显有些失望。
尤婷娇、尤婷美姐妹两个倒是十分开心,非常热心地领着柳元卿过去。
柳元卿瞅了眼尤盈芳,却又想到黎昊之前说的,若他是庶出会怎样。
想了想,待坐到戏台子下面的时候,便就将尤盈芳拉到了自己边上,挨着自己坐下。
见尤盈芳穿着颇为简朴,又见她瞅着尤家另两个姐妹的衣服,很是眼馋,便就笑着说道:
“我看你跟我身材着不多,我的衣服你应该穿得。我有几身往年上做的衣服,宫中流行的,我不喜欢追那个,便就一直没有穿,呆会回去了,我打发了人来送你。”
122 信任
尤盈芳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起身谢柳元卿的赏。
就在一低头的瞬间,尤盈芳冲着尤家嫡出的姐妹两个,微微地一挑眉。
尤婷娇、尤婷美看向尤盈芳的眼神,有些嫉恨。
柳元卿并没有瞅那姐妹三个,很是随意地笑着说了声“免礼”,也不再理会尤盈芳,认真地看起戏来。
尤家三姐妹此时也发现柳元卿好像兴致不高,也就全都安安份份地坐在一边,不管爱不爱看,见柳元卿看得认真,便也就跟着认真的看戏。
柳元卿在奉亲王府,吃了午饭之后,借口困倦了,告辞出来。
就在柳元卿离府的那一刻,无论是奉亲王还是尤王妃,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而黎阳自柳元卿张罗去园子,便就再没出现在柳元卿的面前。
柳元卿想,大概是被她气狠了,所以懒得见她了。
想到这种可能,柳元卿忍不住便就勾了勾唇角。
这就气狠了?
以后还有更气的呢。
柳元卿说要将柳菲莫送给黎阳当妾,可不是说着玩,一时过过嘴瘾的。
之所以没有立即行动,不过是想看一看,柳菲莫和着黎阳两个,知道了她的这个打算,如蹦哒出什么花样来而已。
这两个人现在在柳元卿的眼里,也就是个玩意了。
根本连脑子都不用费了。
坐到来时的马车上,柳元卿才认真的细品,黎昊先前说的那些话来。
十一娘、黎昊可信吗?
这才是她现在要烦心,最为重要的事了。
转而,柳元卿却又想到了,黎昊说得那半句还没有说完的话。
在刑部的房主事,是周淑妃的人。
柳元卿靠到了车厢背,厚厚的垫子上,闭着眼睛,不由得皱了皱眉。
周淑妃将周嬷嬷送到了她了身边,现在,却又打起了离心的主意。
而离心是出生不久,便就被楚家买进来的。
离心十七岁。
也就是说,周贵妃这棋下得可真够早的,十七年了。
只怕不止十七年吧!
柳元卿不由得想到了,她姨母楚润娘失掉的两个儿子来。
孩子的乳母、并侍候的丫头,不管知不知情,是不是冤枉,只怕皇上登基清算的时候,全都给杀了吧。
萧贵妃生有长子,周淑妃生有次子。
十七年前,神不知鬼不觉的,周贵妃安离心这枚棋子,有什么用呢?
先不管离心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过了十七年,还会不会听命于周淑妃。
但就周淑妃这步棋,不可能是随便走的。
目的是什么呢?
由于想不明白,柳元卿便就没有再想。
萧府的宴会,没有几日了。
目的,也总会显露出来的。
离心!
柳元卿才回海城公府,还没有坐稳当,外头的小丫头便就将周嬷嬷给喊走了。
彼时,柳元卿正坐在梳妆台前,十一娘正为她松头发,由于出门子,将头发全数扎上,拽得头发根疼。
离心、离喜两个将她的首饰收到了匣子里。
柳元卿暗暗地打量着离心。
至于楚润娘让人来请周嬷嬷,柳元卿却是知道的。
她娘这是怕她在奉亲王府里发脾气,这才她前脚回来,等不到她去请安,便就让人喊了周嬷嬷,趁着她不在跟前,好能问出真话来。
周嬷嬷倒也没敢直接便就去,而是到柳元卿跟前请示。
柳元卿摆了摆手,笑道:
“我在奉亲王府也没做什么,嬷嬷实话实说便就是了。”
虽然对她娘的行为不以为然,但柳元卿十分开心,周嬷嬷被喊走。
正好她有话要对十一娘说,待周嬷嬷出去之后,柳元卿让离心去看秦嬷嬷,离玉去给她准备热水。
屋里只留了十一娘。
现在正是夏天,窗子大开着,隔着纱屉子,外面一目了然,倒也不用担心谁会来偷听。
至于楚仪信给安排的人,柳元卿回来,就没让她们进屋里来。
十一娘很是识趣地,为柳元卿轻轻地梳头,主动说道:
“奴婢们跟随着大爷,并没有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昊大爷以前,也只是让奴婢们打听奉亲王,是不是有过什么怀了孕的侍妾。所以,殿下尽管放心,奴婢们并不是什么黑暗组织,忘命之徒。”
窗下理妆,柳元卿看着窗外面。
柳菲莫就在院中站着,柳元卿知道柳菲莫想进来,但柳元卿不让,柳菲莫就是想死,也不敢往房前多迈一步。
隔着窗子,柳元卿与柳菲莫对视着。
柳菲莫很快便就低下头去了。
柳元卿微微地笑了,问道:
“你主子说那位主事,是周贵妃的人,接下来的话,没有说完,来了人,便就没机会再往下说,你有什么话要说没有?”
柳元卿这样问,就是想看看十一娘会不会跟她说实话。
因为之前,十一娘跟她说这事的时候,肯定是隐瞒了些事情的。
黎昊让她放心用他的人。
那她就要看看,黎昊的人,还会不会对她有所隐瞒。
十一娘几乎是没有迟疑地说道:
“奴婢与殿下说得可能不全,但不是奴婢隐瞒,而是奴婢只打听到了这些。昊大爷多知道的东西,肯定是别人打到的。以后奴婢定会多打听些,尽量将事情弄得清楚些。”
柳元卿点了点头,也觉得十一娘说得有理。
黎昊手下人多,知道的自然便就多。
离心不过是黎昊安排在自己身边的手下而已,能知道的,便就是黎昊想让她知道。
柳元卿笑了,说道:
“看起来大哥哥倒是可信的,那我就先姑且信你们一回。”
十一娘不禁松了口气。
柳元卿说道:
“你就负责将离心的事,给我弄清楚,看看他们打得是什么主意。还有,要是可能,摸一摸那个姓房的底。我总觉得这事不简单,又说不好哪儿不对。”
十一娘自然答应。
离喜从耳房的方向过来,柳元卿和十一娘便就都住了嘴。
离心也从秦嬷嬷的屋里出来,两个人和着院中的丫头一起,便就开始侍候着柳元卿洗澡。
眼看着临近了萧家宴会,楚仪信对于柳元卿带什么礼物去,倒是十分的上心。
瞅着楚仪信十分认真地查看她的礼单,柳元卿虽然心里并不高兴,但忍着没有吱声。
123 萧家
柳元卿也知道她娘为何会这样。
不过是想着皇后无子,将来皇上一但去了的话,换了新的皇帝,楚家也好、柳家也罢,就是她这个长公主,接任的皇帝,也是说褫夺了也就一道圣旨的事。
秦王是长子么,萧家有可能便就是下一个国舅家。
所以,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才是。
柳元卿不想闹得不痛快,知道她娘是说不听的,若是她娘知道了她心中的想法,只怕非吓出病来不可。
看着楚仪信,柳元卿很是不能理解地想,她娘就从没有怀疑过,皇后的孩子是怎么失去的?
天天盯着自己手里的东西怕丢掉,便就再不能想到别的了。
萧家办的是赏花宴,给柳元卿下贴子的,便就是萧贵妃的娘家侄女,萧照的嫡三女,萧明月,今天年芳十六。
待字闺,而且并未定亲。
乡间小民之女,只怕十来岁便就定亲,等到十二、三岁,大者不超十五,便就会出嫁。
可是越是富贵人家的子女,往往十五、六岁,还未定亲,更别提成亲了。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
乡间小民,家里养女,多一口人吃喝,那是消耗,对于收入微薄的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所以,越早嫁出去越好。
而男孩子,则是怕娶不到媳妇。
也是越早娶越好。
而富贵人家却是不同,再多的儿女也养得起。
更何况儿女的婚事,对于高官富庶之家,不单单是娶妇、嫁女那么简单。
说得好听些,是缔结两姓之好。
直白点儿说,便就是两家利益的结合、利用。
所以,选对一门好亲事,那是要衡量再衡量,对比再对比。
这也就照成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像